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科相关字典
科[kē]字在开头的词语
- 科例[kē lì]
犹条例。
- 科法[kē fǎ]
1.法令;宗教戒律。 2.指科举取士之法。
- 科举[kē jǔ]
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代文科的科目很多,每年举行。明清两代文科只设进士一科,考八股文,武科考骑射、举重等武艺,每三年举行一次。 指中国从隋唐到清代的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考试制度
- 科学诗[kē xué shī]
诗集。高士其作。1959年出版。收有关科学题材的诗篇四十二首。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俗地介绍了一些有趣的科学现象,并揭示了其中的科学道理,语言生动形象,对少年儿童富有启迪性。
- 科教片儿[kē jiào piānr]
科教片。
- 科室[kē shì]
企业或机关中管理部门的各科、各室的总称:科室人员。
- 科座[kē zuò]
居住的处所。
- 科介[kē jiè]
戏曲术语。古典戏曲剧本中对动作、表情、音响效果的舞台指示。元杂剧中多作“科”、“科泛”,如坐作“坐科”,笑作“笑科”;南戏、传奇多作“介”,如坐作“坐介”,笑作“笑介”。近代戏曲仍有沿用的。
- 科行[kē xíng]
执行刑罚。
- 科减[kē jiǎn]
减少赋税数额。
- 科长[kē zhǎng]
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等的科级部门的负责人。 处以下的行政或技术管理单位的领导
- 科甲[kē jiǎ]
汉唐两代考选官吏后备人员分甲、乙等科,后来因称科举为科甲:科甲出身(清代称考上进士、举人的人为科甲出身)。
- 科具[kē jù]
谓分条列出。
- 科律[kē lǜ]
1.法令;法律。 2.指音韵格律。
- 科学方法[kē xué fāng fǎ]
人们为获得科学认识所采用的规则和手段系统。它是科学认识的成果和必要条件。可分为三个层次:
- 科徭[kē yáo]
科征徭役。
- 科举考试[kē jǔ kǎo shì]
隋唐以来封建王朝设科取士而定期举行的中央或地方级考试。
- 科首[kē shǒu]
科头。光秃的头。
- 科任[kē rèn]
指学校中教师只担任某一学科的教学任务。
- 科治[kē zhì]
犹处理。
- 科斗籍[kē dòu jí]
古文经籍。
- 科目[kē mù]
①按事物的性质划分的类别(多指关于学术或账目的)。②科举考试分科取士的名目。
- 科头徒跣[kē tóu tú xiǎn]
见“科头跣足”。
- 科目人[kē mù rén]
科举考试及第的人。
- 科降[kē jiàng]
谓减少征税数额。
- 科役[kē yì]
征发徭役。
- 科目资格[kē mù zī gé]
指科第年资。
- 科斗子[kē dǒu zi]
小蝌蚪。
- 科防[kē fáng]
用禁令刑律加以防范。
- 科幻[kē huàn]
科学幻想:科幻小说。
- 科调[kē diào]
犹科配。
- 科臼[kē jiù]
窠臼。
- 科技[kē jì]
科学技术:高科技ㄧ科技资料 ㄧ科技工作者。
- 科头[kē tóu]
1.谓不戴冠帽﹐裸露头髻。 2.古代教坊歌乐分部分科﹐其头目称为“科头”。亦以称歌伎乐工。
- 科盲[kē máng]
指缺乏科学常识的成年人。 没有科学常识的成人农村里科盲太多
- 科级[kē jí]
科第。
- 科贡[kē gòng]
1.科举制度中﹐府州县举荐人才进入国子监习业﹐谓之“科贡”。后亦泛指科举。 2.指贡生。
- 科派[kē pài]
谓摊派力役﹑赋税或索取(钱财)。 摊派
- 科约[kē yuē]
规约。
- 科算[kē suàn]
犹计策。
- 科卖[kē mài]
政府依法专卖。
- 科班[kē bān]
(科班儿)旧时招收儿童,培养成为戏曲演员的教学组织。常用来比喻正规的教育或训练:科班出身。
- 科教片[kē jiào piàn]
科学教育影片的简称。 用于进行科学知识教育的影片
- 科地[kē dì]
旧时艺人应邀于喜庆筵宴间演出。 供演出的场地、场子
- 科取[kē qǔ]
征收。
- 科斗筯[kē dǒu zhù]
形状似蝌蚪的筷子。
- 科惩[kē chéng]
依法惩罚。
- 科索[kē suǒ]
官吏向民间非法索取财物。
- 科订[kē dìng]
向百姓征收赋税。
- 科诨[kē hùn]
戏曲术语。“插科打诨”的省称。“科”指滑稽动作,“诨”指滑稽语言,科诨即剧中的喜剧性穿插。
- 科进[kē jìn]
谓通过科考取得进士出身。
- 科髻[kē jì]
犹科头。
- 科杖[kē zhàng]
谓处以杖刑。
- 科别[kē bié]
1.区分;甄别。 2.指品类或类别。
- 科松[kē sōng]
修剪松树繁枝。
- 科套[kē tào]
指戏曲演员的唱腔做派。
- 科文[kē wén]
法令条文。
- 科研[kē yán]
科学研究:科研计划ㄧ推广科研成果 。
- 科脚甲[kē jiǎo jiǎ]
剪除脚指甲。
- 科场[kē chǎng]
科举时代举行考试的场所。
- 科诏[kē zhào]
1.法律与诏令。 2.指关于科举的诏令。
- 科出[kē chū]
