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篑草

篑草

药材名称篑草

拼音Kuì Cǎo

别名蒲草、咸水草、野席草席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种植物短叶茳芏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erus malaccensis Lam.var.brevifolius Bockl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短叶茳芏,多年生草本,高80-150cm。有长而木质化的匍匐根茎。秆直立,锐三棱形,平滑。基部有叶片l-2,长不足3cm,宽3-8mm,平展,叶鞘长,棕色。苞片3,叶状,其中1片发达,托着花序。聚伞花序复出;穗状花序松散,有小穗5-10;小穗线形,长5-10mm,宽约lmm,有10余朵花,小穗轴具狭翅;鳞片排列疏松,长圆形,长约2mm,先端钝,无短尖,背面红棕色;雄蕊3,花药线形,药隔突出;花柱短,柱头3,细长。小坚果狭长圆状三棱形,与鳞片近等长,熟时黑褐色。花、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河旁、沟边、近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性味味淡;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尿。主风火牙痛;吐血;尿血;白带;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藜茎

    药材名称藜茎拼音Lí Jīnɡ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藜科植物藜的老茎。功能主治《纲目》:"藜茎烧灰,和荻灰、蒿灰等分,水和蒸取汁,煎膏,点疣赘黑子,蚀恶肉。"摘录《中药大

  • 柘木

    《中药大辞典》:柘木药材名称柘木拼音Zhè Mù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桑科植物柘树的木材。原形态柘树(《救荒本草》),又名:柘(《诗经》),柘桑(《淮南子》高诱注),文章树(《清异

  • 威灵仙叶

    药材名称威灵仙叶拼音Wēi Línɡ Xiān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叶,鲜用或晒干。原

  • 金丝猴

    药材名称金丝猴拼音Jīn Sī Hóu别名金线狨(《杨文公谈苑》),狨(《本草拾遗》),仰鼻猴(《中国经济动物志·兽类》)。来源为猴科动物金丝猴的脂肪油或血肉。原形态体长53~77

  • 茶子

    《中药大辞典》:茶子药材名称茶子拼音Chá Zǐ别名茶实(《续名家方选》)出处《纲目》来源为山茶科植物茶的果实。化学成分种子含皂甙,水解得茶皂醇、茶皂醇B、茶皂醇C、茶皂醇D、茶皂醇E、山茶

  • 血沟丹

    药材名称血沟丹拼音Xuè Gōu Dān别名土黄芩、一麻消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柳叶红茎黄芩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yunnanensis Levl. Var. sal

  • 谷蓼

    药材名称谷蓼拼音Gǔ Liǎo别名水珠草(《植物学大辞典》)。出处河南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露珠草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茎直立,光滑,节间的基部略膨大。叶对生,卵状披针形,长6~8厘

  • 长瓦韦

    《中药大辞典》:长瓦韦药材名称长瓦韦拼音Chánɡ Wǎ Wéi别名扎柏(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长瓦韦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原形态附生草本,长约20余

  • 草木樨

    药材名称草木樨拼音Cǎo Mù Xī别名铁扫把、省头草、辟汗草、野苜蓿来源豆科草木樨属植物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切碎晒干。

  • 细沙虫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细沙虫草药材名称细沙虫草拼音Xì Shā Chónɡ Cǎo别名庐山香料来源唇形科白花石蚕Teucrium pernyi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