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木香槟榔丸

木香槟榔丸

《中国药典》:木香槟榔丸

药方名称木香槟榔丸

处方木香50g槟榔50g枳壳(炒)50g陈皮50g青皮(醋炒)50g香附(醋制)150g三棱(醋制)50g莪术(醋制)50g黄连50g黄柏(酒炒)150g大黄150g牵牛子(炒)200g芒硝100g

性状为灰棕色的水丸;味苦、微咸。

炮制上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行气导滞,泻热通便。用于湿热内停,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胃肠积滞,脘腹胀痛,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木香槟榔丸

药方名称木香槟榔丸

别名槟榔木香丸(《赤水玄珠》卷九)。

处方郁李仁皂角(酥炙)半夏曲各60克槟榔枳壳(麸炒)木香杏仁(去皮、尖)青皮(去白)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另用皂角120克,以浆水搓揉熬膏,更入熬蜜少许和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痰食停积,三焦气滞,脘腹痞满,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每用5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儒门事亲》卷十二:木香槟榔丸

药方名称木香槟榔丸

处方木香槟榔青皮陈皮莪术(烧)黄连(麸炒)各30克黄柏大黄各90克 炒香附牵牛子各120克

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小豆大。

功能主治行气导滞,攻积泄热。治积滞内停,脘腹痞满胀痛,大便秘结,以及赤白下痢,里急后重等。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生姜煎汤送下。

备注方中木香香附通行三焦气滞;青皮、胨皮疏理肝胃之气;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槟榔,牵牛下气导滞;莪术破血中滞气;大黄攻积通便。诸药配伍,共奏行气导滞,攻积泄热之功。

按:《御药院方》卷四载本方有枳壳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猜你喜欢

  • 参苓造化糕

    《赤水玄珠》卷十三:参苓造化糕药方名称参苓造化糕处方人参2两(虚者用4两),白茯苓4两,干山药半斤,芡实半斤,莲肉(去皮心,炒)半斤,苡仁(炒)半斤,白扁豆(炒)半斤,糯米(打白炒)5升,白糖霜2斤半

  • 兑疽膏

    药方名称兑疽膏处方当归2两,芎?2两,白芷2两,松脂2两,乌头2两,巴豆30枚(去皮),猪脂3升。制法上切,纳膏中微火煎3沸,纳松脂耗令相得。功能主治蚀恶肉,生好肉。主痈疽。用法用量以绵布绞去滓,以膏

  • 净肌汤

    药方名称净肌汤处方侧柏叶5钱,好醋1钟。制法煎5分。服16服,全愈。如眉发脱落者,用侧柏叶酒浸,九蒸九晒,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杨梅愈后,遍身发瘰如癞,痒不可忍者,及中粉毒。用法用量每服30-

  • 下虫丸

    《直指小儿方》卷三:下虫丸药方名称下虫丸处方苦楝根皮(酒浸,焙)贯众木春桃仁(浸,去皮,焙)芜荑(焙)鸡心槟榔各6克鹤虱(炒)3克轻粉1.5克 干虾蟆(炙焦)9克使君子(略煨,取肉)50枚制法上药为末

  • 樗白皮散

    《得效》卷六:樗白皮散药方名称樗白皮散处方樗根白皮1握,粳米50粒,葱白1握,甘草1-2寸,豉2合。功能主治下痢,诸药不效者。用法用量上用水1升,煮取半升,顿服。小儿量大小加减。摘录《得效》卷六《普济

  • 断魔如圣丹

    药方名称断魔如圣丹别名断疟如神丹处方信砒1钱,蜘蛛(大者)3个,雄黑豆49粒。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豌豆大。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断疟如神丹(《穷乡便方》)。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卷六引作“断疟如圣

  • 六味去丹皮加黄柏知母汤

    药方名称六味去丹皮加黄柏知母汤处方生地8钱,泽泻3钱,茯苓3钱,淮山药2钱,山萸肉8分,川柏1钱5分,炒知母1钱5分。功能主治妊妇因血燥火旺致大便不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方简义》卷五

  • 荆芥连翘汤

    《万病回春》卷五:荆芥连翘汤药方名称荆芥连翘汤处方荆芥连翘防风当归川芎白芍柴胡枳壳黄芩山栀白芷桔梗各等分甘草减半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治肾经风热,两耳肿痛;或胆热移脑之鼻渊。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摘录

  • 二槲散

    药方名称二槲散处方槲叶(半生,半烧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血崩。用法用量温酒调2钱。摘录《产宝诸方》

  • 陈氏乌须丸

    药方名称陈氏乌须丸别名乌须至补丹处方桑椹1斤(蒸熟晒干,不蒸则此物最不肯干,但不可经铁器,饭锅蒸则无害),生赤何首乌1斤(切片,饭锅蒸,晒干,九次为妙),南烛叶1斤(亦饭锅蒸熟,晒干,若不蒸自干则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