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岩藿香

岩藿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藿香

药材名称岩藿香

别名方茎犁头草犁头草

来源唇形科岩藿香Scutellaria franchetiana Lev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陕西、湖北、四川、贵州。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化瘀,消肿,止咳。

风湿咳嗽:岩藿香、鱼腥草各5钱,水煎服。

跌打红肿:鲜品捣烂,包敷患处,并用1两加酒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岩藿香

药材名称岩藿香

拼音Yán Huò Xiānɡ

别名犁头草、方茎犁头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岩藿香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franchetiana Lev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岩藿香,多年生上升草本。根状茎横走,密生采根,节上生匍匐枝。茎高30-70cm,锐四棱形,被上曲微柔毛,棱上较密。茎叶具柄,柄长3-10mm;或片草质,卵圆形至卵圆状披针形,长1.5-3(-4.5)cm,宽1-2(-2.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心形3(-4.5)cm,宽1-2(-2.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心形,边缘每侧具3-4个大牙齿,两面略被微柔毛。总状花序在茎中部以上叶腋内腑生,长(1-)2-9cm,向茎端渐变短;苞片均叶状,细小;小苞片条形;花萼长约2.5mm,果时长约2.5mm,果时长约4mm,盾片高约3mm,果时增大;花冠紫色,长棕达2.5cm,花冠筒基部膝曲,微囊状增大,下唇中裂片三角状卵圆形;雄蕊4,前对较长;花柱细长,先端锐尖,微裂;花盘前方稍隆起。小坚果黑色,卵球形,具瘤,腹面基部有果脐。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30-1500(-2300)m的山坡湿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湖北、四川、贵州。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暑清热;活血解毒。主感冒暑湿;风热咳嗽;风湿痹痛;痱子;跌打损伤;蜂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鞭叶耳蕨

    药材名称鞭叶耳蕨拼音Biān Yè ěr Jué英文名Marginate Sorus Shield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鞭叶耳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真藓

    药材名称真藓拼音Zhēn Xiǎn别名垣衣、屋游、古屋瓦苔、银叶真藓出处1.《别录》下品记有屋游,云:“屋游生屋上阴处。八月、九月采。”2.《本草经集注》云:“此瓦屋上青苔衣也。”3.垣衣在《别录》列

  • 大麦泡

    药材名称大麦泡别名对嘴泡、猫爪刺、牛奶泡、栽秧泡、泡儿刺、三月泡来源蔷薇科大麦泡Rubus corchorifolius L.[R. althaeoides Hance],以根皮、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

  • 变色红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变色红菇药材名称变色红菇别名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变色红菇Russula integra (L.)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吉林、河北、陕西、

  • 野苋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苋菜药材名称野苋菜别名细苋、白苋来源苋科苋属植物绿苋Amaranthus viridis L.,以全草及根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性味甘、淡,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用于细菌性

  • 螃蟹甲

    《全国中草药汇编》:螃蟹甲药材名称螃蟹甲拼音Pánɡ Xiè Jiǎ别名露木、露木尔来源唇形科糙苏属植物螃蟹甲Phlomis younghusbandii Mukerjee,以块根

  • 飘拂草

    《中药大辞典》:飘拂草药材名称飘拂草拼音Piāo Fú Cǎo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莎草科植物两歧飘拂草的全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变异极大,秃净或稍被柔毛。茎细,高25~50厘米,在花序

  • 黄藤

    《中药大辞典》:黄藤药材名称黄藤拼音Huánɡ Ténɡ别名土黄连(《南宁市药物志》),藤黄连(《广西中药志》),黄连藤(《中国药植图鉴》),伸筋蘑、山大王(《广西药植名录》),大

  • 鱼脑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鱼脑石药材名称鱼脑石拼音Yú Nǎo Shí别名鱼首石、鱼枕骨来源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或小黄鱼P

  • 刺榆

    药材名称刺榆拼音Cì Yú别名枢(《诗经》),荎(《尔雅,),柘榆、梗榆(《广雅》),钉枝榆(《中国树木分类学》),刺梅(《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榆科植物刺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