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苓白术丸

桂苓白术丸

《宜明论方》卷九:桂苓白术丸

药方名称桂苓白术丸

处方拣桂 干生姜各0.3克茯苓(去皮)半夏各30克白术红皮(去白)泽泻各15克

制法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消痰止咳,散痞开结。健脾利水。治痰饮咳嗽,胸腹痞满,水肿腹胀,呕吐泄泻。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用生姜煎汤送下,日三服。病在膈上,食后;在下,食前;在中,不计时候。

摘录《宜明论方》卷九

《宣明论》卷九:桂苓白术丸

药方名称桂苓白术丸

处方拣桂1分,干生姜1分,茯苓(去皮)1两,半夏1两,白术半两,红皮(去白)半两,泽泻半两(一法更加黄连半两,黄柏2两,)。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消痰逆,止咳嗽,散痞满壅塞,开坚结痛闷,推进饮食,调和脏腑,流湿润燥,宣平气液,解酒毒。主寒湿,湿热呕吐泻利,肺痿劳嗽,水肿腹满。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生姜汤送下,日3次。病在膈上,食后服;在下,食前服;在中,不拘时候。

摘录《宣明论》卷九

猜你喜欢

  • 葱朴汤

    药方名称葱朴汤处方连须葱头7个(捣如泥),朴消2两。功能主治一切痔漏,及风热脱肛。用法用量水煎浓汤,乘热先熏后洗,1日数次。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七

  • 感冒汤2号

    药方名称感冒汤2号处方麻黄3g,桂枝3g,荆芥穗6g,防风9g,羌活6g,辛夷6g,淡豆豉9g,苇根20g,甘草3g。功能主治辛温解表。主风寒型感冒。恶寒或微发热,无汗,头痛,周身骨节酸痛,鼻塞,流清

  • 拨翳紫金膏

    药方名称拨翳紫金膏处方蕤仁1两(研,去皮油),石蟹5分,珍珠5分,琥珀5分,麝香5分,片脑5分,硼砂5分,青盐5分,石燕子5分,金精石5分,银精石5分,白丁香5分,红珊瑚5分,乳香5分(另研),辰砂2

  • 八灵丸

    药方名称八灵丸处方京三棱(煨,锉)1两,石三棱(煨,锉)1两,鸡爪三棱(煨,锉)1两,木香1两,槟榔(锉)1两,肉豆蔻(去壳)半两,巴豆(去皮心膜,煎黄出油尽)1分,硇砂(研)1分。制法上8味,捣罗6

  • 草乌煎

    药方名称草乌煎处方草乌7个(烧存性)。功能主治妇人阴中生虫。用法用量用小瓦罐盛,米醋淬,乘热熏,候通手洗之。摘录《医统》卷八十三

  • 黄耆桂枝五物汤

    《金匮要略》卷上:黄耆桂枝五物汤药方名称黄耆桂枝五物汤别名黄耆五物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桂枝五物汤(《赤水玄珠》卷十二)。处方黄耆9克 芍药9克桂枝9克生姜18克大枣12枚(一方有人参)功能

  • 再造散

    药方名称再造散处方人参黄耆川芎甘草熟附子桂枝细辛羌活防风煨生姜芍药功能主治助阳解表。治阳虚外感。恶寒发热,寒重热轻,头痛项强,肢冷无汗,倦怠嗜睡,舌淡苔白,脉弱无力,或浮大无力。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

  • 黄柏竹沥膏

    药方名称黄柏竹沥膏处方苦竹1截(入黄柏皮,塞竹内,令柏满)。制法上用砖对立,置竹子上,两头安净器,以火于下烧,候滴沥尽,收之。功能主治远年障翳。用法用量以钗股点入眼中。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一四一三引《

  • 十神解毒汤

    药方名称十神解毒汤处方当归尾 生地黄红花牡丹皮赤芍药桔梗木通大腹皮连翘川芎功能主治治小儿痘疹,身发壮热,腮红脸赤,毛焦色枯,及不论己出未出,燥渴欲饮,睡卧不宁,小便赤涩。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证治谁绳

  • 七星剑

    药方名称七星剑处方野菊(嫩头)苍耳头豨莶草半枝莲地丁草各9克麻黄3克 草河车6克功能主治治疗疮初起,憎寒作热,恶心呕吐,股体麻木,痒痛非常,心烦作躁,甚或昏愦者。用法用量上药用好酒500毫升,煎至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