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
土相关字典
土[tǔ]字的成语
- 入土为安[rù tǔ wéi ān]
旧时土葬,人死后埋入土中,死者方得其所,家属方觉心安。
- 本乡本土[běn xiāng běn tǔ]
指本地,家乡。 自己家乡一带的人或物产就是本乡本土的人,除非不做官还使得;要是做官的,谁保的住总在一处。——《红楼梦》
- 土壤细流[tǔ rǎng xì liú]
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乡土难离[xiāng tǔ nán lí]
乡土:家乡,故土。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
- 撮土为香[cuō tǔ wéi xiāng]
撮土:用手把土聚拢成堆。指以撮土代替烧香敬神。
- 故土难离[gù tǔ nán lí]
故土:出生地,或过去住过的地方,这里指故乡、祖国。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
- 食毛践土[shí máo jiàn tǔ]
毛:指地面所生之谷物;贱:踩。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国君所有。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
- 西方净土[xī fāng jìng tǔ]
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 土牛木马[tǔ niú mù mǎ]
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 桑土之谋[sāng tǔ zhī móu]
比喻勤于经营谋划,防患未然。同“桑土绸缪”。
- 水土不服[shuǐ tǔ bù fú]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初到一个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暂时未能适应而出现的各种病状。如食欲不振、腹胀、腹痛泄泻或月经不调等
- 不伏水土[bù fú shuǐ tǔ]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同“不服水土”。
- 率土之滨[shuài tǔ zhī bīn]
沿着王土的边涯。犹言普天之下,四海之内。
- 面如土色[miàn rú tǔ sè]
脸色呈灰白色。形容惊恐之极。
- 面如灰土[miàn rú huī tǔ]
脸色如泥土一样。形容极端恐惧。亦形容病态。
- 土龙沐猴[tǔ lóng mù hóu]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 胙土分茅[zuò tǔ fēn máo]
胙:赐;分茅: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仪式。指分封爵位和土地。
- 开疆拓土[kāi jiāng tuò tǔ]
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 视如粪土[shì rú fèn tǔ]
粪土:秽土,脏土。看得如同粪土那样恶劣、下贱。比喻极为蔑视。 粪土:秽土;脏土。看得如同秽土那样恶劣、下贱。比喻极为蔑视
- 土牛石田[tǔ niú shí tián]
石田:不可耕种的田。指无用之物。比喻没有用处。
- 皇天后土[huáng tiān hòu tǔ]
皇天:古代称天;后土:古代称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古人对天地的尊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左传.僖公十五年》
- 大兴土木[dà xīng tǔ mù]
兴:创办;土木:指建筑工程。大规模地盖房子。 大事兴建,土木工程很大却好庄间狄员外大兴土木,创起两座三起高楼。——《醒世姻缘传》
- 茅屋土阶[máo wū tǔ jiē]
茅草的房屋,泥土的台阶。比喻住房简陋。
- 土豪劣绅[tǔ háo liè shēn]
指旧时乡间有钱有势的恶霸、品行恶劣的绅士。
- 土瘠民贫[tǔ jí mín pín]
土地贫瘠,人民贫穷。
- 灰容土貌[huī róng tǔ mào]
形容面容龌龊丑陋。
- 负土成坟[fù tǔ chéng fén]
背土筑坟。古代认为是一种孝义的行为。
- 土八路[tǔ bā lù]
八路:八路军。指非正规军,引申为土气的人。
- 列土封疆[liè tǔ fēng jiāng]
列:同“裂”;封疆:划定疆界。帝王将土地分封给大臣。
- 方土异同[fāng tǔ yì tóng]
方土:指各地地形、物产、风俗、人情。各地地形、物产、风俗、人情的不同。
- 土洋结合[tǔ yáng jié hé]
把简单的设备或技术同现代化的设备或技术结合起来。
- 土头土脑[tǔ tóu tǔ nǎo]
指行为、举止、服饰等不合时尚。 指行为、举止、服饰等不合时尚一扫以往土头土脑的样子
- 挥金如土[huī jīn rú tǔ]
挥:散。把钱财当成泥土一样挥霍。形容极端挥霍浪费。 挥霍钱财像撒泥土一样。形容极端奢侈浪费两个拆家精,挥金如土,不务正业
- 一片焦土[yī piàn jiāo tǔ]
形容遭遇火灾(或战火),房屋全部被衩焚毁的景象。
- 拓土开疆[tuò tǔ kāi jiāng]
开拓领土和疆界。
- 一抔之土[yī póu zhī tǔ]
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
- 风土人情[fēng tǔ rén qíng]
风土:山川风俗、气候等的总称;人情:人的性情、习惯。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指一个地方的气候、地势、习俗、礼节、喜好等我是初到此地,不懂这里的风土人情
- 半截入土[bàn jié rù tǔ]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 茅茨土阶[máo cí tǔ jiē]
茨:用茅草、芦苇盖的屋顶;阶:台阶。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 寸土必争[cùn tǔ bì zhēng]
即使是一点点土地,也要和敌人争夺。形容对敌斗争毫不退让。
- 土包子[tǔ bāo zi]
指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人,如果是说别人,有轻蔑意。如果是说自己,有自谦意。
- 广土众民[guǎng tǔ zhòng mín]
土地广阔,人民众多。 土地广大,人民众多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乐不存焉。——《孟子.尽心上》
- 土崩瓦解[tǔ bēng wǎ jiě]
瓦解:制瓦时先把陶土制成圆筒形,分解为四,即成瓦,比喻事物的分裂。象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比喻彻底垮台。 如土之崩坠、瓦之破碎。比喻彻底崩溃、不可收拾 封建帝制不是早就土崩瓦解了吗
- 累土聚沙[lěi tǔ jù shā]
比喻积累收聚。
- 土埋半截[tǔ mái bàn jié]
比喻活不了多久。 比喻活不了多久我跟你六婶子都是土埋半截的人啦
- 土里土气[tǔ lǐ tǔ qì]
1.指没有见过世面的意思,具有或表现出各种乡下人特性的。
- 天府之土[tiān fǔ zhī tǔ]
天府:天生的仓库;土:土地,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 展土开疆[zhǎn tǔ kāi jiāng]
展:拓展;开:开拓;疆:边疆。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 土洋并举[tǔ yáng bìng jǔ]
本国的土法和外国的洋法都采用。 本国的(土)法和外国的(洋)法都采用
- 土龙刍狗[tǔ lóng chú gǒu]
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 安土息民[ān tǔ xī mín]
安土:使地方安定;息民:使人民生息。安定社会秩序,让人民休养生息。
- 捻土为香[niǎn tǔ wéi xiāng]
捏泥成香。因不及备香,以此表示虔诚。
- 赐茅授土[cì máo shòu tǔ]
封建社会帝王分封诸侯的一种礼仪。帝王以五色土为太社,分封诸侯时,各授以他们相应的某方某色土,如东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并包以白茅,使归以立社。
