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苦芥

苦芥

药材名称苦芥

拼音Kǔ Jiè

别名青菜、苦菜、紫苦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苦芥的基生叶和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ica integrifolia(West.)O.E.Schulz[Sinapis integrifolia West.]

采收和储藏:叶秋季采收,种子5-6月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苦芥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株高30-100cm。主根粗壮,圆锥形,有多数须根。茎直立,多分枝,无毛或基部有细刚毛。基生叶多数,叶片宽倒卵形,长35-60cm,宽18-25cm,先端圆形,基部楔形而渐狭成柄,边缘有大小不等的牙齿和重锯齿,中脉扁平而宽;叶柄肉质肥厚,有小裂片;茎中部叶长圆形或倒宽披针形,无柄;茎上部叶宽线形,无柄或具短柄,叶片均具粉霜。总状花序顶生,具花多数;要片4,边缘膜质,外侧2枚基部略呈囊状;花瓣4,鲜黄色,倒卵形,具脉纹,长8-10mm,基部具爪;雄蕊6,4长2短,长雄蕊长7-7.5mm,短雄蕊长6-6.5mm;雌蕊1,子房圆柱形,柱头头状。长角果圆柱形,长3-4cm,先端具喙。种子球形。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喜生长于排水良好,肥沃疏松及向阳的土地。

资源分布:我国台湾、湖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本种是云南傣族常用药。

化学成分嫩茎、叶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C。又含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lisothiocyanate)。

性味苦;寒

归经脾;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尿消积。主高热;小便不利;积滞内停;脘腹胀痛

用法用量内服:叶,煮食或捣汁饮;种子,煎汤3-10g。

注意滇南本草》:"不可多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麻栎

    药材名称麻栎拼音Má Lì别名青刚、橡椀树来源壳斗科栎属植物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以果实及树皮、叶入药。秋季采果实,晒干;夏季采鲜叶入药。性味树皮、

  • 核子木

    药材名称核子木拼音Hé Zǐ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核子木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rrottetia racemosa(Oliv.) Loes.[Ilex racemosa Oliv

  • 六月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六月瓜药材名称六月瓜别名野木瓜、使藤子来源木通科六月瓜Stauntonia cavalerieana Gagnep.,以根、藤、果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调气补虚,

  • 掌裂秋海棠

    药材名称掌裂秋海棠拼音Zhǎnɡ Liè Qiū Hǎi Tánɡ别名水八角、水蜈蚣、酸猴儿、一口血、水黄连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掌裂秋海棠Begonia pedatifida

  • 五蕊寄生

    药材名称五蕊寄生拼音Wǔ Ruǐ Jì Shēnɡ别名茶树寄生、木波罗寄生、乌榄树寄生、黑榄树寄生、木威子寄生、马檬寄生、(木莽)果寄生、麻檬寄生、杧树寄生、忙果木寄生出处始载于《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 地笋

    《中药大辞典》:地笋药材名称地笋拼音Dì Sǔn别名地瓜儿、地瓜(《救荒本草》),地笋子、地蚕子(《草木便方》),地藕(《分类草药性》),水三七、野三七、旱藕(《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

  • 猪蹄

    《中药大辞典》:猪蹄药材名称猪蹄拼音Zhū Tí别名猪四足(《本草经集庄》)。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蹄。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甘咸,平。

  • 山禾串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禾串药材名称山禾串别名茅山茶、野茶里来源山茶科山禾串Eurya distichophylla Hems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江西、福建、湖南、广西。性味甘、微涩,凉。功

  • 葡萄叶秋海棠

    药材名称葡萄叶秋海棠拼音Pú Tɑo Yè Qiū Hǎi Tánɡ别名大叶半边莲。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葡萄叶秋海棠带根茎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edulis Levl.采

  • 鲱鱼籽

    药材名称鲱鱼籽拼音Fēi Yú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鲱科动物太平洋鲱的鱼卵。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upea pallasi Cuvier et Valenciennes采收和储藏:产卵前捕捞,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