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龙角散

龙角散

《圣惠》卷三十:龙角散

药方名称龙角散

处方龙角1两(赤锦纹者),干姜3分(炮裂,锉),甘草3分(炙微赤,锉),桂心3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虚劳失精。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

《卫生总微》卷二十:龙角散

药方名称龙角散

处方地龙(去土称)1两,荆芥穗1两,甘草1两,角刺1两(取紫色不桔者,净洗,捣去骨,只用皮)。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痈疖才发,赤肿作痛,或发头面,或发虚处,无故身热,微觉憎寒,或有疼处。

用法用量每用1合,水3盏,酒1盏,煎至2盏半,去滓,再煎至2盏,加研细乳香末1钱调匀,渐渐与服,5-7岁半盏,以下分2服,日3次。

摘录《卫生总微》卷二十

猜你喜欢

  • 温中降气丸

    药方名称温中降气丸处方附子(去皮脐.切作半枣大.称一两.用生姜自然汁半升.银石器内慢火煮.姜汁尽为度.薄切.焙)、干生姜(二两.去皮)。白术、人参、陈皮(去白)、神曲(炒黄)、半夏(汤洗七次)、白附子

  • 艾梅饮

    药方名称艾梅饮处方蕲艾4钱,乌梅1个(上钻1孔)。功能主治大便下血。用法用量以蕲艾包乌梅,用线扎定,水2钟,煎8分,空心温服。摘录《内经拾遗》卷一

  • 二矾散

    药方名称二矾散处方雄黄5钱,郁金5钱,白矾(生用)2钱半,胆矾5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咽喉乳蛾。用法用量以竹管吹入喉中。摘录《济阳纲目》卷一○六

  • 罂粟汤

    药方名称罂粟汤处方艾叶(去梗)、黑豆(炒.去皮)、陈皮(去白)、干姜(炮)、甘草(炙),各二两;罂粟壳(去蒂.蜜炙)四两。炮制上件为粗散。功能主治治肠胃气虚,冷热不调,或饮食生冷,内伤脾胃,或饮酒过度

  • 百岁丸

    药方名称百岁丸处方漏篮子1个(大者),阿胶半两,木香半两,黄连半两,罂粟壳半两,乳香少许(别研)。制法上除乳香外,将其余5味锉成小块,炒令焦黑色存性,不令烟绝,为末,乳香和匀,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

  • 开郁顺气解毒汤

    药方名称开郁顺气解毒汤处方青皮、当归、甘草、抚芎、生地、柴胡、香附、陈皮、栀仁、赤芍、连翘、砂仁、桔梗、花粉、乌药、黄芩、羌活、金银花。功能主治奶疬。用法用量再用夏枯草4两,水3-4碗,砂罐煎服。冬天

  • 百中散

    《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水鉴》:百中散药方名称百中散处方黄葵花2分,白芷2分,延胡索2分,槟榔10分,郁金4分,蚯蚓1条,黄盐6分,虾蟆少许,白米1勺,牛肉脯2分,蜘蛛(灰)1个。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 当归赤芍汤

    药方名称当归赤芍汤处方全当归6钱,延胡索3钱,桃仁泥3钱,红木香1钱5分,赤芍5钱,红花2钱(炒),枳壳3钱(炙),地榆3钱(炒),银花3钱(炒),山楂肉3钱,藕节3个。功能主治赤痢腹痛,里急后重,乃

  • 金沸草汤

    《医略六书》卷三十:金沸草汤药方名称金沸草汤处方金沸草1钱半(绢包),麻黄8分(炒),赤芍8分(醋炒),杏仁2钱(去皮),五味5分,茯苓1钱半,甘草5分。功能主治产后感风咳嗽,脉浮者。用法用量水煎,去

  • 柏连散

    《世医得效方》卷十:柏连散药方名称柏连散处方胡粉(炒)大柏(炙)黄连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治面上热毒恶疮。用法用量面脂调敷,猪脂亦可。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幼科发挥》卷二:柏连散药方名称柏连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