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矮子常山

矮子常山

药材名称矮子常山

拼音ǎi Zi Chánɡ Shān

别名木质山海螺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小叶石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melina delauayana P.Dop[G.montana W.W.Smith]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根,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小叶石梓,无刺小灌木,植株高0.3-2m。小枝纤细,圆柱形,深褐色,被疏柔毛,后脱落,有疏生小皮孔。单叶对生;叶柄长0.3-1cm;叶片近圆状阔卵形或菱形,长1.5-2.5cm,宽1.2-2.2cm或更小,基部略斜,楔形或钝,全缘或中下部具1-2浅粗齿,先端钝尖。表面无毛,背面密被银白色腺点。圆锥花序顶生,少花,花大,长3-4cm,花梗短,近先端具2披针形小苞片;萼钟状,长约1cm。暗紫色,萼齿5,不规则三角形至卵圆形,长5-7mm,被细小腺点,萼齿及萼筒疏生黑色盘状腺体1-8个;花冠淡紫色,初被腺毛和黄色腺点,后脱落,漏斗状,先端二唇裂,上唇全缘或二浅裂,下唇中裂片长大,近翼状。内面黄色,雄蕊4,二强,长雄蕊略伸出花冠外。核果倒卵形,长10-16mm,外果皮肉质,干时呈黑色,有碗状增大的宿粤。花期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1700m的石灰岩丛林下、灌丛中或干燥荒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

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行气;消积,截疟。主食积气滞;脘腹胀痛;久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宜昌荚蒾叶

    药材名称宜昌荚蒾叶拼音Yí Chānɡ Jiá Mí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宜昌荚蒾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erosum Thunb.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原

  • 木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豆药材名称木豆拼音Mù Dòu别名豆蓉、山豆根、扭豆、三叶豆、野黄豆来源豆科木豆属植物木豆Cajanus cajan (L.)Millsp.[C. flavu

  • 金樱叶

    《中药大辞典》:金樱叶药材名称金樱叶拼音Jīn Yīnɡ Yè别名塘莺薳(《生草药性备要》)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嫩叶。性味《生草药性备要》:"味辣,性平。"

  • 白花鬼针草

    药材名称白花鬼针草拼音Bái Huā Guǐ Zhēn Cǎo别名金杯银盏、金盏银盆、盲肠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花鬼针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dens pilosa L.var .ra

  • 滇崖爬藤

    药材名称滇崖爬藤拼音Diān Yá Pá Ténɡ别名爬树龙、三爪龙、三角枫,马龙头叶、飞蜈蚣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滇崖爬藤的全草。全年可采。一般鲜用。原形态

  • 朝鲜崖柏

    药材名称朝鲜崖柏拼音Cháo Xiān Yá Bǎi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朝鲜崖柏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uja koraiensis Nakai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秋、冬季采收为佳,

  • 庵 (艹闾)

    药材名称庵 (艹闾)拼音ān ( Cǎo Lǘ )英文名all-grass of keiske Wormwood别名庵(艹闾)草、庵 (艹闾)篙、淹 (艹闾)、覆(艹闾)、臭篙、庵蒿出处出自《神农本草

  • 干檀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干檀香药材名称干檀香别名小青皮、小青香、小仙人掌、沙针、香疙瘩来源檀香科干檀香Osyris wigbtiana Wall.,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四川、云南。性味辛、微苦,凉

  • 齐墩果

    药材名称齐墩果拼音Qí Dūn Guǒ出处本品入本草始见于《纲目》。李时珍引《西阳杂俎》,曰: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榄的果肉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lea europaea L.采收和储藏:

  • 驴蹄

    《中药大辞典》:驴蹄药材名称驴蹄拼音Lǘ Tí出处《纲目》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蹄。功能主治《纲目》:"悬蹄烧灰敷痈疽,散脓水;和油敷小儿解颅,以瘥为度。"复方①治肾脏风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