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芩饮

黄芩饮

圣济总录》卷一二八:黄芩饮

药方名称黄芩饮

处方黄芩(去黑心)1两,甘草(炙令黄赤,锉)1两,桑上寄生(炙)1两,防风(去叉)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赤芍药(锉,炒)1两,黄耆(锉,炒)1两,木通(锉)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乳痈。初觉赤肿,有异于常。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3枚(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入乳糖1分,再煎令消,温服,每日3次,早晨、午时、至夜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八

圣济总录》卷一八一:黄芩饮

药方名称黄芩饮

别名黄芩

处方黄芩(去黑心)半两,寒水石1两1分,升麻1分,甘草(炙,锉)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赤眼。

用法用量黄芩散(《普济方》卷三六三)。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一

普济方》卷二六○:黄芩饮

药方名称黄芩饮

处方黄芩1两,栀子仁2-7枚,干姜2两,芒消半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服乳石觉大热,不得通泄。

用法用量以水3大升,煮取1大升,绞去滓,下芒消调之,分温2服。快利即愈。

摘录普济方》卷二六○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黄芩饮

药方名称黄芩饮

处方黄芩(去黑心)1两半,黄柏(去粗皮)1两半,黄连(去须)1两半,槲叶(炙)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大肠风热,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入地黄汁半合,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圣济总录》卷二十三:黄芩饮

药方名称黄芩饮

处方黄芩(去黑心)3分,桑根白皮(锉)3分,葛根(锉)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汗后烦热,燥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猜你喜欢

  • 麻黄桂心汤

    药方名称麻黄桂心汤处方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2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锉)1两,干姜(炮)1两,石膏1两半,干薄荷叶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中风伤寒,脉浮

  • 川附散

    药方名称川附散处方川芎、白附子、牛蒡子、荆芥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偏正头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腊茶调服。摘录《普济方》卷四十五

  • 猪膏发煎

    药方名称猪膏发煎别名膏发煎(《伤寒总病论)卷五)。处方猪膏250克 乱发如鸡子大3枚功能主治润肠消瘀。治黄疸,少腹急,大便秘结者。用法用量上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作二服。病从小便出。摘录《金匮

  • 三香汤

    药方名称三香汤处方栝楼皮9克桔梗9克 黑山栀6克枳壳6克郁金6克 香豉6克降香末9克功能主治治湿热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温服。摘录

  • 读书丸

    《医统》卷五十:读书丸药方名称读书丸处方人参、远志、石菖蒲、菟丝子、生地黄、地骨皮、五味子、酸枣仁、当归、川芎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除百病,日记万言。主健忘。用法用量每服

  • 加减黄连解毒汤

    药方名称加减黄连解毒汤处方元参3钱,生地黄4钱,黄芩3钱,山栀子3钱,黄连2钱,煅石膏4钱,川大黄6钱,芒消2钱,木通3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结热触动相火,客于咽嗌,咽喉肿痛,日复一日,水浆不能下咽,

  • 葛上亭长丸

    药方名称葛上亭长丸处方葛上亭长10枚,地胆10枚,斑蝥(3味并去头足翅,糯米炒)10枚,衣中白鱼40枚,鼠妇60枚(炙),雄黄(研)1分,珍珠(研)1分,槟榔(锉)2枚。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

  • 附子理中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附子理中汤药方名称附子理中汤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脐),各二钱。炙甘草,一钱。功能主治治中寒中湿,呕逆虚弱。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

  • 附子振阳汤

    药方名称附子振阳汤处方大附子5钱(面裹,炽热),人参2钱,肉桂5分,黄耆2钱,橘红1钱,甘草5分,当归1钱。功能主治虚寒痘证。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四

  • 橘连枳术丸

    药方名称橘连枳术丸处方白术3两(去梗),枳实1两(去瓤,麸炒),陈皮1两,黄连1两(酒浸,炒)。制法上为末,荷叶煮汤,打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脾和胃,泻火消痰。主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