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
伐相关字典
伐[fá]字在开头的词语
- 伐荻人[fá dí rén]
指南朝宋武帝刘裕。亦泛指能安邦定国之英主。
- 伐枳[fá zhǐ]
《后汉书.岑彭传》:“﹝岑熙﹞迁魏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岑君遏之。’”后因以“伐枳”为颂扬官吏善政的典故。
- 伐乌林[fá wū lín]
吴鼓吹曲名。凡十八句,其十句句四字,八句句三字。
- 伐山[fá shān]
见“伐山语”。
- 伐杀[fá shā]
杀戮。
- 伐性[fá xìng]
危害身心。
- 伐德[fá dé]
1.损害德行。 2.自夸其德。
- 伐命[fá mìng]
戕害性命。
- 伐国[fá guó]
征伐别国。
- 伐柯人[fá kē rén]
指媒人。
- 伐兵[fá bīng]
谓通过两军对战而取胜。
- 伐柯[fá kē]
《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匪:通“非”,没有。后以“伐柯”指作媒。
- 伐取[fá qǔ]
1.攻占。 2.砍伐取得。
- 伐智[fá zhì]
夸耀自己的才智。
- 伐树[fá shù]
指春秋时宋司马桓魋拔树欲害孔子之事。《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案“拔树”后皆作“伐树”。
- 伐檀[fá tán]
《诗.魏风》篇名。诗中指责奴隶主贵族霸占奴隶们的劳动成果,是一群吃白食的寄生虫,表达了奴隶阶级对统治者的憎恶和愤慨。 篇名。《诗经》里的诗,通常拿开头一句里的两个字作为全诗的题目。檀,檀树,木质坚实,古代用作制造车子的材料
- 伐鼓[fá gǔ]
古时作战以击鼓为进攻的信号。
- 伐谋[fá móu]
破坏敌方施展的谋略。一说以谋略战胜敌人。
- 伐性刀[fá xìng dāo]
见“伐性之斧”。
- 伐叛[fá pàn]
讨伐叛逆。
- 伐矜[fá jīn]
高傲自夸。
- 伐棠[fá táng]
《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召伯辅佐周武王,德政行于南国,百姓相戒勿剪伐其所憩之棠树。后遂以“伐棠”谓大臣未能如召伯之建功立业,以至国灭身亡。
- 伐交[fá jiāo]
谓破坏敌方与其他方面的联合。
- 伐木[fá mù]
采伐林木:上山伐木ㄧ伐木工人。
- 伐人[fá rén]
善于击刺的人。
- 伐阅[fá yuè]
1.功绩和资历。 2.指记功簿册。
- 伐善[fá shàn]
〈书〉夸耀自己的长处。
伐[fá]字在结尾的词语
- 践伐[jiàn fá]
犹剪伐,诛灭。 践,通“翦”。
- 北伐[běi fá]
1.向北方进军征讨。 2.特指1926年至1927年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这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基础进行的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革命战争。因这次战争从广东出师北伐,所以叫北伐战争。
- 析伐[xī fá]
砍伐。
- 黨伐[dǎng fá]
见“党同伐异”。
- 功伐[gōng fá]
功劳;功勋。
- 矜伐[jīn fá]
恃才夸功;夸耀。
- 陵伐[líng fá]
侵凌﹐攻伐。
- 夭伐[yāo fá]
未长成而遭戕伐。
- 贬伐[biǎn fá]
讨伐。
- 笔伐[bǐ fá]
用文字声讨:口诛笔伐。
- 伤伐[shāng fá]
犹损害。
- 蒙伐[méng fá]
上面画有花纹的盾牌。蒙,通“厖”。
- 洗伐[xǐ fá]
1.清除。 2.指采伐林木时把大小树木一律伐掉。
- 君伐[jūn fá]
君王的功绩。
- 进伐[jìn fá]
犹进攻。
- 盗伐[dào fá]
偷砍;违法砍伐。 偷砍
- 鸿伐[hóng fá]
大功。
- 剪伐[jiǎn fá]
1.砍伐;割刈。 2.削除;伐灭。
- 剗伐[chǎn fá]
铲灭。
- 国伐[guó fá]
指受到他国的征伐。
- 燮伐[xiè fá]
协同征伐。
- 杀伐[shā fá]
1.征战﹐讨伐。 2.指杀戮。 3.谓严峻﹐果断。 4.大胆泼辣。
- 炫伐[xuàn fá]
自我夸耀。
- 参伐[cān fá]
