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新华字典>宣组词

宣相关字典

宣[xuān]字在开头的词语

  • 宣道[xuān dào]
      宣泄抒发。
  • 宣封[xuān fēng]
      指除授官爵的制书。封建时代除拜王公将相时,先将制书密封,再在规定的仪式上拆封宣读,故云。参阅宋程大昌《演繁露》卷四。
  • 宣告[xuān gào]
      宣布;告知。 宣布,告知宣告10月1日为国庆节
  • 宣视[xuān shì]
      1.同“宣示”。 2.视,通“示”。
  • 宣押[xuān yā]
      指宣布朝廷签署的文告。凡公文需书押,因称。
  • 宣传品[xuān chuán pǐn]
      作宣传鼓动用的物品。如传单﹑招贴画等。 有利于传扬的部分;尤指混在一般材料中的关于人或产品的广告
  • 宣报[xuān bào]
      通告;向群众报告。
  • 宣坛[xuān tán]
      做道场用的诵经台。
  • 宣腿[xuān tuǐ]
      云南省宣威县出产的火腿。也叫宣威腿或云腿。
  • 宣备[xuān bèi]
      尽备;完备。古人书信末尾常用“不宣备”,犹云不一一细说。
  • 宣宣[xuān xuān]
      形容众音齐奏,声响很大。
  • 宣劝[xuān quàn]
      1.敦促劝勉。 2.指皇帝赐酒劝饮。
  • 宣承[xuān chéng]
      谓承奉宣扬。
  • 宣慰司[xuān wèi sī]
      元置宣慰使司,管理军民事务,分道掌管郡县,为行省和郡县间的承转机关。明清时不设于内地,而独存于土司。参阅《文献通考》卷六十﹑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
  • 宣烈[xuān liè]
      南朝宋舞名。
  • 宣气[xuān qì]
      1.谓发散阳气,以生万物。 2.宣泄滞气。
  • 宣曲[xuān qǔ]
      见“宣曲宫”。
  • 宣平门[xuān píng mén]
      汉代长安城东出北头第一门名宣平门,也叫东都门或都门,省称宣平。
  • 宣花斧[xuān huā fǔ]
      古兵器名。
  • 宣惠[xuān huì]
      普施惠爱。
  • 宣叙调[xuān xù diào]
      也称“朗诵调”。一种基于语言音调的吟唱性曲调。大多节奏自由而伴奏亦较简单。在歌剧或清唱剧等大型声乐曲中,人物间的对话通常均用宣叙调。
  • 宣宗[xuān zōng]
      武宗的叔父李忱,唐宪宗之子,年号大中。如:宣宗初亦号供奉,程既审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 宣敷[xuān fū]
      讲说,敷陈。
  • 宣战[xuān zhàn]
      ①一国向敌对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的声明。根据1907年《海牙公约》规定,宣战必须在开战前宣告,可以表明宣战的理由。是否宣战并不能决定战争的性质,侵略战争即使经过宣战,也是非正义的。②泛指开展激烈斗争:向大自然宣战。
  • 宣化[xuān huà]
      传布君命,教化百姓。
  • 宣淫[xuān yín]
      公然淫乱,毫无避忌。
  • 宣取[xuān qǔ]
      1.皇帝下旨索取某物。 2.犹宣召。
  • 宣教[xuān jiào]
      1.宣布教令。 2.宣扬教化。 3.宋代迪功郎的别称。 4.宣传和教育。 宣传教育
  • 宣华[xuān huá]
      鲜明的花色。
  • 宣纸[xuān zhǐ]
      一种书画用纸。用檀树皮为主要原料制成。原产于唐代宣州(今安徽泾县),故名。纸质洁白、细致、柔软,宜书宜画,也用于雕版印刷。原有渗化性能的,称“生纸”;煮捶或上蜡砑光的,称“熟纸”。 出产于安徽宣城、泾县的一种绵软坚韧的纸张,不容易破裂,吸墨均匀,一向为书画家所珍爱
  • 宣誓[xuān shì]
      当众表示严格遵行的决心:宣誓就职|入团宣誓。
  • 宣抚使[xuān fǔ shǐ]
      官名。唐德宗后,派朝官巡视经过战乱及受灾的地区,称宣慰安抚使或宣抚使。宋代宣抚使为镇抚一方之军政长官,职位高于安抚使。元于西南地区设宣抚司,参用土官,处理地方军政大事。明清宣抚使皆土官世袭之职。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续文献通考.职官十》。
  • 宣判[xuān pàn]
      “宣告判决”的简称。法院向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和旁听群众宣告对案件的判决。我国法律规定,宣判一律公开进行;即使是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也公开宣判。
  • 宣吐[xuān tǔ]
      宣读,当众朗读。
  • 宣露[xuān lù]
      1.泄露;透露。 2.显露;外露。
  • 宣葬[xuān zàng]
      奉皇帝命令办理的丧葬。
  • 宣展[xuān zhǎn]
      舒畅,舒展。
  • 宣源[xuān yuán]
      宣示源头。
  • 宣和殿[xuān hé diàn]
      宋宫殿名。
