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安息香汤

安息香汤

普济方》卷二三七:安息香汤

药方名称安息香汤

处方安息香1钱,麝香(研)1钱,天灵盖(酥炙黄)3两,秦艽(去苗土)1两,鳖甲(去裙襕,炙令黄)1两,当归(切,焙)1两,柴胡(去苗)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传尸劳殗殜,喘气咳嗽,心胸满闷,渐至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4钱,童便1盏半,葱白5寸,桃柳枝各7寸,生姜(钱大)2片,同煎至8分,去滓,不拘时候服;夜卧时再煎,放患人床头,至五更,形于梦寐,此是药效也。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七

《鸡峰》卷九:安息香汤

药方名称安息香汤

处方安息香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恶疰入心欲死。

用法用量分为2服,以热酒和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九

普济方》卷二三三:安息香汤

药方名称安息香汤

处方安息香(研)5钱,天灵盖1片(涂酥炙透),青木香1两,阿魏(醋化,去沙石,入面作饼子,焙)1两,甘草(炙,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瘦瘠。

用法用量每服3钱,童便1盏半,豉100粒,葱白3寸(拍破)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三

猜你喜欢

  • 大豆膏

    药方名称大豆膏处方大豆(略炒,去皮)不拘多少。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调如膏。功能主治伤折,皮肉破裂,风伤成肿。用法用量涂肿处,频易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 清血散

    药方名称清血散处方当归川芎白芍药黄芩(中枯者)熟地各3克(以上均用酒浸)茯苓陈皮各2.4克 生甘草红花(酒浸)各1.5克生姜3片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酒渣鼻。用法用量水煎,调入五灵脂末少许,空腹时热

  • 神仙粥

    《丹台玉案》卷二:神仙粥药方名称神仙粥处方老姜90克功能主治治冒雨受寒,身热头疼,腹中作饱,不思饮食。用法用量用带皮老姜捣烂,将热酒适量泡饮,出汗,轻者即愈,重者可解一时之急。摘录《丹台玉案》卷二《惠

  • 苦散

    药方名称苦散别名戊己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吴直阁诸家名方》卷六)、吴茱萸丸(《鸡峰普济方》卷十四)。处方吴茱萸黄连白芍药(俱锉如豆,同炒赤)各150克制法上药研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

  • 鳖甲柴胡汤

    药方名称鳖甲柴胡汤处方鳖甲(醋炙,去裙襕)1两,柴胡(去苗)1两,乌梅(去核)1两,人参1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独活(去芦头)3分,芎?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

  • 萸肉粥

    药方名称萸肉粥处方山萸肉15克糯米50克 红糖适量制法将上3味同放入砂锅,加水450克,用文火烧至粥稠即成。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收敛固涩。适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以及肝肾虚所致的腰膝酸痛。用法用量每日晨起

  • 温膈散

    药方名称温膈散处方人参7.5克(去芦头)诃黎勒15克(煨,用皮)丁香7.5克 草豆蔻7.5克(去皮)甘草7.5克(炙微赤,锉)陈橘皮7.5克(汤浸,去白、瓤,焙)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小儿胸中

  • 灵功饮

    药方名称灵功饮处方当归8分,黄连8分,川芎8分,人参3分,广木香6分,枳壳6分,滑石6分,槟榔6分,甘草1分。功能主治痧后痢疾。用法用量加灯心30茎,水煎,食前温服。摘录《玉案》卷六

  • 灵宝如意万应神效痧药

    药方名称灵宝如意万应神效痧药处方真藿香梗3两,檀香末6钱,真茅山术6两,真蟾酥6钱,顶上沉香6钱,明雄黄6钱,麝香6钱,木香6钱,漂净朱砂6钱,丁香6钱。制法上研末为丸。功能主治一切感冒风寒、中暑、山

  • 露姜饮

    《明医杂着》(薛己注)卷二:露姜饮药方名称露姜饮处方人参1克生姜0.6克功能主治治久疟,气血俱虚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成200毫升,露一宿,重汤炖服。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临证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