谓超额科征。
- 科考[kē kǎo]
1.明清科举﹐乡试前由学官举行的甄别性考试。生员达一定等第﹐方准送乡试。 2.指科举考试。
- 科椭[kē tuǒ]
光秃貌。
- 科学[kē xué]
①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②合乎科学的:科学种田ㄧ这种说法不科学ㄧ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相结合。
- 科岁[kē suì]
指科考和岁考。
- 科爵[kē jué]
指封建王朝官员的品级爵位。
- 科率[kē lǜ]
官府于民间定额征购物资。
- 科输[kē shū]
缴纳赋税。
- 科琐[kē suǒ]
科条烦琐。
- 科差[kē chà]
官府向民户征收财物或派劳役。
- 科网[kē wǎng]
法网。
- 科处[kē chǔ]
判决处罚:科处徒刑 ㄧ附加刑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与主刑合并科处。
- 科斗文[kē dòu wén]
科斗文字。
- 科兑[kē duì]
典当﹑借贷时﹐估量抵押品﹐兑付银钱。
- 科斗书[kē dǒu shū]
科斗文字。
- 科跣[kē xiǎn]
露头跣足。
- 科斗文字[kē dòu wén zì]
1.我国古代字体之一。以其笔划头圆大尾细长﹐状似蝌蚪而得名。 2.魏晋以后亦以称篆文或异于通行隶书的其他古文字。参阅王国维《观堂集林.科斗文字说》。
- 科参[kē cān]
明代凡制敕有失﹐得封还执奏﹐内外章疏下,则由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参署付部﹐驳正其违误。科臣参驳称为“科参”。
- 科品[kē pǐn]
1.种类;等级。 2.法制﹐定规。
- 科籍[kē jí]
1.指登科录之类。 2.指明清时代六科给事中官署中的簿册档案。
- 科计[kē jì]
估量;计算。
- 科试[kē shì]
科举考试。
- 科学发现[kē xué fā xiàn]
科学活动中对未知事物或规律的揭示。主要包括事实的发现和理论的提出。是一切科学活动的直接目标和科学进步的主要标志。往往求助于直觉和想像力,与科学家的文化素养、心理结构甚至性格特征等有关,但也有其自身的规律。科学史上有许多影响重大的科学发现模式,如培根的逐级归纳上升模式。
- 科责[kē zé]
处罚。
- 科校[kē xiào]
犹稽核。
- 科臣[kē chén]
指科道官。
- 科学实验[kē xué shí yàn]
通常指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特殊的社会实践形式。是获取经验事实和检验科学假说、理论真理性的根本途径。能纯化和简化研究现象,强化再现研究对象,延缓和加速自然过程,并与科学理论相互作用。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国家规模和国际规模的科学实验,如80年代美国“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尤里卡”计划等。
- 科罪[kē zuì]
定罪。
- 科纳[kē nà]
犹科输。
- 科教影片[kē jiào yǐng piān]
见“科教片”。
- 科第出身[kē dì chū shēn]
同“科甲出身”。
- 科决[kē jué]
审理判决。
- 科斗字[kē dòu zì]
科斗文字。
- 科折[kē shé]
唐宋时代征收赋税﹐实行权宜折变之法﹐许以物折物﹑以物折钱或以钱折物﹐称为“科折”。
- 科藤[kē téng]
藤之一种。可以作杖﹑编席﹑制绳索。
- 科学预测[kē xué yù cè]
人们对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的有根据的预测。主要任务是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研究现代科学各个领域的内在联系,寻求科学发展的目标,为制订科学政策和科研计划提供参考依据,以促进科学研究取得较大的进展和突破。
- 科名草[kē míng cǎo]
芝草的别名。
- 科白[kē bái]
戏曲中角色的动作和道白。 戏曲中角色的动作和道白
- 科头裸身[kē tóu luǒ shēn]
谓光头露体。
- 科斗[kē dòu]
1.蝌蚪。蛙或蟾蜍的幼体。 2.指科斗文字。 3.指古文经籍。 4.指科斗形营帐。
- 科罚[kē fá]
刑罚;处罚。 处罚违者科罚
- 科刑[kē xíng]
判处刑罚。
- 科子[kē zǐ]
1.坑子。 2.私娼。
- 科问[kē wèn]
犹查问。
- 科学学[kē xué xué]
从整体上研究科学的性质、功能、结构、发展规律以及它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采用统计研究、结构研究、试验研究、分类研究、关键事例研究等方法,使科学满足和适应于人类社会的需要。分为理论科学学和应用科学学两部分。
- 科禁[kē jìn]
戒律;禁令。
- 科须[kē xū]
见“科需”。
- 科戒[kē jiè]
修道的戒律﹑法规。
- 科唤[kē huàn]
谓差役派遣。
- 科道[kē dào]
1.指科道官。 2.指科道两衙门。
