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小叶杨

小叶杨

药材名称小叶杨

拼音Xiǎo Yè Yá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小叶杨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pulus simonii Car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晒干。

原形态小叶杨,乔木,高达20m。树皮沟裂;树冠近圆形。幼权小枝及萌枝有明显棱脊,老树小枝圆形。芽细长,有粘质。叶菱状卵形、菱状椭圆形或菱装倒卵形,长3-12cm,宽2-8cm,先端骤尖或涸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下面绿白色;叶柄圆筒形,长0.5-4cm。雄花序长2-7cm,序轴无毛,苞片细条裂,雄蕊8-9(-25);雌花序长2.5-6cm苞片淡绿色,裂片褐色,柱头2裂。果序长达15cm;蒴果小,2(-3)瓣裂,无毛。花期3-5月,果期4-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一般多生于2000m以下,最高可达2500m,沿溪沟可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及西南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树皮呈筒状,厚1-3mm。嫩皮灰绿色,表面有圆形皮孔及纵纹,偶见枝痕;老皮色较暗,表面粗糙,有粗大的沟状裂隙。内表面黄白色,有纵向细密纹。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树皮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皮层散有石细胞群,石细胞壁厚,沟孔不显着。韧皮部纤维束与筛管群及韧皮薄壁细胞交互排死成不连续的环状;纤维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昌鞘纤维,并有少数石细胞,呈方形、三角形、圆形、长形,直径29-59μm,有的长达176μm,壁较薄,层纹及沟孔明显。

药理作用1.对悯血管系统的作用,杨芽脂为小叶白杨冬芽中提了的混合树脂,杨芽脂湿悬液每日以1g/kg给大鼠灌胃给药,连续4天,结果表明对正常大鼠心率和心电图波形均无明显改变,但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杨芽脂提取物的水溶液能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肠系膜微支国脉收缩,促进微循环障碍后血流和微循环的恢复。能增加正常豚鼠和使用垂体后叶毒豚鼠离体心脏的冠脉血流量。杨芽脂混悬液1.5g/(kg·d)灌胃,连续给药3天,能明显降低家兔血细胞比容、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沉降离,增加血浆复钙时间和延长凝血酶原时间,使家免血液的“浓”、“粘”、“凝”、“聚”性下降。

2.抗炎镇痛作用,抗炎实验表明:杨芽脂湿悬液灌胃给药,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熟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显着抑制大鼠实验性腹膜炎的炎症渗出,亦可使大鼠琼脂性破肤炎症和足趾肿胀程度明显减轻,且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长也有抑制作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证明:杨芽脂混悬液小鼠灌胃给药具有较为显着的镇痛作用,而且维持时间较长。

3。毒性,杨芽脂湿悬液24小时内给小鼠灌办给药3次,每次25g/kg。小鼠在给药后自学成才动减少卧伏不动不食,24-48小时后恢复正常,给药后7天未见死亡,表明杨芽脂毒性较低。

性味味苦;性宣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清热利湿。主风湿痹证;跌打捉痛;‘肺热咳嗽;小便淋沥;’口疮;牙痛;痢疾;脚气;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刀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刀药材名称马刀拼音Mǎ Dāo别名长竹蛏、竹蛏子来源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竹蛏科长竹蛏Solen gouldii Conrad,以贝壳入药。功能主治清瘿、止带。主治瘿气,赤白带下。用法

  • 野酒花

    《中药大辞典》:野酒花药材名称野酒花拼音Yě Jiǔ Huā别名酒花、香蛇麻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华忽布的花。秋季花初开放时采摘,阴干或烘干。原形态多年生草质藤本,高4~6米,具倒生刺毛。叶

  • 寸节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寸节七药材名称寸节七拼音Cùn Jié Qī别名大铧头草、大叶堇菜来源为堇菜科堇菜属植物大叶堇菜Viola diamantiaca Nakai,以全草入药。夏末

  • 夏蜡梅

    《中药大辞典》:夏蜡梅药材名称夏蜡梅拼音Xià Là Méi别名牡丹木、大叶柴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蜡梅科植物夏蜡梅的花和根。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3米。树皮灰白

  • 雨韭

    《中药大辞典》:雨韭药材名称雨韭拼音Yǔ Jiǔ别名浮蔷(《救荒野谱》),青茨菇花(汪连仕《采药书》),蓝鸟花(《植物名汇》)。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雨久花科植物雨久花的全草。原形态雨久花(《花镜》)

  • 胖儿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胖儿草药材名称胖儿草拼音Pànɡ ér Cǎo别名黑脚杆来源茜草科假耳草属植物尾叶假耳草Anotis urophylla Wal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晒干

  • 佛手露

    《中药大辞典》:佛手露药材名称佛手露拼音Fó Shǒu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芸香种植物佛手的果实的蒸馏液。性味《纲目拾遗》:"味淡。"功能主治①《金氏药帖

  • 粗黄草

    药材名称粗黄草别名大黄草、黄草、密花石斛来源兰科粗黄草Dendrobium densiflorum Lindl ex Wall.,以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广东、广西。性味甘、淡、微咸,寒。功能主治滋阴

  • 白花果

    药材名称白花果拼音Bái Huā Guǒ别名称杆红、红果树。来源为山茶科植物厚皮香的叶、花、果。叶,全年可采;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态小乔木或灌木,高3~8米。小枝粗壮,圆柱形,无毛。单叶互

  • 穞豆

    药材名称穞豆别名黑豆、黑料豆、大豆来源豆科穞豆Glycine max (L.) Merr.,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东北、河北、山东。功能主治健脾益肾,养阴除烦。主治阴虚烦热,自汗盗汗,风湿痹症。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