- 怀土之情[huái tǔ zhī qíng]
怀:怀念;土:故土,家乡。怀念故乡的情感。
- 率土同庆[shuài tǔ tóng qìng]
犹言普天同庆。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 犹言普天同庆臣某言:伏奉七月十三日制书,大赦天下,跪捧宣布,蹈舞欢呼,自天降休,率土同庆。——唐. 白居易《贺上尊号后大赦天下表》
- 土鸡瓦狗[tǔ jī wǎ gǒu]
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 同“土鸡瓦犬”。
- 簸土扬沙[bǒ tǔ yáng shā]
指虚张声势。
- 播土扬尘[bō tǔ yáng chén]
播:扬。指尘土飞扬。形容飞奔。
- 土生土长[tǔ shēng tǔ zhǎng]
当地生长的。 当地出生,当地长大 土生土长的干部
- 桑土绸缪[sāng tǔ chóu miù]
比喻勤于经营,防患未然。
- 率土归心[shuài tǔ guī xīn]
率土:四海之內。指天下归心。同“率土宅心”。
- 衣冠土枭[yī guān tǔ xiāo]
犹衣冠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卑劣的人。
- 水来土掩[shuǐ lái tǔ yǎn]
大水来了,用土堵住。比喻敌人来犯,就引兵抵抗。
- 一抔黄土[yī póu huáng tǔ]
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 陵土未干[líng tǔ wèi gān]
陵:陵墓。指皇帝刚死不久。
- 普天率土[pǔ tiān shuài tǔ]
普天:整个天下;率土:指四海之内。指全中国或全世界。
- 瘴乡恶土[zhàng xiāng è tǔ]
瘴:瘴气。指瘴气、瘴疠流行的贫瘠和落后的地方。
- 安土重迁[ān tǔ zhòng qiān]
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在家乡住惯了,很不愿意搬迁
- 朽木粪土[xiǔ mù fèn tǔ]
朽木:烂木头;粪土:脏土臭泥。比喻不堪造就、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
- 土生土养[tǔ shēng tǔ yǎng]
土:本地的、本国的。当地成长起来的。
- 游尘土梗[yóu chén tǔ gěng]
游尘:四处漂浮的尘土;土梗:指泥制的小人。比喻琐碎或轻贱的事物。
- 土扶成墙[tǔ fú chéng qiáng]
比喻人应该互相扶助。
- 守土有责[shǒu tǔ yǒu zé]
指军人或地方官有保卫国土的责任。
- 寸土尺金[cùn tǔ chǐ jīn]
比喻土地收益极高,极其贵重。
- 抔土未干[póu tǔ wèi gān]
抔:手捧;抔土:一捧土,这里指陵墓。陵墓上的土还没有干。比喻死去不久。
- 立锥之土[lì zhuī zhī tǔ]
立锥:插锥子。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能容身的极小地方。
- 飞土逐肉[fēi tǔ zhú ròu]
抛掷土丸以逐禽兽。同“飞土逐害”。
- 土木形骸[tǔ mù xíng hái]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裂土分茅[liè tǔ fēn máo]
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 灰头土脸[huī tóu tǔ liǎn]
1.满头满脸沾上尘土的样子:他扬完了场,闹了个~。
- 寸土不让[cùn tǔ bù ràng]
一寸土地也不让人。
- 一抔土[yī póu tǔ]
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
- 卷土重来[juǎn tǔ chóng lái]
卷土:人马奔跑时尘土飞卷。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恢复势力,重新猛扑过来
- 累土至山[lěi tǔ zhì shān]
比喻由小到大,积少成多。
- 软红香土[ruǎn hóng xiāng tǔ]
形容都市的繁华。
- 土崩鱼烂[tǔ bēng yú làn]
鱼烂:鱼腐烂从内脏起。比喻国家内部发生动乱。
- 政庞土裂[zhèng páng tǔ liè]
庞:庞杂;裂:分裂。政策杂乱,国土分裂。指政治混乱,地方势力割据。
- 粪土不如[fèn tǔ bù rú]
还比不上粪便和泥土。形容极无价值的东西。
- 析珪胙土[xī guī zuò tǔ]
谓封爵分土。
- 恋土难移[liàn tǔ nán yí]
留恋故土,不愿移居他处。
- 积土成山[jī tǔ chéng shān]
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积少成多。 堆积的土多了可以成为山,比喻事业成功由点滴积累而来
土[tǔ]字在结尾的词语
- 实土[shí tǔ]
实际管辖的土地。
- 观音土[guān yīn tǔ]
一种白色的黏土。也叫观音粉。
- 霾土[mái tǔ]
飞扬的尘土。
- 佛土[fó tǔ]
1.佛教谓佛陀所居住或应化的种种国土。有净土﹑秽土﹑性土﹑报土等。 2.特指净土。 3.指佛寺。
- 齐土[qí tǔ]
1.古指中国﹐即华夏族统治的地区。 2.犹齐地。泛指战国时齐国所在的地区。
- 九土[jiǔ tǔ]
九州的土地。指国土:周览九土,足历五都。
- 灰土[huī tǔ]
尘土:车后卷起一片灰土。
- 兼土[jiān tǔ]
兼并土地。
- 风土[fēng tǔ]
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土地、山川、气候、物产等)和风俗、习惯的总称:风土人情 。 指风俗习惯与地理环境等
- 轻土[qīng tǔ]
松散的泥土。
- 星土[xīng tǔ]
古时以为山川之精,上应星辰,故以星宿分主九州地域或诸侯封域。这些地域或封域即称星土。
- 一丘土[yī qiū tǔ]
指坟墓。
- 还土[hái tǔ]
1.回到封地。 2.返回大地。 3.开矿之后,用泥土填塞坑洞。
- 坡土[pō tǔ]
山坡地。
- 囊土[náng tǔ]
以袋盛土。
- 心土[xīn tǔ]
介于表土层与底土层之间的一层土壤。 表土和底土之间的那层土
- 搽灰抹土[chá huī mǒ tǔ]
指开脸谱。
- 寰土[huán tǔ]
疆土。
- 甄土[zhēn tǔ]
揉捏泥土。
- 冻土[dòng tǔ]
1.冻结的土壤。 2.今按冻结的持续时间分为暂时性冻土﹑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
- 粟土[sù tǔ]
宜于种植谷物的土壤。
- 远土[yuǎn tǔ]
远国异土。指边远地方。
- 裔土[yì tǔ]
荒瘠边远的地方。
- 吉土[jí tǔ]
古代王者卜居之地。
- 生土[shēng tǔ]
没有经过治理、不适于耕作的土壤。没有经过治理、不适于耕作的土壤
- 五色土[wǔ sè tǔ]
古代帝王铺填社坛用的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分封诸侯时,王者按封地所在方位取坛上一色土授之,供在封国内立社之用。
- 故土[gù tǔ]
故乡;怀念故土丨故土难离。
- 塉土[jí tǔ]
贫瘠的土地。
- 复土[fù tǔ]
1.谓掘穴下棺,以所出土覆于棺上为坟,建陵墓。 2.收复失地。
- 受土[shòu tǔ]
授予封地。
- 盐土[yán tǔ]
表层或土体中积聚有过多的可溶性盐类的土壤。在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地势低洼、含盐地下水水位高的条件下形成。腐殖质含量低、含可溶性盐过高,不利于植物生长。通过排水、合理灌溉、种稻、种植绿肥等措施进行改良。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华北、西北、东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东部滨海地区。
- 落土[luò tǔ]
指太阳或月亮下山。
- 下土[xià tǔ]
1.大地。 2.四方;天下。 3.指人间。 4.偏远的地方。 5.低洼之地。《书.禹贡》:“厥土惟壤﹐下土坟垆。”孔传:“高者壤﹐下者垆。”一说﹐下等土地。孙星衍注引马融曰:“豫州地有三等﹐下者坟垆也。”
- 黄牙土[huáng yá tǔ]
含有黄金的土。
- 州土[zhōu tǔ]
1.指乡邑。 2.一州所辖的地域。
- 布土[bù tǔ]
1.谓区分规划疆土。 2.铺土。
- 贡土[gòng tǔ]
1.谓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位取一色土授之,供其立社设坛。 2.进贡泥土。
