讬
讬相关字典
讬[tuō]字在开头的词语
- 讬政[tuō zhèng]
- 委以政事。
- 讬地[tuō dì]
- 依托大地。
- 讬色[tuō sè]
- 谓信其操守,可以妻女相托。
- 讬褾[tuō biǎo]
- 书画装潢的衬托裱褙。
- 讬寐[tuō mèi]
- 假寐,装睡。
- 讬形[tuō xíng]
- 寄托形体。
- 讬故[tuō gù]
- 借口某种原因。
- 讬家[tuō jiā]
- 栖止。
- 讬谕[tuō yù]
- 见“託喻”。
- 讬陀[tuō tuó]
- 蒙古语。国老。
- 讬思[tuō sī]
- 寄托思念。
- 讬逻[tuō luó]
- 伪装的逻卒。
- 讬贸[tuō mào]
- 交付出售。
- 讬躬[tuō gōng]
- 犹寄身。
- 讬法[tuō fǎ]
- 1.谓凭借刑法。
- 讬产[tuō chǎn]
- 谓依托以生。
- 讬情[tuō qíng]
- 1.寄情。
- 讬姻[tuō yīn]
- 托附结为婚姻。 南朝 梁 沉约《奏弹王源》:“而託姻结好,唯利是求,玷辱流辈,莫斯为甚。”宋 沉辽《祭外姑彭城县君文》:“呜呼!託姻门下,行二十年,东西会散,恩爱缠绵。”
- 讬坐[tuō zuò]
- 寄坐。谓不称其位,坐不能久。
- 讬书[tuō shū]
- 托递书信。
- 讬宿[tuō sù]
- 寄托;寄宿。
- 讬心[tuō xīn]
- 1.犹委心。 谓将心交托他人。
- 讬爱[tuō ài]
- 犹言承蒙厚爱。
- 讬舍[tuō shè]
- 犹寄居。
- 讬想[tuō xiǎng]
- 寄托意想。
- 讬虑[tuō lǜ]
- 寄托意念。
- 讬国[tuō guó]
- 谓以国事付托;受国事付托。
- 讬养[tuō yǎng]
- 赖以养生。
- 讬庇[tuō bì]
- 1.亦作“託芘”。 谓靠树木庇荫。
- 讬蒙[tuō méng]
- 托庇蒙受。常用于对给予关怀、帮助表示感谢。
- 讬孤[tuō gū]
- 谓以遗孤相托。 多指君主把遗孤托付给大臣。
- 讬神[tuō shén]
- 1.谓灵魂托胎。
- 讬咎[tuō jiù]
- 犹归咎;委罪。
- 讬居[tuō jū]
- 寄身;栖止。
- 讬契[tuō qì]
- 寄托交情;彼此信赖投合。
- 讬终[tuō zhōng]
- 1.依靠以终老。
- 讬肺附[tuō fèi fù]
- 谓为帝室近亲。
- 讬名[tuō míng]
- 1.寄托名声。
- 讬怀[tuō huái]
- 寄托情怀。
- 讬旨[tuō zhǐ]
- 寄托的旨趣。
- 讬植[tuō zhí]
- 犹托根。
- 讬号[tuō hào]
- 谓寄托功德于美好的称号。
- 讬讽[tuō fěng]
- 亦作“託风”。寄托讽喻。
- 讬命[tuō mìng]
- 安身;寄托性命、命运。
- 讬乘后车[tuō chéng hòu chē]
- 谓充任文学侍从之臣。 古代天子车驾出,文学侍从之臣陪乘后车侍宴游,备顾问,故称。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徵君( 宋 徵君 王微 )、太尉( 宋 太尉 袁淑 )可託乘后车。”
- 讬依[tuō yī]
- 依托。
- 讬骥[tuō jì]
- 《后汉书·隗嚣传》:“帝报以手书曰:‘慕乐德义,思相结纳……数蒙 伯乐 一顾之价,而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託驥尾,得以絶羣。’”李贤 注:“张敞 书曰:‘苍蝇之飞,不过十步,自託騏驥之尾,乃腾千里之路。然无损於騏骥,得使苍蝇絶羣也。’见 敞 传。”后以“託驥”比喻追随于有地位、有前程的贤能之后。
- 讬咐[tuō fù]
- 嘱咐,嘱托。
- 讬好[tuō hǎo]
- 谓结为姻好。
- 讬交[tuō jiāo]
- 谓托身于友;结交。 唐 李白《结客少年场行》:“託交从 剧孟,买醉入 新丰。”元 戴表元《感物》诗之二:“託交何必深,寡求永相亲。”明 方孝孺《与邵真斋书》之三:“古之善医以济物为心者,虽道路暂遇之人犹为诊治,况辱託交甚久如区区兄弟者,而可拒而不赴乎?”
