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
斤相关字典
斤[jīn]字的成语
- 半斤八两[bàn jīn bā liǎng]
八两:即半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轻重相等。通常比喻彼此不分上下。较多用于贬义 他胆小,我的胆子也不见得大,正是半斤八两。——叶圣陶《外国旗》
- 秤斤注两[chèng jīn zhù liǎng]
形容斤斤计较,顾小不顾大。
- 匠石运斤[jiàng shí yùn jīn]
匠:匠人;石:人名;运:抡;斤:斧子。指木匠石抡斧砍掉郢人鼻尖上的白灰,而没有碰伤郢人的鼻子。形容技艺精湛超群。
- 半斤八面[bàn jīn bā miàn]
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重量相等。比喻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亦作“一个半斤,一个八两”、“半斤对八两”。
- 鲁斤燕削[lǔ jīn yàn xuē]
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 称斤约两[chēng jīn yuē liǎng]
称:衡量轻重。计算轻重分量。比喻权衡轻重得失。
- 缺斤短两[quē jīn duǎn liǎng]
做买卖时货物短缺分量。 做买卖时货物短缺分量。又作“短斤缺两”
- 宋斤鲁削[sòng jīn lǔ xuē]
宋国产的斧头和鲁国产的曲刀。比喻当地特产的精良工具。
- 掂斤播两[diān jīn bō liǎng]
掂、播:托在掌上试轻重。比喻在小事情上过分计较。
- 大匠运斤[dà jiàng yùn jīn]
比喻人技艺精湛或文笔娴熟高超。
- 八两半斤[bā liǎng bàn jīn]
旧制一斤等于十六两,半斤即是八两。比喻彼此分量或程度不相上下。
- 斤车御史[jīn chē yù shǐ]
斤车:隐喻“斩”;御史:古代官名。指办案果敢神速的法官。
- 没斤没两[méi jīn méi liǎng]
没有大小、份量。指人做事不分轻重。
- 弄斤操斧[nòng jīn cāo fǔ]
拿斧头砍东西。引申指对作品的雕琢。
- 不露斤斧[bù lù jīn fǔ]
斤:斧头。看不见刀斧加工的痕迹。形容精巧自然。
- 分斤较两[fēn jīn jiào liǎng]
比喻为人小气,过分计较。
- 称斤注两[chēng jīn zhù liǎng]
形容只注重小节而没有气势。
- 郢匠挥斤[yǐng jiàng huī jīn]
比喻纯熟、高超的技艺。
- 短斤缺两[duǎn jīn quē liǎng]
做买卖时货物短缺分量。
- 鼻垩挥斤[bí è huī jīn]
挥舞斧头削除鼻端之垩。比喻指正错误。
- 运斤成风[yùn jīn chéng fēng]
运:挥动;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
- 斤斤较量[jīn jīn jiào liàng]
指在琐细的小事上过分计较。
- 斤斤计较[jīn jīn jì jiào]
斤斤:形容明察,引伸为琐碎细小。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指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事物或琐细事物
- 千斤重担[qiān jīn zhòng dàn]
比喻重要的工作与任务。 现在多用来比喻重要的工作与任务千斤重担,只有落在你的肩头上了
- 斤斤自守[jīn jīn zì shǒu]
斤斤:拘谨的样子。谨小慎微,自求无过。
- 争斤论两[zhēng jīn lùn liǎng]
指在细枝末节上与人相争理论。 指在细枝末节上与人相争理论他爱争斤论两,少招他
斤[jīn]字在开头的词语
- 斤迹[jīn jì]
斧头砍削的痕迹。
- 斤斤[jīn jīn]
过分计较(琐细的或无关紧要的事物):不要斤斤于表面形式,应该注重实际问题。
- 斤量[jīn liàng]
1.分量。 2.比喻责任。 3.力量。
- 斤风[jīn fēng]
谓技术高超。语出《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
- 斤斗云[jīn dǒu yún]
《西游记》中孙悟空翻跟斗时驾的云。
- 斤重[jīn zhòng]
重量。
- 斤斗[jīn dǒu]
〈方〉跟头。 〈方〉∶跟头翻斤斗
- 斤然[jīn rán]
斤斤然。谨慎貌。
- 斤石[jīn shí]
喻估算。
- 斤两[jīn liǎng]
分量,多用于比喻:他的话很有斤两。
- 斤欘[jīn zhú]
斧头与斧柄。
- 斤脉[jīn mài]
筋骨脉络。
- 斤节[jīn jié]
结实有劲。
- 斤斧[jīn fǔ]
