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
虏相关字典
虏[lǔ]字在开头的词语
- 虏酒[lǔ jiǔ]
旧称北方民族所酿的酒。
- 虏役[lǔ yì]
1.奴隶;奴仆。 2.谓奴役。
- 虏使[lǔ shǐ]
1.谓当作奴隶役使之。 2.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或敌寇所遣使者的蔑称。
- 虏获[lǔ huò]
抓获:虏获七百余人。
- 虏父[lǔ fù]
古时贱视北人的称呼。
- 虏子[lǔ zǐ]
古蜀人对中原人的贬称。
- 虏掠[lǔ lüè]
抢劫﹐掠夺。
- 虏夺[lǔ duó]
掠夺。
- 虏庭[lǔ tíng]
见“虏廷”。
- 虏尘[lǔ chén]
指敌寇或叛乱者的侵扰。
- 虏官[lǔ guān]
古时蜀人对北人仕蜀者的贬称。
虏[lǔ]字的成语
- 搴旗虏将[qiān qí lǔ jiàng]
搴:拔取;虏:俘获。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 志枭逆虏[zhì xiāo nì lǔ]
枭:枭首,引申为消灭;逆:叛逆;虏:外族。立下志向,消灭敌人。
- 守财虏[shǒu cái lǔ]
有钱财而吝啬的人。同“守钱虏 ”。
- 剪虏若草[jiǎn lǔ ruò cǎo]
剪:剪除;虏:敌人。消灭敌人就象割除杂草一样。形容勇不可挡。
- 守钱虏[shǒu qián lǔ]
有钱而非常吝啬的人。
虏[lǔ]字在结尾的词语
- 悍虏[hàn lǔ]
凶悍不驯的奴仆。
- 轻虏[qīng lǔ]
轻捷剽悍的敌人。
- 迁虏[qiān lǔ]
指被强制迁居的战败国人民。
- 蛮虏[mán lǔ]
古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 索虏[suǒ lǔ]
南北朝时,北朝人有辫发,南人对北人蔑称“索虏”。
- 通虏[tōng lǔ]
与北方的外族勾结。
- 粗虏[cū lǔ]
1.亦作“麄虏”。 2.粗暴鲁莽。
- 北虏[běi lǔ]
古代对北方匈奴等少数民族的蔑称。 对北魏的蔑称北虏僭盗中原。——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
- 赀虏[zī lǔ]
古时对匈奴的蔑称。
- 猾虏[huá lǔ]
奸狡的敌人。对敌方的蔑称。
- 仆虏[pú lǔ]
奴仆。古以俘虏为家奴,故亦谓奴仆为仆虏。
- 老虏[lǎo lǔ]
詈词。犹老奴。
- 禽虏[qín lǔ]
擒捉敌人。
- 杂虏[zá lǔ]
旧时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蔑称。
- 亡虏[wáng lǔ]
逃亡的罪人。
- 财虏[cái lǔ]
财产和奴仆。
- 塞虏[sāi lǔ]
指塞外之敌。
- 强虏[qiáng lǔ]
强暴的敌人。
- 敌虏[dí lǔ]
1.亦作“敌卤”。 2.对敌人的蔑称。
- 獯虏[xūn lǔ]
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 首虏[shǒu lǔ]
1.首级和俘虏。 2.偏指首级。 3.犹斩获。
- 收虏[shōu lǔ]
收捕俘虏。
- 剧虏[jù lǔ]
势力强大的敌寇。
- 剽虏[piāo lǔ]
掳掠。
- 麤虏[cū lǔ]
亦作“麄虏”。 粗暴鲁莽。《水浒传》第五十回:“小妹一时麄虏,年幼不省人事,悮犯威颜。”
- 避虏[bì lǔ]
犹避寇。
- 奴虏[nú lǔ]
1.俘虏;奴隶。 2.视作俘虏﹑奴隶。
- 寇虏[kòu lǔ]
盗贼;敌人。
- 逆虏[nì lǔ]
对叛逆者的蔑称。
- 驱虏[qū lǔ]
见“驱掳”。
- 臣虏[chén lǔ]
1.臣仆﹐俘虏。 2.奴役。 奴隶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五蠹》
- 反虏[fǎn lǔ]
造反者,反叛者。
- 亡国虏[wáng guó lǔ]
因国破而逃亡的人。
- 掠虏[lüè lǔ]
见“掠卤”。
- 胡虏[hú lǔ]
秦汉时称匈奴为胡虏﹐后世用为与中原敌对的北方部族之通称。
- 捕虏[bǔ lǔ]
1.亦作“捕掳”。俘获。 2.指被俘者。 3.捕虏将军的省称。
- 丑虏[chǒu lǔ]
对敌人的蔑称。
- 民虏[mín lǔ]
俘获的敌国民众。
- 贼虏[zéi lǔ]
对敌寇的贬称。
- 汉虏[hàn lǔ]
被俘的汉族人。
- 俘虏[fú lǔ]
①打仗时捉住(敌人):俘虏了敌军师长。②打仗时捉住的敌人:释放俘虏。
- 格虏[gé lǔ]
强悍不驯的奴仆。
- 白虏[bái lǔ]
东晋时秦人对鲜卑的蔑称。
- 征虏[zhēng lǔ]
指东汉祭遵。遵封征虏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事见《后汉书.祭遵传》。
- 雠虏[chóu lǔ]
1.被俘的敌人。 2.敌寇。
- 穷虏[qióng lǔ]
犹言亡国奴。
- 索头虏[suǒ tóu lǔ]
见“索头”。
- 边虏[biān lǔ]
1.与敌人相邻近。 2.边寇;边敌。
虏[lǔ]字在中间的词语
- 邓虏沦敦[dèng lǔ lún dūn]
形容滚圆。
- 征虏亭[zhēng lǔ tíng]
亭名。在今江苏省江宁县东。
- 首虏率[shǒu lǔ lǜ]
古代按首级及获俘数量评核军功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