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豆附丸

豆附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豆附丸

药方名称豆附丸

处方豆蔻(炮)白茯苓(焙)附子(炮,去脐)各120克木香(不见火)干姜(炮)肉桂(去粗皮)各60克丁香(不见火)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补脾肾,理气和中。主肠胃虚弱,内受风冷,泄泻注下,腹痛肠鸣。手足逆冷。

用法用量每服50~100丸,用生姜汤或粥饮吞下,空腹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济生》卷四:豆附丸

药方名称豆附丸

处方豆蔻(面裹煨)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良姜(锉,炒)2两,诃子(面裹煨)2两,干姜(炮)2两,赤石脂(火煅)2两,阳起石(火煅)2两,龙骨(生用)2两,白矾(枯)2两,白茯苓(去皮)1两,桂心(不见火)1两,细辛(洗)1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湖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虚下寒,泄泻不止,肠滑不禁,日夜无度,全不进食;一切虚寒泄泻困乏。

用法用量本方白矾以上药物用量原缺“各”字,据《医方大成》补。

摘录《济生》卷四

《医方大成》引《幼幼方》(见《医方类聚》卷二四四):豆附丸

药方名称豆附丸

处方豆蔻1分,附子1分(炮)。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搐搦,吐泻。

用法用量饭饮送下。

摘录《医方大成》引《幼幼方》(见《医方类聚》卷二四四)

猜你喜欢

  • 归耆饮

    药方名称归耆饮别名四神汤、回毒金银花汤、四仙饮处方当归8钱,绵黄耆5钱(生),金银花(净)5钱,甘草(生)3钱。功能主治脑疽背痈,毒盛焮肿;及虚人肛门发毒。疮疡作痛隐隐,气虚不能焮发,而色变紫黑者。用

  • 龙尾神针

    药方名称龙尾神针处方麝香、肉桂、乳香(炙)、没药(炙)、朱砂、雄黄、白蒺藜、川乌、草乌、川芎、良姜、苍术、独活、威灵仙、白芷、天麻、羌活、细辛、藁本、白花蛇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寒湿气痛。用法用

  • 烂弦散

    药方名称烂弦散处方炉甘石1两,黄连1钱,黄柏1钱,蔓荆子1钱,菊花1钱。制法将上药熬水冲甘石,澄清,干后以艾叶70个熏之,装瓶内。功能主治烂弦风,红眼眶。用法用量香油调搽,抹眼患处。注意翳障眼忌用。摘

  • 苦参饮

    《普济方》卷一一一引《圣惠》:苦参饮药方名称苦参饮处方苦参根白皮5斤。制法上锉细,如麻豆,生绢袋贮。以好酒3斗,冬浸7日,夏浸4日。功能主治乌癞,疮疹。用法用量每次温饮2-3合,渐加至5-7合,日2次

  • 青露散

    药方名称青露散处方白及白蔹白薇白芷白鲜皮朴消青黛黄柏大黄天花粉青露叶(即芙蓉叶)老龙皮(即老松树皮)各等分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功能主治治发背疽,一切恶疮。用法用量用生姜自然汁调,围敷,如干时,再用姜汁调

  • 黄连甘乳膏

    药方名称黄连甘乳膏处方黄连粉1两,乳香粉1两,炉甘石粉2两,去湿药膏(或凡士林)7两。制法调匀成膏。功能主治解毒收敛,止痛生肌。主下肢溃疡(臁疮),女阴溃疡(阴蚀),脓疱疮(黄水疮)。用法用量外敷患处

  • 黄芩二陈汤

    药方名称黄芩二陈汤处方黄芩、陈皮、半夏、茯苓各等分,甘草减半。功能主治热痰。用法用量水1钟半,加姜3片,煎7分,食远服。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四引《宣明论》

  • 沉香顺气散

    药方名称沉香顺气散处方沉香1钱,茯神1钱,紫苏叶1钱,人参1钱,甘草(炙)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物忤逆触。用法用量以紫苏梗煎汤调化,不拘时候服。摘录《医统》卷八十八

  • 抵金散

    药方名称抵金散处方屎蜣螂(5月5日装入竹筒内阴干,取出为末)不拘多少。制法用瓷罐收贮。功能主治发背痈疽,溃后开烂作痛。用法用量凡遇患,将末掺疮上。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一

  • 白鹿洞方

    药方名称白鹿洞方处方大风肉4两,明天麻4两(酒浸),川防风(去芦)4两,汉防己4两,香白芷4两(酒浸),独活2两,苏薄荷2两,全蝎3两(洗去盐足),僵蚕(炙,去足)6两,蝉蜕(去足)6两,金头蜈蚣(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