- 讬辞[tuō cí]
- 1.谓以言辞嘱托。
- 讬逃[tuō táo]
- 借故逃避。
- 讬事[tuō shì]
- 假托他事。
- 讬伏[tuō fú]
- 托身隐伏。
- 讬志[tuō zhì]
- 寄托情志。
- 讬援[tuō yuán]
- 依附,攀附。
- 讬疾[tuō jí]
- 托病。
- 讬身[tuō shēn]
- 栖身;寄身。
- 讬胎[tuō tāi]
- 1.佛教语。谓转世投生。
- 讬体[tuō tǐ]
- 1.寄附躯体。
- 讬业[tuō yè]
- 1.赖以成就功业。《管子·乘马》:“是故有事则用,无事则归之於民,唯圣人为善託业於民。”尹知章 注:“谓託人以成功业也。”
- 讬寄[tuō jì]
- 1.付托。
- 讬称[tuō chēng]
- 假称;诡说。
- 讬肺腑[tuō fèi fǔ]
- 见“託肺附”。
- 讬熟[tuō shú]
- 谓仗着是熟人、老交情而不拘礼节。
- 讬说[tuō shuō]
- 犹立说。
- 讬赖[tuō lài]
- 依靠,依赖。
- 讬势[tuō shì]
- 1.犹乘势。
- 讬附[tuō fù]
- 1.受托。
- 讬根[tuō gēn]
- 附着生根。比喻置足,寄身。
- 讬醉[tuō zuì]
- 假托酒醉;假醉。
- 讬便[tuō biàn]
- 谓趁他人之便请求帮忙。
- 讬喻[tuō yù]
- 亦作“託諭”。 谓借他物寄托要表明的意思。
- 讬寓[tuō yù]
- 1.寄居。
- 讬巧[tuō qiǎo]
- 依靠或假借某种技巧。晋 成公绥 《琵琶赋》:“尔乃託巧 班输 ,妙意横施。”
- 讬分[tuō fēn]
- 犹托迹。
- 讬翼[tuō yì]
- 谓鸟栖身。借指寄身。
- 讬传[tuō chuán]
- 为假设的人物所作的传记。
- 讬葬[tuō zàng]
- 依附埋葬。
- 讬纸[tuō zhǐ]
- 衬垫之纸。
- 讬理[tuō lǐ]
- 依据事物之理。
- 讬天[tuō tiān]
- 1.靠天。谓寄希望于天。
- 讬性[tuō xìng]
- 赋性;禀性。
讬[tuō]字在结尾的词语
- 诒讬[yí tuō]
- 假托。《穀梁传·定公元年》:“夫请者,非可詒託而往也,必亲之者也,是以重之。”范宁 注:“詒託,犹假寄。”清 方苞《<余东木时文>序》:“且余虽立戒,而恃 游 好自为序而标余名,及不知谁何之人詒託以誑书贾者,数数然矣,而未尝一为别白,以吾之戒素明也。而今为此,毋乃使人疑夫詒託者之皆真乎?”
- 不讬[bù tuō]
- 同“不托”。宋 孙奕《履斋示儿编·字说·集字三》:“汤饼,唐 人谓之不託,今俗谓之餺飥。”
- 兴讬[xīng tuō]
- 寄兴寓意。
- 受讬[shòu tuō]
- 接受别人的委托。
- 引讬[yǐn tuō]
- 犹寄托。
- 遗讬[yí tuō]
- 指帝王临终前的嘱托。
- 造讬[zào tuō]
- 编造托词。
- 买讬[mǎi tuō]
- 谓出钱请托。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差拘》:“遂买託城市光棍,预通蠹棍虎差。”
- 支讬[zhī tuō]
- 见“支托”。
- 交讬[jiāo tuō]
- 交付委托。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应整顿的事繁琐得很。母亲死时遗下的债务须得暂时有个交托。” 茅盾 《子夜》十七:“他并不是在那里盘算着老太爷的开丧;那是五天以后的事,而且早就全权交托给姑奶奶和少奶奶去办理了。”
- 推讬[tuī tuō]
- 1.推引依托。
- 委讬[wěi tuō]
- 1.亦作“委托”。将自己的事务嘱托他人代为处理。《北齐书·武成帝纪》:“孝昭 幸 晋阳,帝以懿亲居守 鄴,政事咸见委託。”唐 可止《雪十二韵》:“道路依凭马,朝昏委託鸡。”《旧五代史·晋书·少帝纪赞》:“奢淫自纵,谓有 泰山 之安;委託非人,坐受 平阳 之辱。”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梅佐贤 受了 徐义德 的委托,特地选择了闹市中这个幽静的所在来和他商议。”
- 赝讬[yàn tuō]
- 谓假借他人名义。
- 偷讬[tōu tuō]
- 犹言推诿。
- 投讬[tóu tuō]
- 见“投托”。
- 论讬[lùn tuō]
- 见“ 论托 ”。
- 谆讬[zhūn tuō]
- 恳切相托。
- 志讬[zhì tuō]
- 犹寄兴。
- 阳讬[yáng tuō]
- 犹借口。
- 讽讬[fěng tuō]
- 讽喻寄托。《新唐书·刘禹锡传》:“禹锡 久落魄,鬱鬱不自聊,其吐辞多讽託幽远,作《问大钧》、《謫九年》等赋数篇。”
- 陈讬[chén tuō]
- 陈请,请托。
- 结讬[jié tuō]
- 亦作“结托”。结交依托。
- 藉讬[jiè tuō]
- 凭借;依附。
- 止讬[zhǐ tuō]
- 寄居。
- 拟讬[nǐ tuō]
- 1.亦作“拟托”。模拟假托。
- 请讬[qǐng tuō]
- 亦作“请托”。谓以私事相嘱托;走门路,通关节。
- 倚讬[yǐ tuō]
- 亦作“倚托”。依靠;仗恃。
- 系讬[xì tuō]
- 犹依附。 《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年》:“僕回辕之后,清 河 不能孤立,必有所繫託,将为公西面之强敌,公能无悔乎?”
