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健脾除湿汤

健脾除湿汤

《中医杂志》:健脾除湿汤

药方名称健脾除湿汤

处方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药30克,草蔻10克,生薏米30克,生扁豆30克,萆解10克,枳壳15克,黄柏15克,芡实15克,桂枝10克,花粉10克。

功能主治滋阴养胃,健脾和胃,除湿清热。主脾胃湿热内蕴。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中医杂志》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健脾除湿汤

药方名称健脾除湿汤

处方茯苓皮、白术黄芩、山栀、泽泻茵陈枳壳、生地、竹叶、灯心、甘草

功能主治健脾除湿。主脾虚湿盛而致掌跖发疱,皮肤皲裂。

摘录《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赵柄南临床经验集》:健脾除湿汤

药方名称健脾除湿汤

处方生薏米5钱至1两,生扁豆5钱至1两,山药5钱至1两,芡实3至5钱,枳壳3至5钱,萆薢3至5钱,黄柏3至5钱,白术3至5钱,茯苓3至5钱,大豆黄卷3至5钱。

功能主治健脾除湿利水。主慢性湿疹,渗出较多;慢性下肢溃疡(湿臁疮),慢性足癣(脚蚓)渗出液较多者;下肢浮肿,盘状湿疹(瘑疮)。

摘录《赵柄南临床经验集》

猜你喜欢

  • 凉胆丸

    《良朋汇集》卷五:凉胆丸药方名称凉胆丸处方黄连3钱,僵蚕2钱,防风3钱,地黄5钱,黄柏5钱,荆芥5钱,黄芩3钱,龙胆3钱,菊花3钱,赤芍药3钱,芦荟(炒)。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黑花内障。用法

  • 通圣消毒散

    药方名称通圣消毒散处方防风荆芥连翘赤芍药当归须黄芩麻黄栀子青木香黄连黄柏石膏滑石大黄朴消牛蒡子川芎桔梗元参 蓝叶甘草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泻火通便。治时毒肿痛,表里俱实者。用法用量上药加薄荷,水煎服。大便

  • 参耆补肺汤

    药方名称参耆补肺汤处方人参黄誊白术茯苓陈皮当归山茱萸山药五味子麦门冬甘草各1.5克 熟地4.5克牡丹皮3克功能主治主肺痈。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咳吐脓血,发热作渴,小便不调。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大枣,水

  • 更生丸

    药方名称更生丸别名白茯苓丸处方茯苓4分(若不消食,3分加1),菖蒲4分(若耳聋,3分加1),山茱萸4分(若身痒,3分加1),栝楼根4分(若热渴,3分加1),菟丝子4分(若痿泄,2分加1),牛膝4分(若

  • 伏火玄石柜灵砂丹

    药方名称伏火玄石柜灵砂丹处方朱砂3两(细研,纸裹),磁石1斤半(搞碎,细研,淘去赤汁尽)。制法上以石脑油12两,拌磁石令泣泣相入。先固碎一瓷瓶子令干,入磁石一半于瓶子内,筑令实,中心剜作一坑子,可容得

  • 五汁饮

    药方名称五汁饮处方梨汁荸荠汁 鲜苇根汁麦冬汁 藕汁(或用蔗浆)功能主治甘寒清热,生津止渴。治太阴温病,热灼津伤,口渴,吐白沫,粘滞不快者。用法用量取上五汁,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

  • 加味清肺饮

    药方名称加味清肺饮处方人参、柴胡、杏仁(去皮)、桔梗(去头)、芍药、麻黄、半夏、粟壳(盐水泡,去筋膜,蜜炙)、甘草、五味子、旋覆花、阿胶(麸炒成珠)、桑白皮、知母、乌梅(水泡,去黑衣,去核)。功能主治

  • 二母石膏汤

    药方名称二母石膏汤处方知母川贝母石膏功能主治清热润燥化痰。主外感燥痰,身热烦渴,咳喘痰少,吐咯难出,脉洪数。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补胃丸

    《脉因证治》卷上:补胃丸药方名称补胃丸处方四君子汤加芍(炒)、升麻。功能主治气虚下溜泄泻。摘录《脉因证治》卷上《魏氏家藏方》卷五:补胃丸药方名称补胃丸处方肉豆蔻(面裹,煨)1两,梓朴(去皮,姜制,炙)

  • 小儿金丹片

    药方名称小儿金丹片处方朱砂80g橘红40g川贝母40g胆南星30g前胡30g玄参30g 清半夏30g大青叶30g 关木通30g桔梗30g荆芥穗30g羌活30g西河柳30g地黄30g枳壳(炒)30g赤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