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胶艾汤

胶艾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胶艾汤

药方名称胶艾汤

处方阿胶(碎.炒燥)、川芎甘草(炙),各二两;当归艾叶(微炒),各三两;白芍药、熟干地黄,各四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劳伤血气,冲任虚损,月水过多,淋沥漏下,连日不断,脐腹疼痛,及妊娠将摄失宜,胎动不安,腹痛下坠。或劳伤胞络,胞阻漏血,腰痛闷乱,或因损动,胎上抢心,奔冲短气,及因产乳,冲任气虚,不能约制,经血淋沥不断,延引日月,渐成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酒六分,煎至八分,滤去渣,稍热服,空心,食前,日三服。

甚者连夜并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小品方》:胶艾汤

药方名称胶艾汤

处方阿胶6克艾叶6克

功能主治养血安胎。治妊娠受伤,下血腹痛。

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小品方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七:胶艾汤

药方名称胶艾汤

处方地黄艾叶(炒)当归甘草(炙)芍药川芎阿胶(炙)黄耆各30克

制法上锉为散。

功能主治治妊娠不问月数深浅,因顿仆胎动不安,腰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胸中逆冷,加生姜5片,大枣3枚。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七

《理伤续断方》:胶艾汤

药方名称胶艾汤

处方地黄3钱,阿胶1钱,川芎1钱,艾叶1钱。

功能主治妇人经脉不通。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大盏,酒半盏,煎至8分,不拘时候温服。后服鳖甲散。

摘录《理伤续断方》

《竹林女科》卷一:胶艾汤

药方名称胶艾汤

处方阿胶1钱,白芍1钱,熟地黄1钱,艾叶3钱,川芎8分,大枣3枚。

功能主治妇人经来几点而止,过5-6日或10日又来几点,1月之内常行2-3次,面色青黄。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1-2剂,次服紫金丸

摘录《竹林女科》卷一

《灵验良方汇编》卷上:胶艾汤

药方名称胶艾汤

处方当归5钱,芍药(炒)1钱,地榆(炒)1钱,熟地8钱,川芎2钱,阿胶(炒)3钱,艾叶5分,甘草4分。

功能主治孕妇胎动不安兼漏血。

摘录《灵验良方汇编》卷上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胶艾汤

药方名称胶艾汤

处方阿胶、艾绒、川芎甘草当归白芍、熟地、赤石脂地榆、菖蒲(一用蒲黄)、小蓟(一用苏木)。

功能主治妇人冲任虚损,崩伤淋沥,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水1钟,酒半钟,煎服。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

普济方》卷三三七引《指南方》:胶艾汤

药方名称胶艾汤

别名胶艾芎归汤、胶艾当归

处方阿胶2两,川芎2两,甘草(炙)2两,艾叶3两,当归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胞阻。胎动下血在8-9月内,及半产后因续下血不绝。

用法用量胶艾芎归汤(《医学入门》)卷八)、胶艾当归散(《医学正印》卷下)。

冷痛,加干姜2两。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七引《指南方》

《胎产救急方》引《杨氏产乳方》(见《医方类聚》卷二二四):胶艾汤

药方名称胶艾汤

别名地黄汤、胶艾芎归汤

处方当归2两,熟地黄2两,艾叶2两,阿胶(炒)3两,川芎3两(1方无地黄甘草;1方加人参、白茯苓)。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妇人妊娠顿仆伤胎,腰腹疼痛,或胎上抢心,或下血不止,或短气欲死。

用法用量地黄汤(《圣济总录》卷一五八)、胶艾芎归汤(《济阴纲目》卷八)。

一方腹痛甚者,加杜仲地骨皮

摘录《胎产救急方》引《杨氏产乳方》(见《医方类聚》卷二二四)

《千金翼》卷二十:胶艾汤

药方名称胶艾汤

别名大胶艾汤

处方阿胶(炙)3两,艾叶(熬)3两,芍药3两,干地黄3两,当归2两,干姜2两,芎藭2两,甘草(炙)2两。

功能主治男子绝伤,或从高堕下,伤损五脏,微者唾血,甚者吐血及金疮伤经内绝;妇人产后及崩中伤下血多,虚喘欲死,腹痛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大胶艾汤(《普济方》卷三一二)。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