1.亦作“参罚”。 2.参﹑伐皆星名。伐星属于参宿。古人谓主斩伐之事。
- 薄伐[bó fá]
1.征伐;讨伐。 2.即簿伐。指先世官籍。薄,通“簿”。 3.犹敲击。
- 征伐[zhēng fá]
讨伐。 讨伐;出兵攻打汤武征伐。——《韩非子.五蠹》
- 骄伐[jiāo fá]
骄傲自矜。
- 战伐[zhàn fá]
征战;战争。
- 执伐[zhí fá]
谓为人作媒。
- 采伐[cǎi fá]
砍伐。 砍伐采集树木的一项业务,伐倒、加工成原木,然后转运到锯木厂或销售的地方
- 步伐[bù fá]
队伍行进的步子。泛指行走的步子:步伐整齐|秦妈妈迈着稳重的步伐,从门外走了进来。
- 九伐[jiǔ fá]
1.古代指对九种罪恶的讨伐。 2.泛指征伐。
- 七伐[qī fá]
语出《书.牧誓》:“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孔传:“伐谓击刺,少则四五,多则六七,以为例。”后以“七伐”指四处征伐。
- 夸伐[kuā fá]
炫耀。
- 前伐[qián fá]
森林大批采伐前对少数林木提前进行砍伐,以免在正式采伐时期造成林木损失或毁坏。 森林大批采伐前对少数林木提前进行砍伐,以免在正式采伐时期造成林木损失或毁坏
- 搂伐[lōu fá]
拉拢﹑挟持他国一起征伐。语出《孟子.告子下》:“五霸者﹐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
- 诞伐[dàn fá]
谓说话诞妄不经﹐自以为是。
- 放伐[fàng fá]
谓以武力讨伐并放逐暴虐的君主。语本《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 残伐[cán fá]
残杀攻伐。
- 口伐[kǒu fá]
用语言谴责,声讨。
- 砍伐[kǎn fá]
用锯、斧等把树木的枝干弄下来或把树木弄倒。 用锯、斧等把树干锯下来或伐倒砍伐山林
- 责伐[zé fá]
声讨。
- 间伐[jiàn fá]
为加速林木生长或为防止病虫害等,有选择地砍伐部分树木 。
- 簿伐[bù fá]
簿阀。谓先代官籍门阀。
- 军伐[jūn fá]
军功。
- 劳伐[láo fá]
功劳,功绩。
- 俟力伐[sì lì fá]
复姓。
- 吊伐[diào fá]
见“吊民伐罪”。
- 折伐[shé fá]
拗折砍伐,毁坏。
- 勋伐[xūn fá]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因以“勋伐”通称功绩。
- 破伐[pò fá]
砍伐。
- 斫伐[zhuó fá]
砍伐。
- 才伐[cái fá]
才能和功劳。
- 交伐[jiāo fá]
交相戕害。
- 讨伐[tǎo fá]
征伐;出兵攻打:讨伐逆贼|以讨伐为会盟主。
- 矫伐[jiǎo fá]
作假夸功。
- 相伐[xiāng fá]
自相矛盾。
- 袭伐[xí fá]
突然袭击,声罪讨伐。语本《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杜预注:“伐,声其罪;侵,钟鼓无声;袭,掩其不备。”
- 推伐[tuī fá]
推耜翻土。古代帝王率领公卿春令郊祀后以示劝农的一种礼仪。
- 考伐[kǎo fá]
撞击。
伐[fá]字的成语
- 吊民伐罪[diào mín fá zuì]
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征讨有罪者以抚慰百姓 吊民伐罪,周发 殷汤。——《千字文》
- 伐树削迹[fá shù xiāo jì]
比喻正人君子不为世所容。
- 百马伐骥[bǎi mǎ fá jì]
许多马围攻一匹好马。比喻许多小国围攻一个强国或许多愚笨的人攻击一个有贤德的人。
- 不矜不伐[bù jīn bù fá]
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 口诛笔伐[kǒu zhū bǐ fá]
诛:痛斥,责罚;伐:声讨,攻打。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口头谴责,笔端讨伐他捐廉弃耻,向权门把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明. 汪廷讷《三祝记》
- 杀伐决断[shā fá jué duàn]
伐:讨伐,进攻。泛指处事作出决断的能力。
- 克伐怨欲[kè fá yuàn yù]
