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干檀香根

干檀香根

药材名称干檀香根

拼音Gān Tán Xiānɡ G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檀香科植物沙针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yris wightiana Wall.exWight2.Osyris wightianaWall.ex Wightvar.rotun-difolia(Tam)Tam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根,除去须根、杂质,洗净,晒干;或剥取根皮,洗净,晒干。

原形态1.灌木或小乔木,高2-5m。枝细长,嫩时呈三棱形。叶片薄革质,灰绿色,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2.5-6cm,宽0.6-2cm,先端尖,有短尖头,基部渐狭,下延而成短柄。花小;雄花2-4朵集成小聚伞花序;花梗长4-8mm;花被直径约4mm,裂片3;花盘肉质,弯缺;雄蕊3,花丝很短,不育子房呈微小的突起,位于花盘中央;雌花单生,偶4或3朵聚生;苞片2枚;花梗顶部膨大;花盘、雄蕊如同雄花,但雄蕊不育;两性花外形似雌花,但具发育的雄蕊;胚珠通常3枚,柱头3裂。核果近球形,先端有圆形花盘残痕,成熟时橙黄色至红色,干后浅黑色,直径8-10mm。花期4-5月,果期10月。

2.本变种的叶厚革质,近圆形至阔倒卵形,长12-15mm,宽9-10mm,先端钝或近圆形,基部钝,两面粗糙,密布明显腺体,侧脉不明显;叶柄长1-2mm或近无柄;果直径4.5m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灌丛中或石崖边。

2.生于多石的向阳山坡。

资源分布:1.分布于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2.分布于四川西南部。

性味辛;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阴虚咳嗽;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升麻

    药材名称小升麻拼音Xiǎo Shēnɡ Má别名金丝三七、帽辫七、开喉箭、三面刀、茶七、白升麻、米升麻、万年根、拐枣七、棉花七、熊掌七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金龟草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m

  • 长白楤木

    药材名称长白楤木拼音Chánɡ Bái Sǒnɡ Mù别名牛尾大活、东北土当归、香秸颗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长白楤木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lia continentalis Kit

  • 黑种草子

    《中国药典》:黑种草子药材名称黑种草子英文名SEMEN NIGELLAE来源本品系维吾尔族习用药材。为毛茛科植物瘤果黑种草Nigella glandulifera Freyn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成

  • 蛤蜊粉

    《中药大辞典》:蛤蜊粉药材名称蛤蜊粉拼音Gé Lí Fěn别名蛤粉(《圣惠方》)。出处《本草会编》来源为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等贝壳的粉末。原形态形态详"蛤蜊"条。

  • 寄马桩

    《全国中草药汇编》:寄马桩药材名称寄马桩拼音Jì Mǎ Zhuānɡ别名鸡麻抓、赫勒尼-努德[蒙名]来源百合科天冬属植物戈壁天门冬Asparagus gobicus N. Iran. ex

  • 樟木

    《中药大辞典》:樟木药材名称樟木拼音Zhānɡ Mù别名樟材(《本草拾遗》),香樟木(《药材资料汇编》),吹风散(《广西中药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木材,通常在冬季砍取樟树

  • 李根

    《中药大辞典》:李根药材名称李根拼音Lǐ Gēn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根,9~10月采。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凉,无毒。"②《滇南本草》:"性寒,味苦涩

  • 四大天王

    药材名称四大天王拼音Sì Dà Tiān Wánɡ别名大叶及己、四叶对、四大金刚、四块瓦。出处《植物名实图考》云:"四大天王生南安。绿茎赤节,一茎四叶,聚生梢端。叶际抽短穗,开小白花,点点如珠兰。赤根

  • 大枣

    《中国药典》:大枣药材名称大枣拼音Dà Zǎo来源本品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枣Ziziphus jujuba Mill. var. inermis (Bunge) Rehd. 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

  • 东风螺壳

    药材名称东风螺壳拼音Dōnɡ Fēnɡ Luó Ké来源药材基源:为蛾螺科动物泥东风螺和方斑东风螺的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abylonia lutosa(Lamarck)2.Babylo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