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新华字典>正组词

正相关字典

正[zhèng]字在开头的词语

  • 正坐[zhèng zuò]
      端坐;正身而坐。
  • 正宫[zhèng gōng]
      皇后的俗称。别于东宫﹑西宫而言。
  • 正等[zhèng děng]
      相当;相同。
  • 正板[zhèng bǎn]
      谓正式话题。
  • 正立[zhèng lì]
      端正地站立。
  • 正途[zhèng tú]
      1.亦作“正涂”。犹正道。 2.清制官吏以进士﹑举人出身与以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荫贡出身的称正途。由捐纳或议叙而得官的称异途。
  • 正房[zhèng fáng]
      1.整幢房子里位置在正中的房间。与厢房相对。 2.正妻。俗称大老婆。对偏房而言。
  • 正曲[zhèng qǔ]
      矫正枉曲。
  • 正类[zhèng lèi]
      泛指正直的人。
  • 正格[zhèng gé]
      格律诗常用的格式。与偏格相对。如五言诗第二字仄入﹑七言诗第二字平入,谓之正格;反之,则谓之偏格。
  • 正拜[zhèng bài]
      指正式拜官。
  • 正兑[zhèng duì]
      清代运送京仓的漕粮,充八旗﹑三营的兵食。
  • 正座[zhèng zuò]
      指剧场﹑会场中间的坐位。 剧场中正对舞台的坐位
  • 正考[zhèng kǎo]
      1.正式考试。 2.官名。科举时代掌管考试的主考官。
  • 正巧[zhèng qiǎo]
      正好,恰巧。
  • 正切[zhèng qiē]
      当某角的顶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而该角的始边又与X轴的正向重合时,角终边上任意点的纵坐标除以该点的非零横坐标所得的商。 当某角的顶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而该角的始边又与X轴的正向重合时,角终边上任意点的纵坐标除以该点的非零横坐标所得的商
  • 正法[zhèng fǎ]
      ①政治法度:讨正法之本|妄是非正法。②公正的法度:正法直度|护持正法。③正宗的法则:诗家之正法。④依法制裁、办理。特指执行死刑:就地正法|早日正法。
  • 正籍[zhèng jí]
      文籍的正本。与“副籍”相对。
  • 正匠[zhèng jiàng]
      唐代有匠籍﹑须轮番服役的手工业工匠。
  • 正派[zhèng pài]
      ①嫡系;正统:嫡系正派|圣学之正派。②谓人品行严肃、光明:作风正派|正派人。
  • 正韵[zhèng yùn]
      1.音韵学术语。与“支韵”相对。 2.《洪武正韵》的省称。
  • 正门[zhèng mén]
      建筑物正中的主要的门。 建筑物正面的主要的门(区别于后门、边门等)
  • 正职[zhèng zhí]
      1.谓主要的职责。 2.主要的职业。 3.正的职位。 正式任职的每一车金砂都应伴有一张由正职过磅员标明重量的纸条
  • 正定[zhèng dìng]
      1.校订改正。 2.端正而坚定。 3.佛教语。梵语“三昧”之意译。谓屏除杂念,心不散乱,专注一境。为八正道之一。
  • 正色[zhèng sè]
      ①相对间色而言。指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②本来的、真正的颜色:天之苍苍,其正色邪?③庄重;严肃:正色作答|正色直绳|正色厉声。
  • 正权[zhèng quán]
      1.正确的标准。 2.政权。
  • 正灵[zhèng líng]
      纯正的心灵。
  • 正冥[zhèng míng]
      鸟名。
  • 正响[zhèng xiǎng]
      谓雅正的乐音。
  • 正除[zhèng chú]
      谓授以正式官职。
  • 正配[zhèng pèi]
      正式配偶,正妻。
  • 正朝[zhèng cháo]
      1.君主受臣朝见的地方。 2.谓治朝,视朝。
  • 正版[zhèng bǎn]
      出版单位正式出版的版本(区别于‘盗版’):正版书|正版光盘。
  • 正午[zhèng wǔ]
      美国故事片。米高梅影片公司1952年摄制。弗.辛尼曼导演,贾莱.古柏、葛雷丝.凯利主演。1870年,美国西部某小镇警长威尔在卸任之日举行婚礼,突遭一伙恶徒报复,经过一场恶战,威尔与新婚妻子尽歼恶徒,然后策马疾驰而去。 中午十二点
  • 正多边形[zhèng duō biān xíng]
      又称“正多角形”。各条边相等、各个角也相等的多边形。有同心的外接圆和内切圆,其圆心称为正多边形的中心。外接圆的半径称为正多边形的半径,内切圆的半径称为正多边形的边心距,每一边所对的外接圆的圆心角称为正多边形的中心角。
  • 正意[zhèng yì]
      1.纯正的心志。 2.原意;本意。 3.主要的意思。
  • 正齐[zhèng qí]
      谓使衣冠保持整齐。
  • 正科[zhèng kē]
      1.明清科举制,按常规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会试。乡试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会试逢丑﹑未﹑辰﹑戌年为正科,区别于临时特设的其它专科和加行的恩科。 2.清代府医学官名。
  • 正纽[zhèng niǔ]
      1.指四声相承的同声母字。如壬﹑衽﹑任﹑入。见唐神珙《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 2.谓格律诗八病之一。如壬﹑衽﹑任﹑入四字为一纽,一句之中,已有壬字,更不得安衽﹑任字。见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一。
  • 正卿[zhèng qīng]
      上卿。春秋时诸侯国的最高执政大臣,权力仅次于国君。
  • 正义感[zhèng yì gǎn]
      追求正义、伸张正义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具有无产阶级正义感的人,能坚持真理,同一切邪恶势力和错误行为作斗争,对社会进步起积极作用。是个人道德品质的一种表现。
  • 正文[zhèng wén]
      1.著作的本文,区别于“序言”﹑“注解”﹑“附录”等。 2.本字。 3.指合乎正常写法的文章。 著作的本文
  • 正后[zhèng hòu]
      古代帝王嫡妻之称。
  • 正印[zhèng yìn]
      1.犹正宗。 2.明制,某些重要官职(如御史)铸有二印。其一为职官本人掌管,谓之“副印”;其一藏于内府,谓之“正印”。有事则受“正印”而出,复命时则仍上交朝廷。 3.正方形的官印。清制,自布政使至知州﹑知县等各级地方长官均用正印,故府州县官又称正印或正印官。
  • 正案[zhèng àn]
      1.正式审定的名单。 2.正式案件。
  • 正觉[zhèng jué]
      ∶精神的自我完满。 ∶精神的自我完满
  • 正终[zhèng zhōng]
      谓人老死在家。
  • 正御[zhèng yù]
      谓供奉帝王的物品。
  • 正士[zhèng shì]
      1.正直之士。 2.佛教语。梵语“菩萨”的又一译名。谓求正道之大士。
  • 正气[zhèng qì]
      1.充塞天地之间的至大至刚之气。体现于人则为浩然的气概,刚正的气节。 2.指光明正大的作风或纯正良好的风气。 3.正派;正经。 4.正常气色。 5.谓纯阳之气或纯阴之气。 6.谓春由东方直出不偏之气和夏由南方直出不偏之气。 7.中医学名词。指人体内的元气。即人体的防御﹑抵抗和再生的功能。与邪气对言。 8.中医学名词。指正常的气候。
  • 正时[zhèng shí]
      推历明时,使四时不失序,寒暑不失常,时事不悖乱。
  • 正犯[zhèng fàn]
      法律名词。共同犯罪的人中直接实施犯罪行为者。旧律则以首谋者为正犯。
  • 正锋[zhèng fēng]
      中锋。指用毛笔写字﹑作画时,将笔的主锋保持在笔画正中,与“偏锋”相对。
  • 正课[zhèng kè]
      1.谓以整额课税。 2.正式赋税。与“杂课”相对。 3.主要的课程,必修的课程。
  • 正字[zhèng zì]
      1.字形或拼法符合标准的字。区别于异体字﹑错字﹑别字等。亦指本字。 2.指楷书。 3.矫正字形,使符合书写或拼写规范。 4.官名。北齐始置,与校书郎同主雠校典籍,刊正文章。
  • 正活[zhèng huó]
      本份内的工作;正常的工作。
  • 正电荷[zhèng diàn hè]
      在一般物质中质子所具有的电荷类型,中性物体失去若干电子后即带正电荷。
  • 正清[zhèng qīng]
      正肃清明,不邪乱。
  • 正阳[zhèng yáng]
      1.指日中之气。 2.本指古历夏历四月,后泛指农历四月。 3.指南面。
  • 正教[zhèng jiào]
