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鹅黄散

鹅黄散

外科正宗》卷三:鹅黄散

药方名称鹅黄散

处方石膏(煅)轻粉黄柏(炒)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杨梅疮,溃烂成片,脓秽多而疼甚者。

用法用量干掺。烂疮即可生疤,再烂再掺,毒尽为度。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外科正宗》卷四:鹅黄散

药方名称鹅黄散

处方绿豆粉30克滑石15克黄柏9克轻粉6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止痛收干。主痤痱疮作痒,抓之皮损,随后又疼者。

用法用量以软绢帛蘸药扑于患处。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医宗金鉴》卷五十一:鹅黄散

药方名称鹅黄散

处方黄柏(生)石膏(煅)各等分

制法上药共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小儿因父母素有杨梅结毒,传染胞胎,初生无皮者。

用法用量扑患处。湿则干扑,干则用猪苦胆调搽。内服换肌消毒散。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一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鹅黄散

药方名称鹅黄散

处方石膏黄柏薄荷叶各等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燥湿止痒。主梅疮溃烂,湿疮浸淫,痛痒难忍,脓水淋漓。

用法用量先用双花、甘草汤洗患处,再以药面擦患处。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鹅黄散

药方名称鹅黄散

处方石膏62g,黄柏15g,青黛9g,轻粉3g,六一散。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湿疹,皮炎,烧伤,溃疡。

用法用量方中六一散剂量原缺。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金鉴》卷五十一:鹅黄散

药方名称鹅黄散

处方黄柏石膏(煅)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父母梅毒遗传,小儿初生无皮。

用法用量湿者干扑,干者用猪苦胆调搽。

摘录《金鉴》卷五十一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鹅黄散

药方名称鹅黄散

处方绿豆粉31g,黄柏93g,轻粉6g,滑石粉15g,冰片3g。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痱子。

用法用量用猪油调成软膏。外用。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猜你喜欢

  • 解热除毒丸

    药方名称解热除毒丸处方川黄连(姜汁拌炒)8两,片黄芩(酒蒸)1两2钱,黑元参(乳蒸)1两5钱,土麻仁3两,净银花(酒蒸)1两1钱,川羌活2两1钱,白蒺藜(炒去刺)4两,白藓皮(酒蒸)1两1钱,真蕲蛇2

  • 菊虫汤

    药方名称菊虫汤处方菊花125g,蝉蜕31g,麦冬18g,花粉9g,木香3g,明雄黄3g,香附9g,白蒺藜15g,防风6g,杏仁9g,桔梗9g,甘草3g。功能主治皮肤癌。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皮肤病

  • 揩齿朱砂散

    药方名称揩齿朱砂散处方朱砂1两(细研),海蛤2两(细研),石膏1两,细辛2两,川升麻2两,防风(去头芦)2两,寒水石3两,芎?1两,槟榔2两,生干地黄2两半。制法上为散,都研令匀。功能主治令黄黑齿变白

  • 灵字丸

    药方名称灵字丸处方白苦参(生用,脾经无病勿用)3两,白花蛇1两,白蒺藜7两,风子肉1两,土麻仁6两,小云连5钱。制法炼蜜为丸。功能主治麻风。用法用量吞服,早晚、空心各服5钱。摘录《疯门全书》

  • 耳疖散

    药方名称耳疖散处方老生姜5g,雄黄5g。制法将老生姜挖一洞,然后装进雄黄粉末,再用挖出的生姜封紧洞口,放在陈瓦上,用炭火慢慢焙干,约7-8小时成金黄色,研粉,过80洞筛子,将粉装瓶备用。功能主治耳疖。

  • 保产无忧丸

    药方名称保产无忧丸处方当归(酒洗)1两5钱,真川芎1两3钱,川羌活5钱,真蕲艾7钱,荆芥穗8分,黄耆8钱,白芍药1两3钱(炒,如冬月只用1两),川贝母1两,紫厚朴7钱(姜汁拌炒),枳壳6钱(麸炒),菟

  • 黑豆散

    《圣济总录》卷一四四:黑豆散药方名称黑豆散处方雄黑豆1两,桑条东枝(锉碎)1两,栗楔(锉碎)1两(以上3味用醋拌于瓷器内,炒存性),枫香脂(研)1分,龙骨(研)1分,虎骨(酥炙)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

  • 疏肝解郁活血汤

    药方名称疏肝解郁活血汤处方柴胡10克,枳实10克,白芍10克,制香附10克,广郁金10克,玄胡索10克,甘草6克,炙乳香5克。功能主治疏肝理气解郁,活血化瘀止痛。主肝郁气滞,络脉瘀阻。用法用量水煎服,

  • 四柱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柱散药方名称四柱散处方木香(湿纸裹煨)、茯苓、人参、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丈夫元脏气虚,真阳耗败,两耳常鸣,脐腹冷痛,头旋目晕,四

  • 长生汤

    药方名称长生汤处方川芎、当归、天花粉、连翘、枣仁、山栀仁、橘红、远志、薄荷、甘草。功能主治瘹肠,胎惊,撮口,热啼。用法用量上加灯心,水煎服。摘录《诚书》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