- 启土[qǐ tǔ]
1.开拓疆域。 2.分土;分封土地。 3.破土。指建造坟墓。
- 熟土[shú tǔ]
熟化了的土壤,适于耕种。 指宜于耕种的熟化的土壤
- 殷土[yīn tǔ]
指商的疆土。
- 坏土[huài tǔ]
指坟堆。坏,抔。
- 栗钙土[lì gài tǔ]
栗色的土壤。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腐殖质含量比黑土少,是比较肥沃的土壤 。
- 革流归土[gé liú guī tǔ]
明清两代在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废除由政府临时任命的流官统治,恢复土司世袭制的一种措施。
- 耗土[hào tǔ]
瘠薄的土地。
- 沼泽土[zhǎo zé tǔ]
在地表积水、地下水浸润和沼泽植被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土壤。上部有较厚泥炭层或有机质层,下部有蓝灰色或灰色的潜育层。质地黏重。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平原和川西北高原的松潘草地。
- 疆土[jiāng tǔ]
疆域;领土。 指一个国家的领土疆土新辟。——清. 洪亮吉《治平篇》
- 碱土[jiǎn tǔ]
含碳酸钠、重碳酸钠较多、呈强碱性反应的土壤。
- 邠土[bīn tǔ]
指邠地。
- 混凝土[hùn níng tǔ]
一种建筑材料,用水泥、砂、石子和水按比例拌和而成,具有耐压、耐水、耐火、可塑性等性能。 一种坚硬的建筑材料,由胶结材料(通常为波特兰水泥,即普通水泥或称硅酸盐水泥)和矿物质集料(如洗净的沙和砾石或碎石)加足够的水拌合,使水泥凝固和胶结
- 弱土[ruò tǔ]
1.西方之土。 2.柔软之土。
- 水土[shuǐ tǔ]
地表面的水和土:水土流失。引申指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水土不服|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 砂土[shā tǔ]
指土壤颗粒多为砂粒的土壤。通气透水性能好,易于耕作,但保水保肥能力较差,土温变化较快。耕作时要注意灌溉和施肥。 含砂质的土壤;由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沙和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粘土混合而成的土壤
- 思土[sī tǔ]
思念故土。
- 沙土[shā tǔ]
1.含沙多的土壤。 2.沙和土。 由大量的沙和少量的粘土混合而成的土
- 国土[guó tǔ]
国家的领土:收复国土。
- 鄙土[bǐ tǔ]
谦称本土,本地。
- 改土[gǎi tǔ]
改良土质。 改良土质淤灌改土休耕改土
- 泥土[ní tǔ]
1.尘土;土壤。 2.借指草野;民间。
- 安土[ān tǔ]
1.安居本土。 2.使地方安定。 3.安乐的地方。
- 农土[nóng tǔ]
1.神州的别名。 2.蒙古语译音。牧地;地域;经界。
- 一块土[yī kuài tǔ]
1.一块土地;一块泥土。 2.同一地方。
- 硷土[jiǎn tǔ]
亦作“鹻土”。 含有硷质的土壤。
- 怀土[huái tǔ]
1.安于所处之地。谓安土重迁。 2.怀恋故土。
- 净土[jìng tǔ]
①佛教认为佛、菩萨等居住的世界,没有尘世的污染,所以叫净土。②泛指没有受污染的干净地方。
- 负土[fù tǔ]
1.古时坟墓隧道上承土的横板。 2.背土。 3.“负土成坟”之省。
- 入土[rù tǔ]
1.埋进土中。 2.埋入坟墓,安葬。 埋到坟墓里快入土了
- 垆土[lú tǔ]
黑色坚硬而质粗不粘的土壤。
- 幅土[fú tǔ]
犹幅员。
- 灰化土[huī huà tǔ]
枯萎凋落的枝叶被真菌分解而成的土壤,灰白色,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的部分林区。这种土壤酸性强,含腐殖质少,缺乏养分。
- 牝土[pìn tǔ]
北方之土。
- 培土[péi tǔ]
壅土。 在基础周围覆盖泥土;在植物的根部垒土
- 中土[zhōng tǔ]
1.中等的土壤。 2.指冀州。 3.指中原地区。 4.指中国。
- 五土[wǔ tǔ]
1.山林﹑川泽﹑丘陵﹑水边平地﹑低洼地等五种土地。 2.指青﹑赤﹑白﹑黑﹑黄五色土。古代帝王铺填社坛分封诸侯仪式所用之土。
- 陆土[lù tǔ]
陆地。
- 面土[miàn tǔ]
方言。加土。
- 抟土[tuán tǔ]
1.犹抟埴。 2.指抟土作人。
- 方土[fāng tǔ]
1.乡土;本地。 2.指各地的风俗﹑人情﹑物产等。
- 寸土[cùn tǔ]
1.指极少的土地。 2.指极少的泥土。 指很少的一片土地寸土必争
- 虚土[xū tǔ]
松土。
- 区土[qū tǔ]
土地;国土。
- 川土[chuān tǔ]
1.犹言水土。 2.旧指四川省所产的鸦片烟土。
- 沃土[wò tǔ]
肥美的土地。 见“沃壤”
- 白土[bái tǔ]
1.即白垩。石灰岩的一种。俗称白土子。 2.陶土﹑瓷土的俗称。 3.鸦片的别称。 4.中土。即古冀州。
- 竺土[zhú tǔ]
指天竺国。指古印度。
- 瘗土[yì tǔ]
祭土地神。
- 热土[rè tǔ]
热爱的土地。多指故乡。 使人感到温馨的土地,多指故乡难忘生我养我的那片热土
- 宿土[sù tǔ]
1.旧有的土壤。 2.以前所有的土地。
- 献土[xiàn tǔ]
古代负土献神,建庙祈福的一种活动。
- 淤土[yū tǔ]
淤泥沉淀而成的土壤。
- 丽土[lì tǔ]
1.依附于土地。语本《易.离》:“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2.古代地名。
- 圆土[yuán tǔ]
1.同“圜土”。 2.牢狱。
- 梵土[fàn tǔ]
指印度国境。
- 泻土[xiè tǔ]
有盐碱不能生长草木的土壤。
- 极乐土[jí lè tǔ]
指极乐世界。
- 领土[lǐng tǔ]
一个国家行使主权范围内的区域,包括领土界限以内的陆地、江河湖泊、海域(包括海床和底土)以及空域。国家对其领土拥有支配和管辖的权力。任何国家不得破坏别国的领土完整,一国军队未经许可进入别国领土,将被视作侵略行为。“领土”有时也专指“领陆”,即领土界限以内的陆地。
- 列土[liè tǔ]
分封土地。
- 旷土[kuàng tǔ]
荒芜的土地。
- 浮土[fú tǔ]
(浮土儿)①地表层的松土。②器物表面的灰尘:掸掉鞋上的浮土。
- 遗土[yí tǔ]
1.丢弃泥块。形容鄙弃之甚。 2.未开垦利用的土地。
- 植土[zhí tǔ]
指沟壑两边高耸笔立的土层。植:立。如:植土龛岩。——宋.沈括《梦溪笔谈》。
- 刚土[gāng tǔ]
硬土。
- 起土[qǐ tǔ]
挖土﹑掘土。
- 匏土[páo tǔ]
匏指笙竽类乐器﹐土指埙缶类乐器﹐均为八音之一。
- 软尘土[ruǎn chén tǔ]
谓繁华的景象。
- 禁土[jìn tǔ]
旧时迷信,禁忌在某日兴建动土,称为“禁土”。
- 黏土[nián tǔ]
指土壤颗粒多为黏粒的土壤。保水、保肥力强,土温较稳定,养分含量较丰富。但通气性和透水性差,干时硬结,水分多时则泥泞,造成耕作困难。
- 物土[wù tǔ]
1.土地所产的物品。 2.选择合适的土地。 3.指土地。
- 青土[qīng tǔ]
1.指东方之地﹐日出之所。 2.指天子封东方诸侯“授茅土”时用的青色泥土。 3.指青州一带。
- 瘠土[jí tǔ]
不肥沃的土地。
- 范金合土[fàn jīn hé tǔ]
用模子浇铸金属﹑和泥。多用兴建宫室。
- 两合土[liǎng hé tǔ]
由半砂半泥的河流淤积物形成的具有中上等肥力的土壤。宜种植冬小麦﹑棉花﹑玉米﹑高粱﹑大豆等作物。
- 乐土[lè tǔ]
安乐的地方。 安乐的地方
- 庶土[shù tǔ]
众土;各地。
- 犯土[fàn tǔ]
见“犯土禁”。
- 归土[guī tǔ]
1.埋葬。 2.谓人逝世。 3.回原籍。
- 小土[xiǎo tǔ]
鸦片之一种。
- 祀土[sì tǔ]
祭祀土地神。
- 邑土[yì tǔ]
封地。
- 朔土[shuò tǔ]
北方地区。
- 正土[zhèng tǔ]
1.中央之土。 2.指辨正国土疆域。
- 松土[sōng tǔ]
农活。谓翻松土地。 为种植而以人力翻耕土壤及早给花圃松土
- 壤土[rǎng tǔ]
指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质地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兼有黏土和砂土的优点,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是较理想的农业土壤。
- 奉土[fèng tǔ]
进献领土。谓归顺。
- 野土[yě tǔ]
1.田野的泥土。 2.荒地。
- 老土[lǎo tǔ]