- 科车[kē chē]
裸露无盖饰的车。
- 科头圆子[kē tóu yuán zǐ]
纸或丝织品制成的无盖饰的圆形花灯。
- 科道官[kē dào guān]
明清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统称“科道官”。
- 科学院[kē xué yuàn]
规模较大的从事科学研究的机关,有综合性质的和专门性质的两种。 下属许多研究所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学管理机构或各研究所的总体
- 科买[kē mǎi]
征购。
- 科案[kē àn]
谓审理查究案件。
- 科策[kē cè]
设科射策。
- 科普[kē pǔ]
科学普及:科普读物。 普及科学知识
- 科研所[kē yán suǒ]
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
- 科薅[kē hāo]
修剪枝蔓﹐芟除芜秽。
- 科需[kē xū]
1.亦作“科须”。 2.政府于常规正赋外﹐因临时需要科征财物。
- 科枝[kē zhī]
修剪芟除树木繁枝。
- 科敷[kē fū]
犹科派。
科[kē]字的成语
- 力不同科[lì bù tóng kē]
科:等第。力量的大小不一样。
- 照本宣科[zhào běn xuān kē]
照:按照;本:书本;宣:宣读;科:科条,条文。照着本子念条文。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 形容只是死板地照本子念,不能结合实际,灵活发挥
- 捏怪排科[niē guài pái kē]
作怪、捣鬼、为难之意。
- 科班出身[kē bān chū shēn]
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
- 开科取士[kāi kē qǔ shì]
科:科举考试。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
- 两道三科[liǎng dào sān kē]
说三道四,花言巧语。
- 与受同科[yǔ shòu tóng kē]
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
- 科头箕裾[kē tóu jī jū]
科头:不戴帽子;裾:通“倨”,傲慢;箕裾: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形容不拘礼法。
- 发策决科[fā cè jué kē]
策:策问;科:等第。拆阅策问题目,以决定录取。旧指应试取中。
- 盈科后进[yíng kē hòu jìn]
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 科头箕踞[kē tóu jī jù]
科头:不戴帽子;箕踞: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 谑笑科诨[xuè xiào kē hùn]
谑笑:滑稽可笑;诨:诙谐逗趣的话。指情节滑稽引人发笑的喜剧动作。
- 金科玉律[jīn kē yù lǜ]
科:旧指法律条文;律:规章,法则。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信条。 不可改变的神圣法令、条款大约天下愚人居多,愚人不能看深奥的书,见了一部小说,就是金科玉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插科使砌[chā kē shǐ qì]
砌,拼凑;捏造。指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引人发笑。
- 科头袒体[kē tóu tǎn tǐ]
科头:不戴帽子;袒:裸露。不戴帽子,袒露身体。形容傲慢不羁的神态。
- 科头跣足[kē tóu xiǎn zú]
科头:不戴帽子;跣足:光脚。光着头赤着脚。
- 五子登科[wǔ zǐ dēng kē]
用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
- 作奸犯科[zuò jiān fàn kē]
奸:坏事;科:法律条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奸诈狡猾而违犯国法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 撮科打哄[cuō kē dǎ hòng]
犹言插科打诨。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 插科打诨[chā kē dǎ hùn]
科:指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诨:诙谐逗趣的话。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指戏曲演员在表演中插入一些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来引人发笑。泛指不庄重地开玩笑逗乐
科[kē]字在中间的词语
- 大科学[dà kē xué]
