鱼
鱼相关字典
鱼[yú]字在开头的词语
- 鱼麦[yú mài]
方言。玉米的别名。
- 鱼竖[yú shù]
渔夫。
- 鱼郎[yú láng]
1.渔夫;渔人。
- 鱼邨[yú cūn]
渔民聚居的村庄。
- 鱼蛮子[yú mán zǐ]
见“鱼蛮”。
- 鱼腹[yú fù]
1.鱼的腹腔。 2.谓葬身鱼腹,淹死。语本《楚辞.渔父》:“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 鱼郞[yú láng]
渔夫;渔人。
- 鱼革[yú gé]
鱼皮。
- 鱼杆[yú gǎn]
见“鱼竿”。
- 鱼利[yú lì]
因渔业得到的利益。
- 鱼头[yú tóu]
比喻为人刚直﹑办事不肯通融的人。
- 鱼媚子[yú mèi zǐ]
宋代妇女的一种面饰。
- 鱼插[yú chā]
方言。鱼叉。
- 鱼乙[yú yǐ]
指鱼目旁呈乙字状的骨头。
- 鱼榼[yú kē]
鱼形酒器。
- 鱼鳞天[yú lín tiān]
呈现鱼鳞状云的天空。
- 鱼课[yú kè]
鱼税。
- 鱼路[yú lù]
指鱼洄游的路线。
- 鱼脐[yú qí]
指鱼腹肥腴的部分。
- 鱼牌[yú pái]
旧称一种因经营鱼苗而缴的税。
- 鱼品[yú pǐn]
鱼的品类。
- 鱼床[yú chuáng]
亦作“鱼牀”。编竹木如床席大,上投饵料,沉入水中,供鱼栖息。
- 鱼鲏[yú pí]
指剖开的鱼。
- 鱼扈[yú hù]
见“鱼沪”。
- 鱼胶[yú jiāo]
1.用鱼类的鳔或鳞﹑骨﹑皮等熬制而成的胶。黏性强。用作黏合剂,也可以制照相的胶片。 2.方言。鱼的鳔。特指黄鱼的鳔。用水煎煮鱼类(如鳕、黑线鳕或无须鳕)的皮、鳍、骨而得到的一种粘着力很强的胶,主要呈液态,常温下使用
- 鱼国[yú guó]
谓盛产鱼的地方。
- 鱼豕[yú shǐ]
“鲁鱼亥豕”的略语。
- 鱼鳞杂遝[yú lín zá tà]
亦作“鱼鳞襍遝”。 亦作“鱼鳞杂袭”。纷杂密集貌。
- 鱼脑[yú nǎo]
见“鱼脑冻”。
- 鱼市[yú shì]
卖鱼的市场。
- 鱼道[yú dào]
在水利枢纽中使鱼类不受拦河坝的阻碍而能上行产卵的设施。有多种形式,如斜坡式的鱼槽,梯级式的鱼梯,升降式的升鱼机等。
- 鱼丸[yú wán]
食品。将鱼肉剁成碎末,加上佐料而制成的丸状物。
- 鱼屿[yú yǔ]
可供垂钓或用罾捕鱼的小岛。
- 鱼栅[yú shān]
养鱼水域拦阻鱼类的设备,如竹箔﹑拦网﹑电栅等。可防止一定水域中鱼类的逃离或害鱼的进入。
- 鱼子缬[yú zǐ xié]
绢织物名。
- 鱼蠒[yú jiǎn]
见“鱼茧”。
- 鱼鸿[yú hóng]
代称传递书信的人。
- 鱼梁[yú liáng]
拦截水流以捕鱼的设施。以土石筑堤横截水中,如桥,留水门,置竹笱或竹架于水门处,拦捕游鱼。 筑堰拦水捕鱼的一种设施:用木桩、柴枝或编网等制成篱笆或栅栏,置于河流、潮水河中或出海口处
- 鱼鮝[yú xiǎng]
剖开晾干的鱼。
- 鱼化[yú huà]
变化成鱼。谓葬身鱼腹。
- 鱼舲[yú líng]
渔船。
- 鱼税[yú shuì]
对鱼户所征的税。
- 鱼娃[yú wá]
渔家少女。
- 鱼狗[yú gǒu]
鸟类的一属。嘴长而尖,有的种类头部有冠状的羽毛。常栖息在小溪附近的树上,捕食水中鱼虾。 鸟类,嘴尖长,头部常有冠状羽毛。常栖息于小溪附近,捕食鱼、虾
- 鱼舱[yú cāng]
渔船里蓄鱼舱。
- 鱼胞[yú bāo]
鱼的鳔。
- 鱼石脂[yú shí zhī]
一种有机化合物。是用沥青干馏后加硫酸和氨制成的黏稠液体。红棕色或棕黑色,溶于乙醚﹑乙醇﹑水和甘油等。医药上常用于防腐﹑消炎。
- 鱼眼[yú yǎn]
1.鱼的眼睛。 2.鱼眼珠子;像鱼眼珠子之物。 3.指水烧开时冒出的状如鱼眼大小的气泡。旧时常据以说明水沸滚的程度。
- 鱼更[yú gēng]
即鱼鼓。
- 鱼衣[yú yī]
水苔。
- 鱼捕[yú bǔ]
犹捕捞。
- 鱼艇[yú tǐng]
指轻便渔船。
- 鱼枷[yú jiā]
鱼形的枷。
- 鱼颉[yú jié]
犹鱼跃。
- 鱼醢[yú hǎi]
鱼酱。
- 鱼稻乡[yú dào xiāng]
犹鱼米乡。
- 鱼器[yú qì]
渔具。
- 鱼雷艇[yú léi tǐng]
也叫鱼雷快艇。 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战斗舰艇。主要在近岸海区荫蔽地、突然地对敌大中型舰船实施鱼雷攻击。
- 鱼乘[yú chéng]
语本汉刘向《说苑.建本》:“故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后以“鱼乘”喻乘势而用。
- 鱼刀[yú dāo]
1.指剖鱼用的刀子。 2.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锋利的刀子。
- 鱼潮[yú cháo]
鱼汛。
- 鱼龙百戏[yú lóng bǎi xì]
古代百戏杂耍节目。
- 鱼鵁[yú jiāo]
鸟名。
- 鱼圆[yú yuán]
用鱼肉加鸡蛋﹑淀粉等做成的丸子。
- 鱼雁[yú yàn]
比喻书信(古时有借鱼腹和雁足传信的说法):频通~。 ~往还。
- 鱼菽之奠[yú shū zhī diàn]
见“鱼菽之祭”。
- 鱼皮鞑子[yú pí dá zǐ]
赫哲等族的旧称。旧时其民以大马哈鱼的鱼皮为衣,故名。
- 鱼上竿[yú shàng gān]
同“鲇鱼上竹竿”。
- 鱼丽陈[yú lí chén]
见“鱼丽阵”。
- 鱼袋[yú dài]
唐代官吏所佩盛放鱼符的袋。宋以后,无鱼符,仍佩鱼袋。
- 鱼腊[yú là]
1.干鱼。 2.特指一种五味脯。参阅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脯腊》。
- 鱼藤[yú téng]
藤本植物,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花淡红色,萼无毛或近无毛,荚果卵形,扁平。中国南部有分布。萼部密被丝状毛的,叫毒鱼藤,亦称毛鱼藤。广东﹑广西等地有栽培。根部有毒性,可制杀虫药。
- 鱼儿活[yú ér huó]
宋时称养殖﹑货卖金鱼的职业。
- 鱼舟[yú zhōu]
渔船。
- 鱼盐[yú yán]
1.鱼和盐。都是滨海的出产。 2.借指经营鱼盐的商人。
- 鱼船[yú chuán]
用于捕鱼的船。
- 鱼缸[yú gāng]
用来养观赏鱼的器具,用玻璃或缸瓦等制成。
- 鱼租[yú zū]
即鱼税。
- 鱼阜[yú fù]
同“鱼埠”。 清 屈大均《广东新语·鳞语·鱼饷》:“所谓鱼阜者,鱼花步也。”
- 鱼蔌[yú sù]
见“鱼蔬”。
- 鱼鲠[yú gěng]
鱼骨,鱼刺。
- 鱼松[yú sōng]
用鱼类的肉加工制成的绒状或碎末状的食品。亦名鱼肉松。 用鱼肉加工制成的可口食品
- 鱼水相懽[yú shuǐ xiāng huān]
犹言鱼水和谐。
- 鱼鳞云[yú lín yún]
状如鱼鳞的云。
- 鱼离[yú lí]
同“鱼丽”。
- 鱼瞰[yú kàn]
比喻目光专注。
- 鱼贯[yú guàn]
像游鱼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接连着(走):~而行。~入场。
- 鱼生[yú shēng]
食品名。生鱼脍。鲜活鱼切成薄片,洗净血腥,加蒜﹑姜﹑醋等佐料而成。
- 鱼龙[yú lóng]
1.鱼和龙。泛指鳞介水族。 2.指古代百戏杂耍中能变化为鱼和龙的猞猁模型。亦为该项百戏杂耍名。 3.古爬行动物名。外形像鱼,生于海洋。四肢桨状,适于游泳。眼大。嘴长,牙齿尖锐,肉食。卵胎生。于侏罗纪最繁盛。
- 鱼鹞[yú yào]
鱼鹰。
- 鱼婢[yú bì]
1.鳑鲏鱼的俗称。 2.泛指小鱼。
- 鱼蛮[yú mán]
1.亦作“鱼蛮子”。 2.渔夫,渔民。
- 鱼中素[yú zhōng sù]
指书信。
- 鱼脑冻[yú nǎo dòng]
石名。质地优良,可制砚。
- 鱼狸[yú lí]
即海豚。
- 鱼鳞松[yú lín sōng]
一种松树。为常绿大乔木。树冠圆锥形,外皮鳞甲状,叶扁平条形,花单性﹐球果圆柱形或长圆形。木材轻软细致,纹理直,可作建筑材料和制做器具,或做枕木﹑电杆等。又可作为观赏树。
- 鱼伯[yú bó]
1.河神名。又称水君。 2.青蚨的别名。
- 鱼幅[yú fú]
指书信。
- 鱼津[yú jīn]
鱼在水中窜跃所溅起的水泡。泛指类似的水泡。
- 鱼池[yú chí]
养鱼的池塘。 蓄养食用鱼的池塘
- 鱼蚌[yú bàng]
鱼和蚌。泛指鳞介类水产。
- 鱼唇[yú chún]
1.鱼的嘴边﹑唇部。 2.用鲨鱼的唇干制成的海味。 用鲨鱼的唇加工成的一种海味
- 鱼鳞襍遝[yú lín zá tà]
见“鱼鳞杂遝”。
- 鱼牙行[yú yá háng]
指贩卖鱼的人。
- 鱼牋雁书[yú jiān yàn shū]
泛指书信。
- 鱼蝨[yú shī]
即鯴。
- 鱼顋[yú sāi]
见“鱼鳃”。
- 鱼雷[yú léi]
能自行推进、自行控制方向和深度的水中武器。体似圆柱形,头部装有引信和炸药,中部和尾部装有燃料和动力装置等。由潜艇、水面舰艇等发射或由飞机投掷,用以摧毁敌舰船的水中部分。有的鱼雷还有可自动捕捉目标的自导装置。
- 鱼蟫[yú yín]
即蠹鱼。
- 鱼鲜[yú xiān]
鱼虾等水产品。 指新鲜的鱼虾等水产食物
- 鱼登[yú dēng]
犹鱼化龙。
- 鱼舸[yú gě]
渔船。
- 鱼云[yú yún]
1.谓规模较大的鱼群,犹如黑云。 2.即鱼鳞云。
- 鱼蟹[yú xiè]
鱼和蟹。泛指鱼类水产。
- 鱼亥[yú hài]
“鲁鱼亥豕”的略语。
- 鱼卵[yú luǎn]
1.鱼的卵。 2.纸名。
- 鱼契[yú qì]
即鱼符。鱼形的符信。
- 鱼骇[yú hài]
谓鱼受惊骇。形容惊恐退却。
- 鱼鳞图册[yú lín tú cè]
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编造的土地登记簿册。因所绘田亩挨次排列,状如鱼鳞,故名。宋时婺州等地即曾编造。明洪武年间命各州县分区编造。至清光绪末年﹐仍有具册之举。亦作“鱼鳞册”﹑“鱼鳞图”﹑“鱼鳞图籍”﹑“鱼鳞簿”。
- 鱼蠃[yú luǒ]
鱼和螺。泛指鳞介水产。蠃,通“螺”。
- 鱼具[yú jù]
捕鱼或钓鱼的器具。
- 鱼府[yú fǔ]
鱼类聚集之处。
- 鱼艓[yú dié]
渔船。
- 鱼室[yú shì]
指鱼潜藏之处。
- 鱼鲂[yú fáng]
鳊鱼。
- 鱼菜[yú cài]
指鱼类菜肴。
