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小垂头菊

小垂头菊

药材名称小垂头菊

拼音Xiǎo Chuí Tóu Jú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矮垂头菊的全草或花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emanthodium humile Maxi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矮垂关菊 矮小草本,高5-15cm。茎上部被黑褐色密绵毛,或有时混有白色蛛丝毛。叶片近革质;基生叶卵形,长2-3cm,宽1.5-2.5cm,基部短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数个粗齿,上面无毛,或初时被疏蛛丝状毛,后渐脱落,下面被白色茸毛,有长的叶柄;茎生叶椭圆形、卵状椭圆形至条形,边缘有粗齿,下面有白色毛,有短柄或无柄。头状花序单生于茎端,半下垂;总苞片条状披针形,长12-15mm,被黑色和白色密长柔毛;花异型,舌状花黄色,舌片倒披针形,先端有2-3个小齿;筒状花黄色,长约8mm,筒状锥形。瘦果长圆形;冠毛白色,长6-7m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山草地和多石砾的山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南及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皱缩成团,冠毛白色,多数与总苞片近等长,花序直径1.2-1.7cm,总苞墨绿色,披针形,无毛,长约10mm;舌状花一层,黄色,皱缩,完整的舌片条状披针形,有平行直脉纹数条;管状花长约8mm,黑褐色,先端5浅裂,雄蕊5,聚药,暗紫色,柱头2裂,黑褐色。瘦果长圆形,长6-7mm。体轻,质软。气芳香,味微甘。 以色黄、气芳香者为佳。

性味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利水消肿。主感冒发热;小便不利;身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龙

    药材名称红龙别名风车藤、狗角藤来源金虎尾科红龙Hiptage benghalensis (L.) Kurz,以藤、茎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东至西南。性味微苦、涩,温。功能主治敛汗涩精,固肾助阳。主治遗

  • 红萆薢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萆薢药材名称红萆薢拼音Hónɡ Bì Xiè别名小萆薢、小红萆薢、打不死、花花藤、花萆薢、滇江萆薢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无刺菝葜Smilax mair

  • 粉团花

    药材名称粉团花拼音Fěn Tuán Huā别名绣球(《鲜芳谱》),玉粉团(《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圆锥绣球或大花圆锥绣球的花。原形态①圆锥绣球,又名:水亚木、圆锥八

  • 蚬肉海棠

    药材名称蚬肉海棠拼音Xiǎn Ròu Hǎi Tánɡ别名蚬肉秋海棠出处《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来源为秋海棠科四季海棠的花、叶。全年可采。原形态秃净、肉质草本,高15~45

  • 蚂蚁

    药材名称蚂蚁拼音Má Yǐ别名蚁、玄驹、昆蜉、马蚁来源药材基源:为蚁科动物丝光褐林蚁及拟黑多翅蚁等多种无毒蚂蚁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Formica fusca Linnaeus2.Polyr

  • 竹节三七

    药材名称竹节三七拼音Zhú Jié Sān Qī别名土参、土精、血参(《花镜》),甜七、竹根七(《草木便方》),竹节参(《科学的民间药草》),竹节人参(《现代实用中药》),竹鞭三七

  • 五转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转七药材名称五转七拼音Wǔ Zhuǎn Qī别名阴阳扇、包谷陀子、通天七来源忍冬科莛子藨属植物穿心莛子藨Triosteum himalayanum Wall.[T. farges

  • 还亮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还亮草药材名称还亮草拼音Hái Liànɡ Cǎo别名飞燕草、鱼灯苏、蛇衔草、车子野芫荽来源毛茛科翠雀花属植物还亮草Delphinium anthriscifo

  • 接骨树

    药材名称接骨树别名绿泽兰、蚂蚁鼓堆树、戳皮树来源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思茅腐卑Premna szemaoensis Pei,以茎皮入药。全年可采,晒干研末。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接骨镇痛,止血生肌

  • 兴木蒂那布

    药材名称兴木蒂那布拼音Xìnɡ Mù Dì Nà Bù英文名root, leaf or flower of Szechwan-tibet Rabdosina别名川藏香茶菜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