相对“小科学”而言,指仿照现代工业的形式组织起来并加以管理的科学。其基本特征是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化。
- 东科尔[dōng kē ěr]
藏语。意犹僚属。指民主改革以前原西藏地方政府及班禅系统所属的俗官。
- 人文科学[rén wén kē xué]
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十五世纪欧洲始用此词。指有关人类利益的学问,以别于曾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多次演变。现代用作“社会科学”的别称。 即社会科学。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
- 边缘科学[biān yuán kē xué]
以两种或多种学科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科学。如以地质学和化学为基础的地球化学、以物理学和生物学为基础的生物物理学等。
- 教科书[jiào kē shū]
按照教学大纲编写的为学生上课和复习用的书。 专门编写的为学生学习用的书
- 踏科儿[tà kē ér]
插科打诨。
- 高科技[gāo kē jì]
指高新技术。
- 傅科摆[fù kē bǎi]
用来证明地球自转运动的天文仪器,一根长十几或几十米的金属丝,一端系一个重球,另一端悬挂在支架上。由于地球自转,在北半球,摆对所形成的扇状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则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法国科学家傅科(Léon Foucault)发明而得名。
- 城市科学[chéng shì kē xué]
以城市总体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探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各种宏观的、综合的战略问题,研究城市的功能、作用以及城市规划和发展规律等。
- 本科生[běn kē shēng]
在学院或大学中攻读学士学位的学生。 在学院或大学中攻读学士学位的学生
- 差科头[chà kē tóu]
官府中征调赋役的头目。
- 登科甲[dēng kē jiǎ]
犹登科。
- 百科全书[bǎi kē quán shū]
全面系统阐述各种知识或某一门类知识,供人查阅的工具书。收录各种专门术语、重要名词,并分列条目,详细解说。可分为综合性和专业性两种。前者收容各门类知识,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后者汇集某一门类知识,如《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等。
- 元科学[yuán kē xué]
基本科学;关于科学的理论或关于科学的科学。 基本科学;关于科学的理论或关于科学的科学
- 撮科打鬨[cuō kē dǎ hòng]
犹言插科打诨。 明 汤显祖《南柯记·漫遣》:“自家 扬州 城中有名的一个 溜二 便是。一生浪荡,半世风流。但是晦气的人家,便请我撮科打鬨;不管有趣的子弟,都与他钻懒帮闲。”
- 登科録[dēng kē lù]
即登科记。
- 反科学[fǎn kē xué]
拒绝科学方法或科学对人类的价值的体系、看法或迷信。拒绝科学方法或科学对人类的价值的体系、看法或迷信
- 软科学[ruǎn kē xué]
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决策和管理的综合性科学,如科学学、管理学等。 指研究复杂的社会问题的科学
- 独科花[dú kē huā]
金﹑元﹑明时一﹑二品官公服上的一种花饰,以花形大小标志官职高下。参阅《金史.舆服志中》﹑《元史.舆服志一》﹑《明史.舆服志三》。
- 基础科学[jī chǔ kē xué]
研究自然现象的基本理论,作为应用科学的基础的科学。
- 私科子[sī kē zǐ]
私娼。
- 认知科学[rèn zhī kē xué]
以人的认知过程为研究对象的边缘学科。由思维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和哲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而形成。主要研究知识的性质、知识的获得、知识的结构等。
- 金科玉篆[jīn kē yù zhuàn]
贵重的法令和古文字。
- 七科适[qī kē shì]
1.亦作“七科谪”。 2.西汉战时征派到边疆去服兵役的七种人。
- 纳米科学[nà mǐ kē xué]
在纳米尺度(0.1—100纳米)上研究物质的特征和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特征的科学。包括纳米生物学、纳米机械学、纳米材料学、原子/分子操纵和表征学、纳米制造学等。
- 七科谪[qī kē zhé]
见“七科适”。
- 社会科学[shè huì kē xué]