- 鱼翼[yú yì]
指鱼体两边的鳍。
- 鱼鞘[yú qiào]
鱼皮所制的刀剑鞘。
- 鱼帘子[yú lián zi]
一种用竹片或木片编成用以拦围鱼群的渔具。
- 鱼尾册[yú wěi cè]
簿册。因古代簿页中缝有鱼尾形标志,故称。
- 鱼斑[yú bān]
1.亦作“鱼班”。 2.指鲨鱼皮。其表面有粒状鳞,形成斑纹,取下后可附在竹木表面作装饰用。
- 鱼鯹[yú xīng]
见“鱼腥”。
- 鱼猎[yú liè]
捕鱼打猎。
- 鱼毒[yú dú]
芫花的别名。
- 鱼丙[yú bǐng]
鱼尾。鱼的尾部形如丙字,故称。
- 鱼车[yú chē]
古代尊贵者乘坐的车,以鱼皮为饰。
- 鱼龙阵[yú lóng zhèn]
鱼龙变化之阵,喻科举考试。
- 鱼犀[yú xī]
即水犀。犀牛的一种,因生活在水中,故名。
- 鱼魫冠[yú shěn guān]
见“鱼枕冠”。
- 鱼纹[yú wén]
鱼尾纹。
- 鱼尾霞[yú wěi xiá]
形容霞光如鲤鱼尾之红色。
- 鱼文[yú wén]
1.鱼形花纹。 2.指箭袋。 3.鱼鳞。
- 鱼渚[yú zhǔ]
可供捕鱼的水边。
- 鱼网[yú wǎng]
1.捕鱼用的网。 2.代称纸。 用尼龙线等制成的捞鱼的网
- 鱼口[yú kǒu]
1.鱼的嘴。 2.中医指由软性下疳等病引起的腹股沟淋巴结炎,化脓后局部溃疡。因疮口随人体曲直而开合如鱼嘴,故名。 3.方言。鱼苗。
- 鱼际[yú jì]
指手掌内、外侧缘由一组肌群构成稍隆起的部位,外侧称大鱼际,内侧称小鱼际。
- 鱼凫[yú fú]
1.传说中古蜀国帝王名。 2.鱼和凫。凫,野鸭。
- 鱼打花[yú dǎ huā]
鱼浮游觅食时在水面激起波纹或浪花。比喻浮光掠影﹑不深入。
- 鱼讯[yú xùn]
书信。
- 鱼膏[yú gāo]
鱼脂;鱼油。旧时常用以作灯火燃料。
- 鱼矶[yú jī]
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 鱼浪[yú làng]
波浪;鳞纹细浪。
- 鱼丽阵[yú lí zhèn]
1.亦作“鱼丽陈”。 2.古代战阵名。
- 鱼鳖[yú biē]
亦作“鱼鼈”。1.鱼和鳖。2.泛指鳞介水族。
- 鱼鼓简板[yú gǔ jiǎn bǎn]
见“鱼鼓简子”。
- 鱼鬣[yú liè]
指鱼背上的鳍。
- 鱼腥草[yú xīng cǎo]
即“蕺菜”。
- 鱼尾[yú wěi]
1.古时宫殿屋脊上的饰物。 2.古时腰带前端的下垂部分。 3.指线装书书页中缝的鱼尾形的标志。 4.指鱼尾纹。 5.比喻事情的末尾部分。
- 鱼人[yú rén]
指以捕鱼为业的人。
- 鱼兜子[yú dōu zǐ]
见“鱼兜”。
- 鱼肠[yú cháng]
1.鱼肠子。 2.指书信。 3.古宝剑名。
- 鱼箔[yú bó]
即鱼帘子。
- 鱼藻[yú zǎo]
1.即水藻。语本《诗.小雅.鱼藻》:“鱼在在藻,有颁其首。”郑玄笺:“藻﹐水草也。” 2.见“鱼藻池”。
- 鱼踊[yú yǒng]
犹鱼跃。
- 鱼鸣[yú míng]
谓鱼浮在水面,啜水发声。是变天预兆。
- 鱼跃[yú yuè]
1.鱼跃出水面。
- 鱼蔬[yú shū]
1.亦作“鱼蔌”。 2.即鱼菜。
- 鱼鳞陈[yú lín chén]
即鱼丽阵。
- 鱼服[yú fú]
1.鱼皮制的箭袋。服,通“箙”。 2.鱼形。晋潘岳《西征赋》﹕“彼白龙之鱼服﹐挂豫且之密网。”后以喻帝王或贵人微服。
- 鱼队[yú duì]
鱼群;鱼阵。
- 鱼轩[yú xuān]
1.古代贵族妇女所乘的车。 用鱼皮为饰。《左传·闵公二年》:“归夫人鱼轩。”杜预 注:“鱼轩,夫人车,以鱼皮为饰。”唐 王维《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之一:“锦衣餘翟黻,绣轂罢鱼轩。”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柴四》:“见綵旂前导,华轂后随,鲜衣花帽,簇拥鱼轩。”
- 鱼釜[yú fǔ]
见“鱼釜尘甑”。
- 鱼肝油[yú gān yóu]
由鱼类(主要为鲨鱼、鳐鱼、鳕鱼、鲔鱼等)和海兽类(如海豚、鲸)的肝脏提取的一种油脂。色黄,有微腥味。富含维生素a和d。供药用。 从各种鱼类的肝脏制取的脂肪油(如鳕鱼肝油,鲽鱼肝油,鲨鱼肝油),是维生素A、D的来源
- 鱼邦[yú bāng]
盛产鱼的水域。
- 鱼鳔[yú biào]
指鱼体内可以胀缩的白色囊状器官。里面充满氮﹑氧﹑二氧化碳等混合气体。收缩时鱼下沉,膨胀时鱼上浮。 鱼肚中白色囊状器官,可以调节鱼体上浮和下沉
- 鱼书[yú shū]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鱼书”称书信:鱼书遥递|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 鱼篮观音[yú lán guān yīn]
佛教中三十三观音之一。手持鱼篮。明宋濂有《鱼篮观音像赞》:“序按﹐《观音感应传》:唐元和十二年﹐陕右金沙滩上有一美艳女子﹐絜篮粥鱼﹐人竞欲室之。女曰:‘妾能授经﹐一夕能诵《普门品》者﹐事焉。’黎明﹐能者二十。女辞曰:‘一身岂堪配众夫邪!请易《金刚经》﹐如前期。’能者复居其半。女又辞﹐请易《法华经》﹐期以三日。惟马氏子能。女令具礼成昏。入门﹐女即死﹐死即糜烂立尽﹐遽瘗之。他日﹐有僧同马氏子启藏观之﹐惟有黄金锁子骨存焉。僧曰:‘此观音示现以化汝耳。’言讫飞空而去。自是陕西多诵经者。”
- 鱼封[yú fēng]
指书信。
- 鱼蜑[yú dàn]
指以捕鱼为业的蜑人。
- 鱼茧[yú jiǎn]
1.亦作“鱼蠒”。 2.鱼子笺和蚕茧纸的合称。 3.食品名。鱼卷。
- 鱼鹰[yú yīng]
1.鹗的通称。 2.鸬鹚的通称。
- 鱼电[yú diàn]
代称六日发出的电文。“鱼”在平水韵列为上平第六韵,故在电文中代称六日。
- 鱼虱[yú shī]
即鲺。
- 鱼虎[yú hǔ]
1.水鸟名。产江淮间,大者名翠鸟,小者名翠碧。一名鱼师﹐一名鱼狗。能捕食鱼,故名。 2.鱼名。又名泡鱼。形似河豚,背扁而褐,腹圆而白,体面有刺,遇敌则腹胀刺立以自卫。
- 鱼肠剑[yú cháng jiàn]
古宝剑名。
- 鱼竿[yú gān]
1.亦作“鱼杆”。 2.钓竿。
- 鱼伢子[yú yá zǐ]
做鱼买卖的人;鱼行商人。
- 鱼种[yú zhǒng]
鱼苗。
- 鱼栏[yú lán]
旧称购销鱼类的牙行。
- 鱼霸[yú bà]
占有渔船、鱼网等或开鱼行剥削和欺压渔民的恶霸。
- 鱼鴈[yú yàn]
见“鱼雁”。
- 鱼飱[yú sūn]
鱼做的食物。 一说即鱼羹。《公羊传·宣公六年》:“子为 晋国 重卿而食鱼飱,是子之俭也。”唐 王维《京兆尹张公德政碑》:“自郊徂邑,室有鱼飱。”宋 陆游《杂感》诗之一:“里巷鱼飱薄,坊场黍酒浑。”
- 鱼鳃[yú sāi]
1.亦作“鱼腮”。亦作“鱼腮”。 2.鱼的呼吸器官。多为羽毛状﹑板状或丝状,用来吸取溶解在水中的氧。
- 鱼阵[yú zhèn]
指规模较大的鱼群。
- 鱼户[yú hù]
以捕鱼为业的人家。
- 鱼汤[yú tāng]
用鱼加佐料和水烹煮的汤类菜肴。
- 鱼梯[yú tī]
又称“梯级式鱼道”。利用隔板将水槽上、下游的总水位差分成许多梯级池室的鱼道。采用水垫、沿程摩擦阻力及水流对冲、扩散来消耗水能,降低过鱼孔的流速,并能调整过鱼孔的形式、位置、尺寸以适应不同习性鱼类的需要。现应用较多。
- 鱼魫[yú shěn]
见“鱼枕”。
- 鱼榔[yú láng]
渔人捕鱼时敲击船弦以惊鱼入网的长木。亦指敲击声。
- 鱼片[yú piàn]
1.鱼制食品。由鱼体剖片去皮骨,再经加工而成。有冻鱼片﹑卤鱼片﹑干鱼片等。 2.鱼经切制而成的薄块。特指去鳞﹑去骨刺后削切成的薄片,或以之炒﹑溜成的菜肴。
- 鱼掷[yú zhì]
见“鱼踯”。
- 鱼肚白[yú dù bái]
1.白里透青像鱼肚子的颜色。 2.指黎明时东方天色。 3.清初,余怀﹑杜浚﹑白仲调三人同居金陵,时人以市语谐三人姓氏之音,呼为“鱼肚白”。
- 鱼汛[yú xùn]
某些鱼类成群地﹑大量地出现于水面的时期。可趁此集中捕鱼。 某些鱼由于产卵、越冬、觅食等原因在一定时期内成群地出现在一定海域的现象
- 鱼鼓道情[yú gǔ dào qíng]
即道情。以唱为主的一种曲艺,原为道士演唱道教故事的曲子,后来用一般民间故事做题材。因演唱时常用鱼鼓简子伴奏而得名。
- 鱼鼓简子[yú gǔ jiǎn zǐ]
乐器名。包括鱼鼓和简子两件。唱道情者常用以伴奏。
- 鱼簖[yú duàn]
插在水里,阻挡鱼类,以便捕捉的竹栅栏。
- 鱼鳞杂袭[yú lín zá xí]
见“鱼鳞杂沓”。
- 鱼虾[yú xiā]
1.亦作“鱼鰕”。 2.鱼和虾。泛指鱼类水产。
- 鱼油[yú yóu]
从鱼体中提取出来的油。也泛指鱼类和海兽的体油﹑肝油﹑内脏油等。有工业价值,或供食用。
- 鱼胄[yú zhòu]
鱼皮制﹑饰的甲胄。
- 鱼赋[yú fù]
鱼税。
- 鱼翅[yú chì]
1.鱼的鳍。 2.一种名贵海味。是由加工鲨鱼的鳍而得到的软骨条。 一种名贵的海味,是用鲨鱼鳍经过加工精制而成的软骨条,也叫“翅子”或“翅”
- 鱼菹[yú zū]
即鱼醢。
- 鱼鞞[yú bǐng]
鱼皮制作的刀鞘。 借指兵刀。
- 鱼秧[yú yāng]
指比鱼苗稍大的小鱼。
- 鱼泺[yú luò]
养鱼的湖泊。
- 鱼塘[yú táng]
鱼池。 捕鱼或养鱼的地方,特指鱼围塘的内部间格或圈住鱼的围网
- 鱼皷[yú gǔ]
见“鱼鼓”。
- 鱼腥[yú xīng]
1.亦作“鱼鯹”。 2.鱼虾等发出的腥气。
- 鱼鳞图[yú lín tú]
见“鱼鳞图册”。
- 鱼罟[yú gǔ]
鱼网。
- 鱼山[yú shān]
1.《法苑珠林》卷四九:“﹝陈思王曹植﹞赏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乃摹其声节﹐写为梵呗﹐撰文制音﹐传为后式。梵声显世﹐始于此焉。”后遂用为咏佛教梵呗的典实。 2.山名。即鱼条山,在河北满城西北。形如巨鱼,故名。 3.山名。在山东东阿西。
- 鱼化龙[yú huà lóng]
鱼变化为龙。语本《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莫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后以喻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
- 鱼缘木[yú yuán mù]
比喻办事不能成功。
