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核桃楸皮

核桃楸皮

《中药大辞典》:核桃楸皮

药材名称核桃楸皮

拼音Hé Tɑo Qiū Pí

别名楸树皮(《甘肃中药手册》),楸皮(《中药志》)。

出处《中药志》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枝皮干皮。春、秋采收,剥取枝皮或干皮,晒干。

生境分部产河南、河北、陕西、黑龙江、吉林、甘肃等地。

性状干燥的枝皮,常扭曲成绳状或呈单卷筒状,长短不一,可达1米以上。厚1~2毫米。外表面浅灰棕色,平滑有纽纵纹,并有少数浅棕色圆形突起的皮孔,与三角形叶痕。内表面暗棕色,平滑而有细纵纹。质坚韧,不易折断丽易纵裂,断面纤维性。气无,味微苦而略涩。水浸液浅黄棕色,不显萤光。

化学成分树皮、叶及外果壳含有甙类及大量鞣质等。叶含鞣质6.25~9.35%。

炮制洗净,润透,切块,晒干。

性味苦,寒。

①《河北药材》:"味苦,性寒。"

②《河北中药手册》:"性平,味苦辛。"

③《陕甘宁肯中草药选》:"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痢,明目。治泄泻,痢疾,白带,目赤。

①《河北药材》:"泻热,明目,止痢。"

②《河北中药手册》:"清热解毒。"

③《陕甘宁肯中草药选》:"清热燥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外用:煎水洗眼。

复方①治肠炎,痢疾:核桃揪皮、白头翁黄柏各三钱,黄连一钱。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②治慢性细菌性痢疾:核桃楸皮四钱,生地榆椿皮各三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③治湿热白带:核桃楸皮、苍术各三钱。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④治急性结膜炎:核桃楸皮,竹叶各三钱,黄连一钱。水煎服。或用核桃楸皮五钱,煎汤洗眼。(《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⑤治麦粒肿,大便干燥:核桃楸皮三钱,大黄二钱。水煎服。孕妇忌服。(《河北中药手册》)

备注本品在国内大部分地区习惯作秦皮使用,但据《本草》记载,秦皮当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的树皮。参见"秦皮"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核桃楸皮

药材名称核桃楸皮

拼音Hé Tɑo Qiū Pí

别名楸树皮、秦皮、楸皮

出处出自《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J.stenocarpa Maxin.]

采收和储藏:春、秋采收,剥取树皮,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超达2Om。树皮暗灰色;浅纵裂。小枝粗壮,具柔腺毛。髓部薄片状;顶芽大,有黄褐色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可达80cm;叶柄长5-9cm,基部肥大,叶柄和叶轴被有短柔毛及星状毛;小叶9-23枚,椭圆形至长椭圆形,6-17cm,宽2-7cm,先端渐尖,基部歪斜或截形,边缘具细锯齿,表面深绿色,初生稀疏短柔行,后仅中脉有毛,背面色淡,贴生短柔毛及星状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葇荑花序腋生,下垂,先叶开放,长9-20cm;雄花具短柄,有1枚苞片及1-2枚小苞片,花被状,花被片3-4,常有雄蕊12,稀13或14;雌花序穗状,顶生,直立,有雌花4-10朵,花被片4,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被柔毛,苞片及小苞片合绕子房外壁,子房子位,柱头2裂,鲜红色。果序长10-15cm,俯垂,常有5-7个果实,核果球形或卵形,顶端尖,不易开裂,密被腺质短柔毛;果核坚硬,表面有8条纵棱,各棱之间有不规则的皱曲及凹穴;内果皮壁内有多枚不规则的空隙,隔膜内亦有2空隙。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土质肥厚、湿润、排水良好的沟谷两旁或山坡中下部的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东北及河北、山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树皮呈卷筒状或扭曲成绳状,长短不一,直径约2cm,厚2-4mm。外表面平滑,有细纵纹,灰棕色,有少数圆形突起的皮孔及三角状叶痕;内表面暗棕色,质坚韧,不易纵裂,断面纤维性。气微,味微苦、涩。

显微鉴别 树皮横切面:木栓层为10-20列木栓细胞。皮层为薄壁细胞。韧皮部宽广,纤维束众多,断续成层状排列,外侧有石细胞群或单个散在。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

