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控涎丹

控涎丹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控涎丹

药方名称控涎丹

别名子龙丸(《外科垒生集》卷四)。

处方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真者)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

功能主治攻逐痰饮。治痰涎内伏,胸背、手脚、颈项、腰胯突然痛不可忍,内连筋骨,牵引钓痛,坐卧不宁,走易不定,或头痛不可举,昏倦多睡,饮食无味,痰唾稠粘,夜间喉中多有锯声,及手脚沉重,腿冷痹麻,气脉不通等。

用法用量食后及临卧时用姜汤成熟水送下5~10丸。如疾猛气实,酌加用量。

备注本方是从《圣济总录》卷十“趁痛丸”演化而来。参见该条。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

《活人方》卷六:控涎丹

药方名称控涎丹

处方黑丑3两(生熟各半),枳实1两5钱,橘红1两5钱,白芥子1两,朴消3钱,生矾2钱5分,熟矾2钱5分,牙皂1钱5分。

制法白萝卜汁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涤除痰癖伏饮。主男妇素有停痰积饮,隐伏于两胁之下,腰肾肠胃之间,远年则随气走注,为痛屈伸不得,而精神元气犹旺者。

用法用量空心姜汤吞服1钱。

摘录《活人方》卷六

丹溪心法》卷四:控涎丹

药方名称控涎丹

处方甘遂(面裹煨)、大戟(制)、真白芥菜子(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加桃仁泥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身及两胁走痛,痰挟死血者。

用法用量每服5-7丸,渐加至10丸,临卧姜汤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玉案》卷三:控涎丹

药方名称控涎丹

处方大戟2两,白芥子2两,瓜蒌曲2两,薄桂3钱,全蝎8个,雄黄2钱,朱砂2钱。

制法上为末,粉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痰饮症,或漉漉有声,或手足冷痹,气脉不通者。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临卧姜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三

猜你喜欢

  • 白术当归汤

    药方名称白术当归汤处方白术2两,当归(切,焙)2两,芎藭2两,人参2两,阿胶(炙燥)2两,艾叶(焙干)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妊娠胎萎燥,胎漏,腹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用5钱匕,以水1盏,酒半盏,加

  • 活血膏

    药方名称活血膏处方轻粉4钱,红粉1钱,乳香面4钱,没药面4钱,儿茶面2钱,血竭面4钱,黄丹2两,蜂蜡2两,头发2钱,蛇蜕2钱,香油8两,麝香2分,冰片1钱。制法先将轻粉、红粉、乳香、没药、儿茶、血竭等

  • 小菟丝子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小菟丝子丸药方名称小菟丝子丸别名菟丝手丸(《摄生众妙方》卷二)。处方石莲肉60克菟丝子(酒浸,研)150克 白茯苓(焙)30克山药60克(内22,5克打糊)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 龙鳞丸

    药方名称龙鳞丸处方青州白丸子末1两,大青鱼鳞(糯米炒黄,研为末)1两。制法上和匀,以姜汁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风痫频作。用法用量每服50丸,姜汤送下,不拘时候。摘录《普济方》卷一○○

  • 柏黄丸

    药方名称柏黄丸处方生地黄1斤,黄柏(炒)1斤。功能主治肠风脏毒,下血鲜红。用法用量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80-90丸,空心、食前米饮送下。摘录《赤水玄珠》卷九

  • 六胜七应丸

    药方名称六胜七应丸处方骨碎补(炒去毛)4两,破故纸(盐水拌炒)4两,沙苑蒺藜(盐水拌炒)4两,白蒺藜(炒,去刺)4两,青盐1两,黑豆8两(圆小坚实者,炒熟)。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3钱重。功能主治壮

  • 调元健脾保肺汤

    药方名称调元健脾保肺汤处方白茯苓、人参、黄耆、牡丹皮、陈皮、沙参、白芍(酒炒)、甘草、当归、百合、薏苡仁、麦门冬。功能主治痧后面色青白,唇淡气弱,瘦弱成疳疾。用法用量大便不实,泻白色者,加木香、白术、

  • 加料平胃散

    药方名称加料平胃散处方厚朴(制)5两,橘皮5两,苍术(泔浸,炒)8两,甘草2两,茯苓2两,人参1两。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辟风寒冷湿,四时非节之气。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

  • 灵宝膏

    《普济方》卷八十六引《朱氏家藏方》:灵宝膏药方名称灵宝膏处方黄丹3钱,乳香3钱,蜜2两。制法上以瓷器安药在中,慢火熬成膏子,地下出火毒。功能主治远年近日目疾。用法用量每1豆大,涂目四傍。目热赤,以生地

  • 安胎桑寄生散

    《圣惠》卷七十七:安胎桑寄生散药方名称安胎桑寄生散处方桑寄生1两,芎?1两,白术1两,当归(锉,微炒)1两,白茯苓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妊娠惊胎,流下不安。若跳动,心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