- 鱼子酱[yú zǐ jiàng]
鲟鱼及某些其他大鱼经盐腌的鱼卵,用作开胃品。 鲟鱼及某些其他大鱼经盐腌的鱼卵,用作开胃品
- 鱼鼈[yú biē]
1.亦作“鱼鱉”。鱼和鳖。
- 鱼鼋[yú yuán]
泛指鳞介水族。
- 鱼鲁[yú lǔ]
谓将鱼误写成鲁。泛指文字错讹。
- 鱼上冰[yú shàng bīng]
语出《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郑玄注:“皆记时候也。”孔颖达疏:“鱼当盛寒之时,伏于水下,逐其温暖,至正月阳气既上,鱼游于水上,近于冰,故云鱼上冰也。”后因以“鱼上冰”代称正月早春时令。
- 鱼酌[yú zhuó]
获取。
- 鱼花[yú huā]
鱼苗。 鱼苗
- 鱼笱门[yú gǒu mén]
门如鱼笱。比喻险要关隘。
- 鱼龙夜[yú lóng yè]
指秋日。
- 鱼头公[yú tóu gōng]
见“鱼头参政”。
- 鱼官[yú guān]
管理渔业的官吏。
- 鱼肉[yú ròu]
①泛指荤腥之食:佯狂啖鱼肉。②比喻受欺压、受侵害者:人为刀俎,我为鱼肉。③比喻侵害、摧残:鱼肉百姓。
- 鱼钗[yú chāi]
妇女别在发髻上的鱼形钗子。
- 鱼篮会[yú lán huì]
盂兰盆会的讹称。
- 鱼田[yú tián]
兼养鱼的稻田。
- 鱼津草[yú jīn cǎo]
水英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水英》。
- 鱼师[yú shī]
1.亦作“鱼?”。 2.管理渔业的官吏。 3.渔夫。 4.水鸟名。又名鱼狗﹑鱼虎。 5.鱼名。
- 鱼卷[yú juǎn]
以鱼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卷状食品。
- 鱼佩[yú pèi]
古代官吏佩带于身的鱼符。
- 鱼行[yú xíng]
贩卖鱼的店铺。
- 鱼檄[yú xí]
指鱼形檄牌。
- 鱼刺[yú cì]
鱼的细而尖的骨头。 细而尖的鱼骨
- 鱼尾纹[yú wěi wén]
人的眼角与鬓角之间的皱纹。一般从中年就开始出现。
- 鱼鏁[yú suǒ]
见“鱼锁”。
- 鱼露[yú lù]
一种液体调味品。以小杂鱼为原料,用盐或盐水浸渍,经长时间自然发酵分解后,取其液汁煮沸滤清而成。
- 鱼千里[yú qiān lǐ]
1.谓鱼游千里。典出《关尹子.宇》:“以盆为沼,以石为岛,鱼环游之,不知其几千万里而不穷也。” 2.比喻徒然无益地追求不止或追逐不舍。
- 鱼脂[yú zhī]
即鱼油。
- 鱼鳞册[yú lín cè]
见“鱼鳞图册”。
- 鱼须[yú xū]
1.指鲨鱼的须。 《尚书大传》卷一下:“东海:鱼须、鱼目。”郑玄 注:“所贡物,鱼须,今以为簪。”《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靡鱼须之橈旃,曳明月之珠旗。”郭璞 注引 张揖 曰:“以鱼须为旃柄。”《文选·左思<吴都赋>》:“旗鱼须,常重光。”刘良 注:“鱼须,鱼之髭鬚,以为旗竿。”
- 鱼海[yú hǎi]
湖泽名。又名鱼海子。即古之休屠泽﹑白亭海。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境。
- 鱼水情[yú shuǐ qíng]
像鱼离不开水一样亲密无间的情谊:军民鱼水情。
- 鱼函[yú hán]
1.古时所用的鱼形信函﹑信封。 2.代称书信。
- 鱼灯[yú dēng]
1.亦作“鱼镫”。 2.即鱼烛。 3.鱼形的灯。
- 鱼乐[yú lè]
《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本谓鱼游水中,悠然自得。后亦以喻纵情山水,逍遥游乐。
- 鱼子笺[yú zǐ jiān]
古代一种布目纸。产于蜀地。
- 鱼槛[yú kǎn]
池边栏杆。
- 鱼书鴈帛[yú shū yàn bó]
见“ 魚書雁帖 ”。
- 鱼舅[yú jiù]
鯦鱼的别名。
- 鱼简[yú jiǎn]
鱼鼓和简子。唱道情者常用以伴奏的乐器。亦借指艺人。
- 鱼扃[yú jiōng]
鱼形的门锁。
- 鱼睨[yú nì]
像鱼那样瞪眼注视。比喻瞠目而视,不感兴趣。
- 鱼泥[yú ní]
谓将鱼肉剁碎捣烂成半固体状的像泥的糜状物。
- 鱼栫[yú jiàn]
即鱼簖。
- 鱼矼[yú qiāng]
可供钓鱼用的小石桥。
- 鱼苗[yú miáo]
由鱼子孵化出来供养殖用的小鱼。
- 鱼素[yú sù]
书信。
- 鱼宕[yú dàng]
见“鱼荡”。
- 鱼子[yú zǐ]
1.鱼卵。 2.即鱼子笺。 3.指鱼子缬。 4.蠹鱼卵。 5.渔人,钓鱼者。
- 鱼骊[yú lí]
同“鱼丽”。《金石续编·隋宁贇碑》:“云梯再起,鱼驪兴维。”
- 鱼冻[yú dòng]
1.食品。鱼烹煮后的汤汁凝结成的半固体。 2.石名。可制砚。
- 鱼白[yú bái]
1.鱼鳔。 2.鱼的精液。 3.即鱼肚白。 鱼的精液
- 鱼蠹[yú dù]
1.亦作“鱼蠧”。 2.即蠹鱼。 3.借指书卷。
- 鱼春[yú chūn]
方言。鱼卵。
- 鱼砚[yú yàn]
1.亦作“鱼研”。 2.指形制像鱼的砚台。
- 鱼虫[yú chóng]
1.鱼类和虫类。 2.泛指文字训诂。
- 鱼皮[yú pí]
1.鱼的皮。古人或用以制衣饰等。 2.特指鲨鱼皮的干制品。供食用。
- 鱼蚕[yú cán]
蜀国先王鱼凫﹑蚕丛的并称。
鱼[yú]字在结尾的词语
- 雁鱼[yàn yú]
见“雁素鱼笺”。
- 马哈鱼[mǎ hā yú]
即大马哈鱼。一种生活在太平洋北部海洋中的细鳞鱼,夏初或秋末入黑龙江等河流产卵,鱼味鲜美。
- 海鱼[hǎi yú]
生活在海里的鱼,如带鱼、黄鱼等。
- 八带鱼[bā dài yú]
- 淡水鱼[dàn shuǐ yú]
生活在淡水里的鱼,如鲫鱼、草鱼、鲤鱼。 生活在淡水里的鱼,如鲫鱼、草鱼、鲤鱼
- 鹿鱼[lù yú]
传说中的鱼名。
- 儵鱼[shū yú]
1.一种白色的小鱼。
- 甲鱼[jiǎ yú]
鳖。 鳖
- 乳鱼[rǔ yú]
小鱼。
- 馋鱼[chán yú]
江豚的别名。
- 粥鱼[zhōu yú]
即木鱼。刳木为鱼形,其中凿空,扣之作声,悬于廊下。僧寺于粥饭或集聚僧众时用之。
- 玉版鱼[yù bǎn yú]
鳣的别名。
- 修鱼[xiū yú]
1.地名。在今河南原武县东。 2.复姓。秦之先祖有修鱼氏。见《史记.秦本记》。
- 花鲗鱼[huā zéi yú]
方言。即鳜鱼。
- 蝨目鱼[shī mù yú]
即遮目鱼。 体呈梭形,长达1米以上。口小,无牙。可食用,味美。
- 萧拆鱼[xiāo chāi yú]
见“萧折鱼”。
- 鱬鰗鱼[rú hú yú]
鱼名。
- 卧鱼[wò yú]
戏曲表演程式动作。有正﹑反卧鱼两种。正卧鱼的动作为:踏右步﹐双抖袖﹐双翻袖﹐右手高﹐左手平﹐右腿往前伸出再往后绕﹐撇在左腿后﹐立稳﹐缓缓下蹲往右卧﹐背着地﹐压在右脚上﹐左手往后背﹐右手放在胸前。反卧鱼动作与正卧鱼动作相反。京剧《贵妃醉酒》杨贵妃嗅花时即运用此动作。
- 博鱼[bó yú]
用鱼作注以赌输赢。
- 比目鱼[bǐ mù yú]
鲽、鳎、鲆等鱼的统称。这几种鱼身体扁平,成长中两眼逐渐移到头部的一侧,平卧在海底。也叫偏口鱼。
- 打鱼[dǎ yú]
捕鱼。 捕鱼
- 鬼头鱼[guǐ tóu yú]
状狞恶,故名。
- 大头鱼[dà tóu yú]
即鳕鱼。下颌有一根须。背部有许多小黑斑﹐有三个背鳍﹐腹部灰白色。肝是制鱼肝油的重要原料。
- 老甲鱼[lǎo jiǎ yú]
方言。詈词。用于对男性老人。
- 文昌鱼[wén chāng yú]
动物名。形体似小鱼。体侧扁﹐头尾尖。一般体长五厘米﹐半透明。有背鳍﹑尾鳍和臀鳍。栖息海底﹐常钻在泥沙内﹐露出头端。分布于我国厦门﹑青岛和烟台沿海。是无脊椎动物进化至脊椎动物的过渡类型。 脊索动物,体长两寸多,呈纺锤状,半透明
- 鲙鱼[kuài yú]
1.指经切割加工过的鱼。 2.即鳓鱼。又名快鱼。
- 养鱼[yǎng yú]
1.饲养鱼类,尤指在池塘里饲养鱼类作为食用。2.鱼类养殖。如:养鱼池,养鱼槽。
- 种鱼[zhǒng yú]
养鱼。唐陆龟蒙有《种鱼》诗。
- 黄鲴鱼[huáng gù yú]
一种生于江湖中的小鱼,状似白鱼,而头尾不昂,扁身细鳞,白色。白煮汁饮,可止胃寒泄泻。也叫黄骨鱼。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三.黄鲴鱼》。
- 凤尾鱼[fèng wěi yú]
鲚(jì)的通称。
- 箭鱼[jiàn yú]
鲥鱼的别称。
- 水底鱼[shuǐ dǐ yú]
曲牌名。属南曲越调。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四﹑五﹑四﹑五﹑四﹑五﹑四﹑五(八句),末句可叠唱。一般仅用后四句,只念不唱,节拍急促。
- 梅鱼[méi yú]
1.亦称“梅大头”。亦称“梅头”。 2.鱼名。形状像黄鱼而小,头大,尾柄细,腹﹑背和鳍都呈黄色。生活在近海中。肉可食。
- 小黄鱼[xiǎo huáng yú]
又称“黄花鱼”。鱼纲,石首鱼科。体形如大黄鱼,但尾柄粗短,鳞较大。长16小黄鱼25厘米。白昼底栖,黄昏上浮,黎明下沉。为中国特产经济鱼类。
- 淫鱼[yín yú]
鱼名。即鲟鱼,古称鱏鱼。《淮南子.说山训》:“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高诱注:“淫鱼长头﹐身相半﹐长丈余﹐鼻正白﹐身正黑﹐口在颔下﹐似鬲狱鱼﹐而鱼无鳞﹐出江中。”三国魏曹丕《善哉行》:“淫鱼乘波听﹐踊跃自浮沈。”《荀子.劝学》“流鱼出听”清王先谦集解:“《淮南子.说山训》作淫鱼。高注以为长头﹐口在颔下之鱼﹐与《后汉.马援传》注鱏鱼口在颔下合﹐故《论衡》作鱏鱼。”一说为大鱼。刘家立《淮南集证》引清蒋超伯曰:“《尔雅.释诂》‘濯’与‘淫’并训大也﹐此淫鱼即谓大鱼也。”
- 驱鱼[qū yú]
“为渊驱鱼”之省。语出《孟子.离娄上》:“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驱,同“驱”。比喻驱赶人民群众投向敌方。
- 白鱼[bái yú]
1.即白鲦。 2.衣服﹑书籍中的一种蛀虫。通称蠹鱼。 3.麦类中的一种害虫。
- 水鱼[shuǐ yú]
传说中的天神名。
- 六六鱼[liù liù yú]
见“六六鳞”。
- 右鱼[yòu yú]
见“右符”。
- 烹鱼[pēng yú]
《诗.桧风.匪风》:“谁能亨鱼?溉之釜鬵。”毛传:“亨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亨鱼,则知治民矣。”亨,“烹”的古字。后以喻治民。
