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豉心丸

豉心丸

《古今录验》引杨孔思方(见《外台》卷五):豉心丸

药方名称豉心丸

处方香豉5合(熬令色变),常山2两,大黄3分,附子2分(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当勿食,比至发来,令服30丸,疟不止,亦可至40丸,疟必止。若膈上有停痰,欲吐听之;若腹中实,欲下亦无妨,常有验。

注意忌生葱、生菜。

摘录《古今录验》引杨孔思方(见《外台》卷五)

《圣惠》卷五十二:豉心丸

药方名称豉心丸

处方豉心1两(炒干),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恒山1两(锉),川升麻1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实疟,寒热,心膈烦壅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7丸,空心以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二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豉心丸

药方名称豉心丸

处方鼓(微炒)1合,大黄(生用)1两半,常山3分,升麻半两,附子(小者,炮裂,去皮脐)1枚。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疟。

用法用量每服7丸,发前米饮送下,吐后更干咽7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六:豉心丸

药方名称豉心丸

处方豉心2两,黄连(去须)3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热风目肿。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温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圣惠》卷十四:豉心丸

药方名称豉心丸

处方豉心1合,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恒山1两,川升麻1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后,余毒不散,寒热往来,变成疟状。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十四

猜你喜欢

  • 开胃利膈丸

    药方名称开胃利膈丸处方瓜蒌皮6钱,枳实6钱(炒),落水沉3钱,砂仁4钱,香附(制)6钱,桔梗4钱(苦),白蔻仁4钱,苍术4钱(炒),藿香梗5钱,广皮6钱,中厚朴5钱(炙),三仙2两(焦)。制法上为细末

  • 犀黄丸

    药方名称犀黄丸别名西黄丸(《治疗汇要》卷下)。处方犀黄0.9克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30克(研极细末)麝香4.5克 黄米饭30克制法上药,用黄米饭捣烂为丸。忌火烘,晒干。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 黄耆地骨皮散

    药方名称黄耆地骨皮散处方黄耆1钱2分,地骨皮8分,柴胡8分,赤芍药8分,生地黄8分,麦门冬8分,当归8分,赤茯苓8分,黄芩8分,人参1钱,甘草(炙)5分。功能主治劳热羸瘦,四肢烦疼,心躁口干,不欲饮食

  • 搜风通络汤

    药方名称搜风通络汤处方葛根20-30克,全蝎10-12克,蜈蚣2条,乌蛇13-15克,赤芍13-15克,川芎13-15克,自然铜13-15克,穿山龙13-15克,木瓜13-15克,鹿含草30克,黑木耳

  • 大蒜鸡子方

    药方名称大蒜鸡子方处方大蒜(剥去皮)2颗,鸡子2枚。功能主治休息痢。用法用量上先将蒜放铛中,取鸡子打破沃蒜上,以盏子盖,候蒜熟,空腹食之。下过再服。摘录《普济方》卷二五九

  • 归魂饮

    药方名称归魂饮处方白芍60克,人参15克,贝母9克,香附9克,郁金3克。功能主治柔肝化痰。主肝气虚弱,痰气内阻。(女子梦交)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辨证录》卷十

  • 消渴灵片

    药方名称消渴灵片处方地黄200g五味子15g麦冬100g牡丹皮15g黄芪100g黄连10g茯苓17g红参10g天花粉100g石膏50g枸杞子100g性状为棕褐色的片;味苦、甘。炮制上十一味,茯苓、天花

  • 痢疾导滞散

    药方名称痢疾导滞散处方川大黄3钱,广木香2钱,槟榔3钱,白芍4钱,白茯苓5钱,陈皮3钱,莱菔子4钱,车前子5钱。制法共为细末。功能主治腹痛下痢,里急后重。用法用量3岁以下每服5分。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

  • 人参藿香汤

    药方名称人参藿香汤处方藿香(去梗)、人参(切片),各六两;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二两半。炮制上捣为粗末,入人参令匀。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脾胃气弱,呕吐哕逆,饮食不下,手足逆冷,涎痰稠粘。又治似喘不喘

  • 久疟全消丸

    药方名称久疟全消丸处方威灵仙蓬莪术(醋炙)麦芽(炒)各30克何首乌60克(生用)青蒿子15克 金毛狗脊(去毛,炙酥)24克穿山甲(水煮细片,炒成珠)黄丹各15克鳖甲(酒炙)120克制法以上九味,共为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