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越西川木香

越西川木香

药材名称越西川木香

拼音Yuè Xī Chuān Mù Xiānɡ

别名越西木香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越西川木香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olomiaea denticulata (Ling) Shih [Vladimiria Denticulata Ling]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切片晒干。

原形态越西川木香 多年生莲座状草本,高约7cm。根粗壮,直径达1.5cm,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先端有叶柄残基。叶互生;基生叶柄较长,上部叶柄稍短;基生叶片较多;扩张铺地,叶片不分裂;茎生叶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3-30cm,宽5-12cm,先端钝,基部渐窄而成叶柄,紫红色,边缘不规则分裂,具波状齿,上面被毛,下面近苍白色,脉上有毛。头状花序多数,通常8个集生;花序柄极短或无;总苞片5-6层;花托无托片,冠毛近3层,多直立;花冠紫红色,管理体制部极窄,较檐部约长2倍;花药天蓝色,基部有撕裂状尾部。瘦果光滑,有棱,具宿存冠毛。花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3500m的山林缘草地或向阳坡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略似鸡骨,长5-25cm,直径0.5-2cm。表面黄褐色或灰褐色,有纵皱纹及纵裂沟,并有突起的须根痕。质坚硬。断面棕黄色,多有偏心性放射状纹理及油室,皮部较薄,形成层颜色较深。油质较重。气浊,味微苦甜而苦辣,嚼之粘牙。

性味味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主脘腹胁肋疼痛;泄泻;痢疾;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研末,1.5-3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人面子叶

    药材名称人面子叶拼音Rén Miàn Zi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 Pierre 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acontomelon

  • 芒硝

    《中国药典》:芒硝药材名称芒硝拼音Mánɡ Xiāo英文名NATRII SULFAS来源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性状本品为棱柱状、长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及粒状。无色

  • 鸡爪花

    药材名称鸡爪花拼音Jī Zhuǎ Huā别名鸡爪藤、黑骨头出处鸡爪花一名,见于《植物名实图考》"素兴花"下:"蒙化厅有红素兴,又有鸡爪花,相类而香逊。"上述与素兴花相类而香逊的鸡爪花,据云南蒙自等地实

  • 石风丹

    《中药大辞典》:石风丹药材名称石风丹拼音Shí Fēnɡ Dān别名石凤丹、兰花草(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兰科植物高斑叶兰的全株。冬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

  • 蟾蜍胆

    《中药大辞典》:蟾蜍胆药材名称蟾蜍胆拼音Chán Chú Dǎn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胆。化学成分蟾蜍的胆汁成分,可分为高级胆汁酸与胆汁醇两部分

  • 钗子股

    《全国中草药汇编》:钗子股药材名称钗子股拼音Chāi Zǐ Gǔ别名牛角兰、寄生兰、鹿角草、吊竹来源为兰科钗子兰属植物钗子股Luisia hancockii Rolfe.,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散风祛痰

  • 黄栌根

    《中药大辞典》:黄栌根药材名称黄栌根拼音Huánɡ Lú Gē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毛叶黄栌的根。全年可采,去净泥土,晒干。原形态毛叶黄栌,又名:岩棕树、卷子树。落叶

  • 葡萄藤叶

    《中药大辞典》:葡萄藤叶药材名称葡萄藤叶拼音Pú Tɑo Ténɡ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藤、叶。化学成分茎含还原糖、蔗糖、淀粉、鞣质、黄酮类化合物。叶含

  • 狼尾巴花

    《中药大辞典》:狼尾巴花药材名称狼尾巴花拼音Lánɡ Wěi Bɑ Huā别名狼尾珍珠菜、狼巴草、红丝毛、酸溜子(《陕西中草药》),重穗排草(《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报

  • 粗糙凤尾蕨

    药材名称粗糙凤尾蕨拼音Cū Cāo Fènɡ Wěi Jué别名井口边草[云南]来源蕨类凤尾蕨科粗糙凤尾蕨Pteris laeta W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南地区。性味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