- 草鱼[cǎo yú]
又称“鲩”。鱼纲,鲤科。中国四大家鱼之一。体近似圆筒形,外形似青鱼,但吻较宽,体青黄色,背鳍无硬刺。栖息于江河湖泊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故名。体长达1米多,重达35千克以上。 一种鲤科淡水鱼,体长圆微绿,人工养殖供食用
- 白发鱼[bái fà yú]
鱼名。
- 溟鱼[míng yú]
北溟之鱼。北溟,古人想象中北方极远的大海,其中有巨鱼,名为鲲。见《庄子.逍遥游》。
- 双鱼[shuāng yú]
1.两鱼。 2.指书信。
- 松水之鱼[sōng shuǐ zhī yú]
指吴地松江鲈鱼。又称四鳃鲈,素以名产称。据《晋书.张翰传》载,张翰在洛为官,因思故乡吴地的莼羹﹑鲈脍,便弃官归田。此鲈即指松江鲈鱼,后因以“松水之鱼”暗寓弃官归隐之情。
- 香鱼[xiāng yú]
鱼名。肉质鲜美,有香味,故名。
- 尉鱼[wèi yú]
鲔的别名。
- 餐鱼[cān yú]
一种生长在淡水中的条形鱼名。餐,通“?”。
- 鞋底鱼[xié dǐ yú]
比目鱼的别名。
- 杜父鱼[dù fù yú]
鱼名。又名渡父鱼﹑黄?鱼﹑舩矴鱼﹑伏念鱼。
- 长鱼[cháng yú]
1.大鱼。 2.方言。黄鳝的别名。 3.复姓。春秋晋有长鱼矫。见《左传.成公十七年》。
- 大麻哈鱼[dà má hǎ yú]
见“大马哈鱼”。
- 黄颡鱼[huáng sǎng yú]
鱼名。体延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长十余厘米。青黄色,大多有不规则褐色斑纹。生活于江湖底层。我国各地均产。
- 游鱼[yóu yú]
游动的鱼。
- 懒妇鱼[lǎn fù yú]
民间传说中鱼名。一说为鲵鱼之别名。
- 刮鱼[guā yú]
方言。捕鱼。
- 赐鱼[cì yú]
唐代帝王给五品以上官员授予鱼符。以为信物。五代﹑宋亦有赐鱼之制。
- 庶鱼[shù yú]
古代传说中的鳞虫类动物。
- 金枪鱼[jīn qiāng yú]
鱼,身体纺锤形,长约一米,头尖,鳞细。生活在海洋中,肉供食用。
- 鳌鱼[áo yú]
1.亦作“鼇鱼”。 2.鳌的俗称。
- 玉鱼[yù yú]
1.美玉雕成的鱼形珍玩。 2.玉制的鱼形佩饰。 3.传说吴楚七国反时,楚王戊太子适朝京师,未从坐,死于长安,天子敛以玉鱼一双。见唐韦述《两京新记》后因以“玉鱼”指殉葬品。 4.鱼名。
- 筌鱼[quán yú]
捕鱼。
- 加级鱼[jiā jí yú]
即真鲷。鱼名。体红色,有稀疏的蓝色斑点,生活在海的深层。是黄海﹑渤海的重要海产鱼之一。
- 鳏鱼[guān yú]
1.即鳡鱼。 2.《释名.释亲属》:“无妻曰鳏。鳏,昆也;昆,明也。愁悒不寐,目恒鳏鳏然也。故其字从鱼,鱼目恒不闭者也。”后因以“鳏鱼”谓郁悒不寐。 3.喻无妻独居的成年男子。
- 大马哈鱼[dà mǎ hǎ yú]
1.亦作“大麻哈鱼”。 2.鱼纲﹐鲑科。体延长﹐稍侧扁﹐长约0.6米。银灰色﹐常具绯色宽斑。口大﹐牙尖锐。体被小圆鳞。背鳍和脂鳍各一个﹐尾鳍凹入。性凶猛﹐捕食小鱼。分布于太平洋北部。我国产于黑龙江流域﹐为冷水性经济鱼类之一﹐可鲜食或盐渍﹑熏制;卵的营养价值高﹐为名贵的食品;精巢可制鱼精蛋白。
- 琴高鱼[qín gāo yú]
宋时泾县琴溪的特产小鱼。传说为琴高于此所投药滓化生,故名。
- 脩鱼[xiū yú]
1.地名。在今 河南 原武县 东。《史记·韩世家》:“十六年,秦 败我 脩鱼。”
- 石头鱼[shí tou yú]
即黄鱼。也称黄花鱼。
- 黄鲿鱼[huáng cháng yú]
即黄颡鱼。
- 素鱼[sù yú]
1.白鱼。《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后因以白鱼或素鱼为周朝兴盛的祥瑞征兆。 2.即蟫。也称蠹鱼﹑衣鱼。蛀蚀书籍衣物的小虫。
- 嗔鱼[chēn yú]
河豚鱼的别名。因触之鼓腹如发怒状,故名。明胡安世《异鱼图赞补》卷中:“河豚无颊无鳞,触之则怒气满腹。”
- 达头鱼[dá tóu yú]
一种海鱼。宋梅尧臣有《北州人有致达头鱼于永叔者素未闻其名盖海鱼也分以为遗聊知异物耳因感而成咏》诗。宋欧阳修则有《奉答圣俞达头鱼之作》诗。
- 蛟鱼[jiāo yú]
1.传说中的人鱼。蛟﹐通“鲛”。 2.即鲨鱼。蛟﹐通“鲛”。 3.蛟与鱼。
- 驱鳄鱼[qū è yú]
见“驱鳄”。
- 鰕虎鱼[xiā hǔ yú]
鱼纲鰕虎鱼科。淡水肉食性小型鱼类。体侧扁,少数呈鳗形。眼小,腹鳍愈合成一吸盘。
- 鲂鱼[fáng yú]
鳊鱼的古称。
- 木鱼[mù yú]
体鸣乐器。木制。通常为团鱼状,中空,张口,以利共鸣。用小木槌击奏。原为佛教法器,用于礼佛或诵经。后用于民族器乐演奏。 一种打击乐器,原为僧尼念经、化缘时敲打的响器,用木头做成,中间镂空
- 钓鱼[diào yú]
1.垂竿取鱼。 2.比喻引诱。 用钓具捕鱼
- 狗鱼[gǒu yú]
鱼名。 身体略作圆柱形,嘴大,有锐利的牙齿;尾巴很发达,行动迅速。栖息于寒冷地区淡水中,我国产于 黑龙江 流域。
- 刀鱼[dāo yú]
鱼名。即鮆鱼,亦名刀鲚。形似刀,故名。
- 鲲鱼[kūn yú]
古代传说中的大鱼。
- 章鱼[zhāng yú]
又称“蛸”。软体动物,头足纲,蛸科。身体卵圆形。头上有八条腕,腕上大多有两行吸盘,是捕食和御敌的武器。分布于世界各海域。可食用。医药上有补血益气、收敛生肌的作用。 软体动物,有八条长的腕足,上面有吸盘,生活在海底
- 左铜鱼[zuǒ tóng yú]
铜质鱼形符契的左半。
- 鳖鱼[biē yú]
神话中的鱼名。
- 季鹰鱼[jì yīng yú]
指鲈鱼。后人亦用为隐居不仕﹑闲适安居的典故。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张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菇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 枯鱼[kū yú]
1.干鱼。 2.困于涸辙之鱼。
- 蟫鱼[yín yú]
衣服﹑书籍中的蛀虫。
- 潘鱼[pān yú]
《文选.潘岳之一》:“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李善注引《尔雅》:“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后因以“潘鱼”代指中路离析的比目鱼,比喻夫妇一方丧亡。
- 袍鱼[páo yú]
锦袍鱼袋。古代帝王常用作赏赐臣下的礼物。
- 黑鱼[hēi yú]
乌鳢的通称。
- 金鱼[jīn yú]
鲫鱼经过人工长期培养形成的变种,身体的颜色有红、黑、蓝、红白花等许多种,是著名的观赏鱼。 鲫鱼经过人工培养而成的变种,有金黄、红、白、黑、蓝等颜色,形体多样,供观赏
- 黄花鱼[huáng huā yú]
黄鱼。 即小黄鱼( Pseudosciaena polyactis )。身体侧扁,尾巴狭窄,头大,侧线以下有分泌黄色物质的腺体。生活在海中
- 小鱼[xiǎo yú]
1.小的或新近孵化的鱼。 2.很小的成鱼。
- 叉鱼[chā yú]
用叉子捕鱼。 用叉子捕鱼
- 膊鱼[bó yú]
曝干的鱼。
- 歌鱼[gē yú]
谓嗟叹不被知遇。典出《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 泣前鱼[qì qián yú]
《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涕出?’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鱼矣。今以臣之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于庭,辟人于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以“泣前鱼”比喻因失宠和被遗弃而悲伤。
- 绯鱼[fēi yú]
见“绯鱼袋”。
- 戽鱼[hù yú]
戽干水沟或河塘里的水以取鱼。
- 渊鱼[yuān yú]
1.渊中之鱼。 2.比喻隐秘之事。
- 团鱼[tuán yú]
鳖的俗称。 见“鳖”
- 风鱼[fēng yú]
1.鱼名。 2.食品名。风干的鱼。
- 皋鱼[gāo yú]
1.亦作“皐鱼”。亦作“皋鱼”。 2.人名。《韩诗外传》卷九载﹕孔子行﹐见皋鱼哭于道旁﹐辟车与之言。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闲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絶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后因用作人子不及养亲的典故。
- 豕鱼[shǐ yú]
见“豕亥鱼鲁”。
- 月鱼[yuè yú]
唐代出入宫殿及城门的鱼符。雄雌各十二﹐雄者存宫内﹐雌者授其人﹐符合以为凭信﹐按月而易﹐故称。
- 黄颊鱼[huáng jiá yú]
黄颡鱼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三.黄颡鱼》。
- 滑鱼[huá yú]
即鳝鱼。俗称黄鳝。
- 穷鱼[qióng yú]
失水之鱼。比喻身处困境的人。
- 菩萨鱼[pú sà yú]
鱼名。即鯼鱼。
- 马口鱼[mǎ kǒu yú]
一种生活的溪流中的小型鱼类。体延长,侧扁,银灰带红色﹐具蓝色横纹。口大,上下颌边缘凹凸。雄鱼臀鳍鳍条延长,生殖季节色泽鲜艳。
- 鹤鱼[hè yú]
鱼名。因其脑骨红如鹤顶,故称。
- 龙睛鱼[lóng jīng yú]
金鱼的一种,眼球很大,突出眼眶之外,腹部肥大,尾鳍特别大。
- 熊鱼[xióng yú]
《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后因以“熊鱼”比喻难以兼得的事物。
- 匙面鱼[chí miàn yú]
小鱼。
- 缆鱼[lǎn yú]
鱼名。即乌贼。
- 才鱼[cái yú]
鱼名。产 洞庭湖 一带。《人民日报》1974.12.15:“一九七一年春,小杨 听水产收购站的同志谈起了 洞庭 水乡出产的才鱼。这种鱼,是人民群众喜爱的食用鱼,在国际市场上也很有名。可是才鱼是一种吃鱼的野鱼,素有‘鱼霸’之称。”
- 扑鱼[pū yú]
