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回苏散

回苏散

药方名称回苏散

处方犀角粉1g,羚羊角粉1g,麝香0.3g,牛黄0.3g,冰片0.3g,龙涎香0.3g,珍珠粉0.3g,琥珀3g,朱砂3g,薄荷冰0.15g。

制法先将冰片薄荷冰研成水样,再将其它粉剂和入研匀。

功能主治醒脑开窍,安神。主温邪内陷心包,高烧惊厥,重度昏迷。

用法用量成年人每服1.3-2g,小儿每服0.6-1.3g,日夜服4次。

各家论述犀角入血分以清神智,且能解毒;羚羊角入气分以熄肝风,兼能安神。二者清热退烧之力胜于白虎,凡温病之高烧不退者,非此不除。牛黄入心、肝二经,功能泄热利痰,通窍镇惊;麝香冰片薄荷冰芳香通窍,以清神明,且薄荷冰发挥迅速,轻扬上行,为解暑热清头目之良品,服下少许,立觉头目凉爽,醒脑清神。龙涎香芳香透窍之力虽稍逊麝香,而兼有化痰之力;珍珠粉入心养阴,泄热潜阳,安神定惊;朱砂琥珀入心、肝二经,安神定惊,兼有镇痛解毒之效,且朱砂能清镇少阴君火,使火不妄炎,则肝风自熄,而神明自安。

摘录《湿病刍言》

猜你喜欢

  • 苍术散

    《世医得效方》卷九:苍术散药方名称苍术散别名二妙苍柏散(《医学入门》卷七)。处方苍术(米泔浸一日夜,盐炒)黄柏(去粗皮,酒浸一日夜,炙焦)各120克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清热燥湿。主湿热下注,下肢酸软

  • 麻豆煎

    药方名称麻豆煎处方大麻1石(末,入窖不郁(火邑)者),赤小豆1石(不得1粒杂)。制法上取新精者,仍净拣择,以水掏,晒令干;蒸麻子使熟,晒令干,贮净器中。功能主治大腹水肿。用法用量欲服,取5升麻子,熬之

  • 化元汤

    药方名称化元汤处方生鳖甲4钱,川芎1钱,当归3钱,琥珀1钱,黄芩(炒)钱半,茯神3钱,枣仁(炒)1钱,鲜生地8钱,泽兰2钱,益母草3钱,神曲2钱。功能主治病后邪热未净,而适见经水致热入血室者。用法用量

  • 单行茱萸酒

    药方名称单行茱萸酒别名茱萸酒处方吴茱萸1升。功能主治产后腹内疾痛。用法用量茱萸酒(《普济方》卷三五一)。摘录《千金翼》卷六

  • 加减泻心汤

    药方名称加减泻心汤处方川连、黄芩、干姜、银花、查炭、白芍、木香汁。功能主治噤口痢。左脉细数,右手脉弦,干呕,腹痛,里急后重,积下不爽。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 鲜包菜饴糖汁

    药方名称鲜包菜饴糖汁处方鲜包心菜饴糖适量制法将包心菜用冷开水洗净后捣烂,置消毒纱布中绞汁。功能主治清热止痛,促进溃疡愈合。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早期疗效明显。用法用量每日上、晚饭前,取鲜包心菜汁1杯,

  • 酒枳丸

    药方名称酒枳丸处方乌梅肉1两,半夏曲7钱,青木香4钱,枳实半两,砂仁半两,杏仁3钱,巴霜1钱,黄连(酒浸1宿)1两。制法上为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酒积。饮酒受伤成积,面黄黑,腹膜胀,时呕痰水

  • 石柏散

    药方名称石柏散处方煅石膏15克黄柏9克蛤壳粉9克白芷9克 黄丹3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功能主治治带状疱疹。用法用量油调外敷。痒甚,加轻粉、明矾。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甘草汤

    《伤寒论》:甘草汤药方名称甘草汤别名温液汤(《千金翼方》卷十五)。处方甘草6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少阴咽痛,兼治舌肿。用法用量上一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150毫升,一日二次

  • 八味带下方

    药方名称八味带下方处方奇良(即土茯苓)、当归、川芎、茯苓、橘皮、金银花、通草、大黄。功能主治妇人头疮,起因于带下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兼用坐药。摘录《汉药神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