      也称“东正教”。与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教派。基督教产生后不久,就逐渐分化为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派教会和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派教会。1054年,两派正式分裂,东派教会自称“正教”。16世纪末,莫斯科大主教脱离君士坦丁堡而自主,成为俄罗斯正教。主要分布在希腊、塞浦路斯、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俄罗斯等国。1727年后,俄罗斯正教正式派传教士进入中国。 指11世纪基督教分裂为东西两派,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教会自命为“正宗的教会”,故称
  • 正正[zhèng zhèng]
      1.整齐貌。 2.恰好,正好。
  • 正世[zhèng shì]
      1.整治世道。 2.正后嗣,使后代血统纯正。
  • 正绥[zhèng suí]
      供人君登车时拉手的绳索。
  • 正历[zhèng lì]
      改订历法。
  • 正册[zhèng cè]
      主册。与“副册”﹑“另册”相对。 旧时地方上人口册分正册和另册,良民记入正册,不是良民记入另册
  • 正干[zhèng gàn]
      1.主干;主体。 2.正正经经地干。
  • 正昬[zhèng hūn]
      见“正婚”。
  • 正卯[zhèng mǎo]
      1.谓正在东方。古人以地支与方位相配,卯为正东。 2.指正式职官。
  • 正路[zhèng lù]
      1.正确的道路;正当的途径。 2.大路:主要的道路。 3.谓品行作风正派。
  • 正息[zhèng xī]
      一年之始;一年的第一个月。
  • 正典[zhèng diǎn]
      1.正宗典籍。如儒家六经之类。 2.国家颁定的典章制度。
  • 正司[zhèng sī]
      正职长官。
  • 正妻[zhèng qī]
      旧指嫡妻。对妾而言。
  • 正订[zhèng dìng]
      订正;改正著作中的谬误。
  • 正话[zhèng huà]
      1.犹正题,正文。 2.正经话。与“闲话”相对。 3.与本意相同的话。与“反话”相对。
  • 正一[zhèng yī]
      1.纯真之一。道家认为“一”为世界万物之本,永恒不变。南朝 齐 顾欢《夷夏论》:“佛号正真,道称正一,一归无死,真会无生,在名则反,在实则合。”唐 卢照邻《病梨树赋》:“高谈正一,则古之 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 维摩詰。”南唐 谭峭《化书·道化·正一》:“命之则四(虚、神、气、形),根之则一,守之不得,舍之不失,是谓正一。”
  • 正藏[zhèng cáng]
      指心﹑肝﹑脾﹑肺﹑肾。
  • 正户[zhèng hù]
      1.有正式户籍而定居的人民。 2.指清代按八旗人丁册开立的户籍。
  • 正尸[zhèng shī]
      古代的一种丧事仪式。人君死后,把尸体移到北窗下,头朝南。
  • 正平[zhèng píng]
      1.公正持平。 2.谓心境平静。
  • 正女[zhèng nǚ]
      贞女,贞洁的女人。
  • 正器[zhèng qì]
      谓合乎标准的治具或器具。
  • 正营[zhèng yíng]
      怔营。惶恐不安貌。
  • 正声[zhèng shēng]
      1.纯正的乐声。 2.谓符合音律的标准乐声。 3.正风。雅正的诗篇。
  • 正位[zhèng wèi]
      1.中正之位。 2.谓主其位。 3.谓正式登位﹑就职。 4.确定位置。
  • 正攧[zhèng diān]
      宋 大曲的组成部分。
  • 正所儿[zhèng suǒ ér]
      犹正屋。
  • 正行[zhèng xíng]
      1.正直的行为。 2.谓依轨道顺行。 3.端正其行为。 4.佛教语。谓清净之正道。对邪行﹑杂行而言。
  • 正要[zhèng yào]
      1.谓端正东西的方位。《文选.左思》:“阐钩绳之筌绪﹐承二分之正要。”吕延济注:“承二分之正要者﹐言取春分﹑秋分之日日影正时﹐以正东西之位。”一说谓端正南北的方位。张铣注:“言考度星日﹐以定南北也。” 2.刚要;正预备。
  • 正点[zhèng diǎn]
      谓车﹑船﹑飞机等按规定时间开出﹑运行或到达。 船、火车、飞机按规定时间运行正点到达
  • 正节[zhèng jié]
      1.谓使举措合乎分寸。 2.正直的节操。
  • 正殿[zhèng diàn]
      宫殿或庙宇里位置在中间的主殿。 主殿,位置处于正中的主要殿宇
  • 正义[zhèng yì]
      对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中的是非、善恶作出的肯定判断。作为道德范畴,与“公正”同义,主要指符合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判断人们行为是否符合正义的客观标准。
  • 正谢[zhèng xiè]
      谓正式上朝谢恩。
  • 正当防卫[zhèng dàng fáng wèi]
      为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免受正在面对的不法侵害而采取制止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一般可以免除法律责任。
  • 正处[zhèng chù]
      1.真正的处所。 2.正当的地方。
  • 正论[zhèng lùn]
      1.谓正直地议论事情。 2.正确合理的言论。
  • 正言[zhèng yán]
      1.正面的话;合于正道的话。 2.直言;说实话。 3.指话语严正。 4.确定地说;确切地说。 5.指正确地说话。 6.端正言论。 7.官名。唐有左右拾遗,宋初改为左右正言,掌规谏,分隶门下﹑中书二省。
  • 正式[zhèng shì]
      1.法式。 2.合乎一般公认标准的或合乎一定手续的。
  • 正比例[zhèng bǐ lì]
      对于两个相互关联的量x和y,如果在变化过程中它们的比值保持不变,则称此两个量x与y成正比例,记作x∝y或x=ky,非零常数k称为比例常数。
  • 正统论[zhèng tǒng lùn]
      对我国历代王朝的正位与闰位的论定。唐皇甫湜作《东晋元魏正闰论》。宋欧阳修始作《正统论》,司马光﹑苏轼﹑朱熹等各有论说。由于立场不同,他们的立论各异。如:司马光为北宋立论,以三国魏为正位,蜀为闰位。朱熹为南宋立论,以蜀为正位,魏为闰位。参见“正闰”。
  • 正产[zhèng chǎn]
      胎儿足月后顺利产出。 胎儿足月后顺利产出
  • 正梁[zhèng liáng]
      架在屋架或山墙上面最高的一根横木。也叫大梁﹑脊檩。
  • 正规战[zhèng guī zhàn]
      与“游击战”相对。正规部队以运动战或阵地战形式进行的作战。具有高度的集中指挥,缜密的组织计划,密切的协同动作,统一的后勤保障等特点。
  • 正俗[zhèng sú]
      1.匡正风俗。 2.谓文字的正体与俗体。
  • 正分[zhèng fēn]
      正半,恰好一半。
  • 正心[zhèng xīn]
      1.谓使人心归向于正。语出《礼记.大学》:“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2.公正无私之心。
  • 正当年[zhèng dāng nián]
      正在身强力壮的年龄。
  • 正则[zhèng zé]
      1.正其礼仪法则。 2.正规;常规。 3.犹正宗。 具有全等正多边形各面的以及多面体的所有角均相等的
  • 正直[zhèng zhí]
      1.公正无私;刚直坦率。 2.指正直的人。 3.纠正邪曲而使之正直。 4.不偏斜,不弯曲。
  • 正授[zhèng shòu]
      正式任命。
  • 正五九[zhèng wǔ jiǔ]
      指正月﹑五月﹑九月。其说本于佛教“三长斋月”之说。谓“正五九月,冥界业镜轮照南洲,若有善恶,镜中悉现”。见宋元照《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之三。僧人在此三月中,严持斋戒,过午不食。民间遂有“正五九”月行善不杀生之俗。至唐武德年间朝廷始明令正﹑五﹑九月不得行刑,禁屠杀。
  • 正丘首[zhèng qiū shǒu]
      传说狐将死时,必先摆正头的方向,使头朝着其穴所在的故丘,以表示不忘本,叫做“正丘首”。
  • 正音[zhèng yīn]
      1.纯正的乐声;雅正的乐声。 2.指雅正之诗什。 3.标准语音。 4.字的本音。区别于借读音和转读音。 5.矫正语音。
  • 正秋[zhèng qiū]
      仲秋。农历八月。
  • 正溜[zhèng liū]
      主流。
  • 正婚[zhèng hūn]
      1.亦作“正昬”。 2.指符合礼制的婚配。古人一般以男子二十岁至三十岁﹑女子十五岁至二十岁于春秋两季嫁娶为正婚。
  • 正轨[zhèng guǐ]
      1.犹正规,正常的法度。 2.正道;正当的途径。 正常的发展途径步步走在人生的正轨上
  • 正压力[zhèng yā lì]
      1.超过大气压力或任意标准压力的气体压力。2.超过大气压力的压力(如锅炉中的压力)。
  • 正办[zhèng bàn]
      1.正当的办法。 2.依法惩办。
  • 正夫人[zhèng fū rén]
      嫡妻,正房夫人。
  • 正风[zhèng fēng]
      1.指《诗经》国风中的《周南》﹑《召南》。 2.谓纯正的民歌。 3.纯正的风气。