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一般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的范畴(语言学等除外),在有阶级的社会里是有阶级性的。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语言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等。
- 设科打诨[shè kē dǎ hùn]
谓表演各种戏剧动作和诙谐的语言。
- 信息科学[xìn xī kē xué]
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存储、传犏、处理和使用的科学。
- 道德科学[dào dé kē xué]
即“伦理学”。
- 皮科儿[pí kē ér]
开玩笑的话。
- 学科学[xué kē xué]
以学科为研究对象,研究学科的定义、分类、结构、形态、特征、更替、周期、方法、流派、组织、管理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 自然科学[zì rán kē xué]
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基础科学,以及材料科学、能源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等应用技术科学。主要研究运动着的物质、物体,认识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预见新现象,指出利用自然规律的可能性等。 研究自然现象和自然界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及其运动和发展的科学,广泛包括数、理、化、海洋、气象、生物等各分支学科
- 专科学校[zhuān kē xué xiào]
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之一。整个学校只设某一类学科或专业。如师范专科学校、医学专科学校。学制二至三年。
- 潜科学[qián kē xué]
相对“显科学”而言,指潜在形态中的、孕育中的科学。具有不确定性、反常性、创造性和艰难性等特征。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潜科学和显科学相互依存、相互交替、相互统一的过程。潜科学是成熟的显科学的前身与起点。
- 制科人[zhì kē rén]
旧时指科举出身的人。
科[kē]字在结尾的词语
- 首科[shǒu kē]
谓科举考试名列一等。
- 儿科[ér kē]
医院中专门为儿童治病的一科。也叫小儿科。 医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儿童的发育、护理和疾病
- 轻科[qīng kē]
轻罚。
- 名科[míng kē]
1.指求功名的科举考试。 2.泛指应试的科目。
- 词赋科[cí fù kē]
科举名目之一。主要考试词赋。
- 分科[fēn kē]
为获得效率和调整将企业分成部门的过程;按部门和下属部门分任务并为完成任务而授予职权。
- 开科[kāi kē]
1.原指科举考试时,设立各种科目,分科取士。后即指科举制的开考。 2.谓开口说话。 3.开场道白。
- 新科[xīn kē]
1.新立的科条。 2.新设的科目。 3.谓本年科举中式。
- 童子科[tóng zǐ kē]
科举考试中为儿童﹑少年设立的科目。
- 上科[shàng kē]
犹甲第,甲榜。
- 乙科[yǐ kē]
古代考试科目的名称。汉时博士弟子射策甲科,补郎中,乙科补太子舍人。《汉书.儒林传序》:“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唐宋后进士皆有甲乙科。《新唐书.韩休传》:“休工文辞,举贤良……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文献通考.选举@》:“自武德以来,明经唯丁第,进士唯有乙科而已。”清周春《辽诗话.杨晳》:“﹝杨晰﹞擢进士乙科,仕至宰相枢密使。”明清称举人为乙科,进士为甲科。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七四:“登乙科则亡姓氏,官七品则亡姓氏。”
- 法科[fǎ kē]
1.指刑法条例。 2.旧制大学七科之一。分法律﹑政治﹑经济三个学系。 3.佛教指戒律。
- 作科[zuò kē]
制定法规。
- 玉科[yù kē]
法则;法令条文。
- 大熊猫科[dà xióng māo kē]
哺乳纲食肉目的一科。体形较大,外形似熊,头较圆像猫,故名;裂齿退化,臼齿咀嚼面变宽,以植物为主要食物。仅大熊猫一属一种。
- 恩科[ēn kē]
1.谓朝廷加恩赦免科赋。 2.宋时科举,承五代后晋之制,凡士子于乡试合格后,礼部试或廷试多次未录者,遇皇帝亲试时,可别立名册呈奏,特许附试,称为特奏名,一般皆能得中,故称“恩科”。清代于寻常例试外,逢朝廷庆典,特别开科考试,也称“恩科”。若正科与恩科合并举行,则称恩正并科。
- 催科[cuī kē]
催收租税。租税有科条法规,故称。
- 专科[zhuān kē]
