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黄耆建中汤

加味黄耆建中汤

证治准绳·伤寒》卷七:加味黄耆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黄耆建中汤

处方黄耆白芍药各6克当归4.5克人参白术黄根牡蛎粉各3克 官桂1.5克饴糖10毫升大枣2枚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固表止汗。治伤寒愈后,阳虚,无热恶寒,盗汗,无力下虚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证治准绳·伤寒》卷七

《准绳·伤寒》卷七:加味黄耆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黄耆建中汤

处方黄耆2钱,白芍药2钱,当归1钱半,人参1钱,白术1钱,麻黄根1钱,牡蛎粉1钱,官桂5分,饴糖1匙,大枣2枚。

功能主治阳虚无热恶寒,盗汗,无力,下虚者。

用法用量上作1服。水2钟,煎至8分,食远温服。

摘录《准绳·伤寒》卷七

猜你喜欢

  • 保胎牛鼻丸

    药方名称保胎牛鼻丸处方黄牛鼻1具,党参2两,蜜炙黄耆2两,白术1两,归身1两5钱,白芍1两5钱,熟地4两,阿胶1两,怀山药3两,川断3两,杜仲4两,黄芩7钱,炙甘草5钱,春砂仁7钱,卷心荷叶1两,蚕茧

  • 补正逐邪汤

    药方名称补正逐邪汤处方白术5钱,薏仁5钱,人参1钱,桂枝3分,茯苓1两,白芥子3钱。功能主治风寒湿痹,胸背。用法用量水煎服。2剂轻,10剂愈。摘录《辨证录》卷二

  • 健阳丹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健阳丹药方名称健阳丹处方胡椒15粒,母丁香10粒,黄丹1钱,生矾3分。功能主治色欲后受寒,手足冷,脐腹痛者。用法用量醋调。涂脐。被盖出汗。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理瀹》:健

  • 六合金针散

    药方名称六合金针散处方雄黄1钱,朱砂1钱,乳香1钱,没药1钱,火消1钱,麝香少许。功能主治蝎肚疼。心疼转筋。用法用量上为极细末。点眼。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 麻黄宣肺散

    药方名称麻黄宣肺散别名麻黄宣肺酒处方麻黄3两,麻黄根3两。功能主治酒皶鼻。用法用量麻黄宣肺酒(《金鉴》卷六十五)。摘录《外科大成》卷三

  • 二灵丹

    《疡医大全》卷二十四:二灵丹药方名称二灵丹处方儿茶3克冰片0.9克制法上药研匀。功能主治主下疳初起流脓。用法用量将疮先用冷茶或甘草汤洗净挹干,以鸡翎将药扫上。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四《御药院方》卷六:

  • 加减丽泽通气汤

    药方名称加减丽泽通气汤处方辛夷、羌活、独活、升麻、防风、麻黄、葛根、炙草、木通、苍耳子、荆芥、细辛、川芎。功能主治外感风寒,鼻不闻香臭,涕出不通。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证治宝鉴》卷十

  • 大蒜丸

    《得效》卷九:大蒜丸药方名称大蒜丸处方大蒜不以多少(煨,剥去皮,烂研)。制法上药同淡豆豉末搜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阴汗湿痒。用法用量每服30丸,大枣、灯心煎汤送下。摘录《得效》卷九《普济方

  • 黄柏皮汤

    药方名称黄柏皮汤处方黄柏(去粗皮)1两半,黄连(去须)2两半,人参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2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2两,艾叶(炒)1两,地榆(去苗,锉)1两半,榉木白皮(锉碎,烘干)2两,阿胶(炙

  • 枇杷叶露

    药方名称枇杷叶露处方鲜枇杷叶。功能主治清肺和胃,下气降火,消痰止嗽。主肺有伏热,久嗽不止,呕逆口渴,用法用量制成露剂服。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