  • 正目[zhèng mù]
      1.正面看。 2.正面用眼对着。
  • 正头[zhèng tóu]
      1.明时廊房内主持收纳钱钞的人。 2.旧时女子把头发挽束在头顶上,以示成人。此种发式称为正头。 3.犹正式的。
  • 正生[zhèng shēng]
      1.常性,人的自然习性。 2.传统戏曲脚色名。在剧中扮演男主角。
  • 正储[zhèng chǔ]
      皇位的正式继承人。
  • 正名[zhèng míng]
      辨正名称、名分,使名实相符:正名定分|守慎正名。
  • 正面[zhèng miàn]
      1.建筑物临广场﹑街道或朝阳的一面,也指人体前部所向的一面。与侧面﹑背面﹑反面相对。 2.跟外界接触的一面或片状物主要使用的一面。 3.事情﹑问题等直接显示的一面。 4.正确的﹑好的一面。 5.直接,不拐弯儿。
  • 正楷[zhèng kǎi]
      也称“正书”、“真书”、“楷书”。字体名。由隶书过渡而来,始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趋于成熟,唐代达到巅峰,迄今通行全国。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为楷模,故称。
  • 正读[zhèng dú]
      正音释义。
  • 正国[zhèng guó]
      治理国家。
  • 正举[zhèng jǔ]
      先秦哲学用语。谓正确的举例或提法。
  • 正冬[zhèng dōng]
      《书.尧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孔传:“日短,冬至之日。昴,白虎之中星,亦以七星并见,以正冬之三节。”后以“正冬”指仲冬。亦指冬至。
  • 正祥[zhèng xiáng]
      吉兆。
  • 正服[zhèng fú]
      1.古代礼仪所规定的正式服装。包括朝服﹑祭服﹑丧服。 2.服正服。 3.端正衣冠。
  • 正当[zhèng dāng]
      通常指人的行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在经济、政治、法律等领域中,正当指一个人的行为、要求、愿望等符合社会的政策和行为规范的要求,或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道德上的正当指行为符合最起码的、最低的道德要求,并不体现行为的道德价值的大小和行为者道德境界的高低。
  • 正盐[zhèng yán]
      宋制,场盐例由官收,各有定额,凡额内的盐谓之正盐,与额外之“浮盐”相对。
  • 正款[zhèng kuǎn]
      指赋税中的正税。
  • 正棺[zhèng guān]
      将死人小敛之后,移放到堂上。
  • 正寝[zhèng qǐn]
      1.即路寝。古代帝王诸侯治事的宫室。 2.泛指房屋的正厅或正屋。 3.谓摆正身体卧下。
  • 正始[zhèng shǐ]
      1.正其始。 2.合乎礼仪﹑法则之始。 3.三国魏齐王芳的年号。当时玄风渐兴,士大夫唯老庄是宗,竞尚清谈,世称“正始之风”。当时诗人嵇康﹑阮籍等的诗﹐称为“正始体”。
  • 正丁[zhèng dīng]
      旧称对国家有纳税和服役义务的成年人。
  • 正歌[zhèng gē]
      古代典礼中规定使用的乐歌之一种。行礼时用。
  • 正情[zhèng qíng]
      端庄的情态。
  • 正字法[zhèng zì fǎ]
      正规的文字拼写、表音方法。 正规的文字拼写、表音方法
  • 正昼[zhèng zhòu]
      犹言大白天。
  • 正赋[zhèng fù]
      主要的赋税。指地丁税。
  • 正日[zhèng rì]
      谓节日的当天,或正式办婚丧喜庆等事的那一天。
  • 正乐[zhèng lè]
      1.谓厘正乐音。 2.谓雅正的音乐。
  • 正适[zhèng shì]
      正嫡,嫡子。适,通“嫡”。
  • 正败[zhèng bài]
      国政败坏。
  • 正支[zhèng zhī]
      1.宋制,盐商用现钱向官府购买盐钞,再以钞向盐场支盐,称为正支。参阅《宋史.食货志下四》。 2.封建宗族谱系以长房长子为正支,余为旁支。
  • 正宫调[zhèng gōng diào]
      燕乐宫声七调的第一运。
  • 正书[zhèng shū]
      1.书体名。也叫楷书﹑真书。相传正书始于东汉王次仲,完备于三国魏锺繇。 2.旧时指“经”﹑“史”一类的书。别于小说﹑戏曲一类的“闲书”。
  • 正徒[zhèng tú]
      常供官役的役徒。别于临时征调的役夫。
  • 正变[zhèng biàn]
      指《诗经》的正风﹑正雅和变风﹑变雅及遵循其创作原则的作品。
  • 正嫡[zhèng dí]
      1.指正室,嫡妻。 2.正室之子,嫡子。
  • 正在[zhèng zài]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 表示动作、行为在进行中我们正在做作业
  • 正用[zhèng yòng]
      正式用途。 正经的用处;办主要事情所用正用的地方,该花就得花
  • 正笔[zhèng bǐ]
      即正书﹑正楷。
  • 正站[zhèng zhàn]
      供旅客住宿的驿站。别于通常打尖的站。
  • 正役[zhèng yì]
      1.明代赋役制度之一。即里甲法。 2.旧时兵役制之一。民国二十二年公布之兵役法规定:现役期满,退伍服正役。正役为期六年,在乡应赴规定之演习,战时动员召集之。
  • 正始音[zhèng shǐ yīn]
      见“正始之音”。
  • 正备[zhèng bèi]
      准备。
  • 正额[zhèng é]
      正式规定的数额。
  • 正席[zhèng xí]
      摆正坐席,使合规定。
  • 正号[zhèng hào]
      1.正式的名位或爵号。 2.正名号,称尊号。 3.数学名词。表示正数的符号“+”
  • 正然[zhèng rán]
      正当;正在。
  • 正躬[zhèng gōng]
      犹正身,亲身。
  • 正道[zhèng dào]
      1.正确的道理﹑准则。 2.要道;主干道。 3.正路;正确的途径。 4.犹正派。 5.正常。 6.佛教称三乘所行之道。
  • 正长[zhèng cháng]
      1.谓君主或各级行政长官。 2.古代指塾师。
  • 正宾[zhèng bīn]
      谓主要的客人。
  • 正方形[zhèng fāng xíng]
      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质,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所在直线和两组对边中点的连线是其对称轴。 四边都相等的矩形
  • 正领[zhèng lǐng]
      理正衣领,以示端庄。
  • 正是[zhèng shì]
      1.就是。 2.恰是。 3.确实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性表示肯定。 4.确实是。用于表示同意别人意见时加重语气。 5.应诺之词。犹言好的。 6.旧小说﹑戏曲里的套语。目的在于引出诗词﹑熟语。
  • 正室[zhèng shì]
      1.祖庙。 2.嫡妻,正房。与侧室﹑偏房相对。 3.正妻之子,嫡子。与庶子相对。
  • 正出[zhèng chū]
      旧称正妻所生之子女。 旧指正妻所生的子女;嫡出
  • 正德[zhèng dé]
      1.端正德行。 2.纯正的道德。
  • 正黑[zhèng hēi]
      纯黑色。
  • 正贡[zhèng gòng]
      谓正途出身的贡生。别于例贡(即捐纳取得的贡生)。
  • 正说[zhèng shuō]
      犹正论。
  • 正味[zhèng wèi]
      1.纯正的滋味。 2.正常的滋味。
  • 正聘[zhèng pìn]
      1.谓诸侯间因公事派遣使者进行的正式访问。 2.指婚事中正式行聘。
  • 正事[zhèng shì]
      1.治事。 2.正业,责任上应做的事。 3.合乎正道之事;正经事。 正业;重要或严肃的事
  • 正厅[zhèng tīng]
      1.正中的大厅。 2.剧场中楼下正对舞台的部分。
  • 正对[zhèng duì]
      1.直言对答。 2.对偶的一种。用反映同类事物或概念的词语两两相对。
  • 正化[zhèng huà]
      正统的教化。
  • 正币[zhèng bì]
      指玉﹑皮﹑帛﹑刀﹑布等正式交易的货币。
  • 正理[zhèng lǐ]
      1.正当的道理。 2.整治;整理。 正确的道理;正当的事理
  • 正面人物[zhèng miàn rén wù]
      指文学艺术作品中代表进步的﹑被肯定的人物。 指文学艺术作品中代表进步的、被肯定的人物
  • 正当中[zhèng dāng zhōng]
      正中。 正中
  • 正爵[zhèng jué]
      1.古代宾主行投壶之礼,以矢投壶中,胜者饮负者之爵,称为“正爵”。 2.正式的爵位。
  • 正调[zhèng tiáo]
      对刺激的正常反应性。 对刺激的正常反应性
  • 正负[zhèng fù]
      正与反。
  • 正志[zhèng zhì]
      1.正确的思想。 2.正当的志向。 3.端正志向。
  • 正人[zhèng rén]