“专修科”的简称。大学或专门学院的组成部分。中国专科学生的学习年限为一至二年,招收高级中学及同等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 射科[shè kē]
猎取科名。
- 庄科[zhuāng kē]
见“庄窠”。
- 笑科[xiào kē]
笑着。
- 石科[shí kē]
石穴。科,借为“窠”。
- 本科[běn kē]
大学或学院的基本组成部分(区别于‘预科、函授部’等)。 大学或学院的基本部分(区别于预科、专科),学生毕业后可获“学士”学位
- 征科[zhēng kē]
征收赋税。
- 贵科[guì kē]
指进士科。唐宋以来,看重由进士出身进入仕途的人。故称。
- 必修科[bì xiū kē]
按照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主要学科。对选修科而言。
- 胄科[zhòu kē]
谓军旅之事。
- 旧科[jiù kē]
从前的法律条文。
- 实科[shí kē]
理工科的旧称。
- 棘针科[jí zhēn kē]
荆棘丛。
- 柱科[zhù kē]
柱身。科,物体中部。
- 桂科[guì kē]
唐人称科举及第为折桂或登科,省称“桂科”。
- 禾本科[hé běn kē]
单子叶植物纲的一科。种子植物大科之一。多数为草本,少数为木质植物。茎有节,节间中空,称为“秆”。花多小而不明显,由外稃和内稃包住。大多为颖果。广布于全球。如稻、小麦、玉米、高粱、甘蔗和竹类等。 单子叶植物的一科(禾本目),绝大多数是草本,茎通常中空有节,叶子狭长形,花通常是两性,没有花被,果实通常是颖果。麦、稻、玉米、高粱等都是禾本科植物
- 词学科[cí xué kē]
宋代科举名目之一。此科只试文辞﹐不贵记闻﹐与博学宏词科稍异。
- 重科[zhòng kē]
犹重罪。
- 春秋科[chūn qiū kē]
以《春秋》取士的科目。
- 常科[cháng kē]
1.通常的规格;普通的等级。 2.谓一般科第。
- 推科[tuī kē]
审问判罪。
- 右科[yòu kē]
指武举。
- 宣科[xuān kē]
念诵。
- 伤科[shāng kē]
中医名词。指专治跌打损伤的医科。古为正骨兼金镞科。 诊治跌打损伤的一门专科。伤科诊治疾病的范围比正骨科广泛,包括金创(金刃伤)、折疡(跌扑、骨折等伤)、汤火伤、虫兽伤等
- 録科[lù kē]
清代科举考试制度﹐凡科考一二等﹐及三等小省前五名﹑大省前十名准送乡试外﹐其馀因故未考者﹐及在籍之监生﹑荫生﹑官生﹑贡生名不列于学宫。不经科考者﹐均由学政考试﹐名为“録科”。经录科录取者即可参加乡试。
- 臼科[jiù kē]
1.臼形的坑。 2.同“臼窠”。
- 鼎科[dǐng kē]
谓科举考试中的甲科。
- 树科[shù kē]
树棵。指单棵的树。
- 词科[cí kē]
科举名目之一。此科主要选拔学问渊博﹐文辞清丽﹐能草拟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宋代又为宏词科﹑词学兼茂科﹑博学宏词科的通称。清代则专指博学鸿词科。
- 方闻科[fāng wén kē]
科举时应试科目之一。方,通“旁”。
- 中科[zhōng kē]
犹中品,中等。
- 鲿科[cháng kē]
属于鲇亚目(Siluroidei)的亚热带鲇鱼的一个科。 属于鲇亚目(Siluroidei)的亚热带鲇鱼的一个科
- 迪斯科[dí si kē]
源于英语。①一种起源于美洲的现代爵士舞,特点是身体摇摆扭动,动作自由放松。②指迪斯科舞曲或歌曲,特点是节奏感强。
- 登科[dēng kē]
也称“登第”。科举考中进士。 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也说“登第”
- 设科[shè kē]
1.开设课程﹐教授。 2.规定取士的考试科目。 3.谓表演某种戏剧动作。
- 魟科[hóng kē]
板鳃类的一个科,包括普通魟的大多数种。 板鳃类的一个科,包括普通魟的大多数种
- 鹡鸰科[jī líng kē]
鸣禽类的一个科,包括鹡鸰和鹨。
- 巍科[wēi kē]
犹高第。古代称科举考试名次在前者。
- 豫科[yù kē]
旧制高等学校升入本科前的准备阶段,学业期限为一至三年。
- 贤科[xián kē]
科举时代对选拔官吏所分科目的美称。
- 繁科[fán kē]
繁重的赋税。
- 骨科[gǔ kē]
矫形外科学,主要指儿童骨骼的畸形的矫正或预防;泛指治疗任何骨、关节疾病的临床科室。 矫形外科学,主要指儿童骨骼的畸形的矫正或预防;泛指治疗任何骨、关节疾病的临床科室
- 卖科[mài kē]
奉承,讨好。
- 明科[míng kē]
明文规定的法令条规。
- 刑科[xíng kē]
1.刑法的条款。 2.明清时六科之一,负责处理刑事案件。
- 工科[gōng kē]
教学上对有关工程学科的统称。 以实用工程技术科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与工程有关的一系列学科的统称
- 副科[fù kē]
所学课程中的次要科目:学校设置课程不能重主科,轻副科。
- 跨学科[kuà xué kē]
属于、关于或涉及两门或多门学科的:学科间的。 属于、关于或涉及两门或多门学科的;学科间的
- 盈科[yíng kē]
1.水充满坑坎。 2.喻打下坚实基础。
- 经济特科[jīng jì tè kē]
