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茯苓散

白茯苓散

普济方》卷二一六引《十便良方》:白茯苓散

药方名称白茯苓散

别名茯苓散(《普济方》卷三十三)。

处方茯苓龙骨甘草(炙,锉细)干姜桂心续断附子各30克 熟干地黄桑螺蛸(微炒)各45克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便不禁,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2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六引《十便良方》

《圣惠》卷四十七:白茯苓散

药方名称白茯苓散

处方茯苓2两,人参3两半(去芦头),干姜1两(炮裂,锉),桂心1两,远志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上焦虚寒,精神不守,泄下便利,语声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圣惠》卷十一:白茯苓散

药方名称白茯苓散

处方槟榔1两,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桂心1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茯苓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里虚,心下悸,腹中气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圣惠》卷五:白茯苓散

药方名称白茯苓散

处方茯苓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去芦头),白术3分,五味子3分,草豆蔻半两(去皮),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弱,胸中满闷,气促,呕吐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圣惠》卷二十七:白茯苓散

药方名称白茯苓散

处方茯苓1两,黄耆1两(锉),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1两,白芍药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不足,小腹里急,四肢少力疼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圣惠》卷四:白茯苓散

药方名称白茯苓散

处方茯苓1两,远志3分(去心),甘草2分(炙微赤,锉),桂心1两,人参1两(去芦头),白芍药3分,防风3分(去芦头),熟干地黄1两,铁粉2两,黄耆3分(锉),麦门冬3分(去心)。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安定神志。主心脏风虚,惊悸好忘,恍惚。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

《圣惠》卷二十七:白茯苓散

药方名称白茯苓散

处方茯苓1两,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襕)1两,黄芩1两,萆薢(锉)1两,麦门冬(去心)1两,酸枣仁(微炒)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生干地黄1两,人参(去芦头)1两,黄耆(锉)1两,柴胡(去苗)1两,白芍药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烦热,不得睡卧,四肢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秫米100粒,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圣惠》卷四:白茯苓散

药方名称白茯苓散

处方茯苓1两,人参1两(去芦头),防风半两(去芦头),桂心3分,远志半两(去心),桔梗3分(去芦头),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诃黎勒3分(煨,用皮),白术半两,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心气虚寒,心膈胀满,悲思忧愁。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

《圣惠》卷三:白茯苓散

药方名称白茯苓散

别名茯苓

处方茯苓1两,前胡1两(去芦头),桂心半两,黄芩1两(锉),白术1两,沉香1两,鳖甲1两(涂醋,炙微黄,去裙襕),生干地黄3分,五味子3分,枳实半两(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气不足,筋脉不遂,心膈壅滞,左肋妨胀,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茯苓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二)。

注意苋菜

摘录《圣惠》卷三

《圣惠》卷八十四:白茯苓散

药方名称白茯苓散

处方茯苓1两,乌梅肉1分(微炒),干木瓜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霍乱,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令温,时时与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八十:白茯苓散

药方名称白茯苓散

别名茯苓

处方茯苓1两,当归(锉,微炒)半两,白芍药半两,芎藭半两,桂心半两,黄耆(锉)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熟干地黄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蓐劳。盖缘生产日浅,久坐多语,运动用力,遂致头目四肢疼痛,寒热如疟状。

用法用量茯苓汤(《女科指掌》卷五)。

摘录《圣惠》卷八十

《圣惠》卷十四:白茯苓散

药方名称白茯苓散

处方茯苓1两,远志3分(去心),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石膏1两,黄芩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半两,熟干地黄1两,麦门冬半两(去心)。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心虚惊悸,或时妄语,四肢烦热,肢体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个,煎至6分,去滓,下饴糖1分,搅令匀,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四

《圣惠》卷七十八:白茯苓散

药方名称白茯苓散

别名熟干地黄

处方茯苓1两半,熟干地黄1两,半远志1两(去心),甘草1两(炙微赤,锉),白芍药1两,黄耆1两(锉),桂心1两,当归1两(锉,微炒),麦门冬1两(去心,焙),人参1两半(去芦头),菖蒲1分,桑寄生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心神惊悸不定,言语失常,心中愦愦。

用法用量熟干地黄汤(《普济方》卷三五三)。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十八:白茯苓散

药方名称白茯苓散

处方茯苓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柴胡半两(去苗),草豆蔻1分(去皮),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令微黄),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后,脾胃气虚,冷痰滞,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个,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八