宋元间鱼贩以赌博的方式招揽生意。
- 镜鱼[jìng yú]
即鲳。
- 观赏鱼[guān shǎng yú]
形状奇异,颜色美丽,可供观赏的鱼,如金鱼和热带产的许多小鱼。
- 生鱼[shēng yú]
1.未煮过的或活的鱼。 2.谓可以养鱼。用以形容雨水多。
- 落鴈沉鱼[luò yàn chén yú]
见“落雁沉魚”。,见“落雁沉鱼”。
- 胡夷鱼[hú yí yú]
河豚的异名。
- 左鱼[zuǒ yú]
符契的左半。唐宋时符契作鱼形,故名。见《新唐书.车服志》﹑《宋史.兵志十》。
- 寐鱼[mèi yú]
鱼名。
- 前鱼[qián yú]
1.《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鱼矣。今以臣之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于庭﹐辟人于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蹇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后因以“前鱼”喻失宠而被遗弃的人。 2.比喻陈旧的事物。
- 快鱼[kuài yú]
同‘鲙鱼’。
- 斑鱼[bān yú]
河豚的别名。
- 衣鱼[yī yú]
1.即蠹鱼。 2.紫服和鱼袋。唐制,三品以上官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官位不及者,帝命赐紫服,同时赐鱼袋,以为恩宠。
- 祭鱼[jì yú]
犹獭祭。
- 骑京鱼[qí jīng yú]
见“骑鲸”。
- 焚鱼[fén yú]
1.烧鱼(祭神)。相传周武王伐纣,渡河,有白鱼跃入舟中,武王烧鱼以祭。见《书.泰誓》。后借指开国君主受命之符。 2.烧毁鱼袋,表示弃官归隐。
- 螭鱼[chī yú]
螭纽官印和鱼符。古代帝王赐予贵官的两种符信。代指官员。
- 钗鱼[chāi yú]
钗上之鱼形镶饰物。传说佩之吉祥。
- 虱目鱼[shī mù yú]
即遮目鱼。体呈梭形﹐长达1米以上。口小﹐无牙。可食用﹐味美。
- 面条鱼[miàn tiáo yú]
即银鱼。体细长,微透明﹐口大,无鳞。
- 港鱼[gǎng yú]
港养的鱼产。
- 生母鱼[shēng mǔ yú]
?鱼之俗称。
- 泔鱼[gān yú]
《荀子.大略》:“曾子食鱼有余,曰:‘泔之。’门人曰:‘泔之伤人,不若奥之。’曾子泣涕曰:‘有异心乎哉?’伤其闻之晩也。”杨倞注:“泔与奥皆烹和之名,未详其说。”清卢文弨《龙城札记.泔之奥之》:“非烹和也。曾子以鱼多,欲藏之耳。泔,米汁也,泔之,谓以米汁浸渍之。”一说,泔当为“洎”,谓添水以渍之。见清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八》“泔之奥之。”后因以“泔鱼”为检点过失,悔改前非之意。
- 鲑鱼[guī yú]
鳜鱼。
- 斗鱼[dòu yú]
著名观赏鱼类。体侧扁,长方形,被栉鳞。赤褐色,有蓝色或绿色横带,鳃盖后缘并有一蓝斑﹐颇美丽。雄鱼善斗﹐因名。我国南北各地均产。
- 红鱼[hóng yú]
1.红色的鱼。 2.红笛鲷的别称。体长,侧扁,色鲜红。栖息于暖海底层。是我国南海重要的海产鱼之一。
- 牲鱼[shēng yú]
祭祀用的鱼。
- 伯鱼[bó yú]
1.孔子的儿子鲤的字。见《孔子家语.本姓解》。《论语.季氏》:“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后用作对别人儿子的美称。 2.汉第五伦的字。伦历官会稽太守﹑蜀郡太守,擢任司空。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见《后汉书.第五伦传》。后以“伯鱼”代称正直之臣。
- 釜鱼[fǔ yú]
见“釜中之鱼”。
- 书鱼[shū yú]
即衣鱼。蛀蚀衣服书籍的一种小虫。
- 班鱼[bān yú]
形似河豚略小,背青色,有苍黑斑文。
- 雪鱼[xuě yú]
鱼名。因色白如雪﹐故名。产福建省。
- 银鱼[yín yú]
1.鱼名。俗称面条鱼。鱼体细长﹐光滑﹐无鳞﹐白色﹐微透明。头平扁﹐口大。栖息于近海﹑河口或淡水湖泊。 2.见“银鱼符”。 一种生活在海边的鱼,初夏成群上溯到河流产卵繁殖。体细长,微透明,口大,无鳞片
- 娃娃鱼[wá wa yú]
见“大鲵”。 大鲵
- 牵鱼[qiān yú]
古代的一种博戏。
- 发鱼[fā yú]
鱼的一种,因形得名。
- 贯鱼[guàn yú]
1.《易.剥》:“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王弼注:“贯鱼,谓此众阴也,骈头相次,似贯鱼也。”高亨注:“贯,穿也。贯鱼者个个相次,不得相越,以喻人有排定之顺序……爻辞言:统治者如贯鱼之排定顺序,用宫人而宠爱之,轮流当夕,则宫人不致争宠吃醋,相妒相轧,乃无不利。”后因指以次进御,不偏爱。 2.借指妃嫔媵妾之属。 3.喻有次序。 4.成串的鱼。 5.佩戴鱼袋。
- 硥鱼[mǎng yú]
鱼名。状如鲤鱼。
- 鲚刀鱼[jì dāo yú]
刀鱼的别名。
- 元鱼[yuán yú]
即鳖,也叫甲鱼﹑团鱼﹑鼋。即“鳖”
- 柔鱼[róu yú]
俗称鱿鱼。软体动物,形状略似乌贼,身体苍白色,有淡褐色斑点,尾端呈菱形,触角短,有吸盘。生活在海洋中,肉可食。 枪乌鰂,许多十腕头足类中的任何一种,典型的具有长而逐渐变窄的身体及两侧的尾鳍
- 乌鱼[wū yú]
1.鱼名。鳢鱼的别名,亦名乌鳢,通称黑鱼。身体圆柱形,头扁口大,有齿,背部灰绿色,腹部灰白色,有黑色斑纹。性凶猛,捕食小鱼﹑蛙等,对淡水养鱼业有害。 2.鱼名。鲻鱼的别名。 3.相传武王伐纣,渡河,有白鱼跃入舟,又有火化为乌。古人以为祥瑞,见《史记.周本纪》。 乌鳢
- 带鱼[dài yú]
鱼纲,带鱼科。体长呈带形,故名。浑身银白色,无鳞。口裂大,上下颌都有利牙,为凶猛肉食鱼类。背鳍很长,胸鳍小,无腹鳍,臀鳍鳍条退化成小刺,尾鳍细长如鞭。白天群栖于中下水层,夜晚上升到表层。为中国产量最高的海洋鱼类。
- 高鱼[gāo yú]
1.古地名。 2.传说中的鱼名。
- 青鰶鱼[qīng jì yú]
青鱼的别称。
- 吹肚鱼[chuī dù yú]
河豚鱼的别名。
- 龙鱼[lóng yú]
1.即龙鲤。一说指鲵鱼,人鱼。《山海经·海外西经》:“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貍。一曰鰕。”郭璞 注:“或曰:龙鱼似貍,一角。”郝懿行 笺疏:“龙鱼,郭氏《江赋》作龙鲤,张衡《思玄赋》仍作龙鱼……貍当为鲤,字之譌。”袁珂 校注:“龙鱼,疑即《海内北经》所记陵鱼,盖均神话传説中人鱼之类也。”唐 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入海观龙鱼,矫翮逐黄鵠。”元 吕诚《南海口号》之二:“船来争市龙鱼鮓,客至先需荔子盘。”参见“龙鲤”。
- 垂鱼[chuí yú]
佩带鱼袋。唐制五品以上官员于腰间佩带金银鱼袋为饰。
- 软骨鱼[ruǎn gǔ yú]
骨骼全由软骨构成的一种鱼,多生活在海洋中。鲨鱼﹑鳐等都属于软骨鱼类。
- 青衣鱼[qīng yī yú]
妾鱼的异名。又称鳑魮鱼。游江河间﹐常一﹑二相随﹐犹如青衣婢女﹐故称。
- 缩项鱼[suō xiàng yú]
即缩项鳊。
- 青鱼[qīng yú]
又称“黑鲩”。鱼纲,鲤科。中国四大家鱼之一。体青黑色,略呈圆筒形。栖息于江河湖泊底层,主食螺蛳、蚌等软体动物。体长可达1米多,体重可达50千克以上。肉味鲜美,为淡水鱼中的上品。 我国重要的淡水鱼类之一,体细圆,呈青黑色。也叫“黑鲩”
- 箴鱼[zhēn yú]
鱼名。
- 鲸鱼[jīng yú]
1.鲸的俗称。 2.指形状如鲸鱼的撞钟杵。
- 火鱼[huǒ yú]
1.金鱼的别名。明 郎瑛《七修类稿·事物二·火鱼》:“杭 自 嘉靖 戊申来,生有一种金鯽,名曰火鱼,以色至赤故也。”
- 墨鱼[mò yú]
乌贼的俗称。 乌贼的通称
- 蠹鱼[dù yú]
见〖衣鱼〗。
- 骑鱼[qí yú]
见“骑赤鲤”。
- 蛇鱼[shé yú]
鳗鲡鱼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四.鳗鲡鱼》。
- 蠹字鱼[dù zì yú]
1.亦作“蠧字鱼”。 2.即蠹鱼。
- 毬鱼[qiú yú]
一种圆形的海鱼。
- 望鱼[wàng yú]
鲚鱼的别名。
- 黄鱼[huáng yú]
①鱼类的一属,身体侧扁,尾巴狭窄,头大,侧线以下有分泌黄色物质的腺体。生活在海中。分大黄鱼和小黄鱼两种。也叫黄花鱼。②旧时指轮船水手、汽车司机等为捞取外快而私带的旅客。③〈方〉指金条。
- 桐鱼[tóng yú]
1.桐木刻成的鱼形的祭品,参见“桐木鱼”。 2.一种用桐木制成的鱼形击鼓用具。典出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二:“晋武帝时,吴郡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打之无声,以问张华。华‘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鱼形,打之,则鸣矣。’于是如言,音闻数十里。” 3.僧寺用的木鱼。
- 黄灵鱼[huáng líng yú]
鱼名。
- 钟鱼[zhōng yú]
寺院撞钟之木。因制成鲸鱼形﹐故称。亦借指钟﹑钟声。
- 夜鱼[yè yú]
见“夜渔”。
- 梭鱼[suō yú]
鱼名。体细长,头短而宽,有大鳞。生活于沿海﹑江河或咸淡水交界处,肉鲜美。 鱼,体细长,头短而宽,有大鳞,两侧有黑色竖纹。生活在咸淡水交界处
- 泡鱼[pào yú]
鱼名。
- 松江鲈鱼[sōng jiāng lú yú]
松江所产的鲈鱼。以四鳃著名,也称四鳃鲈。肉嫩味美。
- 矢鱼[shǐ yú]
1.谓使渔人陈设渔具,观其捕鱼。 2.射鱼,捕鱼。
- 其鱼[qí yú]
语出《左传.昭公元年》:“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馆于雒汭。刘子曰:‘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后借指洪水所造成的灾难。
- 翻车鱼[fān chē yú]
鱼名。身体卵圆形,银灰色。浮游于海面。肉可食,皮可制革。
- 萧折鱼[xiāo shé yú]
1.亦作“萧拆鱼”。 2.一种以蒿艾承托曝晒而成的干鱼。
- 井鱼[jǐng yú]
井里的鱼。比喻见识狭隘的人。