①指好胜、骄傲、忌刻、贪婪四种恶德。②指关于四种恶德的理论。
- 笔诛墨伐[bǐ zhū mò fá]
笔、墨:指文字。诛:谴责。伐:声讨。通过文字加以谴责,进行声讨。
- 伐善攘羭[fá shàn rǎng yú]
伐善:夸耀自己的长处;攘羭:窃取肥美的绵羊。夸耀自己,掠人之美。
- 旦旦而伐[dàn dàn ér fá]
多比喻天天损害或斫丧。
- 计伐称勋[jì fá chēng xūn]
指计算、称扬自己的功勋。伐,功勋。
- 撞钟伐鼓[zhuàng zhōng fá gǔ]
指奏乐或敲击寺院的钟鼓。
- 自矜功伐[zì jīn gōng fá]
指居功自傲。
- 戕身伐命[qiāng shēn fá mìng]
指伤害身体。
- 执柯作伐[zhí kē zuò fá]
执:拿着;柯:斧头柄;伐:采伐。手执斧头去采伐。指给人做媒。
- 党同伐异[dǎng tóng fá yì]
伐:讨伐,攻击。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拉帮结派,偏袒同党,攻击异己 原指学术上的派别之间的斗争,后泛指一切集团之间的斗争党同伐异,此姘彼丑。——周邦彦《汴都赋》
- 伐毛洗髓[fá máo xǐ suǐ]
刮去毛发,洗清骨髓。比喻彻底清除自身的污秽。
- 奋矜伐德[fèn jīn fá dé]
奋矜:竞相夸耀;伐德:自夸其德。指骄傲自大,夸耀不实。
- 直木先伐[zhí mù xiān fá]
直:挺直。挺直成材的树木,最先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
- 奉辞伐罪[fèng cí fá zuì]
指奉严正之辞而讨有罪。
- 伐功矜能[fá gōng jīn néng]
伐、矜:夸耀。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 上兵伐谋[shàng bīng fá móu]
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 操斧伐柯[cāo fǔ fá kē]
执斧砍伐斧柄。比喻可就近取法。
- 伐冰之家[fá bīng zhī jiā]
伐冰,凿取冰塊。古代唯有卿大夫以上的贵族丧祭得以用冰,用以称达官贵族。
- 伐性之斧[fá xìng zhī fǔ]
伐:砍伐;性:性命,生机。砍毁人性的斧头。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
伐[fá]字在中间的词语
- 武王伐纣[wǔ wáng fá zhòu]
商朝末年,纣王暴虐。周武王大会诸侯,并联合西南各族兴兵东征,讨伐商纣,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大败商军,纣王自焚死,商灭亡。
- 枞金伐鼓[cōng jīn fá gǔ]
犹言敲锣打鼓。枞,通“摐”。
- 扎伐子[zhā fá zǐ]
见“扎筏子”。
- 北伐战争[běi fá zhàn zhēng]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基础进行的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革命战争(1926-1927)。因这次战争从广东出师北伐,所以叫做北伐战争。参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 北伐军[běi fá jūn]
指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
- 黨同伐異[dǎng tóng fá yì]
与自己观点相同的就袒护,与自己观点不同就加以攻击。《后汉书·党锢传序》:“自 武帝 以后,崇尚儒学,至有 石渠 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説,守文之徒,盛於时矣。”《明史·赵用贤传》:“党同伐异,罔上行私,其风不可长。”冯至《朱自清先生》:“由虚心产生出来的是公平,没有偏见。党同伐异,刻薄寡恩,在 朱先生 写的文字里是读不到的。”亦省作“党伐”。宋 岳珂《桯史·犇麤字说》:“党伐之论,於是浸闓,黄冈 之贬,盖不特坐诗祸也。”清 恽敬《与赵石农书》:“敬 不敢党伐,惟大兄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