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红接骨草

红接骨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接骨草

药材名称红接骨草

别名耳草长蒴苣苔、矮脚甘松石上莲

来源苦苣苔科红接骨草Didymocarpus hedyotideus Chun,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

性味微苦、涩,凉。

功能主治凉血散瘀,消肿止痛。

劳伤咳嗽:全草0.3~1两,水煎服。

跌打损伤,骨折:鲜全草捣烂用酒炒外敷,或用全草浸酒内服外搽。

痈疮疖肿:鲜全草捣烂调红糖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红接骨草

药材名称红接骨草

拼音Hónɡ Jiē Gǔ Cǎo

别名矮脚甘松石上莲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耳草长蒴苦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dymocarpus hedyotideus Chun [Chirita hedyotids (Ghun) W. T. Wa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耳草长蒴苦苣苔 多年生草本,具长根状茎。叶均基生;无柄或具柄,柄扁,长达2cm,宽3-6mm;叶片干时革质,长圆状披针形,长6.5-10cm,宽0.9-2.4cm。常镰刀状弯曲,两端渐狭,边缘全缘,两面密被伏贴灰黄色绒毛,侧脉3-4条。花序2-3条,每花序有多花;花序梗枨13-18cm;苞片对生,狭椭圆形,长约4mm,被柔毛;花萼钟状,长约1.5mm,外面被极短柔毛,5裂至中部,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至淡红色,内面被极短柔毛,5裂至中部,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至淡红色,内面有紫红色斑纹,外面被短柔毛,花冠下部细管状,长约7mm,冠檐上唇2裂,下唇3裂;雄蕊4,2枚发育,花丝基部具柔毛,退化雄蕊2;花盘杯状;子房长约6mm,密被短柔毛,花柱长约3mm,被短柔毛,柱头2裂。蒴果线形,长2-3cm,宽约2mm,密被短柔毛。种子小,椭圆形,平滑。花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160m的石灰岩山阴处石上或陡崖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

性味味微苦;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痈疮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或浸酒服。外用:适量,捣敷;或浸酒擦。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梓

    药材名称石梓别名笛簕狗脚迹、鼻血簕来源马鞭草科石梓Gmelina chinensis Bent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云南。性味甘、微辛,苦。微温。有小毒。功能主治活血去瘀,去湿止痛。闭经:根1

  • 茅瓜

    药材名称茅瓜拼音Máo Guā别名解毒草、老鼠瓜、山熊胆、金丝瓜、老鼠黄瓜、老鼠香瓜、狗黄瓜、银丝莲、野黄瓜、老鼠拉冬瓜、大种老鼠拉冬瓜、天瓜、耗子瓜、小苦瓜蒌、王瓜、土瓜、野甜瓜、山天瓜、牛奶子、波

  • 逼血雷

    药材名称逼血雷拼音Bī Xuè Léi别名鼻血雷、鼻血莲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管花马兜铃Aristolochia tubiflora Dunn,以根入药。冬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 樟脑

    《全国中草药汇编》:樟脑药材名称樟脑拼音Zhānɡ Nǎo来源为樟科樟属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 (L.)Presl.,以根、枝、叶及废材经蒸馏所得的颗粒状结晶。除春分至立夏期间含

  • 活血连

    药材名称活血连拼音Huó Xuè Lián别名墨七、土莎连(《药学学报》10:692,1965)。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鞘柄乌头的根。夏、秋季采收。原形态多

  • 光杆琼

    药材名称光杆琼别名毛药草来源唇形科毛药草属植物绵参Eriophyton wallichii Benth.,以全草入药。8~9月采收,洗净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肺炎,痢疾,水草中毒,食

  • 牛耳枫根

    《中药大辞典》:牛耳枫根药材名称牛耳枫根拼音Niú ěr Fēnɡ Gēn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交让木科植物牛耳枫的根,随时可采,晒干,切片。性味①《南宁市药物志》:"微苦,平,

  • 铁苋

    《中药大辞典》:铁苋药材名称铁苋拼音Tiě Xiàn别名人苋、海蚌含珠、撮斗撮金珠(《植物名实图考》),六合草、半边珠(《草木便方》),野黄麻(《天宝本草》),王碗捧真珠、粪斗草(《福建民间

  • 柱果木榄果

    药材名称柱果木榄果拼音Zhù Guǒ Mù Lǎn Guǒ英文名Bruguiera cylindrica (L.)Bl.来源药材基源:为红树科植物柱果木榄的果实和胚轴。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ugui

  • 萆薢

    《中药大辞典》:萆薢药材名称萆薢拼音Bì Xiè别名百枝(《吴普本草》),竹木(《雷公炮炙论》),赤节(《别录》),白菝葜(《日华子本草》),粉萆薢(《本草从新》),金刚、硬饭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