      1.正直的人;正派的人。 2.指嫡系亲属。 3.做官长的人。
  • 正灯[zhèng dēng]
      指农历正月十五日灯节。
  • 正牙[zhèng yá]
      同“正衙”。
  • 正岁[zhèng suì]
      指古历夏历正月。亦泛指农历正月。
  • 正餐[zhèng cān]
      指午餐或晚餐。 指午餐或晚餐
  • 正规军[zhèng guī jūn]
      国家(或政治集团)按照统一的体制编制、武器装备、制度和纪律、服装和标志等原则实施组织、管理、教育、训练、补充和供给的军队。 国家正式编制的有组织的战斗部队(如陆军、海军或空军)
  • 正使[zhèng shǐ]
      1.纵使;即使。 2.外国派来或派往外国的正式使臣。对副使而言。
  • 正电[zhèng diàn]
      以质子为基本单位的电。当物体产生缺少电子的效应时的现象。如:正电荷。 以质子为基本单位的电。当物体产生缺少电子的效应时的现象
  • 正大[zhèng dà]
      1.弘正极大。 2.公正无私。 3.端正不邪;正当。多指人的言行。 4.雅正弘大。
  • 正见[zhèng jiàn]
      1.佛教语。八正道之一。意为具有“四谛”理的见解,亦即关于人生真理的彻底领悟。 2.正确的见解。
  • 正堂[zhèng táng]
      1.犹正屋。 2.听政大堂。 3.明清时对府县等地方正印官的称呼。 4.正室,嫡妻。
  • 正父[zhèng fù]
      1.指周成王之父武王。《书.洛诰》:“笃叙乃正父﹐罔不若予﹐不敢废乃命。”孔颖达疏:“正父谓武王﹐言其德正﹐故称正父。”一说﹐泛指官长。孙星衍疏:“正者,政人。父者,《说文》云:‘家长率教者。’是父为长也。《诗传》云:‘天子谓同姓诸侯﹑诸侯谓同姓大夫,皆曰父。’” 2.司马之官。掌管军政和军赋。 3.指正考父。春秋时宋人,历佐戴﹑武﹑宣三公,位为上卿。
  • 正姓[zhèng xìng]
      谓同一宗族始祖之姓。
  • 正当时[zhèng dāng shí]
      正在合适的时候。 正是时候,符合时令现在施肥正当时
  • 正格的[zhèng gé de]
      真实的;正经的。
  • 正线[zhèng xiàn]
      铁路列车在城市间行驶所经的铁路线路。 铁路列车在城市间行驶所经的铁路线路
  • 正谏[zhèng jiàn]
      直言规劝。
  • 正传[zhèng zhuàn]
      正统的传授。 长篇小说的正文部分,说书中的主要故事情节闲言不表,书归正传
  • 正税[zhèng shuì]
      1.旧指正额赋税。与“加耗”﹑“子税”等附加税相对。 2.旧指主要赋税,与各种杂税相对。如清代称田赋﹑丁赋为正税。称盐课﹑茶课﹑牙税﹑当税等等为杂税。
  • 正名师[zhèng míng shī]
      1.亦作“正明师”。 2.证明师。证明人或证明物。
  • 正值[zhèng zhí]
      适逢。
  • 正项[zhèng xiàng]
      1.正税。 2.正式的项目;正规的项目。
  • 正错[zhèng cuò]
      平正地放置。错,通“措”。
  • 正敕[zhèng chì]
      正式敕命。
  • 正宗[zhèng zōng]
      佛教禅宗称初祖达摩所传的嫡派。后也指行业、学术、思想的嫡传正派或传统事物:正宗传人|武林正宗。
  • 正本[zhèng běn]
      1.端正其本源﹑根本。 2.谓书籍的正本。别于副本而言。 3.作为正式依据的文书或文件。 4.犹言偿本,够本。本,谓本钱。 5.谓正题。
  • 正规[zhèng guī]
      符合正式规定或公认标准的:正规战|正规程序。
  • 正腊[zhèng là]
      指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举行的祭祀。因是日为腊日,故称。
  • 正相[zhèng xiāng]
      即宰相。
  • 正容[zhèng róng]
      1.使容颜仪态端庄严肃。 2.端庄严肃的容颜仪态。
  • 正妃[zhèng fēi]
      帝王的嫡妻。
  • 正度[zhèng dù]
      正当的法度。
  • 正片[zhèng piàn]
      1.经过晒印带有图像的照相纸。 2.电影放映时的主要影片。区别于加映的短片。 3.即拷贝。以拍摄的电影底片洗印出来供放映用的胶片。
  • 正始体[zhèng shǐ tǐ]
      三国魏后半期盛行的一种诗风。因始于魏齐王芳正始年间,故名。这时期老﹑庄思想盛行,士大夫崇尚清谈,文学创作也深受其影响。其中嵇康﹑阮籍的作品虽然也不免受了当时思潮的影响,但却能以隐微的方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感慨时事,成为这一时期诗歌作品的代表。
  • 正眼[zhèng yǎn]
      1.即正法眼藏。 2.谓眼睛正视目标。表示注意和重视。 眼睛向正前(看)她连惊险的杂技都不敢正眼看一下
  • 正向[zhèng xiàng]
      1.定向。 2.房屋坐北面南为正向。
  • 正宅[zhèng zhái]
      1.正式的住宅。相对于临时的便宅而言。 2.住宅的正屋。相对于厢房而言。
  • 正白[zhèng bái]
      1.纯白。
  • 正神[zhèng shén]
      正道之神。
  • 正统[zhèng tǒng]
      ①封建王朝统一全国后,对一脉相承的系统的自称:膺当天之正统。②泛指党派、学派等的嫡派:正统思想|文章之正统。
  • 正议[zhèng yì]
      1.公正的言论。 2.谓秉正发表议论。
  • 正榜[zhèng bǎng]
      科举时代会试或乡试公布正式录取名单的榜示。与“副榜”相对。
  • 正南八北[zhèng nán bā běi]
      见“正南巴北”。
  • 正讳[zhèng huì]
      指人的正名。
  • 正田[zhèng tián]
      宋时“良农”自耕的五十亩田。
  • 正峭[zhèng qiào]
      公正严格。
  • 正卒[zhèng zú]
      1.周代军制,每户出一人编成正式兵员﹐谓之正卒。 2.汉代徭役之一。男子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都得服役。每人每年在本郡或本县服役一个月,称为更卒。每人按一定次序轮流到京师服役一年,称为正卒。
  • 正身[zhèng shēn]
      ①修身;修正自身:正身行义|君子正身以俟。②谓确系本人:验明正身|缉捕正身。
  • 正末[zhèng mò]
      元杂剧里扮演男主角的脚色行当,相当明以后戏剧里的“生”。
  • 正凶[zhèng xiōng]
      凶杀案中的主要凶手。对帮凶而言。 凶杀案件中的主要凶手本案的正凶在逃
  • 正军户[zhèng jūn hù]
      蒙古灭金后,规定北方贫家合二﹑三户出壮丁一名服军役,出壮丁户称为正军户。
  • 正奇[zhèng qí]
      古代兵法术语。正,用兵常法(如对阵交锋);奇,用兵变法(如设计邀截﹑袭击)。
  • 正绪[zhèng xù]
      正统。
  • 正救[zhèng jiù]
      纠正;补救。
  • 正求[zhèng qiú]
      对正道的追求。
  • 正刑[zhèng xíng]
      1.正常的法度。 2.谓正定刑律。 3.依法执行死刑。
  • 正集[zhèng jí]
      由一人的主要诗文著作汇编成的集子。
  • 正封[zhèng fēng]
      正其封地的疆界,使之合乎定分。
  • 正骨[zhèng gǔ]
      1.喻正直刚毅的气质。 2.中医指用推﹑拽﹑按﹑捺等手法治疗骨折﹑脱臼等疾病的医术。
  • 正常[zhèng cháng]
      符合一般规律和情况。 符合一般的情况、规律或习惯情况正常
  • 正比[zhèng bǐ]
      1.两个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发生变化,其另一方随之起相应的变化,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也逐渐增长,就是正比。 2.当两个量的比是一个常数,这种关系叫做正比。
  • 正始石经[zhèng shǐ shí jīng]
      汉末兵乱,熹平石经被毁。魏正始年间,更造石经,因有此称。具古文﹑篆书﹑隶书三体。因此又称三字石经﹑三体石经。
  • 正穴[zhèng xué]
      指正式埋葬的墓穴。
  • 正经[zhèng jīng]
      ①指儒家经典:正经善道|正经正史。②(-jing)正当:正经事|正经场所|来路正经。③(-jing)端庄;正派:正经人|正经面孔|正经人家。④(-jing)合乎标准的;正式的:好几天没正经休息|没上过正经学校。
  • 正辰[zhèng chén]
      犹正日。与邪辰﹑邪时相对。古以时辰占察来者之善恶。
  • 正真[zhèng zhēn]
      确实;名符其实。
  • 正自[zhèng zì]
      1.正是;恰好是。 2.正在。 3.只是。
  • 正性[zhèng xìng]
      1.自然的禀性;纯正的禀性。 2.佛教语。离断烦恼谓正性。
  • 正次[zhèng cì]
      语法术语。在名词修饰名词的偏正短语中,某中心词所居的位次。同“偏次”相对。
  • 正脊[zhèng jǐ]
      三分牲牢之脊,前脊为正脊。
  • 正主[zhèng zhǔ]
      1.匡正君主。 2.作为主要项目的。

