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秋葵

秋葵

药材名称秋葵

拼音Qiū Kuí

别名毛茄、黄蜀葵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咖啡黄葵的根、叶、花或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belmoschus esculentus(L.)Mocnch[Hibiscus esculentus L.]

采收和储藏:根于11月到第2年2月前挖取,抖去泥土,晒干或炕干。叶于9-10月采收,晒干。花于6-8月采摘,晒干。种子于9-10月果成熟时采摘,脱粒,晒干。

原形态咖啡黄葵一年生草本,高1-2m。茎圆柱形,疏生散刺。叶互生;叶柄长7-15cm,被长硬毛;托叶线形,长7-10mm,被疏硬毛。叶掌状3-7裂,直径10-30cm,裂片阔至狭,两面均被疏硬毛,边缘具粗齿及凹缺。花单生于叶腋间,花梗长1-2cm,疏被糙硬毛;花萼钟形,较长于小苞片,密被星状短绒毛;花黄色,内面基部紫色,直径5-7cm,花瓣倒卵形,长4-5cm。蒴果筒状尖塔形,长10-25cm,直径1.5-2cm,先端具长喙,疏被糙硬毛;种子球形,多数,直径4-5mm,具毛脉纹。花期5-9月。

生境分部我国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地引入栽培。原产于印度。

栽培生物学特征 喜温暖气候,不耐寒,以深厚肥沃土壤、阳光充足之地栽种。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9-10月采摘成熟果实,晒干脱粒、贮藏备用。于春季播种,生长期多浇水,施肥。

性味淡;寒

功能主治利咽;通淋;下乳;调经。主咽喉肿痛;小便淋涩;产后乳汁稀少;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玳瑁

    《全国中草药汇编》:玳瑁药材名称玳瑁拼音Dài Mào别名文甲、瑇玳来源龟科动物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 L.背部的甲片。全年均可捕捉。将玳瑁倒悬,用沸醋泼

  • 广西九里香根

    药材名称广西九里香根拼音Guǎnɡ Xī Jiǔ Lǐ Xiānɡ Gēn英文名root of Kwangsi Jasminorange出处《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广西九里香Mur

  • 臭黄皮

    药材名称臭黄皮别名臭麻木、假黄皮、五暑叶来源芸香科黄皮属植物臭黄皮Clausena excavata Burm. f.,以根、叶入药。全年可采,根切片晒干,叶阴干。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疏风解表,行

  • 块茎糙苏

    《中药大辞典》:块茎糙苏药材名称块茎糙苏拼音Kuài Jīnɡ Cāo Sū别名野山药(《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块茎糙苏的全草或根。夏季采,晒干。

  • 冬葵子

    《中药大辞典》:冬葵子药材名称冬葵子拼音Dōnɡ Kuí Zǐ别名葵子(《金匮要略》),葵菜子(《妇人良方》)。出处《本经》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的种子。原形态冬葵(《本经》),又名:葵(《诗

  • 翠鸟

    药材名称翠鸟拼音Cuì Niǎo别名鱼狗来源佛法僧目翠鸟科翠鸟Alcedo atthis (L.),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解毒,通淋。主治痔疾,淋病及鱼骨哽喉等。治淋病:翠鸟肉

  • 灯台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灯台树药材名称灯台树别名鸭脚树、肥猪叶、大树理肺散、买担别[傣语]来源为夹竹桃科鸡骨常山属植物灯台树Alstonia scholaris (L.) R. Brown,以叶或嫩枝入药

  • 乌鸦翅羽

    《中药大辞典》:乌鸦翅羽药材名称乌鸦翅羽拼音Wū Yā Chì Yǔ别名鸦翅(《丹溪心法》)。出处《本草图经》来源鸦科动物大嘴乌鸦的翅羽。原形态动物形态详"乌鸦"条。功能

  • 辐射石豆兰

    药材名称辐射石豆兰别名石豆兰、金枣来源兰科辐射石豆兰Bullbophyllum radiatum Lind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广西。性味甘、淡,寒。功能主治润肺化痰,滋阴养胃,活血。

  • 蝉翼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蝉翼藤药材名称蝉翼藤拼音Chán Yì Ténɡ别名五味藤、一摩消、五马巡城、丢了棒、刁了棒、象皮藤来源远志科蝉翼藤Securidaca inap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