1.斧头。 2.指兵器。 3.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
斤[jīn]字在中间的词语
- 千斤使[qiān jīn shǐ]
军中隐语,代称盔甲。
- 讲斤头[jiǎng jīn tóu]
方言。讲条件﹐讨价还价。
- 操斤客[cāo jīn kè]
指《庄子》寓言中的匠石。语本《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 七斤半[qī jīn bàn]
俗称。
- 千斤闸[qiān jīn zhá]
极重的闸门。
- 八斤半[bā jīn bàn]
头的俗称。
- 骨软斤麻[gǔ ruǎn jīn má]
1.亦作“骨软筋麻”。 2.形容精疲力尽的样子。 3.形容极其害怕的样子。
- 翻斤斗[fān jīn dǒu]
见“翻跟头”。
- 半斤八兩[bàn jīn bā liǎng]
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八两刚好是半斤。 半斤与八两二者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一般为贬义词。
- 有斤两[yǒu jīn liǎng]
有分量。谓受人尊重﹐说话做事有权威性。
- 郢人斤斲[yǐng rén jīn zhuó]
同“郢匠挥斤”。
- 二斤半[èr jīn bàn]
方言。指脑袋。
- 千斤顶[qiān jīn dǐng]
顶举重物的一种起重设备。多为人力驱动。按结构分螺旋千斤顶、齿条千斤顶和液压千斤顶等。广泛用于修理和安装等作业。
- 五斤手[wǔ jīn shǒu]
谓樵夫。
- 伤斤动骨[shāng jīn dòng gǔ]
见“伤筋动骨”。
- 筒子斤斗[tǒng zǐ jīn dǒu]
一种杂技名。
- 铜斤铁肋[tóng jīn tiě lèi]
见“铜筋铁骨”。
- 折斤斗[shé jīn dǒu]
翻跟头;打滚。
斤[jīn]字在结尾的词语
- 公斤[gōng jīn]
也称“千克”。公制中计量质量的基本单位﹐习惯上也用作重量单位。一公斤等于二市斤﹐或等于一千克﹑千分之一公吨。 国际公制重量或质量主单位,一公斤等于一千克,合二市斤
- 斧斤[fǔ jīn]
1.亦作“斧釿”。 2.泛指各种斧子。 3.泛指工具﹑利器。 4.以斧子修削。亦喻指过分雕琢。 各种斧子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宋. 苏轼《石钟山记》
- 俟伏斤[sì fú jīn]
复姓。《魏书.官氏志》:“俟伏斤氏,后改为俟氏。”一说,后改为斤氏。参阅《通志.氏族五》。
- 煤斤[méi jīn]
用作燃料的煤的泛称。
- 奇斤[qí jīn]
复姓。北魏有奇斤氏﹐后改为奇氏。见《魏书.官氏志》。
- 郢氏斤[yǐng shì jīn]
同“郢匠挥斤”。
- 辍斤[chuò jīn]
《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意谓自从搭档的人死后已不舞斧。后用“辍斤”指失去知己。
- 盐斤[yán jīn]
指盐。
- 颉斤[jié jīn]
唐代突厥族官名,又译为“俟斤”。
- 铜斤[tóng jīn]
指一定份量的铜钱。
- 风斤[fēng jīn]
指尖厉的寒风。
- 肉重千斤[ròu zhòng qiān jīn]
讥讽肥胖无才的人。
- 丝斤[sī jīn]
指蚕丝。蚕丝以斤计量,故称。
- 没眼斤[méi yǎn jīn]
没眼睛。谓不辨是非好歹。
- 俟斤[sì jīn]
突厥语irkin的音译。突厥部落首领之称。其先世官俟斤者﹐遂以为氏。参阅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二。俟斤作为官名﹐亦为契丹等所沿用。参阅《周书.异域传上.库莫奚》﹑《北史.蠕蠕传》﹑《新唐书.北狄传.契丹》。
- 山斤[shān jīn]
佛教语。高山的斤数。谓以斤两衡量须弥山的重量。喻佛法广大或佛寿无量。
- 成风斤[chéng fēng jīn]
《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后用为技艺高超的典故。
- 郢匠斤[yǐng jiàng jīn]
同“郢匠挥斤”。
- 面斤[miàn jīn]
见“面筋”。
- 运斤[yùn jīn]
1.亦作“运釿”。 2.挥动斧头砍削。 3.喻技艺的高超。
- 市斤[shì jīn]
市制重量的主单位。一市斤合五百克。市斤以上有市担,以百进;市斤以下有市两﹑市钱﹑市分﹑市厘﹑市毫﹑市丝,均以十进。我国过去长期通行十六两制,一市斤等于十六市两。后改为十两制,一市斤等于十两。通称斤。
- 千斤[qiān jīn]
1.千斤顶的简称。参见“千斤顶”。 2.机器中防止齿轮倒转的装置,是由安置在轴上的有齿零件和弹簧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