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心丸

补心丸

《赤水玄珠》卷十:补心丸

药方名称补心丸

别名补心丹(《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处方麦冬75克远志甘草汤煮)石菖蒲附子(童便浸)60克天冬栝楼白术贝母 熟地茯神地骨皮各45克人参川归牛膝黄耆各30克木通24克

制法俱为细末,大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心气不足,惊恐健忘。

用法用量每服用酒或圆眼汤吞服50~70丸。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

《玉案》卷三:补心丸

药方名称补心丸

处方当归1两5钱,川芎5钱,粉草1两,生地1两,远志1两,枣仁1两5钱,人参1两5钱,柏子仁1两5钱,辰砂5钱,琥珀5钱,茯神8钱,南星5钱,半夏5钱,石菖蒲1两。

制法上为末,蒸粉为丸,如绿豆大,金箔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眼痛不已,日久无光。

用法用量每服80丸,灯心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三

《魏氏家藏方》卷二:补心丸

药方名称补心丸

处方酸枣仁(炒,去壳)、沉香(不见火)、薏苡仁(炒)、乳香(别研)、柏子仁(炒)、鹿茸(酥炙)、车前子(炒)、当归(去芦,酒浸)、五味子(去枝)、人参(去芦)、覆盆子(炒)、防风(去芦)、穿心巴戟(去心)、枸杞子菟丝子(淘净,酒浸,研成饼)、白茯苓(去皮)、肉苁蓉(去皴皮,酒浸)、熟干地黄(洗)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生养气血,补不足,泻有余,滋润精血,养固其元,使邪气无侵,令营卫坚守。主男子妇人,童男童女,忧愁思虑,食饱恚怒,耗伤心气,精神不守,酒后行房,百脉离经,营卫失调,脏腑遂生疾病:阴阳不足,则寒热往来;气血虚耗,皮毛枯槁;心气不足,怔忡冒乱,梦寐惊惶;肾不足,则乏力失精,小便淋沥;肝气不足,目昏疲倦,四肢烦疼;肺不足,则秘利不常,痰嗽喘急;脾不足,则面黄腹急,饮食无味。并治鼻衄,沙石淋及妇人产后蓐劳,平日恶露,肌瘦骨蒸,久无子息,或妊月未足,多致损堕,诸虚不足,日久淹延之疾。

用法用量每服50丸,莲心汤送下,1日2次;盐汤饭饮亦得。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丹溪心法》卷三:补心丸

药方名称补心丸

处方朱砂2钱5分,瓜蒌5钱,黄连3钱,归身尾3钱5分。

制法上为末,猪心血为丸服。

功能主治补心。主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

《医方大成》卷五引《济生》:补心丸

药方名称补心丸

处方紫石英(煅,研)1两,熟地黄(洗)1两,菖蒲1两,茯神(去木)1两,当归(去芦)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黄耆(去芦)1两,远志(去心,炒)1两,川芎1两,桂心(不见火)1两,龙齿1两,人参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忧愁思虑过度,心血耗散,故多惊恐,遗精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用枣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大成》卷五引《济生》

《嵩崖尊生》卷八:补心丸

药方名称补心丸

处方黄耆1两,茯神1两,人参1两,远志1两,熟地8钱,柏仁5钱,枣仁5分,五味5分,朱砂2钱5分。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常惯怔忡。

用法用量口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八

《竹林女科》卷三:补心丸

药方名称补心丸

处方当归身1两,生地黄1两,熟地黄1两,茯神1两,人参1两5钱,麦冬1两5钱,枣仁8钱,柏子仁8钱,炙甘草4钱,五味子1两2钱,莲子1两2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心气大虚,惊悸,言语颠倒。

用法用量每服100余丸,芎归汤送下。得卧即安。

摘录《竹林女科》卷三

《大生要旨》:补心丸

药方名称补心丸

处方黄耆(蜜炙)2钱,枣仁2钱,远志(去木,甘草汤泡,焙)2钱,茯苓2钱,生地5钱,人参1钱,菖蒲7分。

制法上为细末,大枣为丸,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产伤气血,心气大亏,心神惊悸不宁,时见鬼神,言语颠倒。