1.没见过世面的人。 2.指印度进口原装的鸦片烟。形如球状。
- 咸土[xián tǔ]
含有盐分的土壤。
- 千佛土[qiān fó tǔ]
指西天佛国。
- 铨土[quán tǔ]
谓受领封地。
- 邦土[bāng tǔ]
国土。
- 橐土[tuó tǔ]
多窍穴的土。
- 本土[běn tǔ]
①乡土;原来的生长地:本乡本土。②指殖民国家本国的领土(对所掠夺的殖民地而言)。也指一个国家固有的领土。③指本地的土壤:由于田里土层太薄,只有借客土加厚本土,才能深耕。
- 任土[rèn tǔ]
1.见“任土作贡”。 2.随土,凭依土地,谓适应土地的方位﹑地貌﹑地形等具体情况。
- 缓土[huǎn tǔ]
柔软而松散的土壤。
- 作土[zuò tǔ]
谓积土堆垒以御敌。
- 人造土[rén zào tǔ]
用某些废弃物与有机材料研磨混合而成的培养土,重量轻,没有污染,可以取代自然土壤栽培植物。
- 尘土[chén tǔ]
1.细小的灰土。 2.指尘世;尘事。 3.喻庸俗肮脏或指庸俗肮脏的事物。 细小的土灰
- 亲土[qīn tǔ]
贴近土地。指裸葬。
- 高岭土[gāo lǐng tǔ]
纯净的黏土,主要成分是铝和硅的氧化物。白色或灰白色粉末,熔点约1,750℃,是陶瓷工业和其他化学工业的原料。因为我国江西景德镇高岭所产的质量最好,所以叫高岭土。
- 守土[shǒu tǔ]
1.守卫疆土。亦指地方官掌治其所辖区域。 2.指地方官。 3.晋代为受封而未到所封之国的王侯设置的护卫部队。 4.犹居住。 守卫疆土守土有责
- 埃土[āi tǔ]
泥土,尘土。
- 息土[xī tǔ]
犹息壤。《淮南子.墬形训》:“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高诱注:“息土不耗减,掘之益多,故以填洪水也。”一说指沃土。
- 吾土[wú tǔ]
我的乡土。
- 均土[jūn tǔ]
见“均工夫”。
- 桑土[sāng tǔ]
宜于植桑的土地。
- 粘土[nián tǔ]
一种广泛分布的胶态无光泽有粘性的土,潮湿时是可塑的,焙烧后是坚硬的,其主要组成是分解了的火成岩与变质岩,其基本组成是高岭土与其他含氢的铝土矿物。 一种广泛分布的胶态无光泽有粘性的土,潮湿时是可塑的,焙烧后是坚硬的,其主要组成是分解了的火成岩与变质岩,其基本组成是高岭土与其他含氢的铝土矿物
- 分土[fēn tǔ]
1.分封土地。 2.划分的疆土。 3.犹分野。
- 田土[tián tǔ]
田地。
- 迁土[qiān tǔ]
谓迁离乡土。
- 干凈土[gàn jìng tǔ]
干净地。
- 脏土[zāng tǔ]
垃圾、灰尘之类的渣土。如:谁把脏土倒一下?。
- 撮土[cuō tǔ]
1.谓聚土而取之。 2.一撮之土。喻量少。语出《礼记.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
- 谢土[xiè tǔ]
古代房屋盖成后酬谢土神的一种祭祀形式。
- 棕钙土[zōng gài tǔ]
温带半荒漠植被下形成的土壤。土壤上层为褐棕色或淡棕色。呈碱性至强碱性反应。表层腐殖质含量少。有明显的钙积层。肥力较低。中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高原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
- 蜀土[shǔ tǔ]
旧称今之四川地方。
- 蹙土[cù tǔ]
损失国土。
- 表土[biǎo tǔ]
1.指通常耕作的那部分土壤。2.区别于底土的表层土壤,通常包括平均一犁深度的土壤。
- 穴土[xué tǔ]
挖地道。
- 黑钙土[hēi gài tǔ]
暗黑色的土壤,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地区。腐殖质含量高,养分丰富,是肥沃的土壤之一。
- 乡土[xiāng tǔ]
①本乡本土;故乡:乡土气息|乡土观念。②泛指地方:毛白杨是中国最重要的一种平原造林乡土树种。
- 扫土[sǎo tǔ]
举境,全境。
- 膏土[gāo tǔ]
1.肥沃的土壤。 2.旧时称鸦片。
- 凶土[xiōng tǔ]
指教化不顺之地。
- 秽土[huì tǔ]
垃圾。
- 腐殖土[fǔ zhí tǔ]
主要由腐烂的植物物质(如落叶)组成的一层混合物。 主要由腐烂的植物物质(如落叶)组成的一层混合物
- 云土[yún tǔ]
俗称云南出产的鸦片烟。 云南产的烟土,即鸦片
- 出土[chū tǔ]
1.谓古器物从地下被发掘出来。 2.从土中生出来。亦比喻事物萌生。 3.高出地面。
- 妙土[miào tǔ]
1.犹净土。佛家谓清净﹑安乐﹑胜妙之境界。 2.指宜于建寺弘法之处。
- 瓷土[cí tǔ]
本名垩土,也称陶土﹑白土﹑坩子土。今通称高岭土,因出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的高岭山得名,为制造瓷器的原料。 烧制瓷器用的纯净粘土
- 并土[bìng tǔ]
谓百谷成熟之土。
- 刹土[shā tǔ]
佛教语。田土;国土。
- 东土[dōng tǔ]
1.古代指陕以东某一地区或封国。 2.东晋﹑南朝时也特指苏南﹑浙江一带。 3.古代称中国。对西方而言。
- 丰土[fēng tǔ]
指富饶的地方。
- 赘土[zhuì tǔ]
无用之地。
- 滚土[gǔn tǔ]
犹动土。
- 主土[zhǔ tǔ]
1.古代诸侯王始封时,取天子所授之土立为国社而奉之,谓之主土。
- 丑土[chǒu tǔ]
即丑地。
- 肥土[féi tǔ]
1.肥沃的土壤。 2.古谓九州西北之地。
- 平土[píng tǔ]
1.指平原之地。 2.平整土地。
- 陶土[táo tǔ]
1.烧制陶器。 2.烧制陶器或粗瓷器的高岭土。 用于烧制陶制品和粗瓷器的高岭土
- 盐碱土[yán jiǎn tǔ]
1.含有较多盐碱成分的土壤。 2.盐土和碱土的统称。 土壤里盐分较高的土地,不适于植物生长
- 祭土[jì tǔ]
祭祀土地神,祭祀社神。
- 捧土[pěng tǔ]
东汉初,朱浮为大将军幽州牧,负责讨定北边。渔阳太守抗命,朱浮写信给他说:“今天下几里,列郡几城,奈何以区区渔阳而结怨天子,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见《后汉书.朱浮传》。后以“捧土”喻不自量力,或反用其意。
- 私土[sī tǔ]
指个人所有的土地或封地。
- 辟土[pì tǔ]
1.开拓疆土。 2.开垦土地。
- 挥金似土[huī jīn sì tǔ]
挥霍钱财像泥土一样。形容人花钱慷慨或挥霍无度。
- 锡土[xī tǔ]
赐土封国。
- 攻土[gōng tǔ]
犹攻社。土,五行之一。
- 三尺土[sān chǐ tǔ]
指坟墓。
- 谷土[gǔ tǔ]
耕地﹐宜谷之土。
土[tǔ]字在开头的词语
- 土兵[tǔ bīng]
地方兵。
- 土坑[tǔ kēng]
土炕。
- 土藏[tǔ cáng]
1.谓挖土坑埋葬。
- 土音[tǔ yīn]
1.金﹑木﹑水﹑火﹑土五音之一。
2.地方口音,方音。
- 土宇[tǔ yǔ]
1.乡土和屋宅。 2.疆土;国土。
- 土古[tǔ gǔ]
出土的古铜器。
- 土老儿[tǔ lǎo ér]
土包子。
- 土蓄[tǔ xù]
见"土畜"。
- 土匪[tǔ fěi]
在地方上抢劫财物,为非作歹,残害人民的武装匪徒。 以打家劫舍为生的地方武装团伙或其成员土匪杀人不眨眼
- 土芭佬[tǔ bā lǎo]
见“土巴佬”。
- 土化[tǔ huà]
1.指施肥使土壤熟化,以改良土壤。 2.化为泥土;埋在土中腐烂。
- 土木监[tǔ mù jiān]
掌营建宫室临时设立的官员。
- 土舍[tǔ shè]
土司的属官。
- 土纸[tǔ zhǐ]
靠手工制成的纸。
- 土头[tǔ tóu]
土;土质。
- 土脚蛇[tǔ jiǎo shé]
见“土虺蛇”。
- 土腔[tǔ qiāng]
土话的腔调。许地山《公理战胜》:“在我耳边恍惚有一个说话带乡下土腔的说:‘一个洋皇上生日倒比什么都热闹。’”曹靖华《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如此‘土气’的穿着,加之满口土腔,甚至问路,十九者遭到白眼。”
- 土白[tǔ bái]
土话;方言。
- 土壤胶体[tǔ rǎng jiāo tǐ]
土壤中呈胶体状态的物质。可分为有机胶体、无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胶体三类。有机胶体主要是腐殖质,无机胶体是岩石风化的产物。土壤胶体对土壤结构的形成和肥力变化起重要作用。
- 土地祠[tǔ dì cí]
1.亦称“土地堂”。 2.供奉土地神的祠堂。
- 土偶[tǔ ǒu]
1.亦称“土偶人”﹑“土禺人”﹑“土耦人”。泥塑的人像。 2.泥塑的神像。
- 土黄[tǔ huáng]
像黄土那样的黄色。
- 土酒[tǔ jiǔ]
本地酿造的酒。
- 土地规划[tǔ dì guī huà]