正[zhèng]字的成语

  • 谲而不正[jué ér bù zhèng]
      谲:欺诈。诡诈而不正派。
  • 执正持平[zhí zhèng chí píng]
      执:执行;持:坚持。坚持公平合理,不偏不向。
  • 中正无邪[zhōng zhèng wú xié]
      中正:正直。正直而没有邪念。
  • 宽廉平正[kuān lián píng zhèng]
      宽:宽厚;廉:廉洁;平正:公正。宽厚廉洁,大公无私。
  • 正中下怀[zhèng zhòng xià huái]
      正合自己的心意。 恰巧与自己心目中的意愿相符邓九公本就嚷嚷了半天,听了这话,正中下怀,忙说很好。——《儿女英雄传》
  • 邪不压正[xié bù yā zhèng]
      邪:邪气,指不正派的人或事;不正当的、不正派的压不倒正当的、正派的事物。
  • 大中至正[dà zhōng zhì zhèng]
      极为公正,不偏不倚。
  • 清原正本[qīng yuán zhèng běn]
      清理水的源头,扶正树的根。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
  • 归正首丘[guī zhèng shǒu qiū]
      首:向;丘:土丘。传说狐狸即将死在外边,也要把头朝向所住洞穴的方向。指死后归葬于故乡。
  • 正视绳行[zhèng shì shéng xíng]
      谓言行正直。
  • 九品中正[jiǔ pǐn zhōng zhèng]
      指中国古代魏、晋、南北朝维护世族特权的官吏选拔制度。代指等级制度。
  • 明公正道[míng gōng zhèng dào]
      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 公平正直[gōng píng zhèng zhí]
      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 正冠李下[zhèng guàn lǐ xià]
      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 正色厉声[zhèng sè lì shēng]
      态度严正,言辞严厉。
  • 恶直丑正[è zhí chǒu zhèng]
      使奸邪者改恶从善。亦指嫉害正直的人。
  • 正直无私[zhèng zhí wú sī]
      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 正道坦途[zhèng dào tǎn tú]
      正:正直;坦:平坦。直而平坦的大路。形容方向正确,前途光明。
  • 归邪返正[guī xié fǎn zhèng]
      返:回归。指改正错误,返回正确道路。
  • 党邪陷正[dǎng xié xiàn zhèng]
      与坏人结伙,陷害好人。
  • 正容亢色[zhèng róng kàng sè]
      谓神色严肃。
  • 心正笔正[xīn zhèng bǐ zhèng]
      旧时认为书法的优劣与字人的品性有关,心正写出来的字就端正。
  • 蒙以养正[méng yǐ yǎng zhèng]
      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 正大不阿[zhèng dà bù ē]
      阿:迎合,偏袒。正直磊落,不逢迎,无偏私。
  • 舍邪归正[shě xié guī zhèng]
      舍弃邪路,回到正道上来。
  • 义正词严[yì zhèng cí yán]
      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 方正之士[fāng zhèng zhī shì]
      方正:品行端正。品行端正不阿的读书人。
  • 就地正法[jiù dì zhèng fǎ]
      正法:执行死刑。在犯罪的当地执行死刑。
  • 作古正经[zuò gǔ zhèng jīng]
      犹言一本正经。
  • 堂堂正正[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堂堂:盛大的样子;正正:整齐的样子。原形容强大整齐的样子,现也形容光明正大。也形容身材威武,仪表出众。
  • 黜邪崇正[chù xié chóng zhèng]
      斥退奸邪,崇尚正直。
  • 归正返本[guī zhèng fǎn běn]
      归:回返。返归于根本之源。
  • 明媒正娶[míng méi zhèng qǔ]
      明、正:形容正大光明。旧指正式婚姻。 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公开正当仪式结婚。引喻为名正言顺之事
  • 正法直度[zhèng fǎ zhí dù]
      度:标准。严正法律,统一标准。
  • 方正贤良[fāng zhèng xián liáng]
      方正:正直;贤良:才能,德行好。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 平康正直[píng kāng zhèng zhí]
      世事平安,公正不邪。
  • 明正典刑[míng zhèng diǎn xíng]
      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依照法律处以极刑。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 依照法典,公开处罚
  • 正经八摆[zhèng jīng bā bǎi]
      正经:端庄正派。指正正经经,严肃认真的样子。
  • 正大光明[zhèng dà guāng míng]
      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指言行正派而襟怀坦白.又作“光明正大”
  • 端端正正[duān duān zhèng zhèng]
      形式上、结构上或安排上协调相称,正正规规。
  • 平心持正[píng xīn chí zhèng]
      主持公正,无所偏倚。
  • 正名责实[zhèng míng zé shí]
      辩证名称,使名实相符。
  • 奇正相生[qí zhèng xiāng shēng]
      正面作战与奇袭相结合。
  • 正本溯源[zhèng běn sù yuán]
      从根本上整顿和寻找原因。
  • 正身率下[zhèng shēn shuài xià]
      端正自身,为下属表率。
  • 匡谬正俗[kuāng miù zhèng sú]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正色立朝[zhèng sè lì cháo]
      正色:严肃或严厉的神色。在朝廷上态度严肃。比喻不阿谀逢迎。
  • 清廉正直[qīng lián zhèng zhí]
      清白廉洁,为人正直不阿。
  • 澄源正本[zhèng běn chéng yuán]
      澄:澄清。清理水的源头,扶正树的根。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
  • 正声雅音[zhèng shēng yǎ yīn]
      纯正优雅的音乐。
  • 正头香主[zhèng tóu xiāng zhǔ]
      嫡传的子孙。引申以称事物的正主。
  • 上梁不正[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不能以身作则。
  • 正色敢言[zhèng sè gǎn yán]
      态度严肃,敢于直言。
  • 正心诚意[zhèng xīn chéng yì]
      原是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现也泛指心地端正诚恳。
  • 匡正纲纪[kuāng zhèng gāng jì]
      指匡扶纲常,纠正法度。
  • 正始之音[zhèng shǐ zhī yīn]
      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②指纯正的乐声。
  • 不当不正[bù dāng bù zhèng]
      不:语助词,没有实际意思。表示端端正正。
  • 堂皇正大[táng huáng zhèng dà]
      形容言行光明公正,不偏不倚。
  • 大公至正[dà gōng zhì zhèng]
      至:最;正:公正。完全秉公办理,毫不偏心。
  • 正直公平[zhèng zhí gōng píng]
      指正直而又公道,不偏袒。
  • 矫枉过正[jiǎo wǎng guò zhèng]
      矫:扭转;枉:弯曲。把弯的东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边。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把弯曲的东西扭过了头,从而弯向另一面。比喻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分
  • 正色直绳[zhèng sè zhí shéng]
      指严正执法。
  • 必也正名[bì yě zhèng míng]
      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
  • 改邪归正[gǎi xié guī zhèng]
      邪:不正当、不正派;归:回到。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 弃恶从善;从坏变好 这几个人既在水面上安身不牢,又不肯改邪归正跟随施巡按,便改旱路营生。——《儿女英雄传》村里男子们有一种恶习,先知鲁特劝他们改邪归正,但他们拒绝悔改。——《死海不死》
  • 正名定分[zhèng míng dìng fēn]
      辨正名分,使名实相符。
  • 正言若反[zhèng yán ruò fǎn]
      正言:正直的话。把正直的话当成反话。比喻误解他人的好意。
  • 正法眼藏[zhèng fǎ yǎn cáng]
      佛教语。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相传释迦牟尼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亦借
  • 正正气气[zhèng zhèng qì qì]
      正派。
  • 正身清心[zhèng shēn qīng xīn]
      端正自己的言行,清静内心。比喻修身养性。
  • 辞顺理正[cí shùn lǐ zhèng]
      道理严正公允,措词简炼。
  • 拨乱返正[bō luàn fǎn zhèng]
      拨:治理;乱:乱世;返:回复;正:正常。整顿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聪明正直[cōng míng zhèng zhí]
      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 浩然正气[hào rán zhèng qì]
      正大刚直的气势。
  • 廉能清正[lián néng qīng zhèng]
      廉:清廉。不贪污受贿,清明公正。
  • 正经八百[zhèng jīng bā bǎi]
      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犹名副其实。
  • 清正廉洁[qīng zhèng lián jié]
      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廉洁。
  • 危言正色[wēi yán zhèng sè]
      刚直的言论和严正的态度。 非常认真地以忠直之言相告
  • 正人君子[zhèng rén jūn zǐ]
      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 方方正正[fāng fāng zhèng zhèng]
      四四方方,规规矩矩。 四四方方的,正方形的他的方方正正的粗俗的鼻子
  • 寿终正寝[shòu zhōng zhèng qǐn]
      寿终:年纪很大才死;正寝:旧式住宅的正房。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
  • 返正拨乱[fǎn zhèng bō luàn]
      返:回复;正:正常;拨:治理;乱:乱世。整顿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直言正色[zhí yán zhèng sè]
      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 量凿正枘[liàng záo zhèng ruì]
      指木工度量器物孔眼的大小方圆制作可与之相契合的榫头。比喻说话办事须从实际出发。
  • 纯正无邪[chún zhèng wú xié]
      邪:不正当。纯洁真挚,没有一点邪念。
  • 验明正身[yàn míng zhèng shēn]
      验清楚确是其本人,而非冒名顶替者。 验清楚确是其本人,而非冒名顶替者
  • 侃然正色[kǎn rán zhèng sè]
      刚直严肃的样子。
  • 心正气和[xīn zhèng qì hé]
      内心正直,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 端人正士[duān rén zhèng shì]
      指端庄正直的人。
  • 就正有道[jiù zhèng yǒu dào]
      向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请求指正。
  • 以正视听[yǐ zhèng shì tīng]
      为保证事实的正确理解。 为保证事实的正确理解
  • 清正廉明[qīng zhèng lián míng]
      比喻为官廉洁公正,不贪污徇私。
  • 枉己正人[wǎng jǐ zhèng rén]
      枉:弯曲,不正;正:纠正。自己立脚不正,却要去纠正别人。 己身不正,妄图矫正他人
  • 拨乱反正[bō luàn fǎn zhèng]
      拨:治理;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治理混乱局面,恢复正常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汉书.高帝纪》
  • 忠果正直[zhōng guǒ zhèng zhí]
      果:果断。忠诚果断,公正刚直。
  • 持正不挠[chí zhèng bù náo]
      坚持正道,决不屈服。
  • 正义凛然[zhèng yì lǐn rán]
      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 革命反正[gé mìng fǎn zhèng]
      变革天命,使之恢复正常。借指改朝换代。
  • 降邪从正[xiáng xié cóng zhèng]
      降:降服;从:归从。降伏妖邪,使之改邪归正。
  • 正己守道[zhèng jǐ shǒu dào]
      道:道德。端正自己,严格遵守道德标准。
  • 一本正经[yī běn zhèng jīng]
      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显出很规矩、很庄重的举止或外表。有时含讽刺的意味
  • 方正不苟[fāng zhèng bù gǒu]
      方正:正直;苟:苟且,不正派。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 来日正长[lái rì zhèng cháng]
      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表示事有可为或将来还有机会。
  • 正儿巴经[zhèng ér bā jīng]
      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真正的;确实的。亦作“正儿八经”。亦作“正二八摆”。
  • 安宅正路[ān zhái zhèng lù]
      比喻仁义。指以仁居心,以义行事。
  • 一板正经[yī bǎn zhèng jīng]
      正经:端庄正派。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 言归正传[yán guī zhèng zhuàn]
      正传:正题或本题。指话头转回到正题上来。旧小说中常用的套语。 开始谈或讨论正题。在评话和旧小说中用作套话和尚一看不对头,赶紧言归正传,预备说完了好告辞。——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 正本清源[zhèng běn qīng yuán]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表示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 凛然正气[lǐn rán zhèng qì]
      凛然: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正气:正直的气概。形容极威严的英雄气概,使人敬畏。
  • 垂绅正笏[chuí shēn zhèng hù]
      绅:古时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带;笏:指朝笏,用于记事。垂下大带的末端,双手端正地拿着朝笏。形容朝廷大臣庄重严肃的样子。
  • 正理平治[zhèng lǐ píng zhì]
      指合乎正道的礼法规范,使社会安定有秩序。
  • 歪打正着[wāi dǎ zhèng zháo]
      比喻方法本来不恰当,却侥幸得到满意的结果。也比喻原意本不在此,却凑巧和别人的想法符合。 比喻做法本来不适当,却收到意外的理想效果
  • 正复为奇[zhèng fù wéi qí]
      复:翻过来。正常的翻过来就会变成奇特的。形容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转化。
  • 贤良方正[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 扶正祛邪[fú zhèng qū xié]
      祛:去除。扶助正义,去除邪恶。现用来指扶持好的事物,纠正错误倾向。
  • 平头正脸[píng tóu zhèng liǎn]
      相貌端正或姿容千篇一律。 形容相貌长得端正这个大老爷,真真太下作了!略平头正脸的,他就不能放手了。——《红楼梦》
  • 风华正茂[fēng huá zhèng mào]
      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外表或面色明亮而且通常反映出光明和欢快的内在精神一群热情的风华正茂的朋友.风采才华正盛
  • 中正无私[zhōng zhèng wú sī]
      中正:正直。正直而无私心。
  • 不正之风[bù zhèng zhī fēng]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指以各种手段谋取私利和一切违反社会主义政治、道德准则的现象纠正不正之风
  • 正身明法[zhèng shēn míng fǎ]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 舍正从邪[shě zhèng cóng xié]
      丢弃正当的事不做,而去做邪恶的勾当。
  • 圭端臬正[guī duān niè zhèng]
      比喻准则、典范。
  • 名正言顺[míng zhèng yán shùn]
      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只有名义正当,道理才说得通 要干,就名正言顺地干个痛快,没有必要躲躲闪闪的
  • 理正词直[lǐ zhèng cí zhí]
      道理正当,言词朴直。
  • 正正之旗[zhèng zhèng zhī qí]
      正正:整齐。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
  • 正襟危坐[zhèng jīn wēi zuò]
      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 正气凛然[zhèng qì lǐn rán]
      正气:刚正之气。凛然:可敬畏的样子。形容正气威严不可侵犯。
  • 回邪入正[huí xié rù zhèng]
      犹言改邪归正。
  • 刚正不阿[gāng zhèng bù ē]
      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 诚心正意[chéng xīn zhèng yì]
      诚:真诚。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 守正不移[shǒu zhèng bù yí]
      坚守正道而不改变。
  • 正儿八经[zhèng er bā jīng]
      正经,严肃而认真。
  • 不务正业[bù wù zhèng yè]
      务:从事。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务,从事。不干正当的工作。多指丢下本职工作,去搞别的事生下个儿子,却是很没出息的,长大了,游手好闲,终日不务正业。——清.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正正经经[zhèng zhèng jīng jīng]
      ①严肃而认真。②形容正大光明。
  • 严气正性[yán qì zhèng xìng]
      气:脾气;性:性格。性格刚直,毫不苟且。

