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敦复汤

敦复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敦复汤

药方名称敦复汤

处方野台参12克 乌附子9克 生山药15克补骨脂(炒,捣)12克 核桃仁9克 萸肉(去净核)12克茯苓4.5克 生鸡内金(捣细)4.5克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主下焦元气虚惫,相火衰微,致肾弱不能作强,脾弱不能健运,或腰膝酸疼,或黎明泄泻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方中以人参为君,与萸肉、茯苓并用,能大补肾中元气,元气既旺,相火自生;又用乌附子补骨脂之大热纯阳,直达下焦,以助相火之热力;核桃仁之温润多脂,峻补肾脏,以厚相火之基址。且附子人参同用名参附汤,为回元阳之神丹,补骨脂与核桃仁并用名青蛾丸,为助相火之妙品。又恐药性太热,能伤下焦之真阴,故又重用生山药以滋下焦之真阴,固下焦之气化。至于鸡内金既能健运脾胃,疏通补药之滞,又可收涩膀胱,逗留热药之性。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肾阳之功。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衷中参西》上册:敦复汤

药方名称敦复汤

处方野台参4钱,乌附子3钱,生山药5钱,补骨脂4钱(炒,捣),核桃仁3钱,萸肉4钱(去净核),茯苓1钱半,生鸡内金1钱半(捣细)。

功能主治温肾补脾。主下焦元气虚惫,相火微弱,致肾弱不能作强,脾弱不能健运,或腰膝酸疼,或黎明泄泻,一切虚寒诸证。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猜你喜欢

  • 葛粉散

    《伤寒总病论》卷四:葛粉散药方名称葛粉散处方葛粉2升,生干地黄1升,香豉半升。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预防热病急黄、贼风。主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食后以牛乳、蜜汤、竹沥、米饮、乌梅汤任意调下,1日3次;有

  • 调元肾气丸

    药方名称调元肾气丸处方怀生地(酒煮,捣膏)120克 山萸肉山药牡丹皮白茯苓各60克人参当归身泽泻麦门冬(捣膏)龙骨地骨皮各30克木香砂仁各9克黄柏(盐水炒)知母(童便炒)各15克制法上药为末,鹿角胶1

  • 羚羊三黄汤

    药方名称羚羊三黄汤处方羚羊角1-1.5g,生地12g,生黄柏9g,黄连6g,黑栀子12g,白芍9g,金银花18g,丹皮9g,陈皮6g,白茅根15g,甘草2g,阿胶12g。功能主治紫斑,火热型者。用法用

  • 滋血润喉汤

    药方名称滋血润喉汤处方天门冬生地黄各3克麦门冬当归各2.4克知母2.4克青黛1.5克 山栀仁(炒)牛膝各1.5克 片黄芩2.1克 贝母1.8克桔梗1.8克功能主治治咯血,血在咽下,咯吐不出,甚则咯即有

  • 加味柴胡桂枝汤

    药方名称加味柴胡桂枝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桂枝、枳实、黄连、桔梗、瓜蒌仁。功能主治发热微恶寒,肢节疼痛,微呕,心下支满闷者。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

  • 附子六一汤

    药方名称附子六一汤处方附子1钱,黄连6钱。功能主治心痛,热疼久不愈。用法用量上药同浸,炒,去附,煎服。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一

  • 保中丸

    药方名称保中丸处方天灵盖(用醋浸1宿,羊脂炙黄)1两,鳖甲(去裙,治如上法)1两,虎头骨(锉细,酒拌炒)1两,青蒿子(赤梗者)半两,拣人参半两,桃仁(去皮尖,麸炒,研)半两,知母(切)半两,甘草(生锉

  • 地六汤

    药方名称地六汤处方熟地6钱,苁蓉3钱(漂谈),麦冬3钱,白芍1钱,生地3钱,柏子仁2钱。功能主治水亏液涸,大便秘结。用法用量水2钟,煎7分.温服。或加砂仁5-6分摘录《虚损启微》卷下

  • 发疮膏

    药方名称发疮膏处方羊髓1两,甘草2两,胡粉5分,大黄1两,猪脂2升。制法上切,合脂髓煎二物令烊,纳甘草、大黄三上下,去滓,纳胡粉搅令极调。功能主治痈疽始作便败坏。用法用量敷疮上,日4-5次。摘录《鬼遗

  • 甘醴

    药方名称甘醴处方羊踯躅花1两,北红枣50枚,风藤2两。制法烧酒5-6碗,共入坛内,糠火煨。功能主治麻痹,不省人事。用法用量饮半小杯,令人昏迷1周时。酒未完而病已脱。摘录《解围元薮》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