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参连汤

参连汤

万病回春》卷二:参连汤

药方名称参连汤

处方人参15克黄连30克

功能主治主脾胃虚热,下痢噤口不食者。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水煎,一日内分数次服之。如吐强饮,但得入口下咽即好。加石莲肉9克尤效。外以田螺捣烂掩脐中,以引热下行。

摘录万病回春》卷二

方出《丹溪心法》卷二,名见《回春》卷三:参连汤

药方名称参连汤

别名参连饮

处方人参2分,姜炒黄连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噤口痢,胃口热甚。

用法用量参连饮(《嵩崖尊生》卷九)。

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二,名见《回春》卷三

《痘科辨要》:参连汤

药方名称参连汤

处方沙参2分,黄连5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发热疑似之际,发惊搐者。

用法用量以沸汤煮散服。

摘录《痘科辨要》

《痢疟纂要》卷十:参连汤

药方名称参连汤

别名多连饮

处方人参、川连、粳米石莲肉。

功能主治噤口痢,食不能入。

用法用量参连饮(《医学集成》卷二)。

摘录《痢疟纂要》卷十

圣济总录》卷七十八:参连汤

药方名称参连汤

处方苦参1两半,黄连(去须,炒)2两,阿胶(炙令燥)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湿(匿虫)痢,虫蚀下部。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日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八

猜你喜欢

  • 忍冬丸

    药方名称忍冬丸处方忍冬草不以多少(根、茎、花朵皆可用,洗净用之)制法上药用米曲酒,于瓶内浸,以糠火煨一宿,取出晒干。入甘草少许为末,即以所浸酒为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消渴后期,防治痈疽;并治五痔

  • 龙香散

    《卫生总微》卷十二:龙香散药方名称龙香散处方白术1分,石胆半钱(研),龙齿1钱,陈皮(末)1钱,麝香半字(研)。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五疳瘦悴,多啼叫唤,口疮发穗。用法用量每服半钱,2岁以下者每服

  • 乌药汤

    药方名称乌药汤处方乌药7.5克香附6克当归3克木香甘草(炙)各1.5克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治血海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济阴纲目》卷一

  • 梅花五气丹

    药方名称梅花五气丹处方梅花冰片1.5克 当门麝香1.5克轻粉辰砂各1.8克乳香没药血竭明雄黄各3克 真蟾酥(预于端午前寻之,至午日取6克,用人乳调膏)制法各研极细,对准分数,于端午日辰时制度,候至午时

  • 七枣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七枣汤药方名称七枣汤处方茴香(去土.炒)、川乌(炮.去皮.脐)、缩砂(取仁),各八两;厚朴(去粗皮.姜制)一斤,益智(去皮)半斤,干姜(炮)四两,甘草六两。炮制上件

  • 五物番薷汤

    药方名称五物番薷汤处方香薷90克 白扁豆(姜制)厚朴(制)白茯苓各45克甘草(炙)30克制法上锉。功能主治驱暑和中。治感受暑湿,脾胃不和,呕吐泄泻。用法用量每服9克,水煎,温服。摘录《仁斋直指》卷三

  • 菖蒲导赤散

    药方名称菖蒲导赤散处方石菖蒲、黄连、生地、木通、甘草梢、竹叶、灯心。功能主治伤寒传热内侵心包,烦渴昏沉,小便不利。摘录《医级》卷七

  • 桂枝参苓汤

    药方名称桂枝参苓汤处方桂枝3钱,芍药3钱,人参2钱,茯苓2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汗、吐、下后,胃虚而哕,怫郁面赤。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温服。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 东瓜皮散

    药方名称东瓜皮散处方东瓜皮1两,牛皮胶1两。制法2味入杓内,炒松,研末。功能主治发汗。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每服5钱,热酒送下。被盖取汗,其痛即止,另服他药。注意如在危急,先服护心丸,后用此法。摘录《外

  • 胆道排石汤Ⅱ号

    《新急腹症学》引遵义医学院方:胆道排石汤Ⅱ号药方名称胆道排石汤Ⅱ号拼音dandaopaishitang2hao处方黄连2钱,黄芩3钱,枳壳3钱,木香3钱,大黄2钱。功能主治胆系感染、胆石症湿热型。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