一国或一定地区范围内,按照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需要,对土地的合理使用所作出的长期安排。旨在保证土地的利用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要求。规划的依据是现有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布和配置状况,务使土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不因人为的原因造成浪费。
- 土政策[tǔ zhèng cè]
指地方上或小团体内部自己搞的一套规定。多指不合法或不恰当的规定。 指地方或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独自制定的政策和作出的规定、决定
- 土功[tǔ gōng]
指治水﹑筑城﹑建造宫殿等工程。
- 土灶[tǔ zào]
在地上挖成的炉灶。
- 土骨堆[tǔ gǔ duī]
指坟墓。
- 土拉八几[tǔ lā bā jǐ]
方言。犹言土里土气。
- 土军[tǔ jūn]
犹土兵。宋时对本地军队之称。
- 土虫[tǔ chóng]
度古(一种毒虫)的俗称。
- 土瓷[tǔ cí]
指质地较粗的土制瓷器。
- 土尔扈特[tǔ ěr hù tè]
部族名。额鲁特蒙古四卫拉特之一。本游牧于塔尔巴哈台附近雅尔地方,明末清初徙牧伏尔加河畔。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率属内徙。清廷诏分为新旧两部:旧土尔扈特赐牧于珠勒都斯﹑库尔喀喇乌苏等地;新土尔扈特赐牧于科布多西南。
- 土歌[tǔ gē]
民间流传的诗歌。
- 土门[tǔ mén]
东突厥 第一代可汗名 土门。也写作 吐门。意为“万夫长”。《周书·异域传下·突厥》:“突厥 者,盖 匈奴 之别种,姓 阿史那氏 ……其后曰 土门,部落稍盛,始至塞上市繒絮,愿通中国。大统 十一年,太祖 遣 酒泉胡 安诺槃陁 使焉。其国皆相庆曰:‘今大国使至,我国将兴也。’”
- 土蜘蛛[tǔ zhī zhū]
蜘蛛的一种。
- 土族语[tǔ zú yǔ]
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十三世纪记录蒙古语的文献中出现的首辅音h(现代蒙古语已经失落),在土族语中主要是f〔f〕或h〔x〕。由于词的第一音节元音失落而形成了词首复辅音。汉语借词和藏语借词较多。
- 土炭[tǔ tàn]
土与炭。古代冬至和夏至悬于衡器的两端用以测阴阳之气。
- 土肥[tǔ féi]
指能充当肥料的墙土、灶土等的总称。
- 土耦人[tǔ ǒu rén]
见“土偶”。
- 土狗子[tǔ gǒu zǐ]
见"土狗"。
- 土遁[tǔ dùn]
神话传说中指钻入地下逃走。
- 土流子[tǔ liú zǐ]
方言。指农村的青年不法分子。
- 土塍[tǔ chéng]
方言。田间的土埂。
- 土平[tǔ píng]
同土地一样平。形容房屋建筑破坏严重。
- 土制[tǔ zhì]
土法制造。
- 土溜[tǔ liū]
倾斜地区表层土由于冻融﹑浸水等影响失掉平衡而发生缓慢流动的现象。
- 土葬[tǔ zàng]
1.处理死人遗体的一种方法。我国一般是把尸体装进棺材,埋在地里。
- 土思[tǔ sī]
谓对故乡的怀念。
- 土特产[tǔ tè chǎn]
土产和特产的并称。在我国,土产一般指各地的农副业产品和部分手工业产品,如松香﹑毛竹﹑栲胶﹑陶瓷器﹑丝织品﹑花边﹑水果等。特产指各地土产中具有独特品质﹑风格或技艺的产品,如杭州的织锦﹑景德镇的瓷器﹑宜兴的陶器﹑绍兴的黄酒﹑南丰的蜜橘﹑汕头的抽纱等。 土产和特产的并称。某一地方土生土长的东西(如动物、蔬菜或矿物)
- 土司[tǔ sī]
元明清时期,在西南、西北地区设置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有文职和武职之分。按等级以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官隶吏部,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官隶兵部。明清时,曾在部分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司。解放后土司制度已被彻底废除。
- 土均[tǔ jūn]
1.古代官名。 2.按土地质量以确定其等差。
- 土利[tǔ lì]
1.指土地上的出产。 2.指耕种等事。
- 土粉子[tǔ fěn zǐ]
方言。
- 土怪[tǔ guài]
土中的妖怪。
- 土壃[tǔ jiāng]
疆土。
- 土圜[tǔ huán]
指土房子。因四面环以土墙,故称。
- 土巴佬[tǔ bā lǎo]
1.亦作“土芭佬”。 2.没有见过世面的人。
- 土眼[tǔ yǎn]
方言。坟墓。
- 土灰[tǔ huī]
1.灰和土。 2.见“土炭”。
- 土地庙[tǔ dì miào]
供奉土地神的庙。 供奉土地神的庙。有的地区也叫“土地堂”
- 土阶[tǔ jiē]
亦作“土堦”。土台阶。指居室简陋。
- 土地革命[tǔ dì gé mìng]
也称“土地改革”。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打倒地主阶级、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在中国,在第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内即已开始进行土地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就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土地革命。
- 土星[tǔ xīng]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的次序计为第六颗行星。与太阳平均距离14.27亿千米。直径12万千米,平均密度0.7克/立方厘米,质量5.688×10^29克。公转周期29.46年,自转周期10小时14分。表面有浓厚的大气,最高温度约-150°c。上空常有比地球强烈数万倍的闪电。有磁场、辐射带、美丽的光环和二十三颗卫星。 太阳系中接近太阳的第六个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约为29.5年,自转周期约10小时2分,表面温度为150°C。体积比木星略小,比地球约大七百五十倍,是九大行星中第二个大行星。有
- 土俑[tǔ yǒng]
古代用泥土烧制的殉葬的偶人。
- 土力[tǔ lì]
土壤肥沃的程度。
- 土坪[tǔ píng]
∶较平的地面。如:山顶上有一块土坪。
- 土城[tǔ chéng]
1.土筑之城。 2.指以泥土筑城的游戏。 3.地名。 4.城名。废址在今北京市德胜门外。相传为古蓟州遗址。亦曰蓟丘。
- 土宿[tǔ sù]
即土星。我国古代五行星之一。
- 土姓[tǔ xìng]
古时因土赐姓,即以生地﹑居处或封地的地名为姓,以显扬之。
- 土作[tǔ zuò]
土木建筑工程。
- 土锉[tǔ cuò]
炊具,犹今之砂锅。
- 土居[tǔ jū]
1.指在某区域内的固定住处。 2.世代居住。 3.当地的房舍。
- 土木之变[tǔ mù zhī biàn]
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的事件。1449年,瓦剌贵族也先率军攻明。宦官王振挟持英宗率军五十万亲征。至大同,闻前方败讯,即惊慌退却,于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也先追及,明军大败,英宗被俘,王振死于乱军之中。
- 土气[tǔ qì]
①不时行的式格、风格等,也指不时行:土里土气|穿着很土气。②地气:缘土气有早晚。
- 土脉[tǔ mài]
1.亦作“土脉”。语出《国语·周语上》:“农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庙,土乃脉发。”韦昭注:“脉,理也。”此谓土壤开冻松化,生气勃发,如人身脉动。后以“土脉”泛指土壤。
- 土棍[tǔ gùn]
地方上的无赖﹑恶棍。
- 土蠭[tǔ fēng]
见“土蜂”。
- 土龙[tǔ lóng]
1.用土制成的龙。古代用以乞雨。
- 土窖[tǔ jiào]
1.土洞。
- 土木之祸[tǔ mù zhī huò]
见“土木之变”。
- 土腥气[tǔ xīng qì]
泥土的气味:这菠菜没洗干净,有点儿~。 也说土腥味儿。
- 土堡[tǔ pù]
用土石筑成的碉堡。 用土垒成的工事。筑石寨土堡。——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 土茅[tǔ máo]
“土阶茅屋”的省称。
- 土塘[tǔ táng]
土堤。
- 土谷[tǔ gǔ]
土地神和五谷神。 清 黄宗羲《迁祠记》:“其餘如 虞国 石孝子 之祠,当年应皆载在祀典,今孝子烝尝,止於私门,虞国 祭赛,化为土穀,岂不以离城之故哉?”