  • 宣尉司[xuān wèi sī]
      即宣慰司。亦借称宣慰使。
  • 宣德门[xuān dé mén]
      北宋京城宫门名。
  • 宣对[xuān duì]
      谓臣下应诏回答皇帝的垂询。
  • 宣称[xuān chēng]
      公开表示。公开表示这家报纸宣称它是拥护政府政策的
  • 宣传[xuān chuán]
      ①告诉传达:宣传军事,指授诸将。②向群众说明讲解:宣传党的政策|宣传队员。
  • 宣畼[xuān chàng]
      同“宣畅”。
  • 宣教师[xuān jiào shī]
      指传教士。
  • 宣风[xuān fēng]
      宣扬风教德化。
  • 宣述[xuān shù]
      1.表述;描叙。 2.犹宣讲。
  • 宣请[xuān qǐng]
      下诏召请。
  • 宣和体[xuān hé tǐ]
      北宋宣和年间画院中形成的一种绘画流派及风格。多以山水﹑花鸟﹑宫室台阁为题材,强调“格法”,讲究工致富丽。
  • 宣飏[xuān yáng]
      宣扬,广泛传布。
  • 宣锡[xuān xī]
      宣赐。指皇帝赏赐。
  • 宣劳[xuān láo]
      1.降旨慰劳。 2.尽力,效劳。
  • 宣茶[xuān chá]
      谓皇帝召见大臣时赐茶。
  • 宣隘[xuān ài]
      谓声音的高下抑扬。
  • 宣笔[xuān bǐ]
      指安徽宣城所产的毛笔。
  • 宣绩[xuān jì]
      谓建树功绩。
  • 宣力[xuān lì]
      效力;尽力。
  • 宣导[xuān dǎo]
      1.疏散;疏通。 2.开导。 3.传呼引导。 疏通,引导
  • 宣协[xuān xié]
      宣扬协和。
  • 宣曲宫[xuān qǔ gōng]
      汉宫名。亦省称“宣曲”。
  • 宣圣[xuān shèng]
      汉平帝元始元年谥孔子为褒成宣公。此后历代王朝皆尊孔子为圣人,诗文中多称为“宣圣”。
  • 宣演[xuān yǎn]
      宣扬传布。
  • 宣辨[xuān biàn]
      清楚地分辨。
  • 宣勑[xuān chì]
      1.亦作“宣敕”。亦作“宣勅”。 2.发布命令。 3.宣与敕。为国家任命或调遣官员的正式文书。
  • 宣卷[xuān juàn]
      1.元﹑明﹑清时,僧徒讲唱宝卷,称为宣卷。 2.指由宝卷发展而来,至清代形成的一种曲艺形式。原来专唱佛教故事,后来渐以演民间传说故事为主。
  • 宣招[xuān zhāo]
      谓帝王下令招纳。
  • 宣差[xuān chà]
      1.帝王派遣的使者。 2.供传唤役使的差人。
  • 宣陈[xuān chén]
      宣讲陈说。
  • 宣章[xuān zhāng]
      昭明,显彰。
  • 宣德窰[xuān dé yáo]
      明 宣德 年间于 江西 景德镇 所设的官窑。 所选瓷器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参阅 清 朱琰《陶说》。
  • 宣扬[xuān yáng]
      1.广泛传布;传扬。 2.谓张扬于外。 3.对众讲解﹑说明。 4.高声念诵。 广泛传布,传扬;亦指张扬于外
  • 宣犹[xuān yóu]
      1.亦作“宣猷”。 2.明达而顺乎事理。《诗.大雅.桑柔》:“维此惠君,民之所瞻。秉心宣犹,考慎其相。”马瑞辰通释:“《韩诗》释《淇奥》诗曰:宣,显也。显即明也。犹﹑猷﹑繇,古通用……《广雅.释诂》又曰:猷,顺也。秉心宣犹,言其持心明且顺耳。”《晋书.武帝纪》:“昔朕皇祖宣王,圣哲钦明,诞应期运,熙帝之载,肇启洪基。伯考景王,履道宣猷,缉熙诸夏。”宋曾巩《节度加宣徽制》:“夫德茂者,其赏异;功隆者,其报殊。是畴其底绩之勤,锡以宣猷之号。”一说,宣犹即遍谋,普遍征求意见。 3.施展谋划与方略。
  • 宣泄[xuān xiè]
      1.泄露;泄漏。 2.犹言舒散。 3.排放,泄出。
  • 宣坐[xuān zuò]
      皇帝赐臣子坐,称为“宣坐”。
  • 宣下[xuān xià]
      向下级宣布诏令。
  • 宣旬[xuān xún]
      巡抚各地,宣扬德教。语出《诗.大雅.江汉》:“王命召虎,来旬来宣。”毛传:“旬,徧也。”
  • 宣捷[xuān jié]
      宣布胜利的消息。
  • 宣诏[xuān zhào]
      1.宣读诏书;下达诏命。 2.谓帝王召见。诏,召。 3.指诏命。
  • 宣徽院[xuān huī yuàn]
      官署名。唐肃宗以后设宣徽南北院使,以宦官担任,总领宫中诸司及三班内侍的名籍和郊祀朝会宴飨供帐等事宜。后宦官势力渐大,位职亦尊。五代和宋以大臣充当,常以枢密院官兼任。宋南渡后废。辽﹑金﹑元亦置。明初改并其职掌于光禄寺。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续文献通考.职官六》。
  • 宣科[xuān kē]
      念诵。
  • 宣慰使[xuān wèi shǐ]
      官名。唐元和十四年,平淄青节度留后李师道,分其地为三镇,以杨于陵充淄青十二州宣慰使。此是临时性差遣,不为常制,见《旧唐书.杨于陵传》。元代为宣慰使司长官。至明清时不设于内地,而专设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土司世袭之官。参见“宣慰司”。
