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黄甘遂汤

大黄甘遂汤

药方名称大黄甘遂汤

处方大黄4两,甘遂2两,阿胶2两。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水与血结于血室,少腹满如敦状;及男女膨胀、癃闭、淋毒,小腹满痛者。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经水不调,男女癃闭,小腹满痛者;淋毒沉滞,梅淋小腹满痛不可忍,尿脓血者。膨胀,瘀血内阻,水气内停,腹大坚满,脉络怒张,胁腹攻痛,大便难,小便涩,口不渴,舌暗苔白者。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顿服之。其血当下。

各家论述1.《金匮要略心典》:敦,音对。按《周礼》注:盘以盛血,敦以盛食,盖古器也。少腹满如敦状者,言少腹有形高起,如敦之状,与《内经》胁下大如覆杯之文略同。小便难,病不独在血矣;不渴,知非上焦气热不化;生后即产后,产后得此,乃是水血并结,而病属下焦也。故以大黄下血,甘遂逐水,加阿胶者,所以去瘀浊而兼安养也。

2.《金匮要略方义》:方中以大黄破血攻瘀;甘遂攻逐水邪。盖产后多虚,易伤阴血,纯用破逐之剂,恐重伤阴血,故佐以阿胶益阴养血,使攻邪而不伤正。

临床应用1.淋证:一僧年二十八,患淋沥数年,时出脓血,或如米泔水,大便下利,时又秘闭,下利时淋漓稍安,秘闭则甚。余诊之,少腹满如敦状,按之引茎中痛,乃作此方饮之,大下利,病顿退,数日而全愈。

2.产后尿潴留:李某,女,26岁,1970年11月就诊,第一胎是足月横位难产。产后三日,腹胀日重,疼痛加剧,少腹与脐周隆起,如孕六七月状,按之硬,小便不利,滴漓可下,尚不甚急迫,脉沉涩,舌质红暗苔滑,乃投《金匮》大黄甘遂汤而愈。

摘录《金匮》卷下

猜你喜欢

  • 退黄丸

    药方名称退黄丸处方青矾60克(锅内溶化,入陈黄米3千克,用醋拌匀,慢火炒令烟尽为度)平胃散180克制法二药同炒少顷,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运脾化湿。治脾胃不健,气滞湿蕴所致之萎黄浮肿,心

  • 八味清心沉香散

    《中国药典》:八味清心沉香散药方名称八味清心沉香散处方沉香180g广枣180g檀香90g 紫檀香90g红花90g 肉豆蔻60g天竺黄60g 北沙参60g来源蒙古族验方。性状本品为浅棕红色的粉末;气香,

  • 蚕蛾散

    《救伤秘旨》:蚕蛾散药方名称蚕蛾散处方晚蚕蛾、白芷、当归头、陈石灰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止血,定痛,生肌。主刀斧伤。用法用量敷。摘录《救伤秘旨》《圣济总录》卷一六一:蚕蛾散药方名称蚕蛾散处方原

  • 三五七散

    药方名称三五七散处方人参麻黄(去节)川芎官桂当归各30克川乌甘草各15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贼风人耳,口眼喎斜。用法用量每服6克,茶水送下,日服三次。摘录《扁鹊心书》卷下

  • 儿枕散

    药方名称儿枕散处方乌药香附(盐水炒)红花丹皮赤芍官挂干姜(炒黑)陈皮姜黄元胡桃仁(或加山楂、归尾、川芎、甘草、熟地)制法上研为散。功能主治主产后恶露不行,儿枕痛。用法用量每服6~9克,水煎服。摘录《郑

  • 加味化痰丸

    《赤水玄珠》卷六:加味化痰丸药方名称加味化痰丸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半夏(制)1两,茯苓1两,桔梗1两,枳实半两,香附半两,前胡半两,甘草半两。制法上为细末,用半夏末、姜汁糊为丸。功能主治理气化痰。

  • 溃脓散

    《普济方》卷二七五:溃脓散药方名称溃脓散处方白矾盐各等分制法上药用慢火炒,去尽水,干研为末。功能主治活血祛腐。治恶疮。用法用量量疮大小贴之。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五《活人心统》卷三:溃脓散药方名称溃脓散

  • 调圣膏

    药方名称调圣膏处方新石炭半钱,荞麦杆灰半钱,胡椒30粒,巴豆30粒(去壳),木鳖子(去壳)半斤,落藜草灰半斤。功能主治二十四种疮毒。用法用量上以三灰一处和匀。三药一处研细,别置箱箕,摊帛于箕内,置灰帛

  • 萱草忘忧汤

    药方名称萱草忘忧汤处方桂枝1.5克白芍4.5克甘草1.5克郁金6克合欢花6克 广皮3克半夏3克 贝母6克茯神6克柏子仁6克功能主治治忧愁太过,忽忽不乐,洒淅寒热,痰气不清者。用法用量上药用金针菜30克

  • 大补益当归丸

    药方名称大补益当归丸别名当归丸、内补当归丸、大效内补丸处方当归4两,芎?4两,续断4两,干姜4两,阿胶4两,甘草4两,白术3两,吴茱萸3两,附子3两,白芷3两,桂心2两,芍药2两,干地黄10两。制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