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大靛根

大靛根

《中药大辞典》:大靛根

药材名称大靛根

拼音Dà Diàn Gēn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为豆科植物木蓝

性味《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生草药性备要》:"解虫毒。"

复方治丹毒:木蓝干根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靛根

药材名称大靛根

拼音Dà Diàn Gēn

英文名Root of True Indigo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木蓝Indigofera tinctoria L.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digofera tinctoria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木蓝小灌木,高50-80cm,罕更高。茎直立,小枝被银白色丁字毛。叶互生;叶柄长1.3-2.5cm;托叶小,锥形;奇数羽状复叶,长2.5-5cm,小叶对生,小叶9-13片,叶片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5-3cm,宽0.5-1.5cm,先端钝圆,有小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丁字毛,叶平时常带蓝色。总状花序长2.5-5cm,通常腋生,无较叶为短,花疏生,有花约20朵;萼钟形,斜形,被银白色丁字毛,5齿裂;花冠蝶形,红黄色,长约04mm,旗瓣宽卵形至长圆形,外面有毛,翼瓣卵圆形,微与龙骨瓣相连,龙骨瓣匙形,爪上有距;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花柱短,内弯,柱头头状。荚果线状圆柱形,直或稍弯,长约2.5-3cm,种子间有缢缩,外形似串珠,有毛或无毛。有种子5-10颗。种子圆形,长约1.5mm。花期5-10月,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野生于山坡草丛中,南部各省时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apigenin),山柰酚(kaempferol),木犀草素(luteolin)和槲皮素(quercetin)。

性味苦;平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主丹毒;痈肿疮疡;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生草药性备要》:解虫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荆枝

    《中药大辞典》:黄荆枝药材名称黄荆枝拼音Huánɡ Jīnɡ Zhī别名黄金条(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枝条。性味《南宁市药物志》:&

  • 苹果

    《中药大辞典》:苹果药材名称苹果拼音Pínɡ Guǒ别名柰(《说文》),频婆(《广志》),柰子(《千金·食治》),平波(《饮膳正要》),超凡子、天然子(《滇南本草》)。出处《滇南本

  • 葛枣

    药材名称葛枣拼音Gě Zǎo别名葛枣子、金莲枝、含水藤、木天蓼、该他利[朝名]来源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葛枣Actinidia polygama (Sieb. et Zucc.)Miq.,以带虫瘿的果实

  • 华东瘤足蕨

    药材名称华东瘤足蕨拼音Huá Dōnɡ Liú Zú Jué英文名all-grass of Japanese Plagiogyri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瘤足蕨科植物华东瘤足

  • 臭灵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灵丹药材名称臭灵丹拼音Chòu Línɡ Dān别名鹿耳林、大黑药来源菊科臭灵丹属植物臭灵丹Laggera pterodonta (DC.) Benth.,以

  • 江珧壳

    药材名称江珧壳拼音Jiānɡ Yáo Ké来源药材基源:为江珧科动物栉江珧的贝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nna(Atrina)pectinata Linnaeus采收和储藏:捕得后,除去肉,取贝壳洗

  • 沙红柳

    药材名称沙红柳拼音Shā Hónɡ Liǔ别名喇嘛棍、胖柳、喇嘛杆来源药材基源:为柽柳科植物宽叶水柏枝的嫩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caria platyphylla Maxim.采收和储藏:春

  • 苏头

    《中药大辞典》:苏头药材名称苏头拼音Sū Tóu别名紫苏兜(《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或白苏的根及近根的老茎。秋季采收,将紫苏或白苏全株拔起,切取根头

  • 黑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蒿药材名称黑蒿拼音Hēi Hāo别名艾蒿来源菊科黑蒿Artemisia dubia Wall. var. longeracemulosa Pamp.,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

  • 野鸡头

    药材名称野鸡头拼音Yě Jī Tóu别名雉鸡头、山鸡头来源雉形目雉科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 L.,以头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除丹毒。用法用量烧灰混麻油涂。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