《外台》卷三十三引《小品》:胶艾汤

药方名称胶艾汤

处方阿胶2两(炙),艾叶2两。

功能主治安胎。主妊娠胎动不安,腰腹疼痛,下血甚多。忽然下血。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2升半,分3服。

各家论述《医林纂要》:阿胶澄清下部秽浊而大滋血气,不独能养阴而已;艾叶大暖下部而补虚去寒,且能和血。

摘录《外台》卷三十三引《小品》

《三因》卷十七:胶艾汤

药方名称胶艾汤

处方地黄1两,艾叶(炒)1两,当归1两,甘草(炙)1两,芍药1两,川芎1两,阿胶(炙)1两,黄耆1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安胎。主妊娠顿仆,胎动不安,腰腹痛,或有所下,或胎奔上刺心,短气。阴虚不足以济火,气虚不足以固血,点滴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煎7分,去滓,食前温服。

胸中逆冷,加生姜5片,大枣3枚。

各家论述医方考》:阿胶、熟地、当归川芎,益血药也;黄耆甘草艾叶,固气药也。血以养之,气以固之,止漏安胎之道毕矣。

摘录《三因》卷十七

猜你喜欢

  • 附子丸

    《圣济总录》卷一一四:附子丸药方名称附子丸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菖蒲《米泔浸一宿,锉,焙)矾石(熬令汁枯)蓖麻子仁(研)松脂(研)各30克杏仁(去皮、尖、双仁,炒)60克 染胭脂15克制法上七味,

  • 二贤汤

    《百一选方》卷五:二贤汤药方名称二贤汤处方橘红120克 炙甘草30克功能主治化痰理气,健脾消滞。主痰阻气滞,食后胸满。用法用量上药为末,白汤调服。摘录《百一选方》卷五《百一》卷五:二贤汤药方名称二贤汤

  • 后七宝丸

    药方名称后七宝丸处方巴豆2分5厘,丁子2分5厘,大黄4分。制法上3味,先丁子、大黄为末,别巴豆研,纳中合治,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下轻粉之毒。主粉毒所致口舌糜烂,饮食不下咽。用法用量制丁子法:丁

  • 杜仲饮

    药方名称杜仲饮处方杜仲(去粗皮,炙,锉)1两半,芎?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中风筋脉挛急,腰膝无力。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1盏,去滓

  • 藿香托里散

    《活幼心书》卷下:藿香托里散药方名称藿香托里散处方藿香2钱半,连翘2钱半,山栀仁2钱半,川当归(酒洗)2钱半,木通(去节)2钱半,芍药2钱半,僵蚕(去丝)2钱半,甘草2钱半,大黄(生用)5钱,茵陈5钱

  • 巨胜散

    药方名称巨胜散处方巨胜1斗2升(去黑皮),白茯苓半斤,泽泻2两。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延年轻身。主用法用量每服1合,水调服之,1日2次。摘录《圣惠》卷九十四

  • 金锁散

    《卫生总微》卷十一:金锁散药方名称金锁散处方黄连(去须)1分(用茱萸1分同炒,去茱萸不用,只用黄连),厚朴(去粗皮)半两(生姜制)。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赤白滞痢,日久不愈。用法用量婴孩1字,2-3岁

  • 六味鹿茸丸

    药方名称六味鹿茸丸处方熟地4两,枣皮2两,山药2两,泽泻1两半,丹皮1两半,白苓1两半,鹿茸(羊油炙酥脆,为末)1两,北味5钱。功能主治小儿肾虚解颅,少笑多愁者。用法用量炼蜜为丸服。摘录《一盘珠》卷八

  • 固齿明目乌发黑发良方

    药方名称固齿明目乌发黑发良方处方何首乌(黑豆拌蒸1次,牛膝拌蒸1次)4两,旱莲草4两,槐角(黑豆煮汁拌蒸)4两,怀生地黄(酒拌,砂锅内蒸1日至黑)2两,骨碎补(刮去皮毛,炒7次)1两5钱,青盐2两,没

  • 伏翼散

    药方名称伏翼散处方伏翼(烧为灰)。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鬼病。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1日4-5次。若炙令香熟,嚼之哺儿亦效。摘录《圣惠》卷八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