《圣惠》卷二十九:白茯苓散

药方名称白茯苓散

处方茯苓1两,白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耆1两(锉),人参3两(去芦头),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熟干地黄1两,当归3分,白芍药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寒热,心烦体痛,吃食减少。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豉30粒,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苋菜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二:白茯苓散

药方名称白茯苓散

处方茯苓1两,大枣10枚(去核),麦门冬半两(去心)。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霍乱心烦渴。

用法用量分为5服,每服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温频服。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二

《圣惠》卷七十八:白茯苓散

药方名称白茯苓散

处方茯苓3分,麦门冬3分(去心,焙),草豆蔻(去皮)半两,藿香半两,当归(锉,微炒)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高良姜(锉)半两,芎藭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霍乱吐泻,心神烦闷,腹内(疒丂)痛,四肢不和,或时燥渴。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十二:白茯苓散

药方名称白茯苓散

处方茯苓1两,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3分,白芍药3分,麻黄根1两,五味子半两,牡蛎1两(烧为粉),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焙干)。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脉微细,汗出不止,渐觉虚羸。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二

《圣惠》卷二十七:白茯苓散

药方名称白茯苓散

处方茯苓1两,前胡(去芦头)1两,人参(去芦头)1两,黄耆(锉)1两,诃黎勒皮1两,麦门冬(去心,焙)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3分,紫菀(去苗土)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虚劳咳嗽,心胸壅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

猜你喜欢

  • 江蝈围药

    药方名称江蝈围药处方大黄、半夏、黄药各等分,江蝈24个,白梅4个(去核捣烂)。制法以江蝈、白梅入前药杵和成剂,为丸如指头大。功能主治诸疮肿毒初生。用法用量用好陈醋磨化,围敷患处四边。摘录《杏苑》卷七

  • 二根汤

    《外科启玄》卷十二:二根汤药方名称二根汤处方韭菜根、山楂根。功能主治痔疮。用法用量煎汤熏洗。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幼幼新书》卷三十五引张涣方:二根汤药方名称二根汤处方桑白根皮、李子根各等分。制法上锉

  • 七味广枣丸

    药方名称七味广枣丸处方广枣450g 肉豆蔻75g丁香75g木香75g枫香脂75g沉香75g 牛心粉75g来源本品系蒙古族验方。性状本品为红色的包衣大蜜丸,除去外衣后显棕褐色;气香,味甘、苦、辛、微酸。

  • 大牢牙散

    药方名称大牢牙散处方白矾(枯)1两,百药煎(炒)1两,干姜(洗,炮)1两,荜茇1两,草乌头(炒)半两,川乌头(炒)半两,地骨皮半两,缩砂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生齿、固齿,消虫,通肾气。主齿痛及血

  • 内固接骨丹

    药方名称内固接骨丹处方古字钱60克(先于火内烧令通赤,酣内焠十次)自然铜30克硫黄30克制法以上三味,捣罗为末,后入瓶内,以坯子泥封固瓶口,候干,倒下瓶子,簇火烧令通赤,候冷取出,捣罗,入水银30克同

  • 如神汤

    药方名称如神汤处方延胡索当归桂心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腰痛。用法用量每服6克,温酒调下。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四

  • 荆沥涂洗方

    药方名称荆沥涂洗方处方荆条1把。制法上烧,沥汁。功能主治瘑疮。用法用量涂敷疮上,1日3-5次。即愈。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 火眼煎

    药方名称火眼煎处方当归1钱,生甘草1钱,防风1钱,杏仁7枚(泡,去皮尖),铜绿5分,枯矾5分。功能主治风火眼。用法用量水2大钟,煎钟半,露1宿,滚水内温暖,扎新绵花团于箸上,频洗。摘录《仙拈集》卷二

  • 蝌蚪拔毒散

    药方名称蝌蚪拔毒散处方寒水石(研极细末)、净皮消(研极细末)、川大黄(研极细末)各等分,虾蟆子(初夏时,河内蝌蚪成群,大头长尾者,捞来收坛内,泥封口,埋至秋天,化成水)。制法上用蝌蚪水1大碗,入前药末

  • 清神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清神散药方名称清神散处方檀香(挫.一两)人参(去芦.一两)羌活(一两)防风(一两)甘草(炙.一两)荆芥穗(一两)薄荷(一两)细辛(去心.二两半)石膏(研.二两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