- 土包[tǔ bāo]
1.方言。犹地痞,土棍。 2.土堆;土岗。
- 土室[tǔ shì]
1.古时天子明堂的中央室。 2.土屋。
- 土形[tǔ xíng]
1.亦作“土刑”。亦作“土硎”。亦作“土型”。 2.古代一种盛汤羹的瓦器。
- 土专家[tǔ zhuān jiā]
指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而在实践中获得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的人。 指没有受过专门的学校教育或只受过短期训练而在实践中获得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的人
- 土地神[tǔ dì shén]
掌管﹑守护某个地方的神。
- 土产[tǔ chǎn]
1.当地出产;当地产的物品。 2.当地出生。 某地出产的具有地方色彩的农副业产品和手工业产品
- 土定瓶[tǔ dìng píng]
宋代定窑(在今河北曲阳)烧制的一种瓶子。“土定”为定窑瓷的品种之一,质地较粗。
- 土膏[tǔ gāo]
1.土中所含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
- 土阆[tǔ láng]
城郭外的土壕。
- 土雨[tǔ yǔ]
指飞扬的尘土。
- 土市子[tǔ shì zǐ]
宋代汴京(今河南开封)市街名。位于内城。南渡前,人烟稠密,商业繁荣。后亦以泛指闹市。
- 土人[tǔ rén]
1.世代居住本地的人。 2.指经济﹑文化等不发达的土著(含轻视意)。 3.本国人。 4.土偶。 5.泥塑匠人。参见“土工”。
- 土中[tǔ zhōng]
1.四方的中心地区。 2.地下。
- 土民[tǔ mín]
土人;当地人。
- 土籍[tǔ jí]
世代久居的籍贯。
- 土基[tǔ jī]
用土筑成的台基。
- 土家语[tǔ jiā yǔ]
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主要分布在我国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吉首﹑泸溪等县。分南北两个方言。复元音和鼻化元音较多,北部方言没有浊塞音和浊塞擦音声母。动词的体﹑趋向等语法范畴用助词表示。句子成分的基本次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形容词修饰名词时,大都在名词之后,但带后置助词的形容词则在名词之前。
- 土练[tǔ liàn]
清 代土司所辖的地方武装。
- 土岗[tǔ gǎng]
见“土冈”。
- 土境[tǔ jìng]
境界内的土地;领土。
- 土寇[tǔ kòu]
旧时对地方上的反叛者或起义农民的蔑称。
- 土苴[tǔ jū]
1.渣滓,糟粕。比喻微贱的东西。犹土芥。
- 土贡[tǔ gòng]
古代臣民或藩属向君主进献的土产。语出《书·禹贡》:“禹 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汉书·匈奴传下》:“物土贡,制外内。”颜师古 注:“物土贡者,各因其土所生之物而贡之也。”宋 曾巩《福州拟贡荔枝状》:“臣窃以《禹贡》扬州‘厥包橘柚锡贡’,则百果之实列於土贡,所从来已久。”宋 赵昇《朝野类要·土贡》:“土贡,诸州岁贡土产之物也。即 夏禹‘任土作贡’之义。”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田制三》:“嘉靖 末行一条鞭法,通府州县十岁中夏税、秋粮存留起运之额,均徭、里甲、土贡、顾募、加银之例,一条总徵之。”
- 土团[tǔ tuán]
由当地人组成的武装集团。
- 土隁[tǔ yàn]
见“土堰”。
- 土矾[tǔ fán]
当地产的矾石。
- 土蜂[tǔ fēng]
蜂的一种。俗名“马蜂”。即《尔雅·释虫》中之“土蠭”。体圆而长,黑褐色,有细毛,尾有毒针,能螫人。脚短而粗。栖于沙土或朽木中。常捕捉金龟子的幼虫等作为小土蜂的食物。
- 土鸭[tǔ yā]
蛙的一种。
- 土话[tǔ huà]
1.小地区内使用的方言。也叫土语。
- 土改[tǔ gǎi]
见“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简称
- 土枭[tǔ xiāo]
枭的异名。
- 土味[tǔ wèi]
1.指甘味。 2.泥土味。
- 土圞儿[tǔ luán ér]
草名。又名地栗子。
- 土壤学[tǔ rǎng xué]
以土壤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土壤的生成和变化过程,物理和化学性质,土壤在农业上的利用等。根据利用目的和情况,又分为农业土壤学,森林土壤学等。
- 土曜[tǔ yào]
1.行星名。即土星,又名镇星。 2.七曜日的第七日,即星期六。
- 土堰[tǔ yàn]
1.亦作“土隁”。 2.土筑成的拦水坝。
- 土地公公[tǔ dì gōng gōng]
土地神。
- 土坝[tǔ bà]
由土、砂或石块构成主体部分和不透水材料(如粘土或混凝土)构成坝心的坝。 由土、砂或石块构成主体部分和不透水材料(如粘土或混凝土)构成坝心的坝
- 土周[tǔ zhōu]
谓烧土为砖,绕于棺之四周以葬。
- 土谈[tǔ tán]
土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听了,又是一呆道:‘甚么叫黄鱼?’继之 道:‘这是我説错 南京 的土谈了,这里 南京 人,叫大脚妓女做黄鱼。’”
- 土布[tǔ bù]
指用手工纺织的布。 乡下人从前用的褐色或本色的手工纺织粗布
- 土堦[tǔ jiē]
见“土阶”。
- 土木堡[tǔ mù pù]
地名。在今河北怀来县东。本名统漠镇,唐初高开道所置,后沿误为“土木”。明永乐初置堡。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英宗率军与瓦剌作战,被俘于此,堡毁。后嘉靖﹑隆庆间又曾重修。参见“土木之变”。
- 土囊[tǔ náng]
1.洞穴。 2.盛满泥土用以堵水的袋子。 3.明代的一种杀人刑具。用装满沙土的袋子压死或闷死囚人。
- 土卵[tǔ luǎn]
黄独的异名。
- 土中人[tǔ zhōng rén]
坟墓中的人,死人。
- 土坯[tǔ pī]
把粘土放在模型里制成的土块,可以用来盘灶﹑盘炕﹑砌墙。 在模型里制成的方形粘土块
- 土库[tǔ kù]
1.贮藏财物的私人库房。 2.明时称荷英等殖民者在东方设立的贸易站为土库。今印尼语﹑马来语称商店为toko,或以为即华语“土库”的音译。
- 土官[tǔ guān]
1.古代主管水土的官。 2.地神。 3.见“土司”。
- 土箸[tǔ zhù]
见“土著”。
- 土蝼[tǔ lóu]
传说中的兽名。
- 土瓜[tǔ guā]
1.菲芴,又名蒠菜﹑宿菜。 2.王瓜的别名。
- 土地堂[tǔ dì táng]
见“土地祠”。
- 土芥[tǔ jiè]
泥土草芥。 比喻微贱的东西,无足轻重。《左传·哀公元年》:“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讎。”焦循 正义:“土芥,谓视之如土如草,不甚爱惜也。”《儒林外史》第四一回:“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视如土芥,这就可敬的极了。”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为北京女师大学生拟呈教育部文》:“视学子如土芥,以大罚为儿戏,天良丧失,至矣尽矣!”