用法用量用芎归汤送下,得卧即安。

摘录《大生要旨》

《千金》卷十三:补心丸

药方名称补心丸

处方当归1两,防风1两,芎?1两,附子1两,芍药1两,甘草1两,蜀椒1两,干姜1两,细辛1两,桂心1两,半夏1两,厚朴1两,大黄1两,猪苓1两,茯苓(1方用茯神)2两,远志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脏虚,善恐怖如魇状;及女人产后余疾,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5丸,酒送下,日3次。不知,加至10丸。冷极加热药。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恐怖虽属心肾之虚,然如魇状,乃虚阳鼓激痰涎涌塞心包,而成正虚邪实之象。虚能受热,故用姜、附;实能受寒,故用大黄;独倍用远志引领诸药,归就心包,以建补虚逐实之功。诸脏安和,则君主泰然,又何必专用补心之药乎。

摘录《千金》卷十三

方出《医学正传》卷三,名见《东医宝鉴》卷一:补心丸

药方名称补心丸

处方川归身1两5钱,川芎1两,粉甘草1两5钱,生地黄1两5钱,远志(去心)2两5钱,酸枣仁3两,柏子仁3两,人参1两,辰砂5钱(另研),金箔20片,麝香1钱,琥珀3钱,茯神7钱,胆南星5钱,半夏5钱,石菖蒲6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辰砂为衣。

功能主治心虚手振。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津唾咽下,或姜汤送下。

摘录方出《医学正传》卷三,名见《东医宝鉴》卷一

猜你喜欢

  • 木香蛤蚧丸

    药方名称木香蛤蚧丸处方蛤蚧1对(尾全者,洗净,酥炙),生鳖甲7钱半(去裙,醋炙焦),白茯苓7钱半,川芎7钱半,当归7钱半,北五味子7钱半,牛膝7钱半,绵黄耆半两,柴胡半两,知母半两,贝母半两(去心),

  • 坎炁丹

    药方名称坎炁丹处方坎炁24两(男者良),人乳粉2两4钱,熟地8两(砂仁1两5钱,陈煮酒8两制,久晒者良),人参2两,枸杞子4两。制法上法制,烘燥,入磨为末,用酒酿4两,白蜜4两同炼为丸。功能主治少阴男

  • 白虎合解毒汤

    药方名称白虎合解毒汤别名白虎解毒汤处方石膏(研粗末)4钱,知母1钱,天花粉1钱,黄芩1钱,黄连1钱,山栀仁1钱,生地黄2钱,麦门冬2钱。功能主治麻疹出而胃热渴甚者,温热及痘疹后余热,欲成牙疳。用法用量

  • 茶癖散

    药方名称茶癖散处方石膏、黄芩、升麻。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积聚。用法用量砂糖水调服。摘录《脉因证治》卷下

  • 半夏千里流水汤

    《千金》十二:半夏千里流水汤药方名称半夏千里流水汤别名半夏东流水汤、半夏汤处方半夏3两,宿姜3两,生地黄5两,酸枣仁5合,黄芩1两,远志2两,茯苓2两,秫米1升。功能主治泻热。主胆腑实热,精神不守,腹

  • 加味紫草饮

    药方名称加味紫草饮处方紫草5分,白芍5分,麻黄5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痘出未透。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年壮及北方皮厚之人,加蟾酥、辰砂;血虚出不匀,色不润者,加当归。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 金黄丸

    药方名称金黄丸处方荆三棱、香附子半两,泽泻2钱半,巴豆49粒(出油),黍米粉、牵牛2钱半。制法上为末。用栀子煎汤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酒积,食积,诸积面黄,疸积硬块。用法用量方中荆三棱、黍米粉用量原

  • 黑铅丹

    药方名称黑铅丹处方(出山)黑铅1斤(将2蚕砂炒成末),青盐6两,没食子4两,升麻2两,石膏8两,香附子4两(炒焦黑),槐角子6两(炒为末)。制法先将柳木作锤,擂炒铅砂成灰末,加药6味共为末,铅盒收起。

  • 草果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草果饮药方名称草果饮处方紫苏叶、草果仁、川芎、白芷、高良姜(炒)、青橘皮(去白.炒)、甘草(炒),各等分为末。功能主治治脾寒疟疾。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水一盏,煎至七

  • 龙珠散

    《嵩崖尊生》卷六:龙珠散药方名称龙珠散处方珍珠末、冰片各等分。功能主治热甚舌出不收。用法用量敷之。摘录《嵩崖尊生》卷六《医方类聚》卷七十引《经验秘方》:龙珠散药方名称龙珠散处方真珠5钱(别研),南硼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