  • 宣令[xuān lìng]
      传达帝王的命令。
  • 宣省[xuān shěng]
      遍察;巡视。
  • 宣布[xuān bù]
      1.谓公之于众。 2.宣扬,广为宣传。 3.流布;泄漏。 公之于众宣布大赦
  • 宣翼[xuān yì]
      辅佐。
  • 宣于[xuān yú]
      复姓。十六国时汉国刘渊有太史令宣于修之。见《晋书.刘元海载记》。
  • 宣德郎[xuān dé láng]
      官名。隋置,为散官。唐沿用。宋政和四年以为与宣德门名相同,曾改称宣教郎。明﹑清仍为散官。
  • 宣漏[xuān lòu]
      泄露。
  • 宣防[xuān fáng]
      见“宣房”。
  • 宣旨[xuān zhǐ]
      宣布旨令﹑诏书。
  • 宣室[xuān shì]
      1.古代宫殿名。殷代宫名。 2.古代宫殿名。指汉代未央宫中之宣室殿。 3.泛指帝王所居的正室。
  • 宣辑[xuān jí]
      谓招安。
  • 宣郁[xuān yù]
      宣泄心中的郁闷。
  • 宣父[xuān fù]
      旧时对孔子的尊称。
  • 宣赞舍人[xuān zàn shè rén]
      官名。宋代设置。原名通事舍人,政和中改称宣赞舍人,掌传宣赞谒之事。
  • 宣赐[xuān cì]
      谓帝王赏赐。
  • 宣助[xuān zhù]
      宣扬佑助。
  • 宣燎[xuān liáo]
      明亮的火炬。
  • 宣讲[xuān jiǎng]
      1.诵读讲解。 2.对众宣传讲述。
  • 宣问[xuān wèn]
      1.帝王后妃向臣下发问。 2.犹安慰。
  • 宣婬[xuān yín]
      见“宣淫”。
  • 宣头[xuān tóu]
      晩唐枢密使自禁中受诏,出付中书省,称为“宣”。至五代后唐时,不由中书省,直接发至枢密院者亦称为“宣”,小事则发“头子”,又称“宣头”。见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南唐李中《碧云集》中有《己未岁冬捧宣头离下蔡》﹑《捧宣头许归侍养》等诗题。
  • 宣赦[xuān shè]
      宣布赦书。
  • 宣染[xuān rǎn]
      着力宣传(新闻故事、特写、或其他新闻项目)。如:报界…把此事尽量地加以宣染。
  • 宣光[xuān guāng]
      1.周宣王和东汉光武帝的合称。二人皆旧时所称中兴之主。 2.西晋洛阳宫殿名。 3.借指京都的宫殿。
  • 宣疏[xuān shū]
      诵读祝祷文。
  • 宣募[xuān mù]
      公开招募。
  • 宣达[xuān dá]
      1.谓传达旨意。 2.表达。 3.疏通,通畅。
  • 宣传画[xuān chuán huà]
      也叫“招贴画”。以宣传鼓动、制造舆论为目的,常带有号召性的醒目文字的绘画。多大量复制,张贴于公共场所。有政治性的,也有文化性的或商业性的。一般有造型简明、色彩鲜艳等特点。 亦称“招贴画”。带有号召性标题的进行宣传、鼓动的画
  • 宣尼[xuān ní]
      汉平帝元始元年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后因称孔子为宣尼。见《汉书.平帝纪》。
  • 宣慈[xuān cí]
      本谓博闻慈爱。后泛指博爱众人。
  • 宣振[xuān zhèn]
      宣扬和振作。
  • 宣示[xuān shì]
      1.显示;展示。 2.宣布;公布。 3.宣扬。 4.晓谕;揭明。
  • 宣麻[xuān má]
      唐宋拜相命将,用白麻纸写诏书公布于朝,称为“宣麻”。后遂以为诏拜将相之称。《新唐书.百官志一》:“开元二十六年,又改翰林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专掌内命。凡拜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
  • 宣谕使[xuān yù shǐ]
      官名。宋置。专掌奉使宣谕朝廷旨意,事毕即去职。绍兴后以宣谕使负责招抚,或按察官吏,或节制军马,职权渐重。参阅《宋史.职官志七》。
  • 宣勒[xuān lè]
      申令制止。
  • 宣德炉[xuān dé lú]
      明朝宣德年间铸造的铜质香炉。省称“宣炉”。由于铜经过精炼,又加进一些金银等贵重金属,色泽极为美观,成为明代一种著名的美术工艺品。炉,也写作“炉”。
  • 宣德窑[xuān dé yáo]
      明宣德年间于江西景德镇所设的官窑。所选瓷器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参阅清朱琰《陶说》。
  • 宣政门[xuān zhèng mén]
      唐代宫门名。在宣政殿之前。
  • 宣曜[xuān yào]
      显耀光辉。
  • 宣发[xuān fā]
      疏导发散。
  • 宣散[xuān sàn]
      宽舒而松弛。
  • 宣读[xuān dú]
      当众朗读。当众朗读向记者宣读一项声明
  • 宣畅[xuān chàng]
      1.宣扬;传布。 2.舒散;抒发。 3.流畅。
  • 宣政[xuān zhèng]
      1.宣扬政教。 2.唐长安宫殿名。在大明宫内,凡隆重仪式,多于此举行。 3.宋徽宗年号政和﹑宣和的并称。亦借指宋徽宗。