- 土附鱼[tǔ fù yú]
鱼名。即塘鳢。
- 鲇鱼[nián yú]
鱼纲,鲇科。身体表面多黏液,无鳞,背部苍黑色,腹部白色;体长,前端平扁,后部侧扁,头扁口阔﹐上下颌有四根须,尾圆而短,不分叉﹐背鳍小,臀鳍与尾鳍相连。生活在河湖池沼等处,白昼潜伏水底泥中,夜晩出来活动,吃小鱼﹑贝类﹑蛙等。
- 胖头鱼[pàng tóu yú]
即鳙鱼。生活于淡水中﹐是我国重要食用鱼之一。 又称“鳙鱼”。身体暗黑色,鳞细而密,头很大,眼睛靠近头的下部,生活在淡水中,是我国重要的食用鱼种之一
- 老头儿鱼[lǎo tóur yú]
(ānkāng)的通称。
- 鲳鱼[chāng yú]
1.鲳科鱼类的任何一种,具有很滑的粘液外被。2.即银鲳,一种与光鲳相似的东印度洋的鱼。
- 倏鱼[shū yú]
1.一种白色的小鱼。 2.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鱼。
- 五色鱼[wǔ sè yú]
1.五色之鱼。古人以为神鱼。 2.书信的代称。古人尺素结为鲤鱼形,故称。
- 花鲫鱼[huā jì yú]
方言。即鳜鱼。
- 鲁鱼[lǔ yú]
“鲁”“鱼”两字相混。指抄写刊印中的文字讹误。
- 沙丁鱼[shā dīng yú]
又称“{}”。硬骨鱼纲,鲱科。身体长纺锤形,银白色。尾鳍基部有两个叶状大鳞尺。属暖水性海洋中上层鱼类,以硅藻等浮游生物为食。是世界重要经济鱼类,肉细嫩,富含脂肪,通常用来制罐头。 鲱科的一种鲱形鱼(Sardinia pilchardus),身体长纺锤形。产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吃浮游生物。通常用来制罐头
- 佩鱼[pèi yú]
1.唐朝五品以上官员所佩带的鱼袋。其制: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始于唐高宗永徽二年。宋并赐近臣,以别贵贱。 2.佩带鱼袋。
- 涸辙鱼[hé zhé yú]
同“涸辙之鲋”。
- 墨斗鱼[mò dǒu yú]
乌贼的俗称。参见“墨鱼”。 乌贼的通称
- 牛鱼[niú yú]
即鲟鳇鱼。
- 悬鱼[xuán yú]
1.上钩的鱼。 2.《后汉书.羊续传》:“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后以“悬鱼”指为官清廉。 3.佩带鱼符或鱼袋。 4.铃柄上的鱼形饰物。 5.即鱼板。悬于寺院中的鱼形之板,击之以报事。
- 退鱼[tuì yú]
《史记.循吏列传》:“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后因以“退鱼”﹑“退食”为拒贿典实。
- 法鱼[fǎ yú]
风干的鱼。
- 纵壑鱼[zòng hè yú]
1.纵游于川壑中的鱼。语出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千载一会,论说无疑,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若巨鱼纵大壑。”后遂以“纵壑鱼”比喻身处顺境,所至如意。 2.用以比喻身心自得。
- 拙鱼[zhuō yú]
嘉鱼的别名。
- 大黄鱼[dà huáng yú]
又称“大黄花”。鱼纲,石首鱼科。体侧扁,金黄色,长40大黄鱼50厘米,尾柄细长。鳔能发声。耳腔内具耳石,有听觉和平衡作用。结群洄游。为中国特产经济鱼类。
- 马皋鱼[mǎ gāo yú]
鱼名。
- 纸鱼[zhǐ yú]
蠹鱼的别名。蛀蚀衣物书籍的害虫。 衣鱼
- 阳鱼[yáng yú]
鸟和鱼。
- 通印子鱼[tōng yìn zǐ yú]
1.亦称“通应子鱼”。 2.即子鱼。宋王安石《送福建张比部》诗有“长鱼俎上通三印”之句,福州濒海多鱼,初不专指子鱼而言。至苏轼《送牛尾狸与徐使君》诗“通印子鱼犹带骨,披绵黄雀漫多脂”,始以“通印子鱼”对“披绵黄雀”。亦有称“通应子鱼”者,或以为出于通应江水,或以为其地有通应侯庙。
- 陵鱼[líng yú]
1.古代种族名。 2.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鱼。
- 婢妾鱼[bì qiè yú]
即妾鱼。今名鳑魮鲫。
- 鲍鱼[bào yú]
鲍鱼1〈书〉咸鱼:如入鲍鱼之肆(肆:铺子),久而不闻其臭。 鲍鱼2 软体动物,贝壳椭圆形,生活在海中。肉可食。贝壳中医入药,称石决明。也叫鳆鱼(fùyú)。
鱼[yú]字的成语
- 鱼龙曼衍[yú lóng màn yǎn]
鱼龙:是古代百戏的名称;漫衍:指巨兽的名称,古指百戏的名字。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
- 龙战鱼骇[lóng zhàn yú hài]
比喻战争激烈。
- 鱼米之乡[yú mǐ zhī xiāng]
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盛产鱼和米的富庶地区我知江州是个好地面,鱼米之乡,特地使钱买将那里去。——《水浒传》
- 甑尘釜鱼[zèng chén fǔ yú]
甑里积了灰尘,锅里生了蠹鱼。形容穷困断炊已久。也比喻官吏清廉自守。
- 鱼大水小[yú dà shuǐ xiǎo]
比喻生产不够消费。也比喻机构臃肿,行动不灵。
- 鲁鱼亥豕[lǔ yú hài shǐ]
把“鲁”字错成“鱼”字,把“亥”字错成“豕”字。指书籍在传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把“鲁”字写成“鱼”字,把“帝”字写成“虎”字,把“亥”字写成“豕”字。因形体相近而易写错。常借指书写错误或以讹传讹 鲁鱼亥豕,应不能免。——《聊斋志异》
- 史鱼秉直[shǐ yú bǐng zhí]
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以直谏著名;秉:秉性;直:正直。史鱼秉性正直。形容人秉性刚直不阿。
- 鱼水和谐[yú shuǐ hé xié]
形容夫妇关系和好谐调如鱼水。
- 葬身鱼腹[zàng shēn yú fù]
尸体为鱼所食。指淹死于水中。
- 自相鱼肉[zì xiāng yú ròu]
鱼肉:当作鱼肉一般任意宰割。比喻内部自相残杀。
- 漏网游鱼[lòu wǎng yóu yú]
逃脱鱼网的鱼。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或敌人。同“漏网之鱼”。
- 墨鱼自蔽[mò yú zì bì]
墨鱼体内有似墨的一种汁,遇到危险时就放出墨汁,巧妙地使自己隐蔽起来。比喻自觉地隐蔽自己,不使暴露。
- 以筌为鱼[yǐ quán wéi yú]
筌:捕鱼的竹器。把捕鱼工具看作是鱼。比喻满足对事物表面肤浅认识,不去更深入了解事物本质。
- 得鱼忘筌[dé yú wàng quán]
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筌是用来捕鱼的器具。得到了鱼,就忘掉筌。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了赖以成功的东西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庄子.外物》
- 鱼馁肉败[yú něi ròu bài]
馁:鱼臭烂;败:肉腐烂。鱼烂肉腐。泛指变质的食物。
- 鱼县鸟窜[yú xiàn niǎo cuàn]
鱼被钓,鸟逃窜。比喻或受制于人,或飘泊流离,处境十分险困。县,通“悬”。
- 水大鱼多[shuǐ dà yú duō]
水面宽广,鱼必众多。比喻事物随其所凭借之物的丰盛而丰盛。
- 鱼书雁足[yú shū yàn zú]
鱼书、雁足:古代传说指书信的传递者。后多用以指书信。
- 鳄鱼眼泪[è yú yǎn lèi]
鳄鱼:一种生性凶残,捕食人、畜的爬行动物。传说鳄鱼在吞食人畜时,边吃边流眼泪。比喻恶人的假慈悲。 鳄鱼吞食人畜时,眼睛分泌盐分,流出眼泪。喻恶人假意慈善
- 鱼游沸鼎[yú yóu fèi dǐng]
鱼在锅里游。比喻处境十分危险,有行将灭亡之虞。
- 鱼沉雁渺[yú chén yàn miǎo]
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 史鱼历节[shǐ yú lì jié]
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以直谏著名;历:指历尽;节:节操。史鱼历尽节操。形容人保持节操,坚持正义而忠贞不渝。
- 雁行鱼贯[yàn háng yú guàn]
雁行:像雁飞时排成有序的行列;鱼贯:像游鱼一个挨着一个地连着。形容许多人排成行列有秩序地行进或做某种动作。
- 鱼米乡[yú mǐ xiāng]
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 鲁鱼帝虎[lǔ yú dì hǔ]
指文字传抄错误。 把“鲁”字写成“鱼”字,把“帝”字写成“虎”字,把“亥”字写成“豕”字。因形体相近而易写错。常借指书写错误或以讹传讹 鲁鱼亥豕,应不能免。——《聊斋志异》
- 池鱼堂燕[chí yú táng yàn]
比喻无辜受祸。
- 鱼肉百姓[yú ròu bǎi xìng]
鱼肉:指受宰割者。后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残害无辜的人们。
- 白鱼赤乌[bái yú chì wū]
为祥瑞之兆。
- 河决鱼烂[hé jué yú làn]
比喻事物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 云龙鱼水[yún lóng yú shuǐ]
如同云与龙,鱼与水一样。比喻君臣相得。
- 狐鸣鱼出[hú míng yú chū]
鸣:叫。指动员众人起事。
- 鱼肉乡里[yú ròu xiāng lǐ]
鱼肉:指受宰割者。后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残害无辜的人们。
- 鱼沉雁落[yú chén yàn luò]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贯鱼之次[guàn yú zhī cì]
宫中的女官依次受到宠爱。
- 鳏鱼渴凤[guān yú kě fèng]
比喻独身的男子急于求得配偶。
- 鱼游濠上[yú yóu háo shàng]
表示纵情山水、逍遥遨游。