正[zhèng]字在结尾的词语

  • 乘正[chéng zhèng]
      依据正道。
  • 摆正[bǎi zhèng]
      1.摆放端正。 2.走上正道。
  • 变正[biàn zhèng]
      指衰乱时的变风变雅和治平时的正风正雅。
  • 和正[hé zhèng]
      1.形容乐音和平中正。 2.和顺端正。
  • 小正[xiǎo zhèng]
      1.星名。 2.《夏小正》之简称。
  • 象正[xiàng zhèng]
      佛教语。象法﹑正法的合称。
  • 七端八正[qī duān bā zhèng]
      形容十分妥帖。
  • 贰正[èr zhèng]
      辅佐匡正。
  • 雠正[chóu zhèng]
      1.校正。 2.唐代官名。掌校勘书籍。
  • 芟正[shān zhèng]
      删削订正。
  • 保正[bǎo zhèng]
      一保之长。
  • 亥正[hài zhèng]
      颛顼历正月,即周历十二月或夏历十月。
  • 陶正[táo zhèng]
      周职官名。主掌陶器。
  • 讥正[jī zhèng]
      纠正。
  • 中书检正[zhōng shū jiǎn zhèng]
      宋代的内阁侍读。
  • 令正[lìng zhèng]
      1.古代官名。掌文告辞令。 2.旧时以嫡妻为正室,因用为称对方嫡妻的敬词。 旧时以嫡妻为正室,“令正”为尊称对方的嫡妻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西游记》
  • 公正[gōng zhèng]
      公平正直,没有偏私:为人公正ㄧ公正的评价。
  • 历正[lì zhèng]
      古代主管天文历法的官。
  • 简正[jiǎn zhèng]
      犹严正。
  • 抗正[kàng zhèng]
      犹刚直。
  • 谳正[yàn zhèng]
      审议并驳正。
  • 协正[xié zhèng]
      调整而使之正确。
  • 义正[yì zhèng]
      1.同“义政”。 正,通“政”。
  • 工正[gōng zhèng]
      官名。春秋时齐﹑宋﹑鲁等国设置,为掌百工之官。
  • 乙正[yǐ zhèng]
      谓勾正词句的倒误。
  • 守正[shǒu zhèng]
      1.恪守正道。 2.指防守城门的官员。
  • 隧正[suì zhèng]
      周代郊外五县之地为“隧”。一隧之长为“隧正”。隧﹐通“遂”。
  • 少正[shǎo zhèng]
      古官名。西周始置。为六卿之长“正”的副职。
  • 礼正[lǐ zhèng]
      谓礼仪之正道。
  • 寅正[yín zhèng]
      农历正月。
  • 合正[hé zhèng]
      对他人妻子的敬称。
  • 诠正[quán zhèng]
      评定人才的等级。诠﹐通“铨”。
  • 转正[zhuǎn zhèng]
      1.副职转为正职。 2.非正式成员变成正式成员。 通过一定手续转为正式身分或成员临时工转正
  • 割正[gē zhèng]
      犹虐政。
  • 介正[jiè zhèng]
      耿直纯正。
  • 卜正[bǔ zhèng]
      即太卜,周时卜官之长。
  • 仪正[yí zhèng]
      仪鸾司大使的别称。明初设仪鸾司,正职称大使,不久废,改置锦衣卫,因以代称锦衣卫长官。
  • 祥正[xiáng zhèng]
      “农祥晨正”之省。农祥,房星(天驷)。晨正,晨时正中。谓正月初,房星见于南方,为农事之最佳时刻。
  • 准正[zhǔn zhèng]
      据一定标准查对。
  • 勘正[kān zhèng]
      校正(文字)。 校正
  • 捄正[jiù zhèng]
      纠正。
  • 详正[xiáng zhèng]
      1.平正。 2.审察校正﹔审议纠正。
  • 取正[qǔ zhèng]
      用作典范。
  • 劲正[jìn zhèng]
      刚正。
  • 众正[zhòng zhèng]
      1.谓为众人表率。 2.引申为群吏。 3.众多合于正道之事。
  • 谨正[jǐn zhèng]
      谨慎端方。
  • 甄正[zhēn zhèng]
      犹审定。
  • 除正[chú zhèng]
      授予正官。
  • 官正[guān zhèng]
      官吏之长。
  • 敕正[chì zhèng]
      1.亦作“勅正”。 2.整饬;整顿。
  • 里正[lǐ zhèng]
      古代乡里小吏。一般由乡里富户担任,其职事是代官府征税,派役,并负驿递、供应等责。
  • 夏官正[xià guān zhèng]
      官名。唐宋以来均为司天官属中管四时的官。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宋史.职官志五》。
  • 教正[jiào zhèng]
      〈书〉指教改正(把自己的作品送给人看时用的客套话):送上拙著一册,敬希教正。
  • 无正[wú zhèng]
      1.谓没有正确的。 2.无人评正是非。
  • 良正[liáng zhèng]
      善良正直。
  • 淹正[yān zhèng]
      深厚方正。
  • 阁正[gé zhèng]
      同“合正”。
  • 指正[zhǐ zhèng]
      ①指出并改正错误:这一现象是我们竭力想要指正的。②指教订正:请读者指正。
  • 率正[lǜ zhèng]
      率长。古代户籍编制,五家为轨,六轨为邑,十邑为率,率有长。见《管子.小匡》。
  • 允正[yǔn zhèng]
      允当平正。
  • 莅正[lì zhèng]
      莅政。
  • 三正[sān zhèng]
      1.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合称三正。《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陆德明释文引马融曰:“建子﹑建丑﹑建寅,三正也。”一说指天﹑地﹑人之正道。孔传:“怠惰弃废天地人之正道。”也称三统。 2.指夏﹑殷﹑周三代。 3.指中心朱色﹑次白﹑次苍的三色射靶。
  • 庶正[shù zhèng]
      1.众官之长。 2.庶出与嫡出。
  • 就正[jiù zhèng]
      请求指正:现将拙文公开发表,以就正于读者。 请求指导纠正就正于恩师
  • 董正[dǒng zhèng]
      监督纠正;督察整顿。
  • 冲正[chōng zhèng]
      中和雅正。
  • 常正[cháng zhèng]
      固定的税额。
  • 孝廉方正[xiào lián fāng zhèng]
      清代特诏举行的制科之一。自雍正时起,新帝嗣位,诏直省府﹑州﹑县﹑卫各举“孝廉方正”,赐六品章服,备召用。乾隆以后,定荐举后送吏部考察,授以知县等官及教职。
  • 理正[lǐ zhèng]
      1.按法定罪。 2.道理正当。
  • 马正[mǎ zhèng]
      见“马政”。
  • 月正[yuè zhèng]
      正月。
  • 养正[yǎng zhèng]
      涵养正道。
  • 追正[zhuī zhèng]
      后来加以改正。
  • 恰正[qià zhèng]
      1.正当,适逢。 2.恰好。
  • 市正[shì zhèng]
      古代掌管市场的官员。
  • 乐正[yuè zhèng]
      1.谓整理音乐篇章。 2.指音乐的正声。 3.古时乐官之长。 4.复姓。战国时有乐正克。见《孟子.梁惠王下》。
  • 诚正[chéng zhèng]
      谓心意真诚﹐思想端正。
  • 判正[pàn zhèng]
      评定;评断。
  • 酒正[jiǔ zhèng]
      《周礼》官名,掌有关酒的政令,为酒官之长。《周礼.天官.酒正》:“﹝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郑玄注:“酒正,酒官之长。”后用以称朝廷的酒官。
  • 丽正[lì zhèng]
      1.附着于正道。语本《易.离》:“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 2.绚丽雅正。 3.见“丽正修书院”。
  • 局正[jú zhèng]
      谓有气度而纯正。
  • 晨正[chén zhèng]
      谓某星宿晨时正中于某一方位。
  • 醇正[chún zhèng]
      1.纯一,纯正。 2.淳朴正直。
  • 元正[yuán zhèng]
      1.正月元日。元旦。语出《书.舜典》:“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孔传:“月正﹐正月;元日﹐上日。” 2.善良正直。
  • 履正[lǚ zhèng]
      躬行正道。
  • 力正[lì zhèng]
      1.谓以强力争取。 2.以武力征伐。
  • 大正[dà zhèng]
      1.中正。 2.官名。 3.太白星的别名。
  • 民正[mín zhèng]
      民众之长。
  • 田正[tián zhèng]
      古代田官之长。
  • 表正[biǎo zhèng]
      1.谓以身为表率而正之。 2.指宰辅。
  • 坊正[fāng zhèng]
      管理街坊的小吏。
  • 归正[guī zhèng]
      1.回到正道。 2.宋代称陷于外邦者返回本朝为归正。
  • 请正[qǐng zhèng]
      请求指正。多用为敬辞。
  • 遒正[qiú zhèng]
      美好清正。
  • 匡正[kuāng zhèng]
      纠正;改正:~时弊。
  • 八正[bā zhèng]
      1.八方的和风。 2.即八正道。佛家语。
  • 心正[xīn zhèng]
      心意纯正不偏。