- 土炮[tǔ pào]
亦作“土砲”。土法制造的炮。
- 土枪[tǔ qiāng]
指用土法制造的枪。与“洋枪”相对。枪膛内装以火药﹑铁砂等。
- 土俗[tǔ sú]
1.当地的习俗。 2.本地。 3.指民间的﹑通俗的。
- 土邦[tǔ bāng]
印度从前的领土区划,不构成英属印度的整体的组成部分,但在英国的指点和监督下由它自己的王公来统治。
- 土层[tǔ céng]
土地的表层。
- 土杏[tǔ xìng]
杜蘅的异名。
- 土封[tǔ fēng]
1.封地。 2.作为土地分界标志的土堆。 指坟墓。加其土封。——明. 张溥《七录斋集.五人墓碑记》
- 土行[tǔ xíng]
1.犹土德。 《宋书·礼志一》:“服色尚黄,牺牲用白……按服色尚黄,据土行也。”唐 元稹《镇圭赋》:“自天有命,非因桐叶而封 唐;提象握机,故配土行而执镇。”参见“土德”。
- 土霸王[tǔ bà wáng]
在当地称霸的人。张弦《挣不断的红丝线》:“你们学校那个接电话的是什么人?口气那么横,土霸王似的。”《小说选刊》1981年第9期:“好心的农工实在看不过眼,给他暗暗出主意:跳出农垦系统,叫土霸王鞭长莫及。”
- 土田[tǔ tián]
土地;田地。
- 土浄[tǔ jìng]
阿拉伯文Tayyammum的意译。穆斯林礼拜时,因无水或其他原故不能作大净小净,可用手拍净土或净沙﹑净石,摩手和脸,称为“土浄”。
- 土疙瘩[tǔ gē da]
〈方〉∶土结成的块状物。
- 土范[tǔ fàn]
土制的模子。
- 土铏[tǔ xíng]
土形。
- 土石方[tǔ shí fāng]
土方﹑石方的总称。 土方、石方的合称
- 土事[tǔ shì]
1.指区域内的农牧等各种职事。 2.建筑工程。
- 土地改革[tǔ dì gǎi gé]
①即“土地革命”。②某些资本主义国家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与无产阶级领导的土地革命在目的和方法上都有不同。
- 土粪[tǔ fèn]
用粪尿搀上干草、垃圾等堆制而成的农家肥料。
- 土老肥[tǔ lǎo féi]
土财主。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一:“他们所抢的人也大概是乡下的所谓‘土老肥’--一钱如命的恶地主。”
- 土鼓[tǔ gǔ]
1.亦作“土皷”。古乐器名。鼓的一种。
- 土豚[tǔ tún]
1.盛有沙土的草袋子,用来防水或筑城,形状如小猪,故名。
- 土候[tǔ hòu]
1.亦作“土堠”。 2.古代记里程的土堆。
- 土骨蛇[tǔ gǔ shé]
见“土虺蛇”。
- 土铛[tǔ chēng]
瓦锅。
- 土种[tǔ zhǒng]
本地的品种。《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安徽农村工作通讯》:“省试验农场介绍了栽培‘胜利百号’山芋的经验。一九五四年每亩产量三千多斤,超过本地土种两三倍。”
- 土僧[tǔ sēng]
当地的和尚。
- 土窑子[tǔ yáo zǐ]
方言。旧时谓下等妓院。
- 土蛰[tǔ zhé]
地下冬眠的动物。
- 土疆[tǔ jiāng]
领土;疆界。
- 土码子[tǔ mǎ zǐ]
即苏州码子:〡(或一)、〢(或二)、〣(或三)、〤、〥、亠、〧、〨、〩、十。旧时用以记帐的数码。
- 土花[tǔ huā]
1.苔藓。
- 土缶[tǔ fǒu]
一种瓦器。圆腹小口有盖,用以汲水或盛流质,也可用作打击乐器。
- 土涂[tǔ tú]
泥土。
- 土蝗[tǔ huáng]
蝗虫的一类,形状略似飞蝗,分布地区很广。多分散在田间或草地上,吃植物。但不成群飞翔,也很少飞到较远的地区,危害性比飞蝗小。
- 土牢[tǔ láo]
地面下的牢房。 黑暗严密的监牢或地窖,通常在地下
- 土行孙[tǔ xíng sūn]
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擅地遁术。
- 土帮[tǔ bāng]
当地人结成的团伙。
- 土长[tǔ zhǎng]
1.谓土地形成。 南朝 梁 江淹《遂古篇》:“山崩邑沦,宁几千兮;石生土长,必积年兮。”
- 土炕[tǔ kàng]
北方人用土坯或砖砌成的睡觉用的长方台。上面铺席,下面有孔道,跟烟囱相通,可以烧火取暖。 用土坯做的供睡觉用的平台(床)
- 土法[tǔ fǎ]
民间或国内沿用的方法。 民间用的土办法
- 土语[tǔ yǔ]
1.土话。
- 土冈[tǔ gāng]
1.亦作“土岗”。 2.不高的土山;土丘。
- 土造[tǔ zào]
1.土法制造。
- 土坡[tǔ pō]
比地面高的斜土坡儿。
- 土皇上[tǔ huáng shàng]
见"土皇帝"。
- 土目[tǔ mù]
土司所属员司的称号。
- 土电影[tǔ diàn yǐng]
〈方〉对幻灯的俗称。
- 土谷祠[tǔ gǔ cí]
土地庙。 土谷,指土地神和五谷神。
- 土螽[tǔ zhōng]
虫名。即灰蚱蜢。
- 土毛[tǔ máo]
本指土地上生长的五谷﹑桑麻﹑菜蔬等植物,后亦泛指土产。语出《左传.昭公七年》:“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畧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杜预注:“毛,草也。”
- 土鳖[tǔ biē]
地鳖的通称。
- 土元[tǔ yuán]
即土鳖,可入药。
- 土栈[tǔ zhàn]
贩运﹑囤积鸦片的商行。
- 土酥[tǔ sū]
1.本地出产的酥酪。
- 土豆[tǔ dòu]
马铃薯的通称。
- 土丘[tǔ qiū]
1.天然的高于地面的小山。 2.也叫“土岗子”。
- 土浆[tǔ jiāng]
即地浆。
- 土质[tǔ zhì]
土壤的构造和性质:~肥沃。
- 土妇[tǔ fù]
土官之妻。
- 土山[tǔ shān]
泥土堆积成的小山。
- 土英[tǔ yīng]
蔬菜、花草中的上品。
- 土仪[tǔ yí]
送人的土产:区区土仪,不成敬意。
- 土性[tǔ xìng]
1.指某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性。 2.指土壤的燥湿﹑肥瘠等性质。
- 土方[tǔ fāng]
1.古部族名。屡见于甲骨文。 2.地势。 3.挖土﹑填土﹑运土的工作量通常都用立方米计算,一立方米称为一个土方。这一类的工作叫土方工程。 4.民间流行的﹑不见于医药专门著作的药方。
- 土木之难[tǔ mù zhī nàn]
见“土木之变”。
- 土拨鼠[tǔ bō shǔ]
即旱獭。
- 土王[tǔ wáng]
土气旺盛。
- 土豹[tǔ bào]
1.兽类。猞猁孙的别名。
- 土鼈[tǔ biē]
1.即地鳖。
- 土巴庚[tǔ bā gēng]
一种滑冰游戏。
- 土国[tǔ guó]
1.地处平原的国家。 2.谓于国都服筑城等劳役。土,土功;国,国都。
- 土中宅[tǔ zhōng zhái]
指坟墓。
- 土埂[tǔ gěng]
即田埂,田地为了隔开田亩或行走而筑的稍高于地面的埂子。 即田埂,田地为了隔开田亩或行走而筑的稍高于地面的埂子
- 土禺人[tǔ yú rén]
见“土偶”。
- 土房[tǔ fáng]
1.土地与房屋。 2.泥土建造的房子。
- 土屋[tǔ wū]
用土筑成的房屋。 用土筑成的房屋
- 土阜[tǔ fù]
犹土丘。
- 土塯[tǔ liù]
盛饭的瓦器。
- 土蕃[tǔ bō]
即 吐蕃。
- 土墼[tǔ jī]
1.砖坯。 2.石灰窑中烧结的土渣。 3.方言。土坯。
- 土地税[tǔ dì shuì]
1.又称“地税”。 2.对土地所征税收的总称。根据土地的价格﹑面积或收益等计征。如资本主义国家的地税﹑旧中国的田赋和地价税等,都属于土地税。
- 土系[tǔ xì]
具有相似剖面,在相近似的母质上,并在相似的气候和植被的条件下发展的各种土壤中的任一种。
- 土方工程[tǔ fāng gōng chéng]
见“土方”。
- 土虺蛇[tǔ huī shé]
亦称“土骨蛇”。 亦称“土脚蛇”。蝮蛇的俗称。常省称为“土虺”。
- 土祇[tǔ qí]
地神。
- 土木身[tǔ mù shēn]
犹言土木形骸。
- 土断[tǔ duàn]
东晋﹑南朝废除侨置郡县,使侨寓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办法。西晋时由于战乱,中原地区豪族多迁居江南,仍称原来郡籍,形成诸侨郡县。至东晋哀帝时,桓温推行土断法,裁并侨置郡县,整顿户籍,史称“庚戌土断”。后南朝各代又多次推行土断,作为加强王朝统治,与豪门争夺劳动力,扩大赋役和兵源的一种手段。
