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六味地黄丸

加味六味地黄丸

医宗金鉴》卷五十五:加味六味地黄丸

药方名称加味六味地黄丸

处方地黄30克 山萸肉30克 怀山药(炒)茯苓各24克泽泻牡丹皮各15克鹿茸(炙)9克五加皮15克麝香1.5克

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肝肾,益精血。治小儿素禀气血虚弱,先天不足,以致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头发疏薄,身坐不稳,语言迟者。

用法用量大儿每服6克,小儿4.5克,盐汤送下。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五

《广笔记》:加味六味地黄丸

药方名称加味六味地黄丸

处方怀生地(如法制)8两,怀山药4两,白茯苓(坚白者)4两(人乳拌,晒干又拌,多多更妙),山茱萸(去核)4两,牡丹皮3两,麦门冬(去心)6两,泽泻3两(目病减半),甘菊花(苦者不用)6两,真甘枸杞(去蒂)6两,北五味(去枯者)6两,又方加白蒺藜(炒去刺)5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

功能主治滋阴固精明目,久服延年。主身体虚弱,患目疾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空心淡盐汤送下。

摘录《广笔记》

《广笔记》:加味六味地黄丸

药方名称加味六味地黄丸

处方地黄半斤,天门冬4两,麦门冬4两,牛膝4两,鳖甲4两,黄柏4两,青蒿4两,五味子4两,橘红4两,枇杷叶4两,怀山药4两,山茱萸肉4两,泽泻2两,牡丹皮2两,白茯苓2两。

功能主治吐血。

摘录《广笔记》

《金鉴》卷五十五:加味六味地黄丸

药方名称加味六味地黄丸

处方地黄1两,山萸肉1两,怀山药(炒)8钱,茯苓8钱,泽泻5钱,牡丹皮5钱,鹿茸(炙)3钱,五加皮5钱,麝香5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五迟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皆肾气不足之故。

用法用量大儿每服2钱,小儿1钱5分,盐汤送下。

摘录《金鉴》卷五十五

猜你喜欢

  • 发脑内消散

    药方名称发脑内消散处方消石(研)2两,木通(锉)1两,紫檀香1两,甜葶苈(隔纸炒)1两,白敛1两,莽草1两,大黄3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发脑始结,疼痛妨闷,欲成痈疽者。用法用量每用浆水旋调得所,涂于

  • 六和半夏汤

    药方名称六和半夏汤别名六和汤处方白术5分,甘草5分,缩砂仁5分,杏仁(去皮尖)5分,人参5分,半夏(制)5分,赤茯苓1钱,藿香1钱,扁豆(姜汁炒)1钱,木瓜1钱,香薷2钱,厚朴(姜制)2钱。功能主治霍

  • 保生无忧散

    药方名称保生无忧散处方当归、川芎、白芍、人参、白术、甘草、陈皮、神曲、麦芽、紫苏、诃子、枳壳。功能主治安胎益气,令子紧小无病。主滑胎。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 助阳止痒汤

    药方名称助阳止痒汤处方黄耆30克桃仁6克(研)红花6克 皂刺3克赤芍3克 山甲3克(炒)功能主治益气散瘀,通络止痒。治痘出六七日后,作痒不止,抓破无血。兼治失音声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林改错》卷

  • 补虚宁血汤

    药方名称补虚宁血汤处方当归5钱,熟地1两,黄耆1两,甘草1钱,炒黑荆芥3钱。功能主治妇人一时血崩,双目黑暗,昏晕于地。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即止崩,4剂全愈。摘录《辨证录》卷十一

  • 加减小青龙汤

    《女科指南》:加减小青龙汤药方名称加减小青龙汤处方香羌7分,半夏1钱2分,苏子1钱,广皮1钱,细辛3分,桔梗4分,白芷8分,干姜6分,杏仁10粒,马兜铃4分或加前胡、薄荷。功能主治远年冷哮、喘咳。用法

  • 白龙散

    《证治准绳·类方》卷八:白龙散药方名称白龙散处方白矾(枯)铅丹龙骨各15克麝香3克制法上研极细。功能主治燥湿敛疮,消肿止痛。小儿肾热,上冲于耳,津液结滞,作痛流脓;或因沐浴水入耳内,蕴积成热,耳流脓汁

  • 五加减正气散

    药方名称五加减正气散处方藿香梗6克 广皮5克茯苓块9克厚朴6克大腹皮5克谷芽3克苍术6克功能主治治秽湿着里,脘闷便泄。用法用量水1升,煎煮至400毫升,日再服。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 安露饮

    药方名称安露饮处方生地3钱,丹参3钱,益母草3钱,乌贼骨6钱,茜草根(炒)1钱半,旱莲草3钱,炒蕲艾3钱。功能主治养阴止血。主产后恶露不绝,量较多,色红且有腥臭,腹部偶而作胀,口干心烦,舌淡红苔黄,脉

  • 龙朱散

    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七九:龙朱散药方名称龙朱散处方马牙消半斤,川芒消4两,寒水石4两,石膏3两。制法以水5升,浸3日,用银器中煎至水尽,后入寒水石及石膏,候凝硬,阴干,别入龙脑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