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耆桂枝五物汤

黄耆桂枝五物汤

金匮要略》卷上:黄耆桂枝五物汤

药方名称黄耆桂枝五物汤

别名黄耆五物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桂枝五物汤(《赤水玄珠》卷十二)。

处方黄耆9克 芍药9克桂枝9克生姜18克大枣12枚(一方有人参

功能主治补气通阳,养血除痹。治血痹,脉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分三次温服。

备注方中黄耆补气、桂枝通阳为君;,芍药养血除痹为臣;大枣生姜调和营卫为佐、使。合用以奏补气通阳,养血除痹之效。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黄耆桂枝五物汤

药方名称黄耆桂枝五物汤

别名黄耆汤、黄耆五物汤、桂枝五物汤、五物汤

处方黄耆3两,芍药3两,桂枝3两,生姜6两,大枣12枚(一方有人参)。

功能主治调养荣卫,祛风散邪。主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

用法用量黄耆汤(《圣济总录》卷十九)、黄耆五物汤(《三因》卷三)、桂枝五物汤(《赤水玄珠》卷十二)、五物汤(《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二)。

各家论述《金鉴》:以黄耆固卫;芍药养阴;桂枝调和营卫,托实表里,驱邪外出;佐以生姜宣胃;大枣益脾,为至当不易之治也。

临床应用1.痹:张,形寒,手足痛,肌肉渐肿,劳力行走,阳气受伤,客邪内侵,营卫失和。仿《局方》“痹在四肢,汗出阳虚者,与黄耆五物汤”。黄耆桂枝茯苓、炙草、当归煨姜、南枣。

2.真中风:诊得两手脉厚而长,惟左手略兼弦象,两寸稍紧,脉厚者,得土之敦气,厚道足以载福,为长寿之征。但弦为风脉,紧为痛脉,今紧在两寸,主上半身有痹痛之患,据称手腕及臂上痛,时愈时作,已阅五年之久,且指尖时苦麻木,昔年尤甚,近年略减,细察此症,系风在关节而作痛,至其所以痛者,乃气血与风邪相抗拒,非同偏枯者之全不觉痛,其妙在于痛处,不难扶正以屏邪,书称中指麻木,三年内防患中风,以中指属手心经故也。今幸麻木之处以食指、拇指为甚,系肺与大肠气之不调,尚无大害,然风善行而变数,必须及早治之,然斯时若肥风药以预防中风,是适招风取中,无异借寇兵而齐盗粮,宜出诸郑重,切勿孟浪以图一逞,宜用黄耆五物汤。黄耆2钱,桂枝尖2钱,生白芍2钱,生姜4钱,大枣2枚,同煎服。

3.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一老妪,证见右半身瘫痪,口眼?斜,手足麻木,肌肉不仁,右半身自汗出。血压:150/100毫米汞柱。此乃营卫气血虚亏,阳气阻闭,经脉失于营养之证。予黄耆桂枝五物汤治之。共服15剂,血压:140/90毫米汞柱,脉舌正常。诸症蠲除,一如常人。四年后追访,终未再作。

4.血痹:刘某,患四肢麻木一年余,夜晚尤甚。用维生素B12与维生素B1;肌肉注射60余日,疗效不明显。后改为针灸治疗,初针有小效,继之无效。证见气虚懒言,疲乏无力,四肢麻木以上肢较甚,臀部发凉。脉双沉细,舌质淡嫩,苔薄白。取黄耆桂枝五物汤治之。服15剂,诸证俱蠲。

5.自汗:患者,女,31岁。工人。痢后继见汗出,已两年余。动则大汗淋漓,乍冷乍热,时时恶风,并出现肠鸣,进食不慎即泻,头晕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无力寸浮大。经某医院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屡治罔效。遂用黄耆桂枝五物汤加白术五味子,水煎4剂,服后自汗明显改善,将桂枝减量,白术增制,使之外助黄耆以固表,内达健脾以收功。继进6剂,肠鸣消失。再进3剂,诸症悉除。