宣[xuān]字在结尾的词语

  • 布宣[bù xuān]
      传布宣扬。
  • 明宣[míng xuān]
      大力宣扬。
  • 夹宣[jiā xuān]
      双层的宣纸。
  • 虎皮宣[hǔ pí xuān]
      有浅色斑纹的红、黄、绿等色的宣纸。
  • 光宣[guāng xuān]
      犹发扬光大。
  • 笔宣[bǐ xuān]
      谓以文字表达。
  • 不宣[bù xuān]
      1.不显扬;不公开说出。 2.汉杨修《答临淄侯笺》:“反答造次,不能宣备。”后以“不宣”谓不一一细说。旧时书信末尾常用此语。
  • 讲宣[jiǎng xuān]
      讲说宣导。
  • 彰宣[zhāng xuān]
      显扬﹐宣示。
  • 风宣[fēng xuān]
      1.广泛传播。 2.风教广布。
  • 述宣[shù xuān]
      1.继承和发扬。 2.阐述;阐扬。
  • 仲宣[zhòng xuān]
      汉末文学家王粲的字,为“建安七子”之一。博学多识,文思敏捷,善诗赋,尤以《登楼赋》着称。
  • 朱宣[zhū xuān]
      即少昊(皞)氏。传说中古部落首领名,亦称金天氏。
  • 藩宣[fān xuān]
      1.比喻卫国重臣。语本《诗.大雅.崧高》:“四国于蕃,四方于宣。”马瑞辰通释:“‘宣’,当为‘垣’之叚借……‘四国于蕃,四方于宣’犹《板》之诗:‘价人维藩,大师维垣’也。” 2.用以指藩国﹑藩镇。
  • 旬宣[xún xuān]
      周遍宣示。语本《诗·大雅·江汉》:“王命 召虎,来旬来宣”。
  • 帝宣[dì xuān]
      1.指少昊氏。又称朱宣。 2.指皇帝的敕令。
  • 鬯宣[chàng xuān]
      畅达说明。鬯,通“畅”。
  • 敷宣[fū xuān]
      传播,宣扬。
  • 口宣[kǒu xuān]
      1.口头宣布(帝王之命)。 2.一种慰劳臣下的简短诏令。 3.佛教语。谓对弟子之垂诫。
  • 文宣[wén xuān]
      指孔子。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孔子为文宣王。
  • 究宣[jiū xuān]
      1.彻底了解。 2.详尽表述。
  • 昭宣[zhāo xuān]
      明宣。
  • 颁宣[bān xuān]
      谓逐个赐予。
  • 泄宣[xiè xuān]
      宣泄,宣露。
  • 道宣[dào xuān]
      称说;宣扬。
  • 正宣[zhèng xuān]
      唐制,诏令由中书省拟定,门下省进画,尚书省奉行。完备此项手续的宣命为正宣。以别于皇帝口谕﹑亲书或宫中径发而不通过外廷的敕书。
  • 奉宣[fèng xuān]
      宣布帝王的命令。