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特设的一种科举考试科目。由内外大臣荐举通晓时务者,以策论试时事。
- 女科[nǚ kē]
1.犹妇科。明 梁辰鱼《浣纱记·效颦》:“奴家身子生得驼,近日行医学女科。”
- 转科[zhuǎn kē]
1.病人从医院的某一科转到另一科去治病。 2.学生从某一科转到另一科去学习。
- 斋科[zhāi kē]
道教典籍。
- 连科[lián kē]
1.谓科举考试连续中式。 2.指连续几届科试。
- 剧通科[jù tōng kē]
俗称“检场的”。京剧班社的舞台工作人员。为七行七科之一。任务是在排演演出时搬置桌椅道具,协助演员穿脱服装,撒放火彩等。
- 桩科[zhuāng kē]
正项赋税外增加的税捐。
- 密科[mì kē]
谓繁苛的法律条文。
- 八角枫科[bā jiǎo fēng kē]
- 凭科[píng kē]
旧称某些发给凭证的机构。
- 理科[lǐ kē]
教学上对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学科的统称。 教学上对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学科的总称
- 朳打科[bā dǎ kē]
矮而稀疏的雌雄异株灌木的一个科(朳打目),有多汁的对生叶和球状花序。 矮而稀疏的雌雄异株灌木的一个科(朳打目),有多汁的对生叶和球状花序
- 小儿科[xiǎo ér kē]
1、比喻价值小、水平低,不值得重视的事物:零售日用小商品对商家来说不过是小儿科罢了。2、比喻极容易做的事情:写这种小文章,对大作家来说简直是小儿科。3、形容小气,被人看不上:送二十元礼金,也太小儿科了。
- 眼科[yǎn kē]
医疗分科中专治眼病的一科。
- 魏科[wèi kē]
高科。指状元。
- 宽科[kuān kē]
宽大的科条。
- 带头学科[dài tóu xué kē]
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带头作用的学科。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在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上,它走在其他科学部门的前面;二是它使其他科学部门的发展受到自己的规模和水准的影响,并向其他科学部门传递它所制定的各种概念、理论和方法。
- 陈登科[chén dēng kē]
陈登科(1919- )作家。江苏涟水人。1940年参加抗日游击队。后任新华社记者。建国后曾任安徽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安徽分会主席。著有长篇小说《淮河边上的儿女》、《活人塘》、《风雷》等。
- 危科[wēi kē]
高科。科举名登前列。
- 差科[chà kē]
指差役和赋税。
- 景科[jǐng kē]
即丙科。
- 断科[duàn kē]
料定。
- 文科[wén kē]
1.科举制时以经学考选文士之科﹐别于武举而言。最有名的是进士科。 2.学问体系科别之一。对文学﹑语言﹑哲学﹑历史等学科的统称。亦指学校教学分科之一﹐与“理科”对称。 科举制时以经学考选文士之科,别于武举而言。教学上指历史、哲学、文学、语言、经济等学科
- 凝科[níng kē]
指严酷的法律。
- 学科[xué kē]
①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化学、物理学;社会科学中的法学、社会学等。②“教学科目”的简称,也称“科目”。教学中按逻辑程序组织的一定知识和技能范围的单位。如中小学的数学、物理、语文、音乐等;高等学校心理学系的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知识或学习的一门分科,尤指在学习制度中,为了教学将之作为一个完整的部分进行安排
- 撒科[sā kē]
见“撒科打诨”。
- 十三科[shí sān kē]
1.宋元明时中医分科。宋代分大方脉﹑小方脉﹑风﹑眼﹑疮肿兼折疡﹑产﹑口齿兼咽喉﹑针兼灸﹑金镞兼书禁十三科;元代分大方脉﹑小方脉﹑杂医﹑风﹑产﹑眼﹑口齿﹑咽喉﹑正骨﹑金疮肿﹑针灸﹑祝由﹑禁十三科;明代则分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接骨﹑伤寒﹑咽喉﹑金镞﹑按摩﹑祝由十三科。参阅《元史.选举志》﹑明陶宗仪《辍耕录.医科》﹑《明史.职官志三》。 2.元明时画有十三科,即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圣僧﹑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水﹑花竹翎毛﹑野骡走兽﹑人间动用﹑界画楼台,一切傍生﹑耕种机
- 捏恠排科[niē guài pái kē]
1.亦作“揑恠排科”。 2.为难捣乱。
- 前科[qián kē]
以前曾经犯罪,受过刑罚处罚。有前科的人又犯新罪,如果符合累犯的条件,就构成累犯,要从重处罚。有某种前科的人不能担任某些职务,如被剥夺过政治权利的人不能担任我国人民法院中助理审判员以上职务。曾有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罚的,不能视为前科。