- 偃讬[yǎn tuō]
- 谓依托以安身。
- 关讬[guān tuō]
- 关说请托。
- 央讬[yāng tuō]
- 亦作“央托”。 央求;请托。
- 谦讬[qiān tuō]
- 谦让。
- 付讬[fù tuō]
- 亦作“付托”。谓将人或事委托给别人。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託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晋 干宝《搜神记》卷七:“太康 九年,幽州 塞北有死牛头语。时帝多疾病,深以后事为念,而付托不以至公,思瞀乱之应也。”《三国演义》第四四回:“伯符 遗言,外事付托将军。今正欲仗将军保全国家,为 泰山 之靠,奈何亦从懦夫之议耶?”清 李渔《慎鸾交·论心》:“若照奴家看来,只要他是个文人,肯把真心许我,就可以付託终身了,何必求全责备!”邹韬奋《萍踪寄语》六八:“
- 附讬[fù tuō]
- 1.依附寄托。《韩非子·诡使》:“而士卒之逃事状匿附託有威之门以避傜赋而上不得者万数。”《北齐书·冯子琮传》:“和士开 居要日久,子琮 旧所附託,卑辞曲躬,事事諮禀。”宋 沉括《梦溪笔谈·讥谑》:“吴中 一士人,曾为转运司别试解头,以此自负,好附託显位。”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三节:“那时候,由于豪门大族垄断了察举制度,许多人为了寻找做官的途径,多愿附托有权势的名门望族。”
- 回讬[huí tuō]
- 改换托词,另找借口。
- 重讬[zhòng tuō]
- 亦作“重托”。重大的依托;郑重的委托。唐 刘禹锡《上杜司徒启》:“六翮方鎩,思重託於扶摇。”《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小人幼无父母,全亏得婶娘重托,出来为商。”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刘夫人》:“生辞以少年书痴,恐负重託。”冯德英《苦菜花》第四章:“吾弟明达,当不负重托。”
- 乐讬[lè tuō]
- 犹落拓。谓不拘小节,放荡不羁。乐,通“落”。
- 寓讬[yù tuō]
- 寄托。
- 贿讬[huì tuō]
- 行贿请托。
- 嘱讬[zhǔ tuō]
- 见“嘱托”。
- 顾讬[gù tuō]
- 亦作“顾托”。犹嘱托。
- 属讬[shǔ tuō]
- 亦作“属托”。 请托,托付。
- 称讬[chēng tuō]
- 称引假托。
讬[tuō]字的成语
- 讬物陈喻[tuō wù chén yù]
- 借事物设喻。
- 讬物引类[tuō wù yǐn lèi]
- 谓援引类似的事物寄托己意。
- 讬物连类[tuō wù lián lèi]
- 见“託物引类”。
- 讬物寓感[tuō wù yù gǎn]
- 假借外物寄托情感。
- 讬诸空言[tuō zhū kōng yán]
- 见“託之空言”。
- 六尺之讬[liù chǐ zhī tuō]
- 指受嘱托抚育遗孤。
- 讬物寓兴[tuō wù yù xīng]
- 假借外物寄托情致。
- 讬公行私[tuō gōng xíng sī]
- 犹言假公济私。
- 讬之空言[tuō zhī kōng yán]
- 谓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 讬物感怀[tuō wù gǎn huái]
- 假借事物抒发胸怀。
- 讬骥之蝇[tuō jì zhī yíng]
- 喻指追随贤能之后而得以显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