6.胸痹:患者,女,51岁,干部。病初自觉胸闷气短,继则胸前区时感隐痛,并向左肩背放射,遇寒痛甚,已2年余。心电图诊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予黄耆桂枝五物汤加薤白、炙甘草,共服30余剂,胸痛诸证得以控制,心电图近于正常。

7.胃脘痛:患者,女,42岁,工人。胃脘时感隐痛,逢劳遇寒尤甚,已5年许,钡餐透视诊为“胃窦炎”。曾屡服大剂辛热理气之品,渐致腹胀纳呆,大便时溏,周身乏力,舌淡润,脉沉弦迟。方用黄耆桂枝五物汤加炙甘草干姜,服药后,胃痛顿解。酌去干姜,加腹皮与茯苓交替使用,予以健脾,因病陈久,宜缓缓图治。继服20余剂,诸证渐愈。

8.低热:朱某某,女.35岁,教师。低热2年余,体温常在37.5℃左右,偶尔达38℃。伴有怯风怕冷,自汗津津,声低气短,纳谷不香,大便溏薄,周身乏力等证。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而胖,脉细缓无力。证属气虚身热。拟取甘温除热法,黄耆桂枝五物汤加焦白术、炙甘草。服上方12剂后,症状基本消失。改用补中益气丸调服半月以善后,随访至今未发。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薄荷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薄荷汤药方名称薄荷汤处方荆芥穗、盐(炒),各三斤;鸡苏叶七斤半,瓜蒌根十一两,缩砂仁三两,甘草(炒)四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消风壅,化痰涎。治头昏目眩,鼻塞咽干,

  • 当归调血汤

    药方名称当归调血汤处方当归7.5克川芎3克白芍9克黄连3克黄芩3克升麻1.5克桃仁(去皮,另研)3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主下痢红多。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 柴胡独活汤

    药方名称柴胡独活汤处方柴胡独活防风川芎苍术青皮甘草功能主治主外感风湿,伤于少阳,腰痛如锥刺皮中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 钓藤饮子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钓藤饮子药方名称钓藤饮子处方钓藤(炒)1.5克麻黄(去节)甘草(炙)各1克天麻川芎防风人参各2.1克全蝎(炒去毒)5个僵蚕(炒)7个制法上作一服。功能主治主小儿惊风天吊,卒然惊悸

  • 心肾两交汤

    药方名称心肾两交汤处方熟地30克,麦冬30克,山药15克,芡实15克,黄连1.5克,肉桂0.9克。功能主治养阴泄火,交通心肾。主心肾不交,心阴不足,虚火上炎。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

  • 柴胡化滞汤

    《医学传灯》卷上:柴胡化滞汤药方名称柴胡化滞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枳实、厚朴、山楂、杏仁、赤芍、陈皮。功能主治风温。喘渴多睡,四肢不收。用法用量便闭,加大黄。摘录《医学传灯》卷上《医学传灯》卷

  • 疗本滋肾丸

    药方名称疗本滋肾丸别名疗肾滋本丸处方黄柏(酒炒)、知母(酒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肾虚目暗。用法用量疗肾滋本丸(《医方集解》)。注意脾胃坏者,非所宜。各家论述《医方考》

  • 活血壮筋丹

    药方名称活血壮筋丹处方制川乌8两,川牛膝1两6钱,地龙8钱,桂枝8钱,菖参8钱,全蝎8钱,土鳖8钱,制乳香4钱,制没药4钱,血竭1两。制法上为细末,水为丸,血竭为衣。功能主治活血壮筋。主筋骨疼痛,周身

  • 竹沥化痰丸

    药方名称竹沥化痰丸别名导痰小胃丹(《万病回春》卷二)。处方南星半夏(二药用皂矾、姜水浸,煮干)各60克陈皮枳实(二药用皂矾水泡半日,炒)各60克白术(去芦)60克苍术(用米泔、皂矾水浸一宿;去黑皮,切

  • 两舒散

    药方名称两舒散处方白芍5钱,柴胡1钱,茯苓3钱,陈皮5分,甘草5分,车前子1钱,六曲5分。功能主治肝郁克脾,吞酸,泄泻。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之奇,绝在白芍之妙,盖白芍乃肝经之药,最善舒木气之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