- 偏科[piān kē]
教学或学习中只注重某一门或某几门课程而忽视其他课程。 教学或学习中只注重某一门或某几门课程而忽视其他课程
- 笨脚兽科[bèn jiǎo shòu kē]
晚古新世和早始新世水生哺乳动物的一个科,归类于全齿目(Pantodonta)。 晚古新世和早始新世水生哺乳动物的一个科,归类于全齿目(Pantodonta)
- 史科[shǐ kē]
唐代科举考试科目之一。
- 罚科[fá kē]
科举时代对犯规者停止其考试的一种处分。
- 外科[wài kē]
1.主要用手术治疗体内外疾病的医学分科。与内科相对。
2.指外科医生。
- 秋科[qiū kē]
秋季举行的科举考试。
- 幼科[yòu kē]
中医指小儿科,也叫小方脉科。
- 末科[mò kē]
谓科举考试及第的最下等。
- 百篇科[bǎi piān kē]
唐宋时以百篇诗赋取士﹐谓之“百篇科”。
- 违科[wéi kē]
违反法令。
- 坐科[zuò kē]
谓入科班学戏。 在科班学戏
- 出科[chū kē]
旧时指在科班学戏期满。
- 玄科[xuán kē]
道教的规章。
- 罪科[zuì kē]
处罪的科条。
- 六科[liù kē]
1.唐宋时科举取士的六种科目。唐六科为:明经﹑进士﹑秀才﹑明法﹑明书﹑明算。唐刘肃《大唐新语.厘革》:“隋炀帝改置明(经)﹑进(士)二科。国家因隋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并前为六科。”宋景德天圣时﹐其六科为:一﹑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二﹑博达坟典﹐明于教化;三﹑才识兼茂﹐明于体用;四﹑详明政理﹐可使从政;五﹑识洞韬略﹐运筹决胜;六﹑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绍兴年间﹐又以文章典雅﹑节操方正﹑法理该通﹑节用爱民﹑刚方岂弟﹑智勇绝伦为六科。参阅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六科》。 2.明清官制设有六科给事中﹐
- 豆科[dòu kē]
双子叶植物纲的一科。草本、灌木或乔木。果实为荚果。花冠形似蝴蝶。雄蕊常十枚,九枚合生,一枚分离。根部有能固氮的根瘤。广布于全世界,经济价值较大。 双子叶植物蔷薇目中一个十分大的科,其中包括草本、灌木、乔木和藤本植物,通常,花高度不规则,果为荚果或节荚,根常具根瘤,内含有固氮细菌。本科被分成几个亚科,但在某些分类中认为是独立的科
- 追科[zhuī kē]
催征赋税。
- 内科[nèi kē]
医疗机构中主要用药物而不用手术来治疗内脏疾病的一科。 医疗机构中主要用药物来治疗内脏疾病的一科
- 悬科[xuán kē]
古时所公布的考试科目。亦泛指科举考试。
- 杂科[zá kē]
唐宋时科举取士的一科。在“经义”﹑“诗赋”等科之外。
- 剧装科[jù zhuāng kē]
京剧班社后台工作人员的一种,专管衣箱。俗称“箱倌”。
- 妇科[fù kē]
医院中专门治妇女病的一科。 妇科疾病诊治专科
- 正科[zhèng kē]
1.明清科举制,按常规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会试。乡试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会试逢丑﹑未﹑辰﹑戌年为正科,区别于临时特设的其它专科和加行的恩科。 2.清代府医学官名。
- 起科[qǐ kē]
谓对农田计亩征收钱粮。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良乡行》:“良乡 疆域甚狭,復有军屯者三,宫勋子粒十二,山水衝没者七,起科地不满三千顷,而民无后占者仅六百丁,其实不及大县一里。”清 顾炎武《日知录·地亩大小》:“国初有奉旨开垦永不起科者,有因洿下鹻薄而无粮者,今一概量出作数。”《清史稿·圣祖纪一》:“庚午,詔民间垦荒田亩,以十年起科。”
- 恒科[héng kē]
1.规定的条文。 2.谓按原规定收税。
- 特科[tè kē]
旧时于常科外选拔人才的考试。
- 排科[pái kē]
犹搞鬼,捣乱。
- 均科[jūn kē]
谓判以同等之罪。
- 发科[fā kē]
1.指传统剧演出中角色所作的滑稽动作和表情。 2.谓开始某种行动。 3.科举考试应试得中。
- 进士科[jìn shì kē]
隋唐科举制度取士的科目之一。始于隋炀帝,至唐代特受重视。以后其他科目仅存空名,无足轻重,进士科遂成为科举制度中的唯一科目。
- 百合科[bǎi hé kē]
单子叶植物纲的一科。通常为多年生草本,地下有根状茎、球茎、块茎或鳞茎。花多为两性。花被片六枚,排成两轮。果实为蒴果或浆果。广布于温带和亚热带。包括百合、郁金香、黄精、贝母、葱、蒜、洋葱、黄花菜等。
- 八科[bā kē]
封建时代科举取士的八种科目。唐代取士科目甚多﹐有秀才﹑明经﹑开元礼﹑三传﹑史﹑进士﹑明法﹑书学﹑算学及童子等科。《旧唐书.文苑传中.员半千》:“上元初﹐应八科举﹐授武陟尉。”八科﹐即指诸科中的八种。宋初以九经﹑五经﹑开宝通礼﹑三礼﹑三传﹑三史﹑学究、明法为讲武殿复试八科。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