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椒汤

椒汤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椒汤

药方名称椒汤

处方蜀椒6升(未经蒸者,用生绸作袋子2个,每个长8-9寸,纳椒入袋中,实筑之,仍缝袋口)。

功能主治脚气挛肿,腰胯不随。

用法用量将椒袋纳釜中,以酸浆水4斗5升,入盐2升,煮5-7沸。用净瓦瓮子1口,可容5斗者,将所煮椒汁,乘热入瓮中,候其汤冷暖通脚,即以脚入瓮中,踏椒袋上蘸,仍以汤频频从骭面淋之。若瓮中椒袋觉冷,即换釜中热者,其汤或冷,亦换釜中热汤,其使了汤并椒袋,却纳釜中,以微火温之,常令热,亦须于密室中,勿令风吹。若两脚觉痹牵风如虫行,头项肢体,皆有汗出,腹中鸣,此是气下,即止。若汗后觉心气闷,可取冷饭吃3-5口,以鹿脯下之。若觉微利,此是病状通泄也。若未愈,即隔日或3日,取旧汤袋等,依前法踏蘸,还以得汗及腹鸣为度。其蘸脚汤,只可离脚面3-4寸,不可过踝。

注意宜食酥蜜姜汤并鹿肉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外台》卷二十二引《删繁方》:椒汤

药方名称椒汤

处方蜀椒1两,矾石半两,桂心1两。

功能主治虫齿痛。

用法用量上以水3升,煮取1升,去滓含之,漱齿勿咽汁。

摘录《外台》卷二十二引《删繁方》

猜你喜欢

  • 腹痛广济散

    药方名称腹痛广济散处方人参1两半,厚朴8钱(制),当归3两,陈皮1两半,茯苓1两半,炙甘草5钱,生姜7片,砂糖3两(炒灰)。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胁肋腹痛,脉软弦涩者。用法用量酒煎3钱,去滓温服。各家论

  • 芦根清肺饮

    药方名称芦根清肺饮处方鲜芦根60克 鲜冬瓜皮15克茯苓9克通草3克 大豆卷9克滑石12克 生桑皮6克黄芩3克栝楼皮4.5克 生米仁12克功能主治祛暑化湿,清肺生津。治暑湿伤肺,面色淡黄,头身重痛,脘闷

  • 茯苓饼

    《经验方》:茯苓饼药方名称茯苓饼处方茯苓细粉 米粉 白糖各等份制法上3味加水适量,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极薄的煎饼。功能主治健脾补中,宁心安神。适用于气虚体弱所致的心悸、气短、神衰、失眠以及浮肿

  • 大醒脾散

    《普济方》卷三七二:大醒脾散药方名称大醒脾散处方全蝎(焙)2分,白附子(炮)2分,天麻(炮)2分,甘草(炙)2分,人参(去芦)2分,白茯苓(去皮)2分,木香(炮)2分,石菖蒲2分,白术2分,陈皮(去白

  • 里东丸

    药方名称里东丸处方五灵脂(炒酱色为度)9两5钱5分,番木鳖(用麻油在铜杓内煎滚,放在内约二沉二浮即好)10两,穿山甲(炒黄焦)2两5钱,地龙(韭地者佳,将滚汤泡熟,在日内晒干,如不干,在火上焙干,不得

  • 九仙散

    《卫生宝鉴》卷十二:九仙散药方名称九仙散处方人参款冬花桑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胶乌梅各30克 贝母15克 御米壳24克(去顶,蜜炒黄)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久嗽气血两虚者。用法用量每服9克,开水调下。嗽止

  • 辰砂大红丸

    药方名称辰砂大红丸处方朱砂1两(一半入药,一半为衣),附子(炮)半两,没药半两,海马半钱,乳香半两,苁蓉半两,肉桂半两,玄胡半两,姜黄半两,硇砂半两,斑蝥1分,生地黄1两。制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

  • 水煮金花丸

    药方名称水煮金花丸处方半夏30克(洗)天南星30克(洗)天麻15克寒水石(烧存性)30克、雄黄22.5克 白面18克(一方改寒水石为轻粉少许)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风痰羁留脾胃,

  • 地松涂方

    药方名称地松涂方处方漆姑草(捣汁)2分,芒消1分。功能主治漆疮。用法用量和涂之。摘录方出《外台》卷二十九引《必效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 伏梁丸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伏梁丸药方名称伏梁丸处方茯苓厚朴(姜汁制,炒)人参枳壳(麸炒,去瓤)白术半夏(汤洗七次)三棱(慢火煨熟,乘热温治)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煮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治伏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