粉末特征 暗灰棕色。①纤维及晶纤维多成束或单个散高。纤维多碎断,直径13-27μm,壁极厚,木化,孔沟不明显,胞腔线形。纤维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稍厚,非木化。②石细胞圆多角形、类圆形、矩圆形、类方形、长方形或短梭形,直径15-48μm,长至80μm,壁厚薄不一,孔沟显或稀少,胞腔甚小或无。③草酸钙簇晶,直径8-32μm。④筛管分子端壁倾斜,有复筛板,由5-10多个类长卵圆形筛域组成,排列成梯状,在侧壁上也可看到多数筛域,常数十个呈网状排列。此外,有木栓细胞及少数淀粉粒。

化学成分核桃楸皮中含胡桃醌(juglone)等。

药理作用抗癌作用 核桃楸皮中含有胡桃醌,核挑揪叶煎剂对大鼠有加速体内糖的同化,或降低血糖的作用。其方法为大鼠在口服药物后半小时,以60%葡萄糖(30ml/kg)灌胃,2.5-3小时后测尿糖;给药组的尿糖较对照组显着为低。

炮制洗净,润透,切块,晒干。

性味苦;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肝明目。主湿热下痢;常下黄稠;目赤肿痛;麦粒肿;迎风流泪;骨结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9-15g,煎水洗眼。

复方①治肠炎,痢疾:核桃楸皮、白头翁黄柏各三钱,黄连一钱。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②治慢性细菌性痢疾:核桃楸皮四钱,生地榆椿皮各三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③治湿热白带:核桃楸皮、苍术各三钱。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④治急性结膜炎;核桃楸皮、竹叶各三钱,黄连一钱。水煎服。或用核桃楸皮五钱,煎汤洗眼。(《陕甘宁青中草药选》)⑤治麦粒肿,大便干燥:核桃楸皮三钱,大黄二钱。水煎服。孕妇忌服。(《河北中药手册》)

各家论述1.《河北药材》:泻热,明目,止痢。

2.《河北中药手册》:清热解毒。

3.《陕甘宁青中草药选》:清热燥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牛蹄

    《中药大辞典》:牛蹄药材名称牛蹄拼音Niú Tí出处《别录》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蹄。性味《纲目》:"牛头蹄,凉。"功能主治①《别录》:"牛悬蹄,疗

  • 鸡桑根

    药材名称鸡桑根拼音Jī Sānɡ Gēn别名小叶桑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鸡桑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us australis Poir.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乘鲜时刮去栓皮,洗净

  • 桃金娘

    《全国中草药汇编》:桃金娘药材名称桃金娘拼音Táo Jīn Niánɡ别名岗稔、山稔、多莲、当梨根、山旦仔、稔子树、豆稔来源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

  • 柯蒲木

    《中药大辞典》:柯蒲木药材名称柯蒲木拼音Kē Pú Mù别名勐呵(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夹竹枕科植物云南蕊木的果实、叶。果,秋季采收。叶,全年可采。原形态云南蕊木,又

  • 尖舌苣苔

    药材名称尖舌苣苔拼音Jiān Shé Jù Tái别名歪冠苦苣苔、大脖子药、半边脸来源苦苣苔科尖舌苣苔Rhynchoglossum obliquum Blume,以根入药

  • 岩笋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笋药材名称岩笋拼音Yán Sǔn别名通兰、岩角、石竹子、岩竹、接骨丹[云南大理]来源兰科通兰属植物通兰Thunia alba (Lindl.)Reichb. f.以全草

  • 白叶火草

    《中药大辞典》:白叶火草药材名称白叶火草拼音Bái Yè Huǒ Cǎo别名拿戛千里光、白背艾,火门艾、大叶艾、满山香(《广西药植名录》),大白叶子火草(《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

  • 川党参

    药材名称川党参拼音Chuān Dǎnɡ Shēn英文名Szechwan Asiabell Root别名天宁党参、巫山党参、单枝党参来源为桔梗科植物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

  • 小果白刺

    药材名称小果白刺拼音Xiǎo Guǒ Bái Cì别名白刺、西伯利亚白刺、酸胖、哈莫儿、卡蜜、旁白日布、哈日木格[蒙名]来源蒺藜科白刺属植物小果白刺Nitraria Sibiric

  • 麦撇花藤

    药材名称麦撇花藤拼音Mài Piě Huā Ténɡ别名藤蛇总管、风药、冻骨风(《广西药植名录》),定心藤(《云南思茅中草药选》),邓嘿罕(傣名)。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茶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