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刺梨叶

刺梨叶

《中药大辞典》:刺梨叶

药材名称刺梨叶

拼音Cì Lí Yè

出处《草木便方》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叶片

功能主治①《草木便方》:"疗疥,痈,金疮。"

②《贵阳民间药草》:"治小儿热疮,捣敷;外痔,焙干,研末,麻油调敷。亦可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刺梨叶

药材名称刺梨叶

拼音Cì Lí Yè

英文名Leaf of Single Roxburgh Rose

别名茨藜叶

出处出自于《草木便方》。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缫丝花和单瓣缫丝花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Rosa roxburghii Tratt.2..Rosa roxburghii Tratt.f.normalis Rehd. Et Wil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叶,鲜用呀晒干。

原形态1.缫丝花 灌木,高约1-2.5cm;树皮灰褐色,成片状剥落;小枝常有成对皮刺。羽状复叶;小叶9-15,连叶柄长5-11cm;叶柄和叶轴疏生小皮刺;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小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2cm,宽0.5-1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细锐锯齿,两面无毛。花两性;花1-3朵生于短枝顶端;萼裂片5,通常宽卵形,两面有绒毛,密生针刺;花直径5-6cm;重瓣至半重瓣,外轮花瓣大,内轮较小,淡红色或粉红色,微芳香;雄蕊多数,着生在杯状萼筒边缘;心皮多数,花柱离生。果扁球形,直径3-4cm,绿色,外面密生针刺,宿存的萼裂片直立。花期5-7月,果期8-10月。

2.本变型花为单瓣,粉红色,直径4-6c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2.生于海拔500-2500m的向阳山坡、沟谷、路旁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2.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西、福建、湖北、广西等地。

性味酸、涩;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解毒疗疮,止血。主痔疮,痈肿,暑热倦怠,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研末,麻油调,或鲜用捣敷。

各家论述1.《草木便方》:疗疥,痈,金疮。

2.《贵阳民间药草》:治小儿热疮,捣敷;外痔,焙干,研末,麻油调敷。亦可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三叶金锦香

    药材名称三叶金锦香拼音Sān Yè Jīn Jǐn 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三叶金锦香的根及果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beckia mairei Craib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鲜用

  • 一颗血

    《中药大辞典》:一颗血药材名称一颗血拼音Yì Kē Xuè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金雀花的全草。夏季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细小,匍匐,节处生根,须根上有根瘤。3出复叶,叶

  • 南天竹根

    《中药大辞典》:南天竹根药材名称南天竹根拼音Nán Tiān Zhú Gēn别名土黄连(《广西中药志》),钻石黄、山黄连(《重庆草药》),鸡爪黄连、山黄芩(《湖南药物志》)。出处《

  • 茅香根

    药材名称茅香根拼音Máo Xiā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茅香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erochloe odorata(L.)Beauv.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去净泥土,切段,鲜

  • 黑汉条

    药材名称黑汉条拼音Hēi Hàn Tiáo别名羊食子、羊屎条、灰猫条来源忍冬科荚蒾属植物黑汉条Viburnum utile Hemsl.,以根、全株入药。四季可采,以9~10月采根

  • 蔓胡颓子叶

    《中药大辞典》:蔓胡颓子叶药材名称蔓胡颓子叶拼音Màn Hú Tuí Zǐ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的枝叶。全年可采。化学成

  • 樟树叶

    《中药大辞典》:樟树叶药材名称樟树叶拼音Zhānɡ Shù Yè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叶片,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樟木"条。性味《

  • 平贝母

    《全国中草药汇编》:平贝母药材名称平贝母拼音Pínɡ Bèi Mǔ英文名BULBUS FRITILLARIAE USSURIENSIS别名平贝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ritil

  • 黄鼠狼

    药材名称黄鼠狼拼音Huánɡ Shǔ Lánɡ别名青蕨(《广西药植名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金星蕨科植物肿足蕨的全株。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60米。根状茎长

  • 地沙

    《中药大辞典》:地沙药材名称地沙拼音Dì Shā别名米洋参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水玉簪科植物三品一枝花的根茎及根。秋季采收。原形态三品一枝花,又名:蛆儿草。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约20厘米。