  • 贞正[zhēn zhèng]
      坚贞端方。
  • 人正[rén zhèng]
      即人元。夏历的岁首。
  • 发正[fā zhèng]
      发明订正。
  • 讬正[tuō zhèng]
      假托正直。
  • 金正[jīn zhèng]
      1.五行官之一。古代传说中的神。 2.指秋官。
  • 鸿胪正[hóng lú zhèng]
      鸿胪寺长官鸿胪寺正卿的省称。
  • 点正[diǎn zhèng]
      指点斧正。
  • 淳正[chún zhèng]
      忠厚正直。
  • 保章正[bǎo zhāng zhèng]
      唐代官名,掌观测﹑记录天象变异,以视吉凶。名出《周礼.春官》“保章氏”。
  • 牧正[mù zhèng]
      古官名。牧官之长,主管畜牧。
  • 有正[yǒu zhèng]
      指掌政的大臣。
  • 一正[yī zhèng]
      1.谓统一法度政令。 2.犹言一匡。 3.一经端正。
  • 祆正[xiān zhèng]
      官名。北齐至隋唐主管祆教之官。
  • 定正[dìng zhèng]
      改正。
  • 簿正[bù zhèng]
      谓立文书以正其不正。
  • 蹈正[dǎo zhèng]
      履行端正。
  • 奏正[zòu zhèng]
      1.奏请判处。 2.奏请更正。
  • 还正[hái zhèng]
      恢复纠正。
  • 远正[yuǎn zhèng]
      谓远离正道。
  • 纠正[jiū zhèng]
      改正(缺点、错误):纠正姿势ㄧ纠正偏差ㄧ不良倾向已得到纠正。
  • 斧正[fǔ zhèng]
      〈书〉敬辞,用于请人改文章。也作斧政。 敬辞,请人修改文章,也作“斧政”万析斧正,方可就梓。——陈衎《与邓彰甫书》
  • 司正[sī zhèng]
      古代行乡饮酒礼或宾主宴会时的监礼者。
  • 諟正[shì zhèng]
      犹订正。
  • 车正[chē zhèng]
      古代职掌车服诸事的官。
  • 册正[cè zhèng]
      旧时指把妾立为正妻。
  • 明正[míng zhèng]
      1.辨明。 2.公开惩处。正,治罪。 3.见“明证”。
  • 鲠正[gěng zhèng]
      刚正,正直。
  • 澄正[chéng zhèng]
      犹清正。
  • 土正[tǔ zhèng]
      古官名。五官之一。
  • 调正[tiáo zhèng]
      改变原有情况﹐使之适合标准。
  • 改正[gǎi zhèng]
      把错误的改为正确的:改正缺点ㄧ改正错别字。
  • 楷正[kǎi zhèng]
      端正,工整。
  • 体元居正[tǐ yuán jū zhèng]
      谓人君以天地之元气为本,常居正道以施政教。多指帝王即位。语出《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晋杜预注:“隐公之始年﹐周王之正月也。凡人君即位﹐欲其体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也。”孔颖达疏:“元正实是始长之义﹐但因名以广之。元者﹐气之本也﹐善之长也。人君执大本﹐长庶物﹐欲其与元同体﹐故称元年。正者﹐直方之间语也。直其行﹐方其义﹐人君当执直心﹐杖大义﹐欲其常居正道﹐故月称正也。”
  • 炎正[yán zhèng]
      指汉朝。
  • 木正[mù zhèng]
      古代五行官之一。
  • 参正[cān zhèng]
      参酌校正。
  • 稷正[jì zhèng]
      古代农官名。
  • 隆正[lóng zhèng]
      1.高的准则。 2.高而正。
  • 较正[jiào zhèng]
      校正(别人的说话);辩驳。
  • 托正[tuō zhèng]
      假托正直。
  • 印正[yìn zhèng]
      见“印证”。
  • 执正[zhí zhèng]
      1.主持公道。 2.谓驳正,纠正。 3.谓秉公处治。
  • 辅正[fǔ zhèng]
      1.辅佐匡正。 2.犹校正。
  • 纯正[chún zhèng]
      纯洁淳正。 纯粹;不搀杂其他成分一口很纯正的法语
  • 诸正[zhū zhèng]
      古代官名。
  • 真正[zhēn zhèng]
      ①名义与实质完全相符:群众是真正的英雄。②副词。表示非常肯定:教室整理得真正干净|这商品真正好销。
  • 核正[hé zhèng]
      查核订正。
  • 恭正[gōng zhèng]
      1.敬慎清正。 2.工整;端正。
  • 删正[shān zhèng]
      修改使正确。
  • 立正[lì zhèng]
      军事或体操口令,命令队伍(也可以是一个人)在原地站好。 士兵操练的一种姿式,脚跟并拢成45度,身体直立,手和臂自然地下垂在身体两侧,目视正前方,常用作口令
  • 郢正[yǐng zhèng]
      犹斧正。以诗文就正于人。
  • 任正[rèn zhèng]
      古代车箱底部木档,在前方﹑左方﹑右方者谓之“任正”。与在后方者(即所谓“轸”)共相构成车箱之方矩形,故称。
  • 裨正[bì zhèng]
      裨补匡正。
  • 僧正[sēng zhèng]
      僧官名。十六国后秦始立,统管秦地僧尼。南朝历代亦设。唐以后于州立僧正管理地方僧尼事务。
  • 贾正[jiǎ zhèng]
      古官名。掌管城市商业。调节物价。
  • 硬正[yìng zhèng]
      正直,问心无愧。
  • 扶正[fú zhèng]
      旧时把妾提到妻的地位叫扶正。
  • 肯正[kěn zhèng]
      秉公持正。
  • 屯正[tún zhèng]
      清代管理五十屯户的小官。
  • 弹正[dàn zhèng]
      纠弹;纠正。
  • 举正[jǔ zhèng]
      1.指出谬误﹐加以纠正。 2.列举其罪而正之以法。
  • 地正[dì zhèng]
      我国古代历法之一。指殷代以丑月(夏历十二月)为正月的历法。
  • 返正[fǎn zhèng]
      1.指帝王复位。 2.返归己方。
  • 四正[sì zhèng]
      1.古代贵族行射礼时举正爵以献宾客﹑国君﹑卿﹑大夫。 2.封建社会中的四种纲纪。《礼记.孔子闲居》:“天无二日,士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后人以此为四正。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人伦.四正》。 3.指君﹑臣﹑父﹑子之道。 4.四个正卦。即《周易》八卦中的坎﹑离﹑震﹑兑。或用以分主四时:坎主冬,离主夏,震主春,兑主秋;或用以分主四方:坎主北,离主南,震主东,兑主西。 5.健全;没有缺陷。
  • 节正[jié zhèng]
      纳入正轨﹐使合于正常。
  • 尊正[zūn zhèng]
      1.尊敬。 2.对人妻的敬称。
  • 开正[kāi zhèng]
      指正月初。
  • 耿正[gěng zhèng]
      刚强正直。
  • 体正[tǐ zhèng]
      礼仪规矩。体,通“礼”。
  • 务正[wù zhèng]
      从事正道。
  • 更正[gēng zhèng]
      改正已发表的谈话或文章中有关内容或字句上的错误:更正启事ㄧ那篇讲话要更正几个字。
  • 会正[huì zhèng]
      1.指会谈纳贡的事情。 2.会长。
  • 斥正[chì zhèng]
      犹指正。
  • 问正[wèn zhèng]
      请求教正。
  • 大居正[dà jū zhèng]
      以恪守正道为贵。大﹐尊尚。
  • 驳正[bó zhèng]
      批驳纠正。 纠正错误不妥之处,请驳正
  • 道正[dào zhèng]
      1.道观的住持,观主。 2.清代州属掌管道教事宜的机构道正司的长官。
  • 先正[xiān zhèng]
      1.亦作“先政”。前代的贤臣。 2.泛指前代的贤人。 3.前代的君长。
  • 宾正[bīn zhèng]
      谓摈弃正直之人。宾,通“摈”。
  • 仗正[zhàng zhèng]
      坚守正道。
  • 夏正[xià zhèng]
      夏历正月的省称。代指夏历。夏以正月为岁首,商以夏历十二月﹑周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见《史记.历书》。秦及汉初曾一度以夏历十月为正月。自汉武帝改用夏正后,历代沿用。
  • 议正[yì zhèng]
      拟议决定。
  • 辨正[biàn zhèng]
      辨明是非﹐改正谬误。
  • 引正[yǐn zhèng]
      犹引证。
  • 脩正[xiū zhèng]
      1.纠正。
  • 候正[hòu zhèng]
      古代军中负责侦察敌情的官员。
  • 授正[shòu zhèng]
      任命官长。
  • 饬正[chì zhèng]
      1.整饬使合标准。 2.谓整饬己身使行为谨严合礼。
  • 衰正[shuāi zhèng]
      衰怠与端正。
  • 拟正[nǐ zhèng]
      试任或代理官员改为正式任命。
  • 鞫正[jū zhèng]
      审理纠正。
  • 贴正[tiē zhèng]
      方言。正巧,刚巧。
  • 蠲正[juān zhèng]
      免除纠正。
  • 刚正[gāng zhèng]
      刚强正直:为人~。
  • 军正[jūn zhèng]
      军中执法官。
  • 秦正[qín zhèng]
      指夏历十月。正﹐一年的开始。秦以夏历十月为正月。
  • 订正[dìng zhèng]
      改正(文字中的错误)。 校正错误文字订正版
  • 誊正[téng zhèng]
      重新抄写。 重新抄写改正这是誊正的文本

