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肾气丸

加味肾气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加味肾气丸

药方名称加味肾气丸

处方附子(炮)60克 白茯苓(去皮)泽泻山茱萸(取肉)山药(炒)车前子(酒蒸)牡丹皮(去木)各30克 官桂(不见火)川牛膝(去芦,酒浸)熟地黄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温阳,利水退肿。治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济生》卷四:加味肾气丸

药方名称加味肾气丸

别名金匮加减肾气丸、加味八味丸、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资生肾气丸

处方附子(炮)2个,白茯苓1两,泽泻1两,山茱萸(取肉)1两,山药(炒)1两,车前子(酒蒸)1两,牡丹皮1两(去木),官桂(不见火)半两,川牛膝(去芦,酒浸)半两,熟地黄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肾化气,利水消肿。主蛊证,脾肾大虚,肚腹胀大,四肢浮肿,喘急痰盛,小便不利,大便溏黄;亦治消渴,饮1溲1。

用法用量金匮加减肾气丸(《保婴撮要》卷五)、加味八味丸(《医学入门》卷七)、金匮肾气丸(《冯氏锦囊》卷十一)、济生肾气丸(《张氏医通》卷十六)、资生肾气丸(《金鉴》卷二十七)。

本方改为汤剂,名“金匮肾气汤”(见《证因方论集要》卷二)、“肾气汤”(见《医林纂要》)、“加减金匮肾气汤”(见《医门八法》)。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足太阴、少阴药也。桂附八味丸滋真阴而能行水,补命火因以强脾,加车前利小便而不走气,加牛膝益肝肾借以下行,故使水道通而肿胀已,又无损于真元也。

临床应用慢性肾炎:用本方(熟地4钱,山药、山萸、泽泻,丹皮,肉桂车前子、淮牛膝各1钱,茯苓3钱,附子5分)治疗慢性肾炎6例。临床观察结果:本方能使浮肿逐渐减退或减轻,尿量逐渐增多,尿蛋白消失或减少,肾功能改善,患者食欲增加,体力增强,血压降低。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副作用。

摘录《济生》卷四

猜你喜欢

  • 枇杷叶汤48400

    药方名称枇杷叶汤48400处方枇杷叶(拭去毛,微炒)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白术半两,人参半两,茯神(去木)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炒

  • 厚朴建中汤

    药方名称厚朴建中汤处方厚朴1斤,生姜1斤,大枣1斤,半夏(合杵,焙)4两,甘草4两,人参1两半,陈皮2两,良姜1两,草豆蔻仁1两,白术1两,神曲1两,藿香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调适阴阳,建中补气

  • 连翘薄荷饮

    药方名称连翘薄荷饮别名竹七、三十一号大过方处方香附、卜子、槟榔、山楂、陈皮、连翘、薄荷等分,木香2分(研、冲)。功能主治痧症食积气阻。用法用量竹七(《痧症全书》卷下)、三十一号大过方(《杂病源流犀烛》

  • 槐枝膏

    《鸡峰》卷二十一:槐枝膏药方名称槐枝膏别名三枝膏处方槐枝半斤(半寸锉),柳枝半斤(半寸锉),桑枝半斤(半寸锉)。制法上以水1斗,煎至3升,滤去滓,慢火熬膏,入后药末,青盐1两(研),芎(末)、细辛(末

  • 虢丹膏

    药方名称虢丹膏处方虢丹5两,巴豆10粒,麻黄2两,竹付50寸,柳条50寸。制法上件以油焦,下竹、柳、巴、黄四味,煎黑色,却入虢丹打匀黑为度,令冷。功能主治一切疮疖。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二

  • 加味蜈蚣散

    药方名称加味蜈蚣散处方川芎、羌活、蜈蚣、全蝎、鱼鳔、黄芩、马前、雄黄、蚯蚓(焙干)、川乌头。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破伤风,角弓反张,口噤咬牙甚者。用法用量酒调下。摘录《证治宝鉴》卷一

  • 鬼箭羽汤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鬼箭羽汤药方名称鬼箭羽汤处方鬼箭羽2两,当归(切,炒)2两,白术(锉,炒)2两,桂(去粗皮)2两,细辛(去苗叶)1两半,生干地黄(焙)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产后血气不散,攻

  • 淡竹茹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淡竹茹汤药方名称淡竹茹汤处方生淡竹茹9克麦门冬12克甘草3克小麦12克生姜9克大枣14个制法上六味,哎咀。功能主治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竹茹、

  • 天蓼木丸

    药方名称天蓼木丸处方天蓼木30克天麻15克 芎藭15克独活15克细辛15克防风15克(去芦头)藁本15克 白附子15克(炮裂)乌蛇30克(酒浸,炙令黄,去皮、骨)巴戟15克石斛15克(去根)附子15克

  • 红花散瘀汤

    药方名称红花散瘀汤处方当归尾 皂角针红花苏木僵蚕连翘石决明穿山甲乳香贝母各3克大黄9克 牵牛6克功能主治治便毒。入房忍精,强固不泄,瘀精浊血凝结,两胯或小腹肿痛,小便涩滞。用法用量上药用水、酒各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