宣[xuān]字的成语

  • 心照不宣[xīn zhào bù xuān]
      照:知道;宣:公开说出。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
  • 密而不宣[mì ér bù xuān]
      宣:公开。保守秘密,不肯公开宣布。 指官方封锁秘密而不宣告密而不宣的任务
  • 大肆宣传[dà sì xuān chuán]
      极力宣传使大家知道。
  • 宣之使言[xuān zhī shǐ yán]
      宣:放,开导。引导人民,使他们敢于发表意见。
  • 不宣而战[bù xuān ér zhàn]
      指不宣布开战,就突然发起进攻。 意为不宣布开战,就突然发起进攻
  • 秘而不宣[mì ér bù xuān]
      宣:公开说出。保守秘密,不肯宣布。 保守秘密,不对外宣布
  • 湮没不宣[yān mò bù xuān]
      湮:埋没。名声被埋没,没有宣传出去。
  • 五色相宣[wǔ sè xiāng xuān]
      各种相互映衬。形容诗歌辞藻华丽。
  • 宣化承流[xuān huà chéng liú]
      宣布恩德,承受风教。指官员奉君命教化百姓。
  • 宣威耀武[xuān wēi yào wǔ]
      耀:显扬。炫耀武力,显示威风。形容得意夸耀的神态。
  • 导欲宣淫[dǎo yù xuān yín]
      倡导情欲,宣泄淫乱之事。
  • 照本宣科[zhào běn xuān kē]
      照:按照;本:书本;宣:宣读;科:科条,条文。照着本子念条文。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 形容只是死板地照本子念,不能结合实际,灵活发挥

宣[xuān]字在中间的词语

  • 仲宣楼[zhòng xuān lóu]
      即当阳县城楼,在今湖北省。汉王粲(字仲宣)于此楼作《登楼赋》,故称。后遂用为典故,借指诗人登临抒怀之处。
  • 独立宣言[dú lì xuān yán]
      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宣布独立的纲领性文件。由杰弗逊等起草。1776年7月4日在大陆会议上通过。宣告解除同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组成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以后,7月4日成为美国国庆日。
  • 空名宣头[kōng míng xuān tóu]
      同“空名告身”。
  • 戎宣王尸[róng xuān wáng shī]
      传说为犬戎神名。
  • 白宣帽[bái xuān mào]
      白色高帽。旧时迷信谓地府官吏所戴之帽。
  • 仿宣纸[fǎng xuān zhǐ]
      一种仿照宣纸的工艺做成的纸。
  • 空头宣敕[kōng tóu xuān chì]
      即空名告身。
  • 谢宣城[xiè xuān chéng]
      即“谢朓(464谢宣城499)”。字玄晖,河南太康人。他的往父、父亲都是南北朝的官吏,他的母亲是宋武帝刘骏的女儿长城公主,所以他不但是贵族,也是皇族。他是谢灵运的堂侄,被称做“小谢”。李白诗中“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就是指他。又因他做过宣城大守,遂被称做“谢宣城”。
  • 八一宣言[bā yī xuān yán]
      即“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