- 鱼贯而行[yú guàn ér xíng]
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跟一个单行前进。
- 城门鱼殃[chéng mén yú yāng]
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 鱼书雁信[yú shū yàn xìn]
泛指书信。
- 鱼帛狐篝[yú bó hú gōu]
指借助鬼神制造舆论,以便起事。
- 鱼龙混杂[yú lóng hùn zá]
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不易分辨现在人多手乱,鱼龙混杂。——《红楼梦》
- 弃其馀鱼[qì qí yú yú]
比喻节欲知足。
- 涸辙穷鱼[hé zhé qióng yú]
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 瓦影之鱼[wǎ yǐng zhī yú]
比喻求庇于人。
- 鸿离鱼网[hóng lí yú wǎng]
离:遭受;鸿:鸿雁。张网捕鱼,捉到的是鸿雁。比喻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
- 枯鱼之肆[kū yú zhī sì]
枯鱼:干鱼;肆:店铺。卖干鱼的店铺。比喻无法挽救的绝境。
- 雀马鱼龙[què mǎ yú lóng]
泛指珍禽异兽。
- 鱼质龙文[yú zhì lóng wén]
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
- 吞舟之鱼[tūn zhōu zhī yú]
能吞舟的大鱼。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 瞎子摸鱼[xiā zi mō yú]
比喻做事盲目,缺乏调查研究。
- 撒水拿鱼[sā shuǐ ná yú]
抽干水捉鱼。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 贯鱼成次[guàn yú chéng cì]
贯鱼:穿成一串的鱼,比喻众多而有秩序;序:次序。形容有次序,不紊乱。
- 枯鱼得水[kū yú dé shuǐ]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 鱼目乱珠[yú mù luàn zhū]
以鱼眼为珍珠。比喻以假乱真。
- 鱼传尺素[yú chuán chǐ sù]
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 炒鱿鱼[chǎo yóu yú]
因鱿鱼一炒就卷起来,比喻卷铺盖。指解雇。 〈方〉∶指解雇;因鱿鱼一炒就卷起来,所以用“炒鱿鱼”比喻卷铺盖
- 多鱼之漏[duō yú zhī lòu]
指泄漏军事机密。
- 雁素鱼笺[yàn sù yú jiān]
指书信。
- 鱼惊鸟溃[yú jīng niǎo kuì]
象鸟惊飞,象鱼溃散而逃。比喻军队溃败。也比喻因受惊扰而乱纷纷地四下溃散。
- 鼎鱼幕燕[dǐng yú mù yàn]
宛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 鲂鱼赪尾[fáng yú chēng wěi]
鲂:鱼名,体似鳊鱼;赪:赤色;赪尾:红色的尾巴。鲂鱼的尾巴红了。比喻人们忧劳国事,非常辛苦,就象鲂鱼尾巴累红了一样。
- 前庭悬鱼[qián tíng xuán yú]
比喻不吃请,不受贿。
- 羊续悬鱼[yáng xù xuán yú]
羊续,汉时官吏。羊续把生鱼悬于庭。形容为官清廉,拒受贿赂。
- 为渊驱鱼[wèi yuān qū yú]
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多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把鱼逐向深水,将鸟雀驱入丛林,结果很难捕捉到。比喻把可以依靠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 鱼菽之祭[yú shū zhī jì]
菽:指豆类;祭:祭品,祭奠。以鱼和豆类作祭品。借指礼仪不周。
- 池鱼之殃[chí yú zhī yāng]
比喻受牵连而遭到的祸害。 比喻无端受牵累招致的横祸。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水到鱼行[shuǐ dào yú xíng]
比喻条件具备,事情就可办成。
- 悬龟系鱼[xuán guī xì yú]
指任高官显宦。
- 鸢飞鱼跃[yuān fēi yú yuè]
鸢:老鹰。鹰在天空飞翔,鱼在水中腾跃。形容万物各得其所。
- 以鱼驱蝇[yǐ yú qū yíng]
鱼腥能招来苍蝇,用鱼驱赶苍蝇,苍蝇更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 穷池之鱼[qióng chí zhī yú]
穷池:失水之池。比喻处境非常困难的人。
- 如鱼离水[rú yú lí shuǐ]
离开适当的地位或赖以生存的环境。 离开适当的地位或赖以生存的环境
- 牛蹄之鱼[niú tí zhī yú]
牛蹄印坑里的鱼。比喻死期迫近。同“牛蹄中鱼”。
- 指天射鱼[zhǐ tiān shè yú]
向着天空去射河里的鱼。比喻办事一定落空。
- 水广鱼大[shuǐ guǎng yú dà]
广:广大。水面宽的地方鱼肥大。比喻事物的发展由环境决定。
- 老鱼跳波[lǎo yú tiào bō]
鱼随着乐声跳跃。比喻音律精妙绝伦。
- 河鱼天雁[hé yú tiān yàn]
古传鱼雁都能传递书信,后即以之借指传送书信者。
- 察见渊鱼[chá jiàn yuān yú]
渊:深潭。能看清深水中的鱼。比喻为人过于精明。
- 狐鸣鱼书[hú míng yú shū]
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 雁去鱼来[yàn qù yú lái]
书信往来。雁、鱼均喻书信。
- 龙阳泣鱼[lóng yáng qì yú]
后以之为失宠之典。
- 宵鱼垂化[xiāo yú chuí huà]
用来颂扬地方官善于教化。
- 鸱张鱼烂[chī zhāng yú làn]
比喻外表嚣张,内则溃烂而自行覆灭。
- 漏网之鱼[lòu wǎng zhī yú]
逃脱鱼网的鱼。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或敌人。
- 浑水摸鱼[hún shuǐ mō yú]
浑水:不清的水。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 比喻乘混乱的时机从中捞取不正当的利益 少数豪门,浑水摸鱼,越来越富,越花越有
- 虫鱼之学[chóng yú zhī xué]
指繁琐的考据订正。
- 雁杳鱼沉[yàn yǎo yú chén]
比喻音信断绝。
- 食鱼遇鲭[shí yú yù qīng]
比喻调换口味,使不单调。 鲭,鱼肉合烧的美味。
- 鱼生空釜[yú shēng kōng fǔ]
指贫穷得无粮可炊。
- 鱼死网破[yú sǐ wǎng pò]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指拼个你死我活。
- 鱼龙百变[yú lóng bǎi biàn]
像鱼龙那样变化多端。
- 信及豚鱼[xìn jí tún yú]
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 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
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鱼见之羞而沉入水底,雁见之羞而高飞入云。用以形容女子姿容艳美无比 毛嫱、 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庄子.齐物论》真个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西游记》
- 及宾有鱼[jí bīn yǒu yú]
用别人的鱼请客。比喻借机培植私人势力。
- 白鱼入舟[bái yú rù zhōu]
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 池鱼遭殃[chí yú zāo yāng]
比喻因牵连而遭到的祸害。
- 鱼网鸿离[yú wǎng hóng lí]
鸿:鸿雁;离:遭受。张网捕鱼,捉到的是鸿雁。比喻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
- 大鱼大肉[dà yú dà ròu]
指美好丰盛的饮食。形容菜肴丰盛。
- 鲍鱼之肆[bào yú zhī sì]
鲍:咸鱼;肆:店铺。卖咸鱼的店。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
- 白龙鱼服[bái lóng yú fú]
鱼服:穿起鱼的外衣。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 如鱼得水[rú yú dé shuǐ]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合的人或最合适的环境。也比喻有所依靠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三国演义》
- 鱼悬甘饵[yú xuán gān ěr]
鱼被钓上来是因为受了甜美的鱼饵和诱惑。比喻因贪利而丧生。
- 鱼烂瓦解[yú làn wǎ jiě]
犹言鱼烂土崩。
- 枯鱼病鹤[kū yú bìng hè]
干枯的鱼,有病的鹤。比喻处境困难,沦落不遇的人。
- 笼鸟池鱼[lóng niǎo chí yú]
关在笼里的鸟,养在池中的鱼。比喻受困失去自由的人。
- 鱼水之情[yú shuǐ zhī qíng]
象鱼儿离不开水那样,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 如鱼似水[rú yú sì shuǐ]
比喻关系融洽、亲密。
- 鱼纵大壑[yú zòng dà hè]
壑:大水坑。鱼跳进了大水坑。比喻遇到了施展才能的场所或时机。
