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赤小豆羮

赤小豆羮

药方名称赤小豆羮

处方赤小豆5合,桑根白皮3两(锉),白术2两,鲤鱼1头(3斤者,净洗如常)。

功能主治水气腹大脐肿,腰痛,不可转动。

用法用量以水1斗,都一处煮,候鱼熟,取出鱼,尽意食之;其豆亦宜吃,勿着盐味;其汁入葱白生姜橘皮,入少醋,调和作羮食之。

摘录方出《圣惠》卷九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二五九

猜你喜欢

  • 风损膏药

    药方名称风损膏药处方当归2两,川乌2两,草乌2两,枳壳2两,乌梢蛇2两,宣木瓜2两,薄荷2两,僵蚕2两,蝉蜕2两,白芷2两,木鳖子2两,海桐皮2两,何首乌3两,大川芎3两,汉防己3两,赤芍药3两,麻黄

  • 椒囊

    药方名称椒囊处方川椒2-3斤(1方加破开槟榔、熟艾各1/3)。功能主治辟去寒湿气。主脚气。一切瘴疾,时气,风寒邪气。用法用量《医统》本方用法:以绛纱囊贮椒两许,悬佩身旁近里衣处。各家论述大抵足膝之病居

  • 矾葱汤

    药方名称矾葱汤别名矾葱酒处方白矾(末)3钱,葱白7茎。制法上药同捣极烂,捣作7块。功能主治疔疮初起。用法用量矾葱酒(《仙拈集》卷四)。注意忌酒色荤辣生冷。摘录《一盘珠》卷五

  • 大枣粥

    药方名称大枣粥处方大枣27枚,茯神半两,粟米2合。制法上细锉。功能主治养脾胃气,助十二络脉,通九窍,安神,除恍惚。主风热烦闷心悬,肠癖,腹中邪气。用法用量先以水2大盏,煮至1盏半,去滓,下米煮粥,温温

  • 加减清热除湿膏

    药方名称加减清热除湿膏处方连翘18克 胆草12克 焦三仙30克 赤茯苓18克防风15克 桑皮12克(生)赤小豆15克菊花15克茵陈18克 条芩12克僵蚕12克(炒)甘草6克(生)制法上药以水煎透,去滓

  • 闭关止渴汤

    (辨证录》卷六:闭关止渴汤药方名称闭关止渴汤处方石膏15克玄参60克麦冬60克 熟地60克青蒿15克功能主治清胃火,填肾水。主消渴。胃热津枯,肾水亏乏,大渴恣饮,易于饥饿,得食渴减,不食则渴尤甚。用法

  • 十四友丸

    药方名称十四友丸处方熟地黄白茯苓白茯神(去木)人参酸枣仁(炒)柏子仁(别研)紫石英(别研)肉桂阿胶(蛤粉炒)当归黄耆远志(汤浸,去心,酒洒蒸)各30克 辰砂(别研)7.5克龙齿(别轩)60克制法上药除

  • 金宝神丹

    药方名称金宝神丹处方青礞石半斤(捣罗过,用消石2两细研于坩锅内,铺头盖底按实,用圆瓦覆口,用炭20斤煨之,取出,入赤石脂2两同研极细)。制法上药滴水为丸,如小鸡头子大;候干,再入坩锅内,用少火煅红收之

  • 鸡舌香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鸡舌香散药方名称鸡舌香散处方香附子(炒.去毛)、赤芍药、天台乌(去木)、良姜(去芦.麻油炒)、肉桂(去粗皮),各一两。甘草(炙)半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男子、

  • 万金饮

    药方名称万金饮处方陈皮(去白)、甘草(半生.半炙)、罂粟壳(去蒂.盖.半生.半蜜炙),各等分。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内受风寒,或饮食生冷,伤于脾胃,呕吐泄泻,胁肋胀满,肠内虚鸣,及肠胃受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