正[zhèng]字在中间的词语

  • 避正堂[bì zhèng táng]
      1.见“避正殿”。 2.谓让出正厅。表示恭敬。
  • 天正节[tiān zhèng jié]
      道教定二月一日为天正节。
  • 县正堂[xiàn zhèng táng]
      旧时知府﹑知州﹑知县均为地方长官,其正式办公处为衙署大堂,因此称为正堂。故亦以“县正堂”为知县的代称。
  • 迁正黜色[qiān zhèng chù sè]
      谓古代帝王登基,改正朔,易服色。
  • 东正教[dōng zhèng jiào]
      见〖正教〗。
  • 四正四奇[sì zhèng sì qí]
      古阵法名。
  • 八正道[bā zhèng dào]
      佛教谓修习圣道的八种基本法门: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见《八正道经》。
  • 硬正气[yìng zhèng qì]
      坚强;有骨气。
  • 丽正门[lì zhèng mén]
      宋元时京师内城的正南门。
  • 检正官[jiǎn zhèng guān]
      宋代官名。中书省﹑门下省皆置,掌纠正省务。熙宁三年始置,旋罢,建炎﹑绍兴间屡置屡罢。
  • 避正寝[bì zhèng qǐn]
      见“避正殿”。
  • 修正主义[xiū zhèng zhǔ yì]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资产阶级思潮。它的基本特征是,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普遍真理。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各种面貌不断出现,既有来自右的修正主义,也有来自“左”的修正主义。
  • 归正人[guī zhèng rén]
      宋代称沦于外邦而返回本朝者为归正人。
  • 五雷正法[wǔ léi zhèng fǎ]
      五雷法。
  • 一本正經[yī běn zhèng jīng]
      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 避正殿[bì zhèng diàn]
      古代国家有灾异急难之事,帝王避离正殿,表示自我贬责,以期消灾弥难。
  • 归正丘首[guī zhèng qiū shǒu]
      见“归正首丘”。
  • 惟正之供[wéi zhèng zhī gòng]
      《书.无逸》:“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言惟正税是进。后指正税。古代法定百姓交纳的赋税。
  • 没正条[méi zhèng tiáo]
      方言。谓言行不合正理。
  • 題目正名[tí mù zhèng míng]
      戏曲用语。 元 明 杂剧和南戏的剧情提要。通常在结尾处用一联或二联对句,概括全剧主要关目,用末句写出此剧的全名,而此句的末三字或四字多为此剧的简称。如 马致远《汉宫秋》,其结尾对句是“沉黑江 明妃 青塚 恨,破幽梦孤鴈 汉 宫秋”;又 如王子 一《误入桃源》其结尾对句是“太白金星 降临凡世,紫霄玉女 夙有尘缘,青衣童子报知仙境,刘晨 阮肇 误入 桃源”,这两处对句的末句“破幽梦孤鴈 汉 宫秋”、“刘晨 阮肇 误入 桃源”便是这两个杂剧各自的全称。而《汉宫秋》、《误入桃源》便是其简称。在刊刻剧本时或把它放在

正[zhēng]字在开头的词语

  • 正月节[zhēng yuè jié]
      即元宵节。
  • 正朔[zhēng shuò]
      1.谓帝王新颁的历法。古代帝王易姓受命,必改正朔;故夏﹑殷﹑周﹑秦及汉初的正朔各不相同。自汉武帝后,直至现今的农历,都用夏制,即以建寅之月为岁首。 2.农历正月初一,一年的第一天:正朔朝会于庙。
  • 正月[zhēng yuè]
      正阳之月。指夏历四月。 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明年正月。——《明史》

正[zhēng]字在结尾的词语

  • 新正[xīn zhēng]
      1.农历新年正月。 2.农历正月初一﹐元旦。 农历新年正月因岁暮就在家过了年,新正方起身上任。——《平山冷燕》

正[zhēng]字在中间的词语

  • 王正月[wáng zhēng yuè]
      周 天子所颁历法的正月。周 以建子之月(农历十一月)为正。《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公羊 传:“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 文王 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清 顾炎武《日知录·王正月》:“未为天子,虽为建子而不敢谓之正。《武成》‘惟一月壬辰’是也。已为天子,则谓之正而復加王,以别於 夏 殷。《春秋》‘王正月’是也。”清 赵翼《陔馀丛考·春不书王》:“《春秋》每岁必书‘春,王正月’……以 周 月记事者,则 孔子 书‘王正月’以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