- 池鱼林木[chí yú lín mù]
比喻无辜而受连累,遭祸害。
- 鱼贯而入[yú guàn ér rù]
象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序进入。
- 鱼水情深[yú shuǐ qíng shēn]
象鱼儿离不开水那样,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 贯鱼之序[guàn yú zhī xù]
贯鱼:成串的鱼。比喻前后有次序或前后相关联。
- 犹鱼得水[yóu yú dé shuǐ]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 涸鱼得水[hé yú dé shuǐ]
涸辙之鱼得到水。比喻绝处逢生,有所凭借。
- 缘木求鱼[yuán mù qiú yú]
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爬上树去找鱼。比喻行事的方向、方法不对,必将劳而无功 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璧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后汉书.刘玄传》
- 鱼惊鸟散[yú jīng niǎo sàn]
指像鱼腐烂鸟溃散。比喻迅即崩溃,完全失败。
- 鱼目混珠[yú mù hùn zhū]
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鱼眼睛掺杂在珍珠里面。比喻以假乱真 他道你是鱼目混珠,你该罚他一钟酒。——《花月痕》
- 釜生鱼[fǔ shēng yú]
釜:锅,古代炊具。釜中已生出鱼来。比喻生活困难,断炊已久。
- 鱼跃龙门[yú yuè lóng mén]
比喻举业成功或地位高升。
- 曝腮之鱼[pù sāi zhī yú]
晒着腮的鱼。比喻处在困顿的境遇之中。
- 釜底游鱼[fǔ dǐ yóu yú]
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 比喻身临绝境、生命危在旦夕的人。也可说“鱼游釜中”
- 水清无鱼[shuǐ qīng wú yú]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 鸡头鱼刺[jī tóu yú cì]
比喻轻微而不被重视的的事物。
- 冻浦鱼惊[dòng pǔ yú jīng]
指晋王祥卧冰求鲤事。后为孝亲之典。
- 枯鱼衔索[kū yú xián suǒ]
衔:含;索:绳子。穿在绳上的干鱼。形容事物存在的日子已经不多。
- 水浊鱼噞[shuǐ zhuó yú yǎn]
浊:浑浊;噞:鱼张口呼吸的样子。因水太浑浊使鱼喘不过气来,只得露出水面张口呼吸。比喻苛政之下民不聊生。
- 盈车之鱼[yíng chē zhī yú]
盈:满。一条鱼能装满一辆车。形容鱼儿特别大而肥。
- 渊鱼丛爵[yuān yú cóng jué]
比喻为政不善,结果驱使人民投向敌方。爵,古同“雀”。
- 鸟焚鱼烂[niǎo fén yú làn]
指因内乱而覆亡。
- 鱼烂而亡[yú làn ér wáng]
鱼腐烂从内脏起。比喻国家因内部祸乱而灭亡。
- 鱼龙变化[yú lóng biàn huà]
指鱼变化为龙。比喻世事或人的根本性变化。
- 鱼肠雁足[yú cháng yàn zú]
泛指书信。
- 鱼与熊掌[yú yǔ xióng zhǎng]
比喻俱为所欲,难于取舍之物。
- 殃及池鱼[yāng jí chí yú]
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 城门火起,以池水救之,水用尽了,鱼也就干死了。比喻因牵连而受祸害或损失
- 水宽鱼大[shuǐ kuān yú dà]
宽:广大。水面宽的地方鱼肥大。比喻事物的发展由环境决定。
- 河鱼之疾[hé yú zhī jí]
河鱼:腹疾的隐称,因鱼腐烂是从腹中开始而得名。指腹泻。
- 鱼信雁书[yú xìn yàn shū]
鱼信、雁书:古代指书信。后多用以指书信。
- 知鱼之乐[zhī yú zhī lè]
了解鱼的快乐。比喻善于体会物情。
- 临渊羡鱼[lín yuān xiàn yú]
渊:深潭;羡:希望得到。意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比喻空怀壮志,不如实实在在地付诸于行动
- 土崩鱼烂[tǔ bēng yú làn]
鱼烂:鱼腐烂从内脏起。比喻国家内部发生动乱。
- 鱼瞵鹗睨[yú lín è nì]
像鱼和鹗那样瞪眼注视。比喻瞠目而视。
- 鲇鱼上竹[nián yú shàng zhú]
比喻本想前进反而后退。
- 以蚓投鱼[yǐ yǐn tóu yú]
用蚯蚓做鱼饵钓鱼。比喻用较小的代价换得较大的收获。
- 鱼鱼雅雅[yú yú yǎ yǎ]
形容车驾前行威仪整肃的样子。
鱼[yú]字在中间的词语
- 养鱼池[yǎng yú chí]
为养鱼用的池或槽。
- 飞鱼钩[fēi yú gōu]
叉鱼的工具。
- 人鱼膏[rén yú gāo]
鲵鱼的脂膏,可以点火照明。
- 龙鱼杂戱[lóng yú zá hū]
指鱼龙杂戏。
- 池鱼祸[chí yú huò]
见“池鱼之殃”。
- 金鱼袋[jīn yú dài]
1.鱼袋的一种。金饰﹐用以盛放金鱼符。唐制﹐三品以上官员佩金鱼袋。宋代无鱼符﹐官员公服则系鱼袋于带而垂于后﹐但不复如唐之符契。 2.比喻高官显爵。
- 鸟鱼国[niǎo yú guó]
传说中的古国名。恽敬《杂说》引 明 艾儒略《职方外记》:“极北有 鸟鱼国,半年无日。”
- 飞鱼袋[fēi yú dài]
一种装弓箭的袋子。
- 回鱼箸[huí yú zhù]
旧俗,订婚时女方回赠的一种礼品。
- 枯鱼泣[kū yú qì]
喻身陷绝境。
- 鲈鱼脍[lú yú kuài]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菇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后因以“鲈鱼脍”为思乡赋归之典。
- 金鱼草[jīn yú cǎo]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披针形﹐花形像鱼嘴﹐有红﹑紫﹑白等颜色﹐组成穗状或总状花序﹐供观赏。
- 沈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
1.亦作“沉鱼落雁”。 2.《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本谓人之所美而鱼鸟避之。后世用“沈鱼落雁”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 木鱼符[mù yú fú]
木质鱼形符节。
- 沙鱼鞘[shā yú qiào]
用鲨鱼皮制成的刀剑套。
- 回鱼筯[huí yú zhù]
旧俗,订婚时女方回赠的一种礼品。
- 桑基鱼塘[sāng jī yú táng]
植桑养蚕同池塘养鱼相结合的综合经营方式。“基”指挖地成塘时鱼塘周围堆泥形成的土埂(俗称塘基)。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肥基,塘基互养,形成良性生态循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采用较广。类似的综合经营方式还有珠江三角洲一带的蔗基鱼塘。
- 金鱼藻[jīn yú zǎo]
金鱼藻科。多年生沉水草本。茎漂浮,有分枝。叶轮生,一侧边缘有锯齿。秋季开小花。坚果卵球形,有长刺。生于河湖、池沼中,广布于世界各地。多为金鱼饲料,又可作家禽、家畜的饲料。
- 虫鱼学[chóng yú xué]
指训诂﹑考据之学及其书籍。
- 绯鱼袋[fēi yú dài]
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唐制:五品以上佩鱼符袋,宋因之。
- 鳄鱼夹[è yú jiā]
用以作暂时性连接的形似鳄鱼嘴的接线端子——亦称“弹簧夹”。 用以作暂时性连接的形似鳄鱼嘴的接线端子——亦称“弹簧夹”
- 头鱼宴[tóu yú yàn]
辽代历代皇帝春天外出游猎捕获第一条鱼后举行的宴会。
- 蠹鱼友[dù yú yǒu]
1.亦作“蠧鱼友”。 2.喻指同学。
- 铜鱼使[tóng yú shǐ]
指刺史。
- 乘鱼桥[chéng yú qiáo]
桥名。唐陆广微《吴地记》:“乘鱼桥在交让渎。郡人丁法海与琴高友善,高世隐不仕,共营东皋之田。时岁大稔,二人共行田畔,忽见一大鲤鱼,长可丈余,一角两足双翼,舞于高田。法海试上鱼背,静然不动,良久遂下,请高登鱼背,鱼乃举翼飞腾,冲天而去。”明高启有《乘鱼桥》诗。一本作“乘鲤桥”。
- 钓鱼岛[diào yú dǎo]
在台湾岛东北约200千米处的东海中。面积约5平方千米。与附近的南小岛、北小岛、黄尾屿、赤尾屿等组成列岛,为中国台湾省属岛。闽、台渔民常到此处海域捕鱼。附近海底富石油资源。
- 金鱼公子[jīn yú gōng zǐ]
指贵族子弟。
- 飞鱼服[fēi yú fú]
绣有飞鱼花样的显贵官服。《明史·舆服志三》:“十六年,羣臣朝於驻蹕所,兵部尚书 张瓚 服蟒,帝怒,諭阁臣 夏言 曰:‘尚书二品,何自服蟒?’言 对曰:‘瓚 所服,乃钦赐飞鱼服,鲜明类蟒耳。’”
- 鲸鱼座[jīng yú zuò]
赤道带星座之一。在波江和宝瓶两座之间,白羊和双鱼两座之南。鲸鱼头部在天赤道之北,几颗星构成边长不等的五边形。
- 麦鱼子[mài yú zǐ]
麦子脱粒扬场后剩下的秕粒﹑麦穗等。
- 钓鱼车[diào yú chē]
一种钓具。上有轮子缠络钓丝﹐既可放远﹐也可迅速收回。
- 鳊鱼舟[biān yú zhōu]
形似鳊鱼的小舟。
- 虫鱼篆[chóng yú zhuàn]
指鸟虫书。
- 燔鱼剸蛇[fán yú tuán shé]
周武王伐纣至孟津,白鱼入舟,武王欲煮鱼以祭,被群臣劝止。见《尚书大传.大誓》。又汉高祖聚众起义时,曾夜行泽中,见有大蛇挡道,高祖毅然挥剑斩之。见《史记.高祖本纪》。后因以“燔鱼剸蛇”指代周武王﹑汉高祖起事。
- 石鱼湖[shí yú hú]
湖名。在湖南省道县。
- 双鱼钥[shuāng yú yuè]
双鱼形门锁。锁做成鱼形﹐取其不瞑目守夜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