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柿寄生

柿寄生

药材名称柿寄生

拼音Shì Jì Shēnɡ

别名万寿木寄生、樟本寄生、梨寄生、桑寄生、椰风、荷叶寄生、广丁香寄生、蚂蚱腿寄生、桐木寄生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棱枝槲寄生的带叶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scum diospyrosicolum Hayata[V.angulatum auct.non Hevne ex D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间采收,扎成束,晾干。

原形态亚灌木,高0.3-0.5m。直立或披散,枝交叉对生或二歧分枝,位于茎基部或中部以下的节间近圆柱状,小枝的节间稍扁平,长1.5-3.5cm,宽2-2.5mm,干后具明显的纵肋2-3条。幼苗期具叶2-3对;叶片椭圆形或长卵形,长1-2cm,宽3.5-6mm,先端钝,基部狭楔形,基出脉3条,薄革质;成长植株的叶退化呈鳞片状。聚伞花序,1-3个腋生,总花梗几无,总苞舟形,长1-1.5mm,具花1-3朵;3朵花时中央1朵为雌花,侧生的为雄花,通常仅具1朵雌花或雄花;雄花花蕾时卵球形,长1-1.5mm,萼片4枚,三角形,花药圆形,贴生于萼片下半部;雌花花蕾时椭圆状,长1.5-2mm,基部具环状苞片或无,花托椭圆形,萼片4枚,三角形,长约0.5mm,柱头乳头状。浆果椭圆形或卵球形,长4-5mm,直径3-4mm,黄色或橙色,果皮平滑。花、果期4-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100m以下的平原或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寄生于柿树、樟树、梨树、油桐或壳斗科等多种植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苦;性平

归经肝;肺;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止咳;消肿;降压。主风湿痹痛;腰腿酸痛;咳嗽;咯血;胃痛;胎动不安;疮疖;高血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可用至60g;或浸酒、炖肉。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暴马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暴马子药材名称暴马子拼音Bào Mǎ Zǐ别名荷花丁香、白丁香来源木犀科丁香属植物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Blume) Hara var. man

  • 银线草

    《中药大辞典》:银线草药材名称银线草拼音Yín Xiàn Cǎo别名鬼督邮(《本草经集注》),独摇草(《唐本草》),鬼独摇草(《纲目》),鬼都邮,四大天王(《植物名实图考》),四叶

  • 慈竹花

    《中药大辞典》:慈竹花药材名称慈竹花拼音Cí Zhú Huā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花。功能主治治痨伤吐血。用法用量鲜慈竹花半斤,鲜黄桷树寄生半斤,炖黄牛肉或杀口肉服

  • 木虾公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虾公药材名称木虾公别名上树虾、虾公脊、鸡背石斛、金黄泽来源兰科石斛属植物虾脊石斛Dendrobium jenkinsii Wall. ex Lindl.[D. aggregatu

  • 夹竹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夹竹桃药材名称夹竹桃拼音Jiá Zhú Táo别名红花夹竹桃、柳叶桃来源夹竹桃科夹竹桃属植物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以叶入药。

  • 黄心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心果药材名称黄心果别名歪脖子果、黄牙果、化皮果、酸果、云树、大叶藤黄、云南莽吉柿来源藤黄科黄心果Garcinia cowa Roxb.,以茎、叶汁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

  • 山梅花根皮

    药材名称山梅花根皮拼音Shān Méi Huā Gēn Pí别名土常山(《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绢毛山梅花的根皮。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5

  • 浆水

    药材名称浆水拼音Jiānɡ Shuǐ别名酸浆(《纲目》),酸浆水(《本经逢原》),米浆水(《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用粟米加工,经发酵而成的白色浆液。制法取炊熟粟米,浸冷水中,待五、

  • 华南毛蕨

    药材名称华南毛蕨拼音Huá Nán Máo Jué英文名Parasitic Cyclosorus别名冷蕨棵、大风寒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华南毛蕨的全草。

  • 龙爪树

    药材名称龙爪树拼音Lónɡ Zhǎo Shù别名鳊鹅掌柴、七叶加、鸭脚木、七叶莲、西南鹅掌柴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扁盘鹅掌柴的叶或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efflera khasi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