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连附六一汤

连附六一汤

医学正传》卷四:连附六一汤

药方名称连附六一汤

处方黄连18克附子(炮,去皮、脐)3克

制法上药细切,作一服。

功能主治泻肝火,止胃痛。治肝火犯胃,胃脘剧痛,呕吐酸水,现用于慢性胃炎,胃酸过多者。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1枚,用水225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热服。

摘录医学正传》卷四

医学正传》卷四引丹溪方:连附六一汤

药方名称连附六一汤

处方黄连6钱,附子(炮,去皮脐)1钱。

制法上细切,作一服。

功能主治泻肝火,止胃痛。主肝火旺盛所引起的胃脘剧痛,呕吐酸水等。现用于慢性胃炎,胃酸过多等症。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连附六一丸”(见《古今名方》)。

摘录医学正传》卷四引丹溪方

猜你喜欢

  • 橘皮防已汤

    药方名称橘皮防已汤处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防己桑根白皮(锉)各60克吴茱萸(汤洗,焙干,炒)槟榔(锉)各30克 大腹并子(锉)7枚生姜(锉,炒)90克甘草(炙,锉)15克制法上药八味,粗捣筛。功能

  • 春风散

    药方名称春风散处方僵蚕黄连(俱锉)朴消白矾青黛各1.5克制法腊月初一,取猪胆5~6个,将上药装入胆内,缚定,用青纸裹,将地掘一方坑,长阔33厘米,上用竹竿横吊,以胆悬定于内,候至立春日取出,置当风处吹

  • 养胃汤

    《万病回春》卷三:养胃汤药方名称养胃汤处方香附砂仁木香枳实(麸炒)各2克白术(去芦)茯苓(去皮)半夏(姜汁炒)陈皮各3克白豆蔻(去壳)藿香厚朴(姜汁炒)各2克甘草(炙)0.6克功能主治治胸腹痞满。用法

  • 辟瘟汤

    药方名称辟瘟汤处方甘草2钱,大黄2钱,皂荚1钱(并生用)。制法上细锉。功能主治时疫瘟疠。用法用量用水2盏,煎至1盏,去滓,空心热服。至晚下恶物为效。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 银翘散

    药方名称银翘散处方连翘30克 银花30克 苦桔梗18克薄荷18克竹叶12克 生甘草15克 芥穗12克淡豆豉15克牛蒡子18克制法上杵为散。药理作用银翘散的药理作用 《中医杂志》1986(3):59,1

  • 化腐丹

    药方名称化腐丹处方红升药1斤,铜绿8钱,石膏1斤(煅),炙乳香3两2钱,炙没药3两2钱,降药1两8钱。制法上为细末,以瓷器藏。功能主治化腐生肌。主摘录《外科传薪集》

  • 玳瑁丸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玳瑁丸药方名称玳瑁丸别名七宝丸(《圣济总录》卷六)。处方生玳瑁150克(捣罗为末)安息香150克(酒煮似糊,用绢滤去滓)朱砂60克(细研,水飞过)雄黄15克(细研)琥珀15克(

  • 白玉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白玉丸药方名称白玉丸处方南星1两,白附子1两,茯苓1两,天麻1两,僵蚕1两,白芷1两,竺黄1两,半夏4两,石膏4两。制法水泛为丸,如米粒大。功能主治咳嗽痰喘。用法用量

  • 蓝叶汤

    《圣济总录》卷一八二:蓝叶汤药方名称蓝叶汤处方吴蓝叶半两,犀角(镑)半两,升麻半两,黄耆(锉)半两,山栀子仁半两,连翘半两,甘草(炙)半两,黄芩(去黑心)1分,大青1分,玄参1分,大黄(锉,炒)3分。

  • 灵水膏

    药方名称灵水膏处方树孔中水。功能主治白鲛风;疠疡。用法用量温热洗之,然后捣细辛、牡蛎等分为末,以面脂调敷白驳上,日3夜1。摘录方出《圣惠》卷二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一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