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舒肝丸

舒肝丸

《中国药典》:舒肝丸

药方名称舒肝丸

处方川楝子150g延胡索(醋制)100g白芍(酒炒)120g 片姜黄100g木香80g沉香100g豆蔻仁60g砂仁80g厚朴(姜制)60g陈皮80g枳壳(炒)100g茯苓100g朱砂27g

性状为棕红色至棕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甘、后微苦。

炮制上十三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川楝子等十二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65~85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70~18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舒肝和胃,理气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满,胃脘疼痛,嘈杂呕吐,嗳气泛酸。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4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水蜜丸每100丸重20g,大蜜丸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舒肝丸

药方名称舒肝丸

处方白芍42克 片姜黄33克 蔻仁厚朴(姜制)各15克枳壳(麸炒)元胡(醋制)各27克茯苓(去皮)30克陈皮广木香砂仁各21克沉香27克川楝子(酒蒸)45克

制法上药共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克重,用蜡皮或蜡纸筒封固。

功能主治舒气健脾,活血止痛。治肝郁气滞,两胁刺痛,饮食无味,消化不良,呕吐酸水,呃逆嘈杂,周身串痛。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用白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猜你喜欢

  • 两泻汤

    药方名称两泻汤处方白芍1两,丹皮1两,地骨皮1两,炒黑桅子3钱,玄参1两。功能主治肾经实火,挟心包相火上冲,吐黑血,虽不至于倾盆,而痰嗽必甚,口渴思饮。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2剂,而黑血变为红色矣。再服

  • 茯苓饼

    《经验方》:茯苓饼药方名称茯苓饼处方茯苓细粉 米粉 白糖各等份制法上3味加水适量,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极薄的煎饼。功能主治健脾补中,宁心安神。适用于气虚体弱所致的心悸、气短、神衰、失眠以及浮肿

  • 开刀麻药

    药方名称开刀麻药处方草乌川乌半夏生天南星蟾酥各3克 番木鳖白芷皂角各1克功能主治【功用】局部麻醉。用法用量上药为末,临时水调外敷。一顿饭时开刀不痛。摘录《串雅内编》卷二

  • 苦楝敷方

    药方名称苦楝敷方别名苦楝散、苦楝膏处方苦楝皮若枝。制法烧作灰。功能主治浸淫疮,并小儿秃疮,诸恶疮。用法用量苦楝散(《直指》卷二十四)、苦楝膏(《普济方》卷四十八)。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苦楝皮烧灰,

  • 麦门冬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麦门冬散药方名称麦门冬散处方小草(去心)、黄连(去须)、升麻(去粗皮)、犀角屑、甘草(炙)、枳壳(去瓤.炒黄)、黄芩、大青(去根),各半两;芒硝一两,麦门冬(去心)

  • 八毒大黄丸

    药方名称八毒大黄丸处方藜芦2分(炙),大黄3分,朱砂5分,蜀椒4分,雄黄4分(研),巴豆4分(去皮,熬),桂心4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天行病3-4日,身热目赤,四肢不举;产乳后伤

  • 冰苋散

    药方名称冰苋散处方冰片1钱,苋菜根(煅灰)1钱,薄荷1钱,黄柏1钱,月石1钱5分,儿茶1钱5分,人中白2钱,山豆根2钱,胡黄连2钱,枯矾5分,青黛5分,龙骨5分,乌海肉5分。制法上药各为末,和匀。功能

  • 芍药补气汤

    药方名称芍药补气汤别名补气汤(《兰室秘藏》卷下)。处方黄耆30克白芍药45克橘皮(不去白)30克泽泻15克甘草(炙)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肺气不行,皮肤间麻木。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

  • 敛疮内消方

    药方名称敛疮内消方处方黄明胶1两(水半升消了)。功能主治诸般痈肿发背。用法用量入黄丹1两,再煮3-5沸,又放温冷。以鸡毛扫在疮口上,如未成,即涂肿处自消。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黄明胶气味甘平微咸,入

  • 理气活血汤

    《张皆春眼科证治》:理气活血汤药方名称理气活血汤处方酒大黄6g,枳壳6g,生地15g,刘寄奴9g,赤芍9g,炒桃仁9g。功能主治活血理气,祛瘀消肿。主撞击伤目。各家论述方中酒大黄逐瘀通经,消肿止痛;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