- 土著[tǔ zhù]
指世世代代居住在本地的人:土著守旧者日贫。
- 土塑[tǔ sù]
泥塑。
- 土壤[tǔ rǎng]
地球表面陆地上具有一定肥力,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是岩石的风化物在生物、气候、地形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发展的。它能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对耕地上的土壤起着影响作用。
- 土霉素[tǔ méi sù]
抗菌素的一种,对多种球菌和杆菌有抗菌作用,对立克次体和阿米巴病原虫也有抑制作用,用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斑疹伤寒、恙虫病等。
- 土芋[tǔ yù]
又称“土卵”。藤本植物黄独的异名。
- 土符[tǔ fú]
首翼均为黄色的鸾鸟。旧题 周 师旷《禽经》:“鸞,瑞鸟,一曰鸡趣。首翼赤曰丹凤,青曰羽翔,白曰化翼,元曰阴翥,黄曰土符。”张华 注:“别五采而为名也。”
- 土硎[tǔ xíng]
见“土形”。
- 土地证[tǔ dì zhèng]
我国土地改革后由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的简称。
- 土巴[tǔ bā]
泥巴。
- 土豪[tǔ háo]
旧时农村中有钱有势的地主或恶霸:~劣绅。
- 土工[tǔ gōng]
1.制作陶器的工人。 2.挖土﹑填土的工程。 3.旧时专司殡葬的人。 4.即仵作。旧时检验死尸的吏役。 5.泥塑匠人。
- 土父[tǔ fù]
即土附鱼。
- 土泥[tǔ ní]
泥土。
- 土步[tǔ bù]
即土附鱼。
- 土芝[tǔ zhī]
1.瓜的别名。
- 土物[tǔ wù]
土产
土[tǔ]字在中间的词语
- 俄土战争[é tǔ zhàn zhēng]
俄国与土耳其之间的战争。从17世纪末至19世纪末,两国进行了十余次战争,俄国胜多负少,相继夺得黑海沿岸、高加索地区和巴尔干半岛大片土地。俄国力图控制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两海峡,因遭英、法等国反对,未能成功。
- 挡土墙[dǎng tǔ qiáng]
1.为稳定泥土自然坡面而设置的墙。2.一种为抵抗除风压以外的侧向压力而建造的墙;尤指一道防止滑坡的墙。
- 蔫土匪[niān tǔ fěi]
地方方言。 蔫,不声不响,悄悄;土匪,以半路抢劫、打家劫舍等为生的地方武装团伙或其成员。蔫土匪:不声不响的动坏心思、做坏事,在别人面前却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 水土流失[shuǐ tǔ liú shī]
雨水冲蚀缺乏植被保护的地表,水分和表土同时流失,使土层逐渐变薄变瘠的现象。通常发生在丘陵和山区。由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造成,其中因经济活动不当导致天然植被破坏是主导因素。中国水土流失以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最为严重。
- 跪土地[guì tǔ dì]
旧学校对学生体罚的一种。
- 掘土机[jué tǔ jī]
挖土用的机器,由起重装置和土斗构成,常用来进行大量土方挖掘工程,也用于露天矿开采。也叫电铲。 挖土用的一种机器,由起重装置和土斗构成
- 趟土马[tàng tǔ mǎ]
方言。皮制袜筒。
- 窑头土坯[yáo tóu tǔ pī]
指未经烧制的砖瓦土坯。
- 取土坑[qǔ tǔ kēng]
为别处填土提供土料(借土)所挖的坑。 为别处填土提供土料(借土)所挖的坑
- 改土归流[gǎi tǔ guī liú]
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政治措施。明代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废土司制度,设贵州布政使司,下置八府。清代中央政府在云、贵、川等省大力实行以中央任命并可随时调换的流官代替土司管辖地方的措施,即改土归流,使原土司地区的地方行政与内地趋于一致。
- 冷土荒堆[lěng tǔ huāng duī]
指坟墓。
- 囊土壅水[náng tǔ yōng shuǐ]
古代利用江河水流破敌的一种战术。
- 水土保持[shuǐ tǔ bǎo chí]
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的各项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如造林种草)、工程措施(如修梯田、鱼鳞坑)和耕作措施(如等高耕作)。以小流域为单元,各项措施结合,进行综合治理。 一种采用增加土地吸水能力、防止土壤被自然力量侵蚀冲刷的方法以克服水旱等自然灾害的措施。如人工造林,种草以增加地面植被,修梯田、水库、沟渠等增加蓄水能力等
- 呼土克图[hū tǔ kè tú]
见“呼图克图”。
- 任土作贡[rèn tǔ zuò gòng]
依据土地的具体情况,制定贡赋的品种和数量。
- 卷土来[juǎn tǔ lái]
见“卷土重来”。
- 赤土国[chì tǔ guó]
古国名。
- 黄土道[huáng tǔ dào]
撒上黄沙的道路。古代为御道。
- 铝土矿[lǚ tǔ kuàng]
一种矿物。 成分是氢氧化铝或含水的三氧化二铝,白色、灰色、黄色、褐色,外表与黏土相似,一般成块状,是提炼铝的重要原料,亦称铝矾土。
- 刮土儿[guā tǔ ér]
刮扫土地。极言尽其所有,扫除无余。
- 出土文物[chū tǔ wén wù]
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古代文物。也用作落伍、过时的人物或事物的谑语。 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古代文物。也用作落伍、过时的人物或事物的谑语。
- 后土夫人[hòu tǔ fū rén]
唐人有《后土夫人传》,记夫人访嫁韦郎的故事。元和中,高骈为淮南节度使,部将吕用之诳造后土夫人灵异,劝说高骈割据一方。
- 狼土兵[láng tǔ bīng]
即狼兵。
- 箸土傅籍[zhù tǔ fù jí]
定居而编入户籍﹐为正式居民。
- 冻土地貌[dòng tǔ dì mào]
又称“冰缘地貌”。由多年冻土层中的冻融作用形成的地貌。如具有特殊图案的多边形土、石海、冰丘等。分布于不被冰川覆盖的气候严寒地区,中国青藏高原和东北等地有冻土地貌分布。
- 破土而出[pò tǔ ér chū]
指种子发芽长出地面,引申意义为新的事物刚刚出现。
- 乡土文学[xiāng tǔ wén xué]
以反映某一地区生活为主要内容而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学作品。
- 东土法[dōng tǔ fǎ]
指中国佛法。
- 稀土元素[xī tǔ yuán sù]
元素周期表ⅲb族中的钪、钇和镧系元素(原子序数从57至71共十五种元素)的合称。都为具银色光泽的金属,一般为正三价,质较软。化学性质相似,常在矿物中共生,较难分离。广泛应用在电子技术、石油化工、冶金及陶瓷等工业中。
- 东土山[dōng tǔ shān]
指东晋谢安在金陵城东南比照会稽东山所筑之山。一名土山。
- 炮土之鼓[pào tǔ zhī gǔ]
瓦制的鼓。
- 趟土牛[tàng tǔ niú]
方言。指一种土制的牛皮短靴。
- 画土分贡[huà tǔ fēn gòng]
中国古代实行分封制,天子划分封地给诸侯,诸侯定期向天子朝贡。
- 犯土禁[fàn tǔ jìn]
旧时谓营建房舍兴土木而得罪土神为“犯土禁”。
- 寸土寸金[cùn tǔ cùn jīn]
地价特别贵的意思。 当然,在其他环境下还有领土特别宝贵的意思。
- 地土牒[dì tǔ dié]
官府发给寺院的准许土地免税的证书。
- 焦土政策[jiāo tǔ zhèng c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