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猫儿眼睛

猫儿眼睛

《全国中草药汇编》:猫儿眼睛

药材名称猫儿眼睛

拼音Māo ér Yǎn Jinɡ

别名尼泊尔蓼、小猫眼、野荞子

来源蓼科猫儿眼睛Polygonum nepalense Meisn.,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华东、西南。

性味酸、涩,平。

功能主治收敛固肠。主治红白痢疾,大便失常,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3~4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猫儿眼睛

药材名称猫儿眼睛

拼音Māo ér Yǎn Jinɡ

别名小猫眼,野荞子。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蓼科植物尼泊尔蓼全草。春、夏季采,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茎细弱,直立或平卧,有分枝,节处略膨大,有纵棱槽。单叶互生;下部叶有柄,上部叶近无柄,抱茎;叶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3~5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圆形,全缘,沿叶柄下延呈翼状或耳垂形,下面密生金黄色腺点;托叶鞘筒状,膜质,淡褐色,先端平截,基部疏生有长毛。头状花序球形,顶生或腋生,花序梗上部具腺毛;总苞卵状披针形;花白色或淡红色,密集;花被通常4深裂,裂片矩圆形;雄蕊6~7;花柱2,下部合生,子房椭圆形,柱头头状。瘦果圆形,两面凸出,黑色,密生小点,无光泽,包在宿存的花被内。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区土壤深厚湿润、阳光充足处的沟边及路旁。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苏、福建、云南、西藏、广东、四川等地。

性味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喉痛,目赤,牙龈肿痛,赤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8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猫儿眼睛

药材名称猫儿眼睛

拼音Māo ér Yǎn Jinɡ

别名小猫眼、野荞子、野荞菜、野荞麦草、头状蓼、荞麦草、水荞麦马蓼草、山谷蓼、野荞麦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尼泊尔蓼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nepalense Meissn.[P.Alatum Buch.-Ham.Ex D.Don]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收,晾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50cm。自茎基部分枝,茎细弱,直立或平卧,节处略膨大,有纵棱槽。单叶互生;下部叶有柄,上部叶近无柄,抱茎;托叶鞘简状,膜质,先端偏斜;叶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3-5cm,宽l-3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圆形,全缘,沿叶柄下延呈翅状或耳垂状,下面密生黄色腺点。头状花序成球形,项生或腋生,花序梗上部有腺毛;总苞卵状披针形;花白色或淡红色;密集;花被常4裂;雄蕊5-6;花往2,下部合生,子房椭圆形,柱头头状。瘦果扁卵圆形,两面凸出,黑褐色,密生小点,无光泽,包于宿存的花被内。花期5-8月,果期 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区土壤深厚湿润、阳光充足的沟边及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尼泊尔蓼全草含5,4′-二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黄烷酮(5,4’-dimethoxy-6,7-methylenedioxyflavanone),5,6,7,4’-四甲氧基黄烷酮(5,6,7,4’-tetrmethoxyflavanone),5,6,7,2’,3’,4’,5’-七甲氧基黄烷酮(5,6,7,2’,3’,4’,5’-hep-tamethoxyflavano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蒲公英赛酮(taraxe-rone)[1],3’,4’,6’,2”,3”,4”,5”-七甲氧基-l,3-二酮基查耳酮(3′,4′,6′,2″,3″,4″,5″-heptamethoxy-1,3-diketo chalcon),槲皮素3-O-鼠李二糖甙(quercetin-3-O-rhamnobioside),金丝桃甙(hypero-side,quercetin-3-O-galactoside),木犀草素-6-C-葡萄糖甙(luteolin-6-C-gucoside)及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ol glucoside)[2]。

性味苦;酸;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湿通络。主咽喉肿痛;目赤;牙龈肿痛;赤白痢疾;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场,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雀榕根

    《中药大辞典》:雀榕根药材名称雀榕根拼音Què Rónɡ Gēn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笔管榕的根。功能主治治乳痈,干根五钱,酒水煎服;另用鲜叶加冷饭捣烂外敷。摘录《中药大

  • 大瓦韦

    药材名称大瓦韦拼音Dà Wǎ Wéi别名金星凤尾草、凤尾金星、岩巫散、观音旗、黄瓦韦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大瓦韦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sorus macrosphaerus(Bak

  • 山黄麻叶

    药材名称山黄麻叶拼音Shān Huánɡ M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山黄麻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ema oricntalis (L.)B1.[Celtis ori-entalis L.

  • 自扣草

    药材名称自扣草拼音Zì Kòu Cǎo英文名Herb of Canton Buttercup别名鹿蹄草、鹿啼草、自蔻草、小回回蒜、假芹菜、千里光、自灸草、野芹菜、点草、田芹菜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来

  • 水杨枝叶

    《中药大辞典》:水杨枝叶药材名称水杨枝叶拼音Shuǐ Yánɡ Zhī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杨柳种植物红皮柳的枝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杨根"条。性味《唐本草

  • 透明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透明草药材名称透明草别名小叶冷水花来源荨麻科透明草Pilea microphylla (L.) Lieb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淡、涩,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痈疮肿痛,

  • 鹿藿根

    《中药大辞典》:鹿藿根药材名称鹿藿根拼音Lù Huò Gēn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豆科植物鹿藿的根。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妇女痛经,瘰疬,疖肿。复方①治小儿疳积:鹿藿根三钱,水煎服

  • 山小橘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小橘药材名称山小橘拼音Shān Xiǎo Jú别名山柑橘、野沙柑、酒饼木[广东]来源为芸香科山小橘属植物山小橘Glycosmis citrifolia (Willd.)Lindl

  • 锯锯藤

    《中药大辞典》:锯锯藤药材名称锯锯藤拼音Jù Jù Ténɡ别名猪殃殃,桑恣噶尔布(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锯锯藤的全草。6~8月采收。洗净,切段,

  • 蚺蛇肉

    《中药大辞典》:蚺蛇肉药材名称蚺蛇肉拼音Rán Shé Ròu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蟒蛇科动物蟒蛇的肉。原形态蟒蛇,又名:蟒、王蛇(《尔雅》),南蛇、埋头蛇(《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