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顺江木

顺江木

《中药大辞典》:顺江木

药材名称顺江木

拼音Shùn Jiānɡ Mù

别名大舒筋活血、狭叶樟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狭叶阴香根、叶。全年可采。根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乔木,高达10米,有芳香味。枝褐色。叶互生或近对生,稍革质,披针形,长6.5~7.5厘米,宽1.3~2.3厘米,为明显的离基三出脉,全缘。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白绿色。浆果,有杯状萼托。

生境分部生于山间林中。分布云南、贵州、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散寒止痛。治风湿,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根:煎汤,2~3钱;或泡酒。外用:叶:煎水洗或捣细酒调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顺江木

药材名称顺江木

拼音Shùn Jiānɡ Mù

英文名root or leaf of Narrowleaf Burmann cinnamon

别名大舒筋活血、羊桂香、三股筋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狭叶阴香的根、叶或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burmannii(C.G.et Th.Nees)Bl.f.heyneanum(Nees)H.W.Li[C.burmannii(C.G.et Th.Ness)Bl.var.angustifolium(Hemsl.)Allen;C.heyneanum Nees]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根去泥土,洗净,切片晒干;叶鲜用或阴干。

原形态狭叶阴香,乔木,高达10m,有芳香味。枝褐色。叶互生或近对生,稍革质,披针形,长5.5-7.5cm,宽1.3-2.3cm,为明显的离基三出脉,全缘。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白绿色。浆果,有杯状萼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间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云南、贵州、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辛;温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温中止痛;舒筋活络。主风寒感冒;胃脘寒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研末,1.5-3g。外用:适量,研末,酒调敷或干粉撒患处;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毛贯众

    《中药大辞典》:毛贯众药材名称毛贯众拼音Máo Guàn Zhònɡ别名小龙骨、小贯众、蕨难脑、蕨务子。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多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全年可采。

  • 庐山香科科

    药材名称庐山香科科拼音Lú Shān Xiānɡ Kē Kē别名双判草、野荏荷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庐山香科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ucrium pernyi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

  • 茴香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茴香虫药材名称茴香虫拼音Huí Xiānɡ Chónɡ别名黄凤蝶、金凤蝶、芹菜金凤蝶[成虫名]来源昆虫纲鳞翅目凤蝶科金凤蝶Papilio machaon L.,

  • 金刚藤头

    《中药大辞典》:金刚藤头药材名称金刚藤头拼音Jīn Gānɡ Ténɡ Tóu别名铁菱角、饭巴坨、冷饭巴(《四川常用中草药》)。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粉菝葜的根茎和

  • 紫荆花

    《中药大辞典》:紫荆花药材名称紫荆花拼音Zǐ Jīnɡ Huā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荆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荆皮"条。功能主治①《日华子本草》:"通小肠。

  • 虎刺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刺药材名称虎刺拼音Hǔ Cì别名绣花针、伏牛花、千口针、针上叶、老鼠刺、鸟不踏、黄鸡脚来源茜草科虎刺属植物虎刺Damnacanthus indicus Gaertn.

  • 蕗蕨

    药材名称蕗蕨拼音Lù Jué英文名Chestnut-brown Mecodium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蕗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codium badium(Hoo

  • 夜吹箫

    药材名称夜吹箫别名炮仗筒、来色木、梅竹叶来源忍冬科夜吹箫Leycesteria formosa Wal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贵州。性味苦,凉。功能主治破血,祛风,平喘。主治哮喘,风湿性

  • 水禾麻

    《中药大辞典》:水禾麻药材名称水禾麻拼音Shuǐ Hé Má别名山麻(《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大水麻、水苏麻(《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苎麻科植物大叶苎麻的根

  • 艾虎

    药材名称艾虎拼音ài Hǔ英文名Weasel别名地狗、艾鼬、两